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测试
(完整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课记录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课记录今天老师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二部分知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型是复习课。
针对本节的评价具体如下:一、授课教师利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案例进行导入,引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回顾,洋流的分布规律对本节课有重要意义,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授课教师运用地图和史实材料、新闻资料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的处理,较为得当,所选案例均为较常见,考试中常考问题,教师举出案例,学生分析,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本节课所选案例,均为授课教师精挑细选的案例,并能通过案例进行知识拓展,如世界大型渔场的形成原因,纽芬兰渔场的发展历史等。
四、重、难点的突出,能依据大纲规定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
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
五、通过安利的选择、问题的设置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设置简单的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考思维意识,能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六、习题设计难度由浅入深,较为合理。
七、教学环节齐全。
八、建议:设计导学案可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2016年3月22日。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海水的性质作业含解析必修第一册

第2节海水的性质合格考达标练一、单项选择题读全球水平衡图,回答1~2题。
1.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C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2.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C )A.海水温度升高B.海水温度降低C.海水盐度升高D.海水盐度降低[解析] 第1题,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60°的地区,图中显示该区域内海洋水平衡值大致随纬度增加而不断增加。
第2题,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值为负值,说明蒸发量大降水量小,必然使海水盐度升高。
读沿130°W经线太平洋水温、盐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示意图,回答3~5题。
3.读图可以判断( C )A.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均由表层向底层递减C.水深1 000 m以上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D.水深2 000 m以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4.甲处的数值可能是( D )A.34.3 B.34.4C.34.5 D.34.75.图中乙、丙两地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降水量D.蒸发量[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的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递减,故A错;在丙处海水的盐度由表层向底层先降低后升高,故B错;水深1 000 m以上的海水等温线和等盐度线较为密集,变化较大,故C正确;水深2 000 m以下的海水等温线和等盐度线较为稀疏,变化较小,故D错。
第4题,根据等温线分布可以看出甲处表层温度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温度较低,应受寒流影响,故表层盐度较低,底层受洋流影响较小,故盐度由表层到底层是先增大后减小,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判断甲处的盐度可能是34.7,D正确。
第5题,乙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丙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两地纬度位置南北对称,但盐度明显不同,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北回归线附近陆地面积大,河流径流汇入较多,河流对海水起稀释作用,盐度较低,故B正确。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按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 流
按地理位置:赤道流、南北半球 西风漂流、沿岸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按冷暖性质:暖流、寒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按流程:沿岸流、离岸流
风力作用:风力导致的表层海水流动 地球自转:科里奥利力影响下的海水流动 陆地地形:陆地地形对洋流形成的影响 海水密度:不同海域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的水流运动
洋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洋流对海洋生态系 统的形成和维持起着关键作用,影响海洋生物的 分布、繁衍和迁徙。
洋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洋流对人类经济 活动,如航运、渔业、海洋能源开发等具 有重要影响,同时洋流也与全球气候变化 密切相关。
洋流研究在科学和技术上的意义:洋流研究有助 于深入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运行机制,为预测和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洋流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 衡。
维持地球碳循环:洋流将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深海,影响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 化。
添加标题
洋流对全球气候变化 的直接影响:洋流在 调节地球表面热量分 布和气候变化中起着 重要作用,通过影响 温度、湿度、降水等 气候要素,对全球气 候变化产生直接影响。
添加 标题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全球气候具 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温度、湿度、 降水等气候要素。
添加 标题
洋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洋流对人类的 航海、渔业、海洋能源开发等活动具有 重要影响,了解洋流有助于提高相关活 动的安全性和效率。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洋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洋流对海 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 重要影响,影响生物的分布、数量和多 样性。
暖流对气候的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对气候的降温减湿作用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的形成与洋流的关系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章 第二节

123456
下图中a、b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图完成4~5题。 4.M地沿海海域因
√A.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解析 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山脉走向可推知,M位于秘鲁沿海,a为秘鲁寒流, 为上升流,在其作用下,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
123456
5.M处的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主要是 A.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B.受西风的影响
√C.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D.受海洋的影响 解析 M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秘鲁寒流减湿作用影响,该处的热 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
123456
6.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处洋流名称为_秘__鲁__寒__流___。 (2)②③代表的洋流中,主要受东北信风吹拂而形成的是_②___。 (3)④代表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_增__温__增__湿___作用。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苔原
森林
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 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
暖流起增湿增湿作用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容易形成大渔场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秘鲁渔场
上升流影响
洋流
的
成因
1
风海流
2
补偿流
3
密度流
1
风海流
盛行风
2
补偿流
水平补偿流
上升流
盛行风
高中地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国一等奖)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二课时。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空间和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的范畴很广,但在本节必须要紧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明确洋流的活动空间主要是指海洋以及沿岸地区。
从而找出洋流与海洋活动,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沿岸气候等的联系。
因此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对航海的影响及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其中对气候方面的讲述较为详细,是本节的难点内容。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前面气候及后面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内容联系较紧密,是本章应用性、实践性最强的一节。
让学生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能把空洞的洋流分布规律理论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又能为学生学习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上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的学习,已基本掌握海洋表层洋流的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有相应的洋流理论知识基础。
此外,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地图知识但自主读图的分析能力不理想;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能力尚欠缺;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理论联系实际甚少。
为此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素养,并积极树立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信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根据某地纬度和海陆位置,结合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分析相关洋流流向、寒暖流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渔场分布(说出四个渔场的成因类型,指出其位置)、海洋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从漂流瓶故事出发,复习导入洋流的知识,并通过另一历史故事出发,认识海洋航行与洋流顺逆的影响。
通过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了解洋流运动的流向,通过读图,学习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并了解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位置和成因,用相关原理解释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1)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错误!错误!(3)影响因素:盛行风、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
2.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思考1.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水温吗?答案不一定。
同纬度海区通常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而不同纬度海区,通常是较低纬海区寒流水温会高于较高纬海区暖流水温。
例如,加那利寒流水温高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一定是暖流吗?答案 不一定。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且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的洋流是暖流。
如果洋流只是从低纬流向高纬,则不一定是暖流。
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1)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大陆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1)寒暖流交汇:日本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英国北海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3.海洋航行(1)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
(3)北极地区洋流: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行。
4.海洋污染:洋流可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探究点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思考以下问题。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是怎样的?两海区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答案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 试卷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课时2 洋流

