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凡纳港扩建抢占后巴拿马运河时代先机
【独家整理】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

【独家整理】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通航,长期为美国的巴拿马运河公司所控制。
根据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两国新订条约,经过20年的过渡期以后,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的主权。
运河穿过巴拿马中部山脊地带,主要是通过爆破、挖掘在山间开通河道,并通过筑坝利用恰格雷斯河水,形成巨大的加通湖(GatunLake),船只通过运河时约一半航程是在加通湖上行驶,同时湖水凭重力进出运河两端的船闸,提升和降落过往船只。
通行船只在锚地等候一定时间后,跟随领航员先进入上升船闸;经过加通湖和山间河道后,再进入下降船闸,回到海平面高度。
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时间平均约为8小时。
巴拿马运河扩建原因:航道窄船只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货运量的大幅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超大型船只被投入使用,这些船只因体积过大而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因此无法使用运河。
而即使是巴拿马限制级的船只在通过时也是“举步维艰”。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负责人祖比埃塔表示,鉴于目前航道窄、船只多的现状,巴拿马运河管理部门不得不对过往船只采取“预定航道位置”的临时解决办法,并对此征收“预定费”。
祖比埃塔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每天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只大约有37艘,这其中有高达25艘的船只是经过事先预定的,它们为此支付的“预定费”高达20万美元。
但即使预定了航道,船只也不可能一刻不耽误地通过巴拿马运河。
据祖比埃塔说,事先预定了航道位置的船只平均要在港口等上16个小时,才能顺利“通关”。
那些事先没有预定的船只可就惨了,平均要苦苦等上28个小时才能通过运河。
一旦碰上运河进行例行的维护,大量船只有可能要在港口苦熬6到7天的时间,每艘船每天因此的经济损失平均达到5万美元。
邻国也有意建“货运走廊”除了不能适应新形势外,巴拿马人支持扩建运河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来自邻国尼加拉瓜的竞争。
据报道,尼加拉瓜正在积极考虑修建一条耗资180亿美元、航运能力远超巴拿马运河的新运河。
巴拿马运河扩建给中国进出口经贸物流业带来新机遇

