最新小学西师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7.我的信念公开课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我的信念》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3、学习本文质朴、真诚、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1、了解、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2、品味本文质朴、真诚、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可能很多同学都熟悉她的故事,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夫人晚年所作的《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
二、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
2、疏通文意、识字记词: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3、梳理归纳:⑴概括要点: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让学生用简单的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概括要点抓住关键词即可。
)坚忍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探讨真理献身科学安静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
⑵分析整理:在概括要点的基础上,全本分析、归纳、整理信息,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①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②环境:自由、安静、时间。
③工作:目标、信心、坚忍不拔、勤奋努力。
4、问题探究: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探究问题,先让学生默读质疑,提出问题,四人小组互动研讨,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我的信念》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我的信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我的信念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解“我的信念”这个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阅读课文和讨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信念,以及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了解什么是信念,及其定义和作用;•探究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培养并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信仰意识;•增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现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体验什么是“信念”;•了解信念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信念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如何将信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如何帮助学生破除过度依赖外部评价和批评的思维模式,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信念实现心中所愿。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导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学生对“信念”一词的认识;2.课文阅读,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文中的“我的信念”一节,理解文章中所传达的信息;3.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的问题,了解信念对人们的重要性;4.个人感悟,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角度发表自己对于信念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2.阅读指导,以读者角度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理解文中的含义;3.合作探究,以集体思考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主题;4.个人表达,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们将采取以下方式:1.小组讨论时,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情况;2.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信念的理解和想法;3.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了解学生对于信念的认识及其思维和表达水平。
六、教学资源和引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引用下列资源: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2.文学作品:《我的信念》。
小学语文《我的信念》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我的信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3)培养学生对人体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一段演讲稿,她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科学的热爱。
2. 生字词:信念、科学、成长、挑战、坚定、梦想、努力、成就、挫折、勇气、人体、研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研究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对人体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信念和勇气。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5. 练习巩固:(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居里夫人的信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我的信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我的信念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回忆那个夏天》中的主旨思想,掌握阅读技巧。
2.能够运用词语“信念”,理解并讨论人们坚持自己信念的重要性,取得一个统一的见解。
3.能够运用“信念”这一概念,描述自己的信念,并且识别并尊重他人的信念。
教学重点1.课文阅读理解及基本技巧的掌握。
2.对于“信念”的理解与讨论。
教学难点1.对于“信念”的个人信仰的理解与阐释,须借助理性与逻辑分析,并体现在写作中。
2.通过讨论达成具有普世性的共识。
教学过程导入1.张老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信念是什么?”2.学生自由讨论,张老师予以适当引导和点拨,并记录学生的表述。
阅读理解1.张老师给学生讲解课文《回忆那个夏天》2.教师使用黑板,让学生单独完成文章的朗读、背诵、理解,辨别知识点和要点,并互动交流学习体会。
3.张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反应,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引导,让学生对文章(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感受。
理解“信念”1.张老师通过概括,让学生感受“信念”这个概念,并指导学生对“信念” 这一概念的了解和表述。
2.学生分小组再次进行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并记录下来。
个人阐述“信念”1.张老师提出个人阐述“信念”的要点,学生通过书写,记录下对“信念”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在班内逐一分享,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讨论普世共识1.在阐述和分享的基础上,大家更深入地探讨“信念”的普世共识,并取得一个较好的共识结果。
2.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建立了自己的信念,也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信念。
课后作业1.选择自己所想表达的“信念”,写出一篇文章。
2.汇总学生阐述和分享的“信念”观点,并分类展示。
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使同学们从课文阅读到“信念”的理解,再到“本节课目标”的达成,最后达成“信念”普世共识,体现了教育的基本要义和灵魂,既让同学们具备了对于“信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他人,思考和探索个人信念的时刻,在人生道路上更坚定一些,也更加充满信心。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七单元27《我的信念》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七单元27《我的信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7aedc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9.png)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第七单元27《我的信念》教案27.我的信念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1.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1867~1934),因同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闻名于世。
《我的信念》是这位伟大的女性和著名科学家在晚年回顾一生时所写篇章,展示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以及作为女性的兴趣、爱好和情操。
她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她对荣誉、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
课文先概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典型材料进行表述,语言质朴,感情表达真诚,夹叙夹议。
表现出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教学重难点: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第1段:陈述观点,领起全文:事业成功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第2段:“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以蚕的结茧作比,说明自己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
鞭策:鞭打,用策赶马。
比喻严格督促使进步。
第3段:回忆50年的历程,记叙自己求学和从事科学研究是专心致志的,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4、5段:记叙夫妇二人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
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纯粹:单纯地,单单。
奢望:过高的希望。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第6段:年纪大了,学会了温和,更加热爱生活。
第7段:记叙自己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第1页共3页1.彩屏显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插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纪录片)。
3.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二、导读感知1.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七单元 27 我的信念》教案_12

我的信念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品味作者的信念所包括的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认识她在科学方面取得是巨大成就,学习他献身科学研究的精神,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
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3、了解描写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人称表达。
4、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重难点:认识居里夫人在生活科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把握她的性格特点,从而感受她伟大的人格。
