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的研究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的研究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能源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而使用能源的行为,而碳排放则是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首先,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经济增长带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
比如,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电力、燃煤等能源,城市的建设和运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油气资源。
因此,经济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长。
然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并非线性关系。
在经济增长初期,由于技术水平不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碳排放也较高。
随着经济增长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降低碳排放量。
因此,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倒U型关系。
为了解决碳排放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比如,通过加大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投资,提高能源科技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双赢局面。
另外,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变,也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总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
经济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加,而能源消费则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碳排放问题也得到了逐渐解决。
通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等措施,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双赢。
吉林省低碳经济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吉林省低碳经济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也在全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吉林省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地带之一,也在跟随国家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如黑土地、森林、水力等。
吉林省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旅游业等为主。
然而,这些传统产业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不利于吉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加快转型和创新,寻找新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一、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吉林省发展清洁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有关部门统计,吉林省已形成以水电、火电、天然气和核能为主的能源结构。
近年来,吉林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发新能源,加快清洁能源的应用和推广。
同时,吉林省还建设了一批大型风电、光电和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推广。
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省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同时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浪费。
二、打造低碳交通体系交通是城市和企业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碳排放比较重的领域之一。
吉林省应该加快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推动城市公共汽车、出租车、物流配送等交通工具的电动化改造。
在政策引导下,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推动低碳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吉林省还应加强铁路、道路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环保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营造低碳城市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之一。
吉林省应注重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节能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和发展,为传统产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政府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力度,推进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提高吉林省的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摘要] 本文利用1990-2010年的数据,基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量比关系的实证模型。
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冲击产生持续的正响应,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冲击产生的也是正响应;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向量自回归(V AR);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1 引言能源消费与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由于过多地排放二氧化碳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在过去的100年(1906-2005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0.74℃;未来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可能升高1.6℃~6.4℃。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至少在90%的可能性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所致。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的责任,需要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联合国的历次环境大会的推动下,缔约国先后共同制定并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中国属于《京都议定书》中的附件Ⅱ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在2008-2012年间的第一承诺期内不承担减排义务,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给中国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加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但同时也对中国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
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性研究

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性研究作者:姚韬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02期[摘要] 通过运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计量结果表明我国的碳排放量、能源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其中我国碳排放量大小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
对我国目前而言,必须尽快加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特别是积极发展能耗低且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加快经济结构向能源集约型的转变。
[关键词] 能源消费;碳排放;经济增长;相关性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22[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32- 04近年来我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各产业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企业和个人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上升。
尽管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措施,但是我国工业企业中存在的无控制碳排放和能源浪费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鉴于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所带来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明确提出了要在10年之内实现人均GDP能源消耗量下降20%的目标。
2009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政府提出了在15年内中国GDP碳排放总量下降40%的目标。
要完成以上目标,研究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
那么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关联性,如果具有关联性,那么其中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核心要素有哪些,本文尝试采用基于VAR(向量自回归)的非结构多变量计量模型来实证研究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希望能够为我国低碳产业结构的逐步实现提供参考性意见。
1 文献回顾Salvador[1](1999)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及Michael Dalton[2] (2003)采用PET模型对产业结构、单位能耗、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生产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关联性。
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

作者简介: 赵明轩(1994 ̄) ꎬ男ꎬ河北石家庄人ꎬkjnjxx@ 163.com.
∗责任作者ꎬ吕连宏(1981 ̄) ꎬ男ꎬ天津人ꎬ正高级工程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经济研究ꎬlvlh@ craes.org.cn
基金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No.2019YSKY001)
Method of Moments ( System ̄GMM)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coefficientsꎬ while the method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ꎬ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re applied to reveal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energy consumptionꎬ economic growth and CO2
经济发展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 CO 2 排放三者之间关系
肺炎疫情后世界经济的“ 绿色复苏” ꎬ应成为各国首
的研究ꎬ较多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进行分析ꎬ
自改革开放以来ꎬ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
DOLS [14] 等方法. 建立 VAR 模型ꎬ以全国数据为样本
要思考的问题.
CO2 emissions. (4) Fixed asset inves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CO2 emissions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Finallyꎬ
suggestions are made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ꎬ government investmentꎬ and policy guidanceꎬ which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灰色关联分析