巴拿马运河扩建给中国进出口经贸物流业带来新机遇巴拿马运河扩建对中国大陆意义深远,目前巴拿马运河最大的五家用户是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智利。
有资料显示,通过巴拿马运河完成的贸易活动中的88%是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货物,与中国大陆有关的贸易货物占38%。
中国大陆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会越来越繁忙。
扩建“风波”2008年10月,巴拿马全民公决通过了总投资为52.5亿美元的运河扩建计划。
“2010年,巴拿马运河第三个船闸开工建设,2015年完工。
目前,运河每天可以通过37~45艘轮船。
每艘货轮最大载重不能超过7.5万吨。
但第三船闸完工后,可以通过20万吨以上级别的集装箱货轮。
”前中国驻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总代表鲍鄂生表示。
据悉,运河扩建完工后,中国大陆向美洲运输成品的成本将大幅下降。
“只有水路运输能把全球连在一起。
”“目前,中国大陆的能源进口遍布全球,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对未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是利好的。
”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大陆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姚新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巴拿马运河运营公司介绍,运河加宽后产生的影响之一将是大大降低从中国大陆向美国东岸运输产品的成本――或许能降低30%。
“中国大陆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仅次于美国。
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完工后,运河的通航能力将大幅度提高,届时,将大幅度增加东亚(尤其是中国)与美洲地区的贸易量。
”谢文泽表示。
扩建工程完成后,巴拿马运河管理当局将通过对运河用户每年提高 3.5%的通行费来筹集部分资金,这意味着通过该航道的船只将付出更大的直接成本来降低航线运价。
而且,运河的扩建还将带来其他的商机。
“包括运河扩建在内的大型工程为当地带来了很多的商机,将使全球很多商人云集此地。
”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总裁助理孔军说。
也许,巴拿马运河的作用将在未来继续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上,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对于中国来说是很大的机遇,不仅能扩大中国与中美和中拉的双边贸易,在能源领域能扩大进口的多样化,确保能源安全。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简称世界工程奇迹,是指近代至现代七项最大型的工程,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出。
学习吧小编在此列举这七个工程以供欣赏。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位于拉丁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总长82公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建造巴拿马运河的负责人法国的菲迪南·德·勒塞普在1880年1月1日负责开始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但是在高燥地带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在热带丛林内开凿完全不同,洪水、泥泞、热带的流行病如疟疾、黄热病等造成的高死亡率迫使法国人放弃了这个计划。
1903年,工程由美国接手。
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比绕合恩角缩短了14800公里。
为了建造巴拿马运河,法国在开始付出了3亿美元,美国又追加了3亿7500万美元,共挖掘了1亿7700万方土方,用了450万方混凝土,最多时有4万工人同时施工。
荷兰三角洲工程荷兰三角洲工程。
荷兰近1/3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
为阻止海洋的进犯,他们建起一系列巨型防洪屏障。
该计划是在风暴频发的北海之中建造一道30公里长的防洪堤,以防海水的袭击,与此同时,在防洪堤后面建一个既没有潮汐也没有洪灾危险的淡水湖。
帝国大厦帝国大厦位于美国纽约市,共有102层。
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1930年动工到1931年5月1日落成,只用了410天。
它的名字来源于纽约州的别称The Empire State(帝国之州)。
帝国大厦在世界贸易中心兴建之前,一直是纽约市最高的建筑,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全球最高的建筑。
在它兴建之前克莱斯勒大厦是全球最高的建筑。
目前它是美国第二高的建筑,排在芝加哥的西尔斯大楼之后。
帝国大厦原本共381米,20世纪50年代安装的天线使它的高度上升至448.7米。
根据估算,建造帝国大厦的材料约有330000吨。
美国夺取巴拿马运河始末

美国夺取巴拿马运河始末作者:李丽君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21期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
从十六世纪在中美洲开凿运河主张的提出,到1914年运河通航,历经300多年。
巴拿马运河重要的经济、军事地位使各国都觊觎它。
尤其是美国,始终虎视眈眈。
美国在巴拿马运河的选址与开凿过程中是如何干涉的?巴拿马运河又是如何落入美国手中的?文章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析。
一、美国与英国的争夺欧洲列强和美国希望通过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运河来进行对外扩张。
巴拿马地处中美洲地峡最南端,濒临两个大洋。
它东西长676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51公里,是修筑沟通两洋运河的理想之地。
因此,巴拿马的命运一直与运河联系在一起。
巴拿马1821年脱离西班牙加入了大哥伦比亚。
1826年,第一届美洲国家代表会议讨论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问题。
美国为了加强其对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的控制,派遣代表在大会上提议巴拿马运河应向世界各国开放,不应归于任何一国。
这是美国官方第一次提出对运河的政策。
因为它尚无力单独修建运河,也无力独占运河权利所以它只提出分享运河的权利。
1835、1839年,美国参议院两次通过决议,授权总统根据上述原则与新格拉纳达谈判,但未能如愿。
在修筑地峡运河问题上,美国同英国展开了明争暗斗。
为了牵制英国,1846年12月2日美驻波哥大代办同新格拉纳达外长签订了有效期为20年的《和平、友好、航海与通商条约》。
其中第35条规定,新格拉纳达保证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享有“使用现存的或以后建立的任何交通方式穿越巴拿马地峡的权利”,美国则保证巴拿马地峡的中立和新格拉纳达“对地峡的主权与财产的权利”。
1849年6月,美国又同尼加拉瓜缔约,取得了在该国修筑运河或铁路的租让权,以阻止英国在尼加拉瓜建立所谓“莫斯基托斯”王国后的扩张。
美英当时都没有单独建造运河的力量,为避免两败俱伤,于1850年4月19日在华盛顿签订了《克莱顿—布尔沃条约》,规定未来运河由美英两国共同使用,共同确保运河的中立,并宣布运河对同意保证运河中立的其他强国开放。
巴拿马运河见证中国影响力的百年变迁

