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月考试题
2021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月度测评试卷(精选)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章节综合测试同步练习(含答案)名师审核无超纲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月度测评(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B.物体经过平面镜成等大的实像C.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组成的D.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会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人走近穿衣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变大C.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7、在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C.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 卓玛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 mC.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D.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10、下列现象中,与其他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物理现象是: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B、古诗“池水映明月”;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观赏水中的金鱼.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和引起的。
(全优)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月亮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4、艾梅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D.以上说法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0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0,则入射角为6006、在甲、已两图中()A.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B.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C.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D.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7、自然界有许多奇妙的景观。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会形成月食现象,例如我们曾经观赏到的著名的"红月亮"就是月食天象最精彩的部分。
最新--八年级上册物理1-4章月考测试试卷及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检测物理试题(1-4章)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1、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
”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3、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光和红光通过三棱镜都能发生光的色散现象B、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的光带,这个实验说明白光是复色光C、不透明物体具有吸收光的能力,而透明物体则不能吸收光线D、星星和月亮都能发光,都属于光源7、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8、如下图所示,手握放大镜,看窗外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9、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C 、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D 、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10、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11、下图所示得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得是:( )12、“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 、倒影——平面镜成像C 、电影——凸透镜成像D 、摄影——光的反射13、一物体位于凸透镜前20cm 处,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呈放大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应该在( )A 、小于10cmB 、大于20cmC 、大于10cm ,但小于20cmD 、等于20cm14、小张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图的几个实验。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初二(1)班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二)姓名得分(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A.月食现象B.日食现象C.日食和月食现象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3.如图2-1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2-2中的()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5.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6.图4表示的是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射入厚玻璃的光路图,MN 是界面,α和β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7. 图5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8.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 30° B. 60° C. 90 D. 120°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B.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D.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用光学知识来解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如图6所示,字母“F”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哪个图是镜中“F”的像()12.晴朗天空,在树阴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是()A.太阳的影子 B. 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小水珠闪烁而成的C.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D. 无法确定13.对下列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在路灯下走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是因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日食的形成是温反射现象C.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D.当入射角为0°时,入射线.反射线.法线重合1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5.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能看清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2分)16.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选拔卷)(解析版)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选拔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第一次也是今年唯一能看到“超级红月”和“月全食”这一天文景象。
下列关于“月全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B.地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C.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D.太阳光经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答案:B。
2.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
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
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池水映明月B.形影紧相依C.潭清疑水浅D.镜子正衣冠解:日晷是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A、池水映明月,光的反射原理,不符合题意;B、形影紧相依,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符合题意;C、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原理,不符合题意;D、镜子正衣冠,光的反射原理,不符题意;答案:B。
3.下列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中屏幕上出现的是倒立的虚像B.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解:A、小孔成像依据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B、虽然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C错误;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正确。
答案:D。
4.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且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大小相同。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合集】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遥控器调电视B.激光准直C.渔民叉鱼D.照镜子2、如图9所示,"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很纳闷,于是,向镜子走近点看自己,则其像会()A.不变B.变小C.变大D.可能变成人像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5 m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4、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A.B点B.B点上方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5、如图1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6、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中倒影B.铅笔"折断"C.鸽子的影子D.日食形成7、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黑板B.课本C.火把D.月亮8、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9、(2015·德州)"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到空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关于诗中描绘的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B.水越深像就越远C.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D.水面相当于平面镜11、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12、下列光路图中,表示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B C D13、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如图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镜花水月" D."立竿见影"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彩电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B.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C.人眼可以看见紫外线D.验钞机应用了紫外线1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传播的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hD.光照射到一般衣服上会发生漫反射1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月亮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1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甲、丁 B.丙、丁 C.乙、丙 D.甲、乙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19、小丽身高1.6m,站在穿衣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m,她在镜中的像到她的距离是________m,当她像镜面前进0.5m,像的大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丽看到自己的像是_________像。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满分:70分 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声音由物体的______产生,光____在真空中传播(能或不能)2.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_______的,相对________是静止的。