教学准备:1、希沃课件2、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加深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27课《我的信念》,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信”要写得左窄右宽就美观了。
)齐读课题(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二、复习回顾:1、上一节,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回忆一下,“我的信念”是什么?(出示: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上一节,你学的很扎实!)板书:坚忍不拔要有信心过渡:居里夫人伟大成就的取得同他的人生信念是分不开的!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老师梳理了一下,可以归纳为:(出示)问题再现: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居里夫人那美丽而高尚的伟大形象。
三、学习新课,深入感悟请看自学提示:默读课文2——7段,说说自己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居里夫人?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或者给你启示的哲理性的句子,在旁边做上简要的批注。
随后在小组内交流。
四、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师巡视指导)五、交流汇报:谁能把你的读书收获与大家分享?预设一:坚忍不拔“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精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这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1、生读句子谈体会:我读出了居里夫人的坚忍不拔、执着勤奋。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我的信念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我的信念西师大版(2019)师: 上课。
生: 起立。
师: 同学们好!生: 老师好!师: 上课之前, 请大家先看一段影片, 并且根据你的知识猜一猜讲述的是谁的事迹。
(屏幕显示: 第一张幻灯片-( 1867--1934 )生于波兰, 法国科学家。
1890年与人合作, 发现钋, 并首次使用"放射性"这个术语。
第二张幻灯片- 用了三年零九个月, 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
(生: 略有所悟……)第三张幻灯片- 贫病交加的她, 为让更多人利用镭, 放弃了百万财富的专利权。
第四张幻灯片- 创建X光站, 出入枪林弹雨, 用她创建的设备查找嵌在伤口深处的子弹或弹片, 及时拯救伤员。
第五张幻灯片-曾两次获诺贝尔奖, 而仅仅为了不影响普通的教学工作, 她没有出席颁奖仪式。
第六张幻灯片-她和"玩具" 一次, 一位客人吃惊地发现她将英国皇家学会奖给她的金质奖章给女儿玩, 而她若无其事地说"我是想让孩子知道, 荣誉就像玩具一样, 只能玩玩而已。
" 后来, 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生: 很认真地看)第七张幻灯片-因长年研究放射性物质, 患血液疾病去世。
根据遗愿, 她的葬礼只有家人和几位朋友参加。
第八张幻灯片-这位伟大的人物悄然告别了这喧嚣的尘世, 然而她却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
师: 大家好像猜出了!是谁?生: (齐)居里夫人!师:对了, 刚才所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生活中的几个片段, 居里夫人是全世界有名的女科学家。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她写的一篇文章《我的信念》。
前面我们学习了导读课文《阿长和〈山海经〉》、仿读课文《驿路梨花》和《一面》。
这节课我们就用自读的方法来学习《我的信念》。
首先请大家以自读的方式来阅读这篇课文, 根据本单元课文前面的单元提示和本课的自读提示, 找出自己学习的目标。
生: 积累知识--字词;生: 还要学习怎样选择突出人物性格的材料;师: 我们仅仅学习这些够不够呢?还是不够的。
小学语文《我的信念》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我的信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作者及其背景,了解“我的信念”的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
(3)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的品质。
(3)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深入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作者的信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背景的深入了解。
(3)对“我的信念”的内涵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
(2)生字词列表。
(3)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找课文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深入了解课文背景:(1)学生分享所查到的课文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探讨“我的信念”的内涵:(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的信念”的含义,分享自己的理解。
(2)学生分组讨论,阐述对“我的信念”的理解。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我的信念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3.品味语言的质朴,理解词语的含义。
4.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通过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2.学生:预习课文,疏通文意;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教材简析
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1867~1934),因同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闻名于世。
《我的信念》是这位伟大的女性和著名科学家在晚年回顾一生时所写篇章,展示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以及作为女性的兴趣、爱好和情操。
她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她对荣誉、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
文章先概括说明作为一个人,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以此来领起全篇。
从这一点出发,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正是她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我们从她的回忆中不难看出作者的理想和信念。
课文先概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典型材料进行表述,语言质朴,感情表达真诚,夹叙夹议。
表现出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难点是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课时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陈述观点,领起全文:事业成功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第2段:“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以蚕的结茧作比,说明自
己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
鞭策:鞭打,用策赶马。
比喻严格督促使进步。
第3段:回忆50年的历程,记叙自己求学和从事科学研究是专心致志的,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4、5段:记叙夫妇二人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
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纯粹:单纯地,单单。
奢望:过高的希望。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第6段:年纪大了,学会了温和,更加热爱生活。
第7段:记叙自己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课后第1题:让学生默读课文,可结合课文的教学进行。
在边读边思考中领悟“我”的信念,并指导背诵第1段。
课后第2题:(1)句中,讲求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
居里夫人对此持肯定态度。
梦想家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2)句中,科学家更像一个小孩儿,是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
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
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子一样。
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趣导入
1.彩屏显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插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纪录片)。
2.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习时搜集的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
(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
3.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二、导读感知
1.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
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3.梳理信息。
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
(1)默读、搜集、筛选。
试着用词语概括居里夫人的思想、行为特点。
如:
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保持安宁不图财富沉醉科学(板书)
(2)归纳、整理、分类。
①思想观念②工作态度③环境要求(板书)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
三、品味语言
1.有感情地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
(最有感触的或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
或是从做事“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受到启发;或被“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
)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让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平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3.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们的深意。
(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
参考: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
②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③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④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
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
(教师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读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魅力所打动。
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过去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
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居里夫人伟大人格的光辉照耀下,树立远大的理想,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人类事业。
五、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用其中的一两个材料说明本文中的一些观点,写成一个小片段。
板书:
27.我的信念
探讨真理保持安宁集中目标思想观念:不图财富
环境要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珍惜时间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