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XX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促进农民与小城镇的融合,推动小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为进一步推进乡镇小城镇建设和城乡统筹,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提供决策依据。

×月×日,×××率建设局、规划局和国土局的主要负责人深入×××镇就小城镇建设的可行性、主要工作打算和措施进行专项调研。

同时对当前防汛安全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镇位于绥宁县东北部,×××穿境而过,东南临×××,西接×××、×××,北抵×××。

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16公里。

距县城67公里。

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1个村民小组,5300余户,2万余人。

镇政府所在地×××村。

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

有耕地万亩,水田万亩,旱地万亩,园地万亩,林业用地万亩。

近年来,该镇小城镇建设得到了初步发展,规划布局逐步规范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区位优势的进一步改善,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XXXX年以来,市、区、街道和社区建设中虽已投入XXXX多万元,但年均投入仅XXX多万元,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按目前的规定,新建一个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分别需交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XX元、人防易地建设费XX元,所占的建筑成本比例大。

目前全区纯居型的社区居委会达XX个,占XX%。

这些居委会居财收入匮乏,仅依靠市财政对一个新建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补助XX万元,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办公场所建设问题。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意义二、调研方法与范围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污染物治理方面调研显示,城市地区的污染物治理相对较好,废气排放、废水处理等环境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然而,农村地区的污染物治理情况仍然较为薄弱,农村废弃物处理不规范、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亟待解决。

建议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执法力度,对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2.农村环境卫生方面调研发现,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垃圾乱倒、河流污染等环境卫生问题。

虽然有相关政策进行规范,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容乐观。

建议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加强乡村环卫工作队伍的建设,提高卫生保洁能力。

3.城乡环境协调发展方面调研显示,城乡环境协调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问题。

城市地区的环境质量较好,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建议加大城乡环境协调发展的力度,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投入等方式,推动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提升,实现城乡环境的均衡发展。

四、调研总结与建议总体而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对城乡环境问题依法进行治理。

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

3.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及相关设施建设进行必要的资金支持。

4.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城乡间的环境质量均衡提升。

5.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污染排放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震慑效应。

通过本次调研,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城乡环境质量将会不断提高,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2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2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2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一)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

但是,大城市的发展已经走到了瓶颈,人口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已经到了极限。

为此,中国开始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以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善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

作为一个小城镇发展研究员,本人前往江苏省某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旨在了解当地小城镇的建设情况,为未来小城镇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阅读相关文件和书籍,了解当地政策和规划。

2. 到访当地小城镇,参观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项目。

3. 参与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讨论会议,听取各界人士对小城镇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当地小城镇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最显著的是,通过改造传统手工业和发展小型制造业,小城镇实现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2. 新城开发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项目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项目开发商仅仅把目光放在了房地产市场,没有考虑到小城镇的长远发展。

这可能导致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但是却在未来留下了很多问题。

3. 旧城改造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既要保留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又要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广泛地听取民意,妥善处理好老建筑和新项目之间的关系。

4. 人才引进是当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问题。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一些优秀的企业和人才已经开始投身小城镇建设。

但是,这个过程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吸引措施。

四、建议和思考1. 小城镇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建设和文化保护。

2. 发展小型制造业是小城镇经济增长的重点,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3. 旧城改造要走产业化和服务化的道路,同时鼓励公私合作,吸引地方企业参与。

4.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创新性的人才政策和人才项目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二)一、调研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已经到了承载上限。

调研城镇人居环境整治报告

调研城镇人居环境整治报告

调研城镇人居环境整治报告根据对城镇人居环境整治的调研结果显示,城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乱占耕地、违法建设等情况。

其次,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和污水处理不及时和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城市的人居环境。

此外,还存在着城市绿化率较低、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问题,使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综合分析调研结果,我们认为要解决城镇人居环境整治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管和指导,避免乱占耕地和违法建设的情况发生。

