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计算实验图像专题
专题二十 初中物理图像问题

专题二十初中物理图像问题利用图像分析处理物理问题是一种科学方法,各个版本物理教材在研究物理规律时,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图像,这个图像能直观形象的给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合物理公式就能知道其它量的数值。
物理学科的力电热光知识体系的问题都离不开图像法。
每年全国各地每年中考试题里都含有图像题,重视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是毕业班学生提高成绩的不可忽视的创新举措。
一、物理图像题1.图像内容对于图像类问题,主要考察温度——时间图像;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质量——体积图像;电流——电压图像、电阻——温度图象、电阻——压力图象;压强——深度图像;像距——物距图像;力——时间图像;浮力——深度图像;大气压——高度图像等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让学生在深层次上掌握图像和物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
利用物理图象比较物理量、根据规律选择图象、利用图象获取信息、利用图象进行计算、绘制图象等。
利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是考试说明强调的每年必考的知识点。
2.图像题考法图像问题涵盖面广,在选择题、填空题、分析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中都能经常遇到图像问题,要高度重视。
解答图象题的总纲领是:先搞清楚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象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及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根据图象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数据计算或做出判断性结论。
河北省在中考试卷中,每年都在最后两道大题其中的一道题里出现一个涉及利用图象提供信息的计算题。
分值可观,加强训练。
二、用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基本思路解答图象题的总纲领是:先搞清楚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象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及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根据图象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数据计算或做出判断性结论。
专题09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人教版2019)(解析版)

专题09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一、利用黄金代换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下式关于地球密度的估算式正确的是( ) A .34gRGρπ=B .234gR Gρπ=C .g RGρ=D .2g GR ρ=【答案】A【解析】地球表面,忽略地球自转,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2Mm G mg R =得GgR M 2=地球的密度M V ρ=又343V R π=联立可得34g RG ρπ=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以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应用引力常量还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卡文迪许也因此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已知引力常量G = 6.67×10-11N·m 2/kg 2,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 =9.8m/s 2,地球半径R =6.4×106m ,则地球质量约为( ) A .6×1018kg B .6×1020 kg C .6×1022 kg D .6×1024 kg【答案】D【解析】根据公式2GMm mg R =可得224610kg gR M G=≈⨯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3.“科学真是迷人”,天文学家已经测出月球表面的加速度g 、月球的半径R 和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T 等数据,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就可以“称量”月球的质量了。
已知引力常数G ,用M 表示月球的质量。
关于月球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gR M 2=B .2GR M g=C .2324R M GT π=D .2324T R M Gπ=【答案】A【解析】AB .把质量为m 的物体在月球表面上,则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即2Mm mg G R =解得GgR M 2=故A 正确,B 错误;CD .在利用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计算天体质量时,只能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即计算的是地球质量而不是月球的质量,故CD 错误。
专题06 质量与密度(解析版)

【答案】①水平;②游码;③向右调节游码。
6.密度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气体还与压强有关。
考点三: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在0~4 ℃时反常膨胀。
2.密度公式的应用:①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
②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体积, ;
③由公式 求出密度,用来鉴别物质;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V成反比,即 ;
(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即 。
4.测体积:不规则较小固体和液体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5.测密度:原理ρ= ,工具有天平或秤、量筒或刻度尺等,测固体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先测物体质量后测体积,测液体的密度通常采用剩余法,误差较小。
【同步练习】
1.(2022·四川遂宁)下面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dm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C. 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0℃D.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答案】D。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
B.利用密度可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一些物质密度相同的,例如:冰和蜡的密度都为0.9g/cm3,故B错误;
C.在体积不变时,为了减轻质量, 通常在航空器材中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故C错误;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经典十题1.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
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
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2.(1)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1所示情况。
他应采取的措施是;(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②。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
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情况,他应该;(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g。
3.洋洋同学在用天平测质量实验中。
(1)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来称量橡皮泥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②。
(2)改正错误后,洋洋测量橡皮泥质量的步骤如下:①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②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上;③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归零;④将橡皮泥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添加合适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
洋洋测量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是(填序号)。
(3)洋洋还想用天平测出100g的水备用,他先用如图乙所示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接着需要向右盘中再添加g的砝码,然后往左盘烧杯中缓慢注水,当看到指针摆动如下列图所示状态时,再改用滴管加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密度测量 实验专题

