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高考】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2016年高考分类题库知识点14 体液调节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模板(6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模板1、重视教材,狠抓双基课本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在第一轮复习中,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
注重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
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能准确、科学、全面地理解、使用和描述化学知识。
例:在今年高考中,第7题中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氮的核素,结构示意图等均出于教材中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第9题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第13题无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第26题各物质间的变化均源自教材中的基本化学反应;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二氧化硫转化三氧化硫的平衡问题;第27题中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检验;蒸馏烧瓶取自于教材中多次出现过的相关装置的基本仪器;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质取自于教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8题氢气的实验室制备中CuSO4的作用原理等。
第35题除第(4)问外均取自教材《化学与生活》中的内容。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
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在学习能力层次上属于综合应用,此内容在高考考试中约占____%-____%。
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pH值及各种守恒关系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
复习中着重对"两平衡、三守恒"即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进行分析,列举典型例题进行分类练习和变式练习。
今年高考第11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吸热问题以及盖斯定律;第12题将原电池原理与微粒氧化性比较结合进行考查;第26题在物质推断题中加入电解法精练铜、化学平衡的计算和移动。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优质ppt版本】

答案 A 由图示信息知,该区域河流最终注入海洋,为外流河。
2.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②处地形部位的是 ( A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 A 结合该流域景观图知,②处地形部位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 中,陡崖处等高线重合,据此判断A正确。
命题视角二 等高线与其他等值线相结合的综合判断
判断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6)判读气候特征及差异
判断 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 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 发弱)等因素进行分析
判断 气候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 气温差异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 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 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0.6℃·H相)/100 m。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阳坡光照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 光照差异
高于阴坡
命题视角一 结合景观图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的判断
读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与图中事实相符的是 ( A )
A.河流为外流河
B.湖泊为内流湖
C.①处地形起伏大 D.河口处无沙洲形成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依据——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特征
判读内容
数值范围与极值 区域地势起伏大小,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延伸方向 疏密程度 弯曲状况 局部闭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跟踪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第1讲走近细胞‖A级·基础练‖一、选择题1.(2019届某某模拟)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D.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解析:选 A 蛋白质和核酸是病毒的化学组成成分,但并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中代谢和繁殖,如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因此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逃避有害刺激能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人的生殖通过细胞的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人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所以说明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某某古生物所等在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的细胞中发现“核状”结构,下列研究结果中最能支持该生物群是真核生物的证据是( )A.多数细胞中只有一个核状结构B.未分裂母细胞中有两个核状结构C.核状结构位于细胞中央D.核状结构具有膜解析:选D 由题意知:该动物胚胎化石的细胞中发现“核状”结构,说明存在核膜,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原核生物无核膜。
3.(2020届南陵县期中)2019年7月,《自然》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首次指出,微生物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之间有功能联系,有11种肠道细菌似乎会影响到ALS的严重程度。
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核酸B.不含蛋白质与核酸的复合物C.表面物质有可能出现在人体细胞表面D.增殖过程中有核膜和核仁的消失和重现解析:选C 细菌的成分有蛋白质、核酸、糖类和水等物质,A错误;细菌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而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B错误;细菌作为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吞噬细胞会吞噬消化病原体,其上的抗原分子可以与吞噬细胞的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复合体,该复合体会移动到人体细胞的表面,C正确;细菌无细胞核,D错误。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 2 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 4 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7 专题04 酶与ATP ------------------------------------- 9 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12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19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 21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23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变化 --------------------- 41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 46 专题1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50 专题12 内环境与稳态------------------------------- 64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66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的保护 ------------------- 70 专题15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 81 专题16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88 专题17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 --------------------- 99 专题18 实验分析和设计---------------------------- 102 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 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答案】B【解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 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4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
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____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尿素吗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麦种子进行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28.极核、核体有何区别29.常见的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有哪些30.囊胚与胚囊有何区别____个高考生物考点精选推荐1、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外植体: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解析版

课时检测(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C.人体内的氨基酸可以互相转化D.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解析:选B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合成,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2.下列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蛋白质的功能有关B.肽链盘曲、折叠与蛋白质的结构无关C.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解析:选B蛋白质的功能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等均有关,A正确,B错误;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C正确;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如单糖、氨基酸和核苷酸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即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3.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解析:选C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同时含有20种氨基酸,很多蛋白质只含有几种氨基酸。
有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的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抗体等。
蛋白质都承担着一定的功能,而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
蛋白质种类多种多样,每种蛋白质都有各自的功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只是某些蛋白质(酶)的功能,蛋白质还具有免疫作用、调节作用、运输作用、构成细胞成分等功能。
4.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一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不会患病。
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的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是少数HIV感染者可能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
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一定成立的是()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C.硫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D .可以人工合成“阿尔法—防御素”,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解析:选C “阿尔法—防御素”是小分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 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B 正确;“阿尔法—防御素”不一定含有硫,C 错误;“阿尔法—防御素”是少数HIV 感染者体内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能使感染者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D 正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5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基础练

第5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这告诉我们()①实现全面小康、促进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②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④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近年来,各地推出一系列掷地有声、群众叫好的扎实举措,一系列城市治理难题得以破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将“人”放在城市治理的中心位置。
这启示我们()①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②衡量城市建设好坏,应该以经济增长速度为评判标准③要发挥干部的领导作用,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机制④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城市治理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在抗洪抢险一线,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我是党员,我先上”……铿锵有力的话语,映照着广大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抗洪抢险中,各地各级党组织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表明()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④困难面前,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中引用了“挑山工”登泰山的故事: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
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模型解题法试题:模型24 体温调节问题的分析

1.如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0~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0~t1时段【答案】D境的温差大于0~t1时段,散热量比较大,t3~t4时段的体温与0~t1时段的体温相当,D错误,故选D。
2.回答与体温调节有关的问题:(1)人患感冒会出现发烧、鼻塞等症状,有人在刚刚有点发烧时就服用扑热息痛药,使体温迅速下降。
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的良性反应,是人体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稳定的集中体现,其中体温调节中枢在。
(2)试列举发烧现象产生时,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与病理有关的用途有:热能散失使体温上升;。
(3)在发烧期间,产热部位主要是机体的,此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间接控制而增加。
(4)发烧时,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增加散热。
(5)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
请写出下图中4处内环境成分的名称:A ;B ;C ;D 。
【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下丘脑(2)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提供能量(或答:为合成相应抗体提供能量)(3)肝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汗液的分泌增多(5)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血浆)组织液【解析】(1)人体的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维持体温、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提供能量、物质的主动运输、抗体和淋巴因子的合成与分泌等。
(3)在非运动状态下,机体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发烧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间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4 体液调节
1.(2016·海南高考·T1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激素的分泌、作用与特点。
机体中激素的分泌机制一般是反馈调节,分泌量是不断变化的,故A项错误。
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微量和高效,故B项正确。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属于脂质,故C项错误。
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故D项错误。
2.(2016·海南高考·T1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两点:
(1)胰液的分泌机理:盐酸→小肠→促胰液素产生→胰腺→胰液分泌。
(2)胰液的作用机理:含有各种消化酶,催化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水解。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胰液的分泌和作用机理。
盐酸进入小肠后,直接刺激小肠黏膜,使其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是一种激素,通过血液作用于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则盐酸引起
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综合上述分析,只有D选项错误。
3.(2016·天津高考T8)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
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
信号到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原因是。
【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松果体属于反射弧的一部分,HPG轴是“下丘脑→垂体→睾丸”,褪黑素是松果体细胞分泌的激素。
(2)解题关键:理解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过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递、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联系。
(1)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图中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松果体细胞膜上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