二是要加大对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城市垃圾和污水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三是要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城市绿化率,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力度,确保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城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可以认真对待城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同努力,为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面之外,城镇人居环境整治还需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应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排放、提高环保设施的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应该鼓励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城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举止对城市的人居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奖惩等手段,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共同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出一份力。

另外,要加强城镇人居环境整治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督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整治工作的有效推进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调研报告

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调研报告

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社会稳定。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城乡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范围包括城乡居民区和农村地区的社区。

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实地走访10个社区。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社区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认识和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认为社区环境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

同时,绝大多数居民对社区环境质量表示不满意。

2.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一些社区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农村地区整治了垃圾乱倒的问题,城区加强了噪音污染控制等。

但也有一些社区存在环境问题,如农村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城区的公共绿地不足等。

3.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和走访,我们发现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人员;社区居民环保意识普遍不强,缺乏主动参与;资金和技术的不足,造成治理资源的短缺;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协作不够紧密。

四、改进措施提出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加强社区居民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2.增加环境治理投入:加大政府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支持,增加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人员的配备,提升治理能力和质量。

3.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加强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社区治理的针对性和效果。

4.加强科学技术支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提高治理效果和可持续性。

五、结论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和改进措施,我们认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需要政府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加强沟通与合作,增加投入和治理能力。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精选8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篇一一、基本情况三塘乡阿定村会是地处三塘乡西部,距三塘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道路为水泥路,距县城35公里。

东与隆德村会相接,南与连城村会相连,西连中枢镇阿平村会,北与中枢镇及箐门村会毗邻。

辖阿定、小阿定、水井3个村民小组。

有农户308户,人口1404人,其中农业人口1372人,劳动力81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26人。

全村国土面积16.99平方公里,海拔2297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900毫米。

二、农业农村经济情况全村国土面积16.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7亩,人均耕地1.78亩。

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6.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8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三、制约阿定村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一)生存条件恶劣。

阿定村会处于石山区,土地贫瘠,海拔较高,气候冷凉,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二)农民增收渠道少。

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

(三)农业增产不增收。

据调查,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不到位,粮食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品种更新极为缓慢,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所增加,但品种结构没有改善,优质农产品少,缺乏农产品品牌,市场卖价低,增产不增收。

(四)农民收入不稳定。

农业是弱质产业,本身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弱,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水利电力、道路交通、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又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民农村产业调整的盲目性,好多农户欠债累累,加之水灾、旱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给农民增收造成了不稳定性。

(五)村内劳动力严重不足。

由于该村土地贫瘠、气候冷凉,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尤为困难。

为此,村内80%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或是到周边弥勒等县承包土地搞种植,因而村内发展农村产业无劳动力支撑。

(六)农民收入入不敷出。

随着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业生产投入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农村水电、运输等成本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基本只能养家糊口,生活还处于僻。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一、引言城乡环境整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城市和乡村的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进步,我国城乡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亟需采取综合整治的措施,以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城乡环境整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相关地点进行实地走访,直观了解现况。

四、调研结果1.城市环境整治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城市环境整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垃圾管理不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缺乏;(2)空气污染严重,交通工具排放物排放大;(3)城市建设规划缺乏环保考虑,导致环境破坏;(4)城市绿化覆盖率较低,缺乏休闲绿地;(5)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废水随意排放。

2.乡村环境整治问题调研结果显示,乡村环境整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农村垃圾管理不善,存在乱堆乱倒现象;(2)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3)小溪河流污染,存在乱排污水现象;(4)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存在乱捕野生动物情况;(5)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差,缺乏公共卫生设施。

五、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城市环境整治方案(1)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建设垃圾处理设施;(2)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使用;(3)加强城市建设规划审批制度,增加环保要求;(4)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增加休闲绿地;(5)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严禁废水随意排放。

