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必考170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

合集下载

届中考语文成语解题方略

届中考语文成语解题方略

届中考语文成语解题方略在届中考的语文考试中,成语解题是一道重要的题型。

成语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和掌握。

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是获取高分的关键之一。

那么,该如何成为一名能够熟练解答成语题的语文高手呢?下面,本文将为大家分享届中考语文成语解题方略。

一、掌握成语的含义要想正确解答成语题,我们首先需要掌握每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的含义与成语字面上的意思往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阅读语文课本、多看书籍和短篇文学作品以及积累平时生活中使用的成语,来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

在掌握成语含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成语联想网络来提高记忆效果,比如“杞人忧天”就可以联想到一位杞人患有严重的忧虑症,总是担心出事情,因而成为后来成语的代表。

二、理解成语在文章中的作用在语文考试中,有很多成语题是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成语的具体含义并推断成语在文章中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语文课文,加深对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需要注意出现的成语,并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回过头来理解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注重成语的用法和搭配在解答成语题时,我们需要注重成语的用法和搭配。

成语虽然含义凝练,但用法多种多样,因此我们在学习成语时,需要注重成语的用法和搭配。

这包括成语在句子中的位置、词性、搭配的动词、状语等。

只有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搭配,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从而在成语题中更加游刃有余。

四、提高做题技巧在解答成语题时,我们需要通过细心分析来提高做题技巧。

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能够区分不同成语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对成语词语的构成方式和常见的语言搭配进行了解,这可以通过做一些语文题训练来提高。

经过不断地训练,我们可以提高从句子中提取成语的能力,并能更好的将成语应用到文章中。

五、多做题,多总结,多练习最后,要想成为一名成语高手,我们需要多做题,多总结,多练习。

中考必考四字成语及解释

中考必考四字成语及解释

中考必考四字成语及解释1. 求高中语文考试中常考的四字成语及解释高中语文考试常考四字成语及解释: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动。

里:内部。

指学习要切实。

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8、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9、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21、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22、大而无当:当:底。

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词。

24、当仁不让:当:遇到。

遇到应当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让。

25、道貌岸然:道貌:庄严的外貌。

岸然:高傲的样子。

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

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28、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30、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3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2、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中考 高频成语

中考 高频成语

中考高频成语1.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2.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3.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多为贬义用法。

4.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5.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6.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7.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8.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9.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10.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11.满不在乎: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12.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13.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14.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15.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多用于贬义。

16.精神矍铄(jué shuò):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17.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8.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19.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0.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21.杳无音讯:没有一点消息。

22.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

23.不期而至:指没有预料的到来。

24.不名一文:一点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穷。

25.不屑一顾: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26.始作俑者: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为贬义,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27.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28.疾恶如仇: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29.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通常是以前见过面的或未计划的事情偶然碰见或发生。

中考必考成语及解释

中考必考成语及解释

中考必考成语及解释
1. “首当其冲”,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比如,战争一爆发,前线的士兵们可就首当其冲咯!
2. “脍炙人口”呀,是说诗文或事物被大家赞美和传颂。

像那首经典的歌曲,不就是脍炙人口,人人都会唱嘛!
3. “通宵达旦”,就是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还记得那次赶作业,我可是通宵达旦才完成的呀,累惨了!
4. “小心翼翼”,形容非常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就像弟弟捧着他最爱的玩具,小心翼翼的样子,真可爱!
5. “焕然一新”,意味着面貌变得崭新。

哇,你看那间重新装修过的房子,简直焕然一新了呢!
6. “迫在眉睫”,表示情况十分紧迫,就在眼前。

中考马上就到了,复习可真是迫在眉睫啦!
7. “津津有味”,是说对事物很有兴趣。

他看那本小说看得津津有味,连饭都顾不上吃。

8. “莫名其妙”,就是让人搞不明白,很奇怪。

这人突然就发火了,真莫名其妙啊!
9. “不耻下问”,是说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学习孔夫子,不耻下问才能有进步呀!
我觉得这些成语在中考中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中考语文必考170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_8577

中考语文必考170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_8577

中考语文必考170 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 )中考语文必考170 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 )81、莫须有:原意是或许有吧。

后指凭空假造。

82、难分难解:既指两方争执,打架对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两方关系异样亲近,难于分别。

83、平淡无奇: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庸淡,没有起伏,要点不突出,含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

84、品头论足:是指无聊的人随意讨论妇女面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85、和蔼可亲:指态度谦恭,没有架子,令人简单靠近,也指(文章、发言 )浅显易懂,令人喜爱看,喜爱听。

86、婆婆妈妈:形容语言罗嗦,做事不干脆利落。

也形容感情柔弱。

87、披星带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

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日夜地奔走或在野外勤劳奋动。

88、赤诚相见:披,翻开;沥,滴下。

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效忠诚比喻89、均分秋景:比喻两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伯仲之间,能够匹敌。

90、平川一声雷:比喻忽然发生的重要改动。

也比喻名望或地位忽然高升。

91、飘飘欲仙:飘飞上涨,像要超脱凡间而成仙。

多指人的感觉轻松痛快。

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盈俊逸。

92、穷形尽相:既指描绘刻画十分仔细生动,也指丑态毕露。

93、奇文共赏:既指把荒唐、错误的文章发布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评,也指把奇特的文章取出来共同赏识。