巴拿马运河见证中国影响力的百年变迁作者:闫明万戴来源:《珠江水运》2014年第18期2014年对巴拿马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该国赖以生存的巴拿马运河刚刚迎来通航百年的历史时刻。
2014年对在巴拿马生活的华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年正是历史上记载的首批华人抵达巴拿马160年的重要节点。
100多年来,巴拿马运河见证着华人社会地位的变迁,也见证着中国与巴拿马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巴拿马运河的百年历程中,中国人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对运河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854年,首批705名华工搭乘“海巫”号船抵达巴拿马,他们大都投入到巴拿马地峡铁路的建设——这是开凿运河的必要设施。
此后,成千上万的华人陆续来到巴拿马参与建设。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华裔员工在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工作。
100年前,中国与运河相关联的字眼只有苦工、歧视和血泪史。
百年之后,中国并没有与巴拿马建交,却已经是运河的第二大用户,在新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通道的构想中,中国成为不可忽视的角色。
每年有500多条船通过此地,主要面向美国东部市场、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市场。
具体到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是运河的第三大客户。
此外,中国也是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的第一大商品来源国,其中约70%的商品来自中国。
得益于巴拿马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加之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众多中资企业也纷纷前来发展,两国2012年贸易额就达到了150亿美元。
在巴拿马运河之上横跨着一座连接南北美大陆的“美洲大桥”,在大桥的一侧座落着一座“中巴公园”,这是2004年中国同巴拿马两国政府为了纪念首批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而建造的。
巴拿马著名华裔作家谭坚先生致力于研究巴拿马华人的历史,他讲述了1854年首批华人抵达巴拿马的相关情况。
“华人在巴拿马移民的正式历史开始于1854年3月30日。
在那天,…海巫号‟船载着705名华工抵达巴拿马,开始修建从科隆到巴拿马城的铁路。
他们留在了今天的甘博阿地区,营地被称为…华人营‟。
巴拿马

图 一
泰国资金技术困扰“克拉运河” 泰国目前也有开凿运河的计划。泰国有一条狭长的克 拉地峡,如果将这条地峡凿开,这条运河的价值不亚于巴 拿马运河。拟议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 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克 拉地峡是泰国南部的一段狭长地带,北连中南半岛,南接 马来半岛;东临泰国湾,再向东是南海、太平洋;西濒安 达曼海,向西进入印度洋;南端与马来西亚接壤。这条运 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绕道马来西亚和新加 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然而,要开凿克拉运河,代价非常高昂,泰国既没资 金,也没技术,所以,这条运河的开凿时间仍遥遥无期。 路线:横贯克拉地峡,连接安达曼海和泰国湾。(图二)
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
三大新运河热议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尼加拉瓜修建运河与巴拿马分庭抗礼 巴拿马关于扩建运河的公投之所以高票通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便是邻国尼加拉瓜也提出了修建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分庭抗礼。尼加 拉瓜总统恩里克· 博拉尼奥斯在10月初宣布:尼加拉瓜将斥资180亿美元 投资修建穿越其国土、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第二条运河。工期12年。 如果新运河建成的话,可能会严重威胁巴拿马运河的枢纽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博拉尼奥斯发出惊人之语后不久,巴拿马政府便 举行了关于投资50亿美元扩建巴拿马运河的全民公投,结果以78%的 赞成票顺利通过。两个加勒比海小国之间的竞争似乎已悄悄展开。 尼加拉瓜一直希望能够兴建连接两大洋的运河。在兴建巴拿马运 河之前,尼加拉瓜一度被认为是兴建运河的可能地点。如果建成了新 的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将可以大幅减少欧美至中国的航运时间。 此外,新运河的船只吨位上限可达25万吨,远超过目前巴拿马运河的 船只吨位上限。许多新型的船只吨位或者船体过宽,无法通过巴拿马 运河。 路线:贯通圣胡安河两端,横跨尼加拉瓜湖,在南圣胡安处通向太 平洋。(图一)
案例2-2:中国到美洲打起运河战