课时2 洋流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认识洋流及类型。
(综合思维)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1.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3.影响(1)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寒暖流交汇处,易有海雾。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1.[综合思维]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水温吗?答案 不一定。
同纬度海区通常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而不同纬度海区,通常是较低纬度海区寒流水温会高于较高纬度海区暖流水温。
2.[综合思维]分别判断①②两支洋流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答案 ①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
②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
3.[区域认知]都柏林比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高,但1月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的气温常在0 ℃以下,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②洋流为暖流,增温作用明显,都柏林受其影响,气温较高;①洋流为寒流,降温作用明显,圣约翰斯受其影响,气温较低。
4.[综合思维]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航线。
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航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航线却只用了22天,试分析原因。
答案A航线是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B航线是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
纽芬兰岛(下图)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岛屿附近海域曾经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附近的温暖水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讲义测试第三章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海浪1.海水运动形式:海浪、潮汐、□01洋流。
2.海浪的主要形式(1)风浪:由□02风力形成。
风速越大,浪高越□03高,能量越□04大。
(2)海啸:海底□05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巨浪。
(3)风暴潮:在□06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3.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人们通过□07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1.判断正误。
(1)海浪最常见的形式是海啸。
(×)(2)海底地震会引起风暴潮。
(×)2.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A.海浪B.风浪C.海啸D.风暴潮答案 A解析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3.举例说明风暴潮和海啸的破坏性。
提示破坏沿海地区生产和生活设施;影响沿海地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财产损失;危及生命安全。
—————————————————————————————二、潮汐1.定义:海水的一种□01周期性涨落现象。
2.涨落特点(1)日变化,一天涨落□02两次: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03潮,晚上的海水涨落称为□04汐。
(2)月变化:□05农历每月的初一和□06十五前后最为明显。
3.成因:与□07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4.影响(1)潮间带的采集和□08养殖。
(2)沿海港口建设和□09航运。
(3)潮汐□10发电。
,1.判断正误。
(1)潮汐的形成主要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2)潮汐每昼夜涨落一次。
(×)2.农历每月中,潮汐现象最为明显的日期是()A.初一初七B.初八十五C.十五二十二D.初一十五答案 D解析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最为明显。
3.潮汐发电的优点是什么。
提示清洁、可再生。
—————————————————————————————————三、洋流1.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01一定方向作□02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2.分类:按□03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04寒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3章
第2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测试题
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海域位于 ( )
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B.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C.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
2.与图中甲海岸相比,乙海岸 ( )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4.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
B.②洋流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6.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示海域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示季节,我国护航舰队由②海域向③海域航行时( )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
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
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10.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圣地亚哥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B.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
C.索马里海域形成索马里寒流
D.南美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完成11、12题。
11.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
B.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冬季
C.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D.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夏季
12.此洋流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秘鲁寒流
二、综合题(2小题,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我国海域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
甲乙
(1)材料一图中A、B、C三处,最易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材料二甲、乙两图中,表示2月水温分布的是________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材料二甲图中黄海海域的等温线自南向北呈舌状凸出,原因可能是( )(2分)
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大陆的影响 D.径流的影响
(4)我国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6分)
(5)据测算,我国降水最多的地点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试分析其原因。
(4分)
1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下图是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上空“沃克环流”的垂直示意图。
“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部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
(1)填表比较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差异。
(6分)
项目洋流名称海水温度、海平面气压降水太平洋东部
太平洋西部
(2)近年来,秘鲁沿岸渔民多次发现捕鱼量大幅减小,其原因是该海域水温异常,形成了现象。
(4分)
(3)当某些年份出现上题所述现象时,同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有。
(多选)(4分)
A.澳大利亚东部因干旱频发森林大火 B.苏门答腊岛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
C.科隆群岛的降水与往年相比明显偏少 D.“沃克环流”保持原方向且强度增大
E.太平洋西部台风次数增加 F.厄瓜多尔沿岸海水中浮游生物减少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D
6.C
7.B 8.C 9.C 10.B 12.B 13.D
13. (1)B 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充分;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2)甲2月代表海洋冬季水温的变化情况,水温较低,同时由于受冬季风的影响,水温变化梯度大,等温线分布应比8月份密集,甲图等温线分布状况与此相符
(3)B
(4)南海纬度最低,受大陆影响最小
(5)冬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台风雨和沿岸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14.
(1)第一行依次是秘鲁寒流水温低,气压高少第二行依次是东澳大利亚暖流水温高、气压低多 (2)升高厄尔尼诺 (3)AB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