m m2 m1 V V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 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 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 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 密度是准确的。 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 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张明认真思考后, 同意了王芳的意见。 然后, 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 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 ⑴王芳这里所指的 “测量误差” 是在上述步骤的第 大”或“偏小” ) ,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 步骤产生的, 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 (填“偏大”或“偏小” ) 。 (填 “偏
cm3 。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与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 位置平衡, 此时有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12 丙所示, 将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 质量为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kg / m3 。
32. 如图 20 所示,小青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她发现 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 )侧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 线上开始进行称量。 实验步骤: ① 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瓶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 ② 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 ③ 用天平测出瓶与剩余液体的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
30.刘明拣了一块大理石样品带回学校,利用学校实验室器材,测出了大理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大理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 20 甲所示,则大理石 质量 g.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专题训练特殊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专题训练特殊法测量物质的密度1.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顺序如图甲所示.(ρ水=1.0 g/cm3)(1)他第三次测得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质量m3=____g.(2)由三次测量结果可知,水的质量m水=____g,酱油的体积V油=____cm3.(3)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油≈____kg/m3.2.小星同学想测量妈妈从海南给她带来的小贝壳的密度,她准备了托盘天平(配了砝码)、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等器材.(1)如图甲所示是她在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从图中可以发现她在使用天平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2)纠正错误后,再测贝壳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乙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时按规定在____盘加入15 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贝壳的质量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5 g,再另加入5 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直至天平平衡.图乙所示为天平最后平衡时的情景,则贝壳的质量m=____g.(3)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4)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上图丙所示放置(水至溢水口).(5)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内的水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测出溢出的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m2.(6)由上述实验可得:溢出水的体积是____,贝壳的密度是____(都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3.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想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向右调平衡螺母B.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g.(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kg/m3.(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小刚同学要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________,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g.(3)他发现金属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金属块.b .先往量筒中装入40mL 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cm 3.(4)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kg/m 3(保留一位小数).5.妈妈买了一只银手镯,为了初步判断是不是纯银制成的,小明利用首饰店的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实验:A .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B .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图,则手镯的质量为_____g ;C .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g ;D .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E .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g 。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密度实验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 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为小明设计实验表格,并填入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表达式),V矿石=________(写表达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专题八 测量物质密度的特殊方法

类型二溢水法测体积较大固体的密度
(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石块轻 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石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 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 127 g,则石 块 的 体 积 为 ____8_1___cm3 , 通 过 计 算 可 得 石 块 的 密 度 为 ____3____g/cm3。
右
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返回
类型一 沉坠法测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密度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 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C_____(填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 物块的质量为___16_._4___g。
返回
类型三 等效替代法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右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 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 m1;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8__.0__5_×_1__0_3_kg/m3。 (4)在 C 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 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偏___小_____(选填“大”或“小”)。
返回
类型四
排沙法测量易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5)若在测固体颗粒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则测出的值比实
返回
类型三 等效替代法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密度计算
1、质量相等问题:
例题:一块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
2.体积相等问题:
(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2)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0.75g/cm3)
(3)工厂里要加工一种零件,先用木材制成零件的木模,现测得木模的质量为560g,那么要制成这样的金属零件需几千克这样的金属?(木模密度为0.7×103Kg/m3,金属密度为8.9×103Kg/m3。
)
3.密度相等问题:
(1)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立方米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立方厘米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2)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4.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
(1)一体积为0.5dm3的铜球,其质量为2580g,,问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提示:此题有三种方法解,但用比较体积的方法方便些)
(2)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2.7×103千克/米3)
5.求长度:
有铜线890千克,铜线横截面积是25毫米2,铜密度是8.9×103千克/米3,求铜线的长度。
二、密度的测量实验
1、液体密度的测量
例1: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食用油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1)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6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图19;
(3)将烧杯中的油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如图20。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评估:
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思考:怎样测量才能不是测量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测量
例2: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甲 乙 丙 图11-6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6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11-6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 3。
⑷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三、 密度图像
1、图1表示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A 、B 、C 三者密度关系是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可以的出 ρA =__________ρB =_____________ρC =__________
2、图2表示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A 、B 、C 三者密度关系是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可以的出 ρA =__________ρB =_____________ρC =__________
3、由图3所示的图线可以知道,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_.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 甲:V 乙=________.
图1
4、如图2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观察这个图像,可以得知,水在 时的密度最大.
5、如图3为质量—体积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的密度
为多少?
(2)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几倍?
(3)当体积为2cm 3时,两种物质的质量各为多少? (4)当质量为1.8g 时,乙物质的体积为多少?
6、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体积(1)请你用图像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画在图1所示的坐标中)。
(2)通过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___________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