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科室讲座
第四代头孢菌素-科室讲座(共21张PPT)

渗透压, 从而引起溶菌, 导致细菌死亡。
青霉素结合蛋白( 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 , 是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
靶位。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广泛存在于细菌表面的一
种膜蛋白,但各种菌种的PBPs又有许多类似的结构
本品对多数寡养单胞菌本无活性。
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阴
沟杆菌、流感杆菌和淋球菌
(产酶株)均高效
对G+球菌作用增强
对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摩根杆菌
、产气杆菌抗菌活性强
MRSA、MRSE耐药
可适用于下述由未知病原菌或已知敏感菌造成的感
染的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及大叶性肺炎)
合并上(肾盂肾炎)及下泌尿道感染
说明书提示可用于静脉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给药。
合并上(肾盂肾炎)及下泌尿道感染
在第四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匹罗对G
+ 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
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
7-氨基头孢烷酸
皮肤脓肿及伤口感染)。
革兰氏阳性需氧微生物:表皮葡萄球菌(仅针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腐生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B 组链球菌)。
通过抑制D- 丙氨酰- D- 丙氨酸转肽酶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与功能,在细菌生长、繁殖中发挥重要作用。PBPs
结构与数量的改变是产生细菌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
。
革兰氏阴性需氧微生物: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
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
革兰氏阳性需氧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仅针对甲氧
科室小讲课.pptx

存在在电脑云盘“2020 科室业务小讲课:文件夹内。
学海无 涯
气道湿化方法及湿化液的选择 5 月 常见抢救药物的使用
除颤仪的使用 胃造瘘管脱出的处理要点 6 月 水肿的分度及护理要点 呼吸机的使用 肌力的分级及评定 7 月 科室常见降血压药物的使用及宣教要求 膀胱扫描仪的使用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处理 8 月 膀胱训练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 低钠血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9 月 鼻饲患者的护理要点 除颤仪的使用 呼吸机的使用 10 月 胃肠减压的方法及目的、意义 气囊测压仪的使用 Braden 评分细则 11 月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冰毯机的使用 12 月 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要点
学海无涯
2020 年老年/植物人促醒康复科 业务学习小讲课安排
1、科室护理小讲课,每周一次,定于每周五晨交班后,其中一周为 科室护理相关制度学习,按护理制度学习计划时间进行。
2、遇到节假日或特殊情况时,顺延至下周完成。 3、每次小讲课保留 PPT 课件,做好学习签到记录,要求 100%签到, 休假人员,休假结束后阅读相关 PPT 后在补阅处
王栋 周小芳 谭丽华 黄容 周美玲 王栋 刘舒婷 郑耀 王晨 蒋玲芝 周美玲 朱金玲 刘舒婷 郑耀 谭丽华 王栋 周小芳 刘舒婷 蒋玲芝 邓晓玲 黄芬 谭丽华
学海无 涯
胰岛素注射方法介绍
郑耀
高流量氧疗机的使用
蒋玲芝
注:1、每次授课,当天主班人员负责拍摄授课照片 3-5 张。
2、授课 PPT 与签到表装订后放在层级培训的资料盒里。电子版
时间
主题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理
1 月 鼻饲泵的使用
气管切开堵管方法介绍及应用
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方法
2 月 痰液的评估及处理
神经内科教学讲座记录

神经内科教学讲座记录(1) 网友评价较好的神经内科医院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简称兰大二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拥有甘肃省儿童医院。
近年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以院本部为核心,按照“集团化发展、集约化管理、集成化运营”的医院集团发展思路,与甘肃省监狱管理局兰州医院合作成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康泰分院,定西市人民医院也加入兰大二院医疗集团成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分院。
医院前身为1928年建立的兰州中山医院,1932年成为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的教学医院,是甘肃省最早建立的公立医院。
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附设医院”,1948年更名为“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1954年从兰州大学分出独立建院,更名为“兰州医学院附设医院”,1959年成立“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随兰州医学院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更名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医院本部占地155亩,总建筑面积约28。
1万平方米。
现有职工4000余人。
开放床位2200张,2014年门诊量达128万人次、年急诊量7万人次、年住院人数8。
6万人次、年手术4。
1万台次。
医院设有24个行政职能处室,内设近80个行政科室,设有12个临床医学中心、9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133个亚学科、68个护理单元。
康泰分院占地面积167。
7 亩,核准床位256张,实际开放243张,现有职工242人,住院部设有16个临床医技科室,8个护理单元。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病床编制1600张,实际开放床位1250张。
内设42个临床医技科室。
老院区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3。
3万平方米。
新院区占地面积155。
22亩,建筑面积7。
5万平方米。
2014年门诊量54。
5万人次,出院病人25700人次,手术病人5300多人次,医院现有职工98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1人,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定西市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13人。
科室影像讲座系列之如何诊断和鉴别腹膜后肿瘤