案例2-1:
国际经济合作离不开政治:
中美到美洲打起运河战,美国感到扩张威胁
中国要投资在哥伦比亚两国合作修建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铁路线,全长220公里。
它将起始于哥伦比亚北部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城市卡塔赫纳(Catagena),向西南通往该国的太平洋沿岸。
地区问题专家认为,该计划将为中国与南美洲之间不断热络的经贸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即使单纯从经济角度看,也将对巴拿马运河形成挑战。
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使得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增,拉丁美洲蕴藏大量资源,也是中国日趋重要的商品销售市场。
我们从地图看“干运河”的计划存在疑点;卡塔赫纳到太平洋的直线距离有500多公里,哥伦比亚在太平洋沿岸并没有现成的港口城市可资利用,为了配合这条“干运河”铁路线,哥伦比亚已经要在卡塔赫纳附近兴建新城。
那么在太平洋沿岸兴建新的港口城的难度更高,成本更巨大。
过去两年中国的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投放的贷款量已超过了世界银行,其中对投资成本的研究必须精打细算,那都是中国劳动人民的血汗钱。
美国国防大学专家埃利斯认为:“干运河另一个主要愿意是中国同委内瑞拉增长迅速的经贸关系。
这条铁路将使得委内瑞拉能经由哥伦比亚,更便利地通达太平洋港口”。
虽然他说至今美国还没有感到中国在那里的扩张威胁到美国利益。
但是近日美日联军在美国西岸演习抗击中国,浅水火力舰和新型反舰导弹也加紧研发。
中国的舰艇编队也曾到南美访问。
问题:
1.中国为什么远去南美洲去进行开发运河的投资合作?
2.分析我国去南美洲进行国际经济合作的利与弊?。
中国没想控制巴拿马运河

中国香港公司参与巴拿马运河港口扩建纯属商业行为——驳斥“中国威胁论”徐 世 澄一 中国香港公司参加巴拿马运河建设的真实情况巴拿马运河港口公司是中国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的香港和记黄埔集团下属的一家子公司。
1997年,巴拿马运河港口公司通过国际竞标获得对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从太平洋一侧的巴尔博亚到大西洋一侧的克里斯托瓦尔)长达25年的管理权。
到1999年12月巴拿马运河主权回归巴拿马时,这家公司在巴拿马的投资从最初的1.2亿美元增加到2.6亿美元,使上述港口的吞吐量比承包前提高了4倍。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他任董事长的香港和记黄埔港口控股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经营商,该公司在亚太、北美和欧洲的1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港口设施,靠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获利。
自1914年巴拿巴运河正式通航90多年来,目前已经发挥90%的通航能力,潜力已明显不足,一些大吨位货船已经无法通过。
因此,巴拿马政府正计划拓宽这一国际航道,增加一道船闸以提高通行吨位。
但整个工程预计将耗资100多亿美元,巴拿马政府无力独自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而且运河拓宽工程还需经巴拿马全民公决通过才能实施。
巴拿马希望美国和其他国家能投资运河的拓宽项目。
2005年10月18日,巴拿马运河港口公司与巴拿马政府签署了协议,该公司将投资10亿美元,用于克里斯托瓦尔港的扩建工程。
扩建工程完成后,不仅将使巴拿马港成为加勒比地区最重要的转运中心,而且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的就业。
迄今为止,和记黄埔已经在巴拿马运河地区投资4亿美元。
二 巴拿马运河简况和运河主权回归后的运转情况巴拿马运河具有重要的交通和战略价值,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具有同样的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运河全长81.3千米,河面最宽处为304米,最窄处只有152米,水深13.5~26.5米,可以通航7.6万吨以下和宽度不超过32米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