3.某同学身高1.5m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 处,在平面镜中成像,这这种情况下,他的像高是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
4.透镜分为两类,分别是 和 .5.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遥控器是利用了_________,验钞机是利用了_________。
6.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 ,他的相反过程叫 。
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汽化要 热.二、选择题(每题2分)8、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9、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tS V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10、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音色B.改变音调C.改变响度 D.减小声音的分散11.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B.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12.如果把5000 g 0 ℃的水和5000 g 0 ℃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A.用0℃的冰好B.用0℃的水好C.都一样D.无法确定13、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 空气中的水蒸气B.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C. 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 人呼出的水蒸14、在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A.森林中的太阳光 B.水中倒影C.手影 D.放大的字15、生活中产生“海市蜃楼”奇观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景物经水面成像C.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D.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折射。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I.doc

2019 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I)一、选择题( 3*9=27 分)1、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喷洒盐溶液 B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汽车前窗玻璃.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D.将沸水直接浇在车前窗玻璃上2、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3、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B.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C.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A.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B.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医生用电子胃镜通过光导纤维观察人体网胃肠道内部是利用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5、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6、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凸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凸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 )A.会聚光束B.发散光束C.平行光束D.不能确定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5 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月考试题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分)
1.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牧业
2.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地势低洼处,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
B.在半干旱草原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C.在坡度大于25度的上坡上开垦耕地
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毁林
3.下列关于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自然资源丰富
D.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4、我国煤、铁、石油、盐等资源丰富的工业基地或工业地带是()
A.沪宁杭
B.辽中南
C.京津唐
D.长江沿岸工业带
5.我国东部地区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主要原因为()
A.当地人民勤劳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C.政策优惠
D.有很多地方是侨乡
6.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分布在大城市
B.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
C.起步早,发展快
D.空间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7.我国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
D.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8.下列地区中,农作物属于两年三熟制的是()
A.成都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9.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
陇海线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③铁路线是贵昆线D.④城市所在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0、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A.青藏高原——渔业 B.大兴安岭——林业
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D.东北平原——畜牧业
11.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导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分别是指()
A.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农业
B.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C.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D.国防、交通运输业、高新技术产业
12.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长江中下游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稀疏,西部地区稠密
13.关于货物运输方式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贵重、急需而数量不大的货物,多航空运输
B.容易死亡或变质货物,短程的一般选择公路运输,远程且数量大用航空运
输
C.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用公路运输
D.活物、鲜货一律选择航空运输
14.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15.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重工业的是()
A.日用机械B家用电器 C.电光源 D.冶炼钢铁
16.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
A.集中在广大内陆
B.集中在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C.沿海和内陆均衡发展
D.高新技术产业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17.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沪宁杭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京津唐地区
D.辽中南地区
18.下列对沪宁杭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内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
B.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C.沪宁杭工业区的主要工业城市是上海、无锡和福州
D.沪宁杭工业区及其周边地区工业城市少,发展钢铁工业的市场条件好
19、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水源
20、我国的三河马、三河牛主要生活在()
A 青海牧区
B 内蒙古牧区
C 新疆牧区
D 西藏牧区
21、在徐州交汇的铁路干线为()
A.陇海、京广
B.陇海、京九
C.陇海、京沪
D.京沪、沪昆
22、下列铁路中,既过黄河又跨长江的是()
A.京九线
B.陇海线
C.京包线
D.成昆线
23、下列铁路线中,除起止点外,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是()
A.京哈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陇海线
2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行为不合理的是:()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25、黄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位于:( )
A.江西省B.湖北省C.湖南省D安徽省
二、综合题(共25分)
26.读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读图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 A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__
(2)其中的A 工业区是以_______(重或轻工业)为主。
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至少两条)
27.读我国简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
)
(1)陇海线—兰新线是“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的一部分,该东西干线东起_______(城市名),西到阿拉山口,在H _____(填铁路枢纽名称)与宝成线交汇。
(2)京九铁路从北京到终点_______,途中唯一经过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
(3)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走最近便铁路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28.读我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图中A、B、C、D、E分别代表的农业部门:A、B区域为___________、C区域为_____________ D、E区域为__________。
(2)A地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B地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
(3)我国种植业与牧业的分界线以________mm等年降水量线为界。
(4)E为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其代表的畜种是___________。
29、选择正确的运输方式(请在空格内打 )(5分)
货物起止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海南—上海
50万吨铁
矿石
500吨钢
上海—济南
材
上海—西藏
15箱急救
药品
50箱百事
北京—天津
可乐
新疆--上海
200吨天
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