1.3、神经源性良性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神经 鞘瘤和神经节、副神经节瘤(腹主动脉旁异位嗜铬细 胞瘤),通常位于脊柱两旁,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 组织肿块,密度可从水样到肌肉密度,增强实性部分 明显强化。
腹膜后肿瘤较为少见,发病率仅占全身肿瘤的0.32.0%,其中以间叶组织肿瘤多见,多为恶性(占80% 以上),以肉瘤多见。腹膜后肿瘤由于生长部位深, 周围器官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诊断困难,除 少数内分泌性肿瘤外,大多数病人就诊时肿瘤已相当 大。
二、腹膜后间隙范围
后腹膜腔前界为壁层腹膜,后界为腹横筋膜,上 起隔肌,下止盆隔,两侧以腰方肌外缘为界的潜在间 隙,故亦称腹膜后间隙。
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肉瘤
生殖细胞源性 良性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卵黄囊瘤(内胚窦 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精原 细胞瘤
淋巴组织 淋巴瘤(惰性)
恶性淋巴瘤、转移瘤
脂肪瘤、淋巴管瘤、纤 间叶组织 维瘤、血管外皮瘤、平 (占20-60%) 滑肌瘤、横纹肌瘤、间
(一)腹膜后间隙交通: 肾前、后筋膜及侧锥筋膜将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解 剖区,即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 ➢ 1、肾旁前间隙:位于腹后壁的壁腹膜、侧锥筋膜 和肾前筋膜之间区域,内有胰腺、十二指肠降部、 水平部及升部,升、降结肠等器官。 ➢ 2、肾周间隙:位于肾前筋膜与肾后筋膜之间的区 域,内有肾上腺、肾、肾脂肪囊和输尿管腹段等。
的腹膜外脂肪层使两侧在前方潜在相通。 ➢ 5、盆腔的病变可直接蔓延至腹膜后三个间隙,直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ppt课件

31
PDCA与记录本的制作
32
PDCA与记录本的制作
医务科、质控办、 护理部、药剂科、 感控办等职能部 门的督查整改材 料
33
PDCA与记录本的制作
34
PDCA与记录本的制作
三、将装好材料的资料册放入材料盒内。
35
PDCA与记录本的制作
四、每年或根据材料的多少装订成册,封面上注明记录 本名称。
病案质量管理:病案书写质量检查与评价、诊疗合理性评价、护理质量管
临床检验专业质量管理:室内控制与空间控制
影像诊断专业质量管理:市质控标准 重点病种质量监测与评价:临床路径管理 医院危机管理:预警与危机准备、危机识别、隔离危机、管理危机、危机 后处理
10
医疗质量管理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监测措施
1、环节监控 (1)科室自查: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质量与 安全管理小组按照指标和科室每月质控重点,逐 项对各治疗组、各个人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督 察、考核,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作详细记录 备查。 (2)院督查:医院职能部门不定期随机对全院 医疗(医技)质量与安全、护理质量、医院感染 管理、门诊质量和药物管理等情况进行督查并现 场反馈、提出整改意见。
12% 10% 8% 整改后漏报率 整改前漏报率
检查表 柱状图
6% 4% 2% 0% 1 危机值引起的纠纷占 总的纠纷比例 PDCA后危机值引起的 纠纷占总的纠纷
趋势图
质量管理 鱼骨图 排列法 散点图
25
99 98 97 96 95 94 93 92 91 90 89 1 2 3 4 5 6 7 8
41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治疗质量监测指标
医院科内小讲课或专题讲座制度

医院科内小讲课或专题讲座制度
1、科室的临床小讲课或专题讲座由各科室组织,原则上每周组织一次,每次至少一学时。
2、根据**医学院的毕业实习大纲和医院的教学进度表的有关要求,由科室集体备课确定讲课题目、讲课内容和讲课安排表,并报一份到教务部备案。
3、临床小讲课或专题讲座原则上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讲,提前一周准备好讲义提交科主任审议。
4、第一次担任临床小讲课或专题讲座主讲的人员由科主任进行试讲试听,参加试听的老师应仔细听取主讲人所讲的内容,并做好记录,听课后应对主讲人所讲的内容畅所欲言,重点对教材与教学方法、语言语言表达、板书、教风、教学进度、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意见与建议。
5、主讲人应根据其他同志提出意见及时隆改,争取最好的讲课效果。
6、参加听课的实习医师要签到。
7、听课后应进行讲课质量评价。
科室小讲座 DAPAHF解读(1)