94、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逊而实质虚伪的人,也指谦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95、精益求精:形容对诗文多次加工润饰,精益求精。

也比喻经过多次斗争和考验。

96、琴瑟不调:谓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睦。

比喻夫妇不睦。

97、月白风清:清冷的风,光亮的月用以比喻高人雅士的风致。

98、清规劝律:僧尼、道士一定恪守的规则和戒律。

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

多指不合理的。

99、动人肺腑:渗透到人的内脏。

多形容吸人芬芳、凉快的空气或饮进清冷饮料,令人感觉舒坦,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美好、感人,令人深受感人。

中考语文四字成语复习攻略

中考语文四字成语复习攻略

中考语文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中考语文四字成语复习攻略1、天高地厚:比喻恩情深厚;也形容事物艰巨复杂。

2、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3、尾大不掉:比喻属下势强,不听从调度指挥。

比喻事物前轻后重,难以驾驭的现象。

4、文不对题:文章内容跟题目不相配合。

也指谈话、对答脱离中心。

5、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

比喻默默无闻,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

6、无所不至:犹言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多作贬词。

无处不到。

极言所到之广。

犹言无微不至。

极言其周到。

7、无能为役:原指不足以供某人役使。

后多用于自谦,表示才干比某些人低下。

泛指没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情。

8、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9、先天不足: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也泛指事物的根基差。

10、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11、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保守,贬义词;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褒义词。

12、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13、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14、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5、洗心革面:比喻将错误的思想清除,改变原来的.面目,也比喻人犯过错的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16、下车伊始:指官吏刚到任所。

现多比喻刚到工作的地方。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必考170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必考170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必考170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81、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

后指凭空捏造。

82.不可分割:指双方的争吵、争斗、僵局和难以开启的外交关系。

它还描述了双方之间极其密切的关系,难以分开。

83、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

84.评论:指无聊的人漫不经心地谈论女人的外表。

它也指在小范围内挑剔85、平易近人:指态度谦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章、讲话)浅近易懂,使人喜欢看,喜欢听。

86.唠叨:描述冗长,作品不清晰。

它还描述了情感脆弱性。

87、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

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奔波或在野外辛勤劳动。

88.疏通肝胆:打开;滴滴,滴滴。

这是诚实和忠诚的隐喻89、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

90.平地上的雷声:对突然的重大变化的隐喻。

地位或声誉的突然提升。

91、飘飘欲仙: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

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92.详尽:既指详细生动的描述,也指丑陋的外表。

93、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94.谦虚绅士:指那些假装谦虚但实际上虚伪的人,以及那些谦虚且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95、千锤百炼:形容对诗文多次加工润色,精益求精。

也比喻经过多次斗争和考验。

96.竖琴和竖琴的不和谐:这意味着当竖琴和竖琴一起演奏时,声音不协调。

夫妻不和的隐喻。

97、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用以比喻高人雅士的风致。

98.规则和戒律:僧侣、尼姑和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

一般规则和条例。

他们大多数人都不讲道理。

99、沁人心脾:渗入到人的内脏。

多形容吸人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进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美好、动人,使人深受感动。

100.一致性:许多文章都是一样的。

中考必考的170个成语

中考必考的170个成语

中考语文必须掌握的170个四字成语(17)161、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162、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密茂盛,也比喻子孙繁盛。

163、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164、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65、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66、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

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167、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

比喻人作事原来希望于自己有利,结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

也比喻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168、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

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169、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

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

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170、通同一气:串通在一起。

151、有头有尾:有开头也有结尾。

形容文章结构完整,也形容做事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152、移宫换羽:原指乐曲换调。

后也指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

153、引而不发:意思是射手张满弓,不发箭,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动,也比喻善于启发、引导,而让他人自己行动。

154、优孟衣冠:春秋时楚国著名艺人优孟,穿戴巳死的孙叔敖的衣帽,模仿他的言谈举止,假冒孙叔敖,去规谏庄王。

庄王受了感动。

现多用“优孟衣冠”指化装表演,也比喻一味模仿,以求形似。

155、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156、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

也形容心思聪明,动作敏捷。

157、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158、左右逢源: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159、指手画脚:说话时用手脚动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挥,妄加评论指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必考170个四字成语复习攻略(五)
81、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

后指凭空捏造。

82、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83、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

84、评头论足:是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85、平易近人:指态度谦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章、讲话)浅近易懂,使人喜欢看,喜欢听。

86、婆婆妈妈:形容言语罗嗦,办事不干脆利落。

也形容感情脆弱。

87、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

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奔波或在野外辛勤劳动。

88、披肝沥胆:披,打开;沥,滴下。

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比喻
89、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

90、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

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91、飘飘欲仙: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

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92、穷形尽相:既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

93、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94、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95、千锤百炼:形容对诗文多次加工润色,精益求精。

也比喻经过多次斗争和考验。

96、琴瑟不调:谓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

比喻夫妻不和。

97、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用以比喻高人雅士的风致。

98、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

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

多指不合理的。

99、沁人心脾:渗入到人的内脏。

多形容吸人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进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美好、动人,使人深受感动。

100、千篇一律:很多篇文章都是一个样。

比喻作品、言谈内容重复,老一套。

也比喻机械地按一个模式办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