2.乡村环境整治方案(1)强化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建设垃圾处理设施;(2)提倡无公害农业,合理利用农药和化肥;(3)加强河流水质监测,严惩乱排污水行为;(4)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宣传,提高环保意识;(5)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改善公共卫生设施。

六、调研总结本次调研显示,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优秀(通用3篇)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优秀(通用3篇)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优秀(通用3篇)小城镇建设优秀篇1小城镇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融合点。

为扎实推进我市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根据市委点题部署和市政协20xx年工作要点,市政协组建以陈达新主席为组长、王能军副主席为副组长的调研组,于20xx年4月至5月,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市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等16个示范小城镇进行了专题调研。

在此基础上,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

一、基本情况16个小城镇中,xx镇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其余为市级示范小城镇。

镇域总面积为。

61km2,总人口为x人,人口密度为xx人/km2;建成区总面积为。

43km2,总人口为x人,人口密度为xx1人/km2,城镇化率为。

23%;20xx年社会生产总值。

69亿元,财政总收入5。

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1。

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7。

2元。

各示范小城镇在地缘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方面各有优势。

xx镇、xx镇紧贴消费市场,生态条件好,交通便捷;太平镇、木黄镇、寨英镇、万山镇、中坝镇旅游资源丰富,对外有高速公路联结;大龙镇工业基础好,处于铁路、高速公路枢纽位置;xx镇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特色农业基础好;xx镇是乌江航道和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盘石镇地处湘黔苗族群众聚居区核心地带,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间绝技资源丰富。

二、主要成效各区(县)及示范小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要求,狠抓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管理,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镇规划全面覆盖。

依据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示范镇就小城镇发展定位进行了策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教学安排,XX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调研组对照工作任务和调研主题,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全组7位学员赴XX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

共调研走访该县第一批列入整治的11个乡镇,查看重点整治项目35个,召开各类座谈会15次,认真收集整治规划、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汇报材料等第一手资料,悉心听取各方意见,并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XX发展所需
XX作为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纯山区县,小城镇建设方面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基础差等特殊性。

调研组根据走访调研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认为XX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形势所逼、发展所需、民意所向。

(一)需要整治来增强发展动力。

城镇建设历来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自1983年XX复县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与周边发达县市比,经济发展底子薄、
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观。

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势必会带来一批项目、资金和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需要整治来融合发展资源。

XX列入小城镇整治范围的有20个,是金华市小城镇整治数量最多的一个县。

乡镇之间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基础不同、民俗文化多样。

从每个乡镇个体资源看,“单兵作战”有些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必须发扬“抱团发展、聚合发展、互补发展”精神,统筹集合各方自然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

需要通过整治活动,进一步树立“一个集镇就是一张名片”理念,进一步整合行政和社会公共资源,进一步明确各小城镇发展定位,整合一批有内容、有特色、有品味的集镇资源,形成集镇发展“珍珠效应”。

(三)需要整治来促进民生改善。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节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节点。

除了安文、尖山、新渥等乡镇外,XX大部分乡镇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全县只有9个乡镇有集贸市场,10个乡镇有停车场,“镇小如村、镇不如村”的现象比较普遍,集镇要素几乎
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等“城镇病”开始显现,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就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过程,通过整治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大幅改善人居环境,有效治理“节日病”“集会病”“集贸病”等沉疴顽疾。

二、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已成为XX“摘帽快跑”重要环节和抓手
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把其视为摘帽快跑、补齐短板、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将整治工作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机整合,取得明显成效。

(一)小镇规划有亮点。

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认真落实“一加强、三整治”工作要求,立足自身短板与优势,确定小城镇环境专项整治总体要求与风格风貌。

按照“一镇一品”原则,积极挖掘提炼本地特色亮点,传承历史文化底蕴,提出了新渥江南药镇、尖山乌石小镇、方前悠客小镇、高二杜鹃小镇等一批特色明显的小镇建设思路。

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制规划,充分做好评审,突出重要节点,制订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