Cumulative Percentage (%)
15
10
Cumulative Percentage (%)
5
0
0
0
Number at Risk
Dapagliflozin 1075
Placebo
1064
3
1037 1005
6
9
12 15
18
21
Months since Randomization
994
随机分组 后时间(月) 24
233 235
非糖尿病心衰人群中 达格列净降低全因死亡风险12%
25
糖尿病人群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2%
HR 0.78 (0.63,0.97)
安慰剂
22%
20
25
非糖尿病人群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2%
HR 0.88 (0.70,1.12)
12%
安慰剂
20
15
Cumulative Percentage (%)
达格列净
2373
安慰剂
2371
3
2342 2330
6
2296 2279
9
12 15
18
21
2251 2130 1666 1243 672 2231 2096 1638 1221 665
McMurray J. Presentation at: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ngress. September 1, 2019; Paris, France.
128
685 378
132
交互P值 0.70
20
非糖尿病心衰人群 达格列净显著降低心衰恶化风险38%
科室影像讲座系列肾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小球囊肿病 冠状位T2WI可见双肾多发小囊肿,病变主要分布于包膜下
肾皮质区域。这种分布特征是GCKD的典型表现。
八、局限性囊性肾病
也称节段性或单侧性囊性肾病,是一种少见 的非遗传性、非进行性良性肾病,通常无症状。 常表现为一侧肾脏的部分或全部被大小不一的囊 肿所替代。囊肿之间可见正常肾组织。
典型影像学表现: 膨胀性、多房性、囊性肿块
,并向肾盂生长。
多房囊性肾瘤 分隔粗乱,明显强化,有
潜在恶性倾向。
混合性上皮间质瘤:类似囊性肾瘤,可有实性 及脂肪成分,与囊性肾细胞癌无法鉴别。
CT显示左肾囊实性肿块,病变内部可见多个明显强化分隔。 肿块长入肾盂,病理诊断为混合性上皮间质瘤。
十二、囊性肾癌
科室影像讲座系列 肾脏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
鉴别诊断
屏山县中医院放射科 杨贵
一、肾脏囊性病变概述
肾脏囊性病变在腹部影像学检查中十 分常见,虽然大多为单纯性肾囊肿,但复 杂性、感染性以及多房性囊性疾病并不少 见。它是多病源引起的一组疾病。随着影 像学设备的发展,这组疾病早期即可被检 出,甚至在胎儿期即可确诊。
肾盂周围囊肿CT表现:为肾窦区多发囊性病变, 呈不规则分支状、蔓藤状,平扫与肾盂、肾盏 积水无法区分,排泄期显示肾盂、肾盏被周围 囊肿包绕、受压拉长可鉴别。
肾窦囊肿:腹部冠 状位CT最大密度投 影排泄期显示肾盂 内对比剂充满集合 系统并病变周围多 发囊肿环绕。
(三)肾盂源性囊肿:也称肾盂肾盏憩室,发 病机制尙有争议,大部分为先天性,少部分为获 得性(如结石、感染、脓肿等)导致集合系统向 外膨出,病理上是与肾盏相通的憩室,其大小 可随膀胱充盈程度而发生改变,囊内是尿液, 易继发结石。在50%的病例中发现存在结石,此 外肾盏憩室内含钙微粒组成的悬浊液称之为肾钙 乳征,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结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3.16
张淑香
呼吸机波形分析
2010.4.13
姜志明
血气分析
2010.5.18
解建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其防治策略
2010.6.30
杨君
ARDS治疗新进展
2010.7.27
张明
常用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2010.8.17
李涛
呼吸机治疗与参数设置
2010.9.21
解建
老年性吸入肺炎及其对策
时间
主讲人
内容
2012.1.5
பைடு நூலகம்解建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12.2.2
李涛
心肺复苏进展
2012.3.13
徐拥庆
机械通气模式选择与参数设置
2012.4.5
姜志明
CRRT
2012.5.8
张众慧
营养支持治疗
2012.6.7
张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012.7.26
李涛
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治疗原则
2012.8.2
姜志明
2010.10.18
张明
肠功能障碍与功能的维护
2010.11.16
徐拥庆
脓毒症休克的诊治进展
2010.12.14
李涛
急性心肌梗死现代治疗进展
2011.2.15
李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进展
2011.3.22
姜志明
ICU中血液净化常见的问题与处理
2011.4.7
李涛
容量复苏与循环监测
2011.5.17
张众慧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2011.6.21
张明
BIS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2011.7.7
徐拥庆
机械通气基本模式
2011.8.18
解建
肠外营养支持与临床
2011.9.13
李涛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2011.10.14
徐拥庆
COPD的机械通气治疗
2011.11.15
孙淑娟
课题申报与论文撰写
2011.12.22
解建
实施镇静需注意的问题
2010年ICU科室内讲座
时间
主讲人
内容
2010.1.14
解建
ICU细菌耐药及防治策略
2010.2.9
李涛
成人气管插管
2012.8.16
李涛
严重创伤的紧急处理
2012.8.30
孙楠楠
血气分析
2012.9.20
解建
经验性治疗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地位
2012.10.14
滕木俭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2年ICU科室内讲座
2011年ICU科室内讲座
时间
主讲人
内容
2011.1.25
解建
非发酵菌的耐药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