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 ,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 和若干个 比较数据列 的几何形状相 似程 度来判 断其 联 系是否 紧密 , 它反 映 了曲线 间的关联 程度 。 曲线 越接 近 , 相应 数 列之 间的关 联度就 越 大, 反之就越小。灰色关联度有相对关联度与绝对关联度之分, 相对关联度与绝对关联度是就其曲线 的 相 近性 与相 似性 两个 角度相 对 而言 的 , 而对 于 系 统 行 为 只有 一个 因子 , 该 因子受 到 多 种 因素 的影 响 而 时 , 用相 对关联 度更 为合适 , 更为 简便 , 采 也 因此本 研究 采取相 对关 联度 。 灰 色关 联分 析 的数学模 型如 下 : () 1 确定影响系统发展 的各项指标 , 组成一个母因素 y() 0t 和子因素 () r()的样本值为 t。ot
文献标识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KO + T 1 8
能源是 实 现经济 增长 的主 要 生 产 因 素 , 源 的发 展 也 就 理 所 当 然 的成 为 经 济 发 展 的重 点 战 略 之 能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 其重工业是其主要产业支柱, 同时汽车 、 化工等重工业产业也是高 能耗的产业 , 虽然吉林省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 , 但是我们不能走“ 先发展后治理” 这条老路 , 尤其在低 碳经济的大潮下,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 , 具体研究各个产业 的增长对能源消耗 的相关联程度 , 积极的降低能耗 , 调整并升级相关产业结构 J 。
第l 期
王
欣等 :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灰 色关联 分析
8 9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的现实是分不开的 , 因此也说明农业的生产对能源消费总量 的影响是 比较明显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 1 2 年 O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Hu a ie st ( t rlS in e ) o r a n n Unv riy Na ua ce c s o
Vo. 9 No 7 13 , .
J 1 20 12 u.
c n u to r h a s fCO2e s i n Gr n e a s l y I a s t a c n mi g o h a d t e i — o s mp i n a e t ec u e o miso a g r c u a i . t me n h t e o o c r wt n h n t
关键词 : 源消 费 ; 放控 制 ; 济增 长 ; o aa dYa moo方法 ; 化 能 排 经 T d n ma t 优 中 图分 类号 : 0 2 2 F 6 . 文献标 识码 : A
Re e r h o he Re a i n hi fEn r n u p i n s a c n t l to s p o e gy Co s m to
( ol e f ia c n tt t s C l g n n ea d S0 7 , hn ) e o F sc n n Unv h n s a Hu a 1 0 9 C ia
Ab t a t Ba e h a p e d t fChi a f o 1 0 t 0 sr c : s d on t e s m l a a o n r m 96 o 2 08,t s p p r us d Tod — ma t e t hi a e e a Ya mo o t s pr g a t a r u u n ia i e r s a c n Chi as e e g o ump i n,c r on e s i n a c no i o r m o c r y o t q a tt tv e e r h o n ' n r y c ns to a b mi so nd e o m c gr wt n t e c u a e a ins i t e h hr e Th e u t h w h t e on m i o h a ne gy o h i h a s lr l to h p be we n t e t e . e r s ls s o t a c o c gr wt nd e r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对能源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然而,大量依赖煤炭等传统能源形式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次,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能源供应,并伴随着相应程度上的碳排放增加。
然而,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种观点,并提出了低碳发展理念。
低碳发展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第三,中国相关部门在碳排放控制和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
中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碳排放问题,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
一方面,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整治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转型。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能源消费结构问题。
目前中国仍然过度依赖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清洁能源比重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碳排放难以有效控制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增长模式问题。
过去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等方式推动,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首先,在清洁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加强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解决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
中国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在碳排放控制和低碳发展方面取得更好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作者:石华来源:《商情》2013年第12期【摘要】基于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当前背景下吉林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现状,研究了吉林省1990-2010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吉林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存在着从经济增长到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从能源消费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内存在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为了让碳排放量得到限制,不仅需要控制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而且还要高效率的利用能源,因此需要找到可替代的资源进行利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碳排放能源消费 Granger因果关系一、导论(一)研究背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暖化的加快,这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2006年秋,英国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报告—《斯特恩报告》,报告中指出世界人民正在遭受着有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痛苦,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高排放正在不断侵蚀着人类的生存。
解决碳排放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减少能源消费,但是由于减少化石燃料消费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冲击,这种方法很少被采用。
有关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须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在实际问题中,由于各国家碳排放、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不同,所以各个国家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来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迅速增加。
根据有关信息,从1970年到2007 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加7倍以上2007年CO2排放量甚至超过往年排名第一的美国。
“根据相关部门对我国能源消耗方面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测: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2005年的50亿吨急剧增长到2030年110亿吨。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承担着巨大的减排责任,而且低碳之路是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十分严酷的挑战。
怎样能有效地减少碳排放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两项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及学术研究和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及重要内容之一。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能源以及原材料大省之一,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其工业发展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GDP、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吉林省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研究意义最近几年,全球气候的变化成为焦点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过度大多数归因于人类活动中碳的排放量。
吉林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吉林省能源相对缺乏,一次能源的自给率只有差不多50%,传统能源的不足制约着吉林省的经济发展。
吉林省只有在今后的能源建设发展道路上采取新的正确的能源利用措施,才能在未来的能源生产的领域上取得先机。
所以,研究吉林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从研究结果分析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吉林省未来发展问题的关键。
吉林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现状(一)能源消费现状目前,吉林省的能源生产情况的主要特点是:主要能源生产量增幅较大,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增势平稳,大部分能源品种库存增加;能源生产增长慢,能源产出结构正逐步优化;一次能源的生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减少,二次能源生产量比重缓慢增加。
在2011年,热力的消费量排首位,次之原煤。
其中煤油的用量最少仅为1.12万吨,可见吉林省的能源消费以热力和原煤为主。
总的来看,吉林省的一次能源种类较齐全,但储量不足,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达到了70%以上,石油则次之,大概占了25%左右,而天然气和风电水电则占的比重最少,总共只占到了5%左右。
据调查,在发展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日本、俄罗斯煤炭所占比例低于20%,美国和德国低于30%。
相比之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面临很多方面的环境问题,煤炭所占比例过高是吉林省一次能源消费机构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的突出矛盾。
从1982年至1988年煤炭一直占中能源消费量的70%以上,从1990年开始降低至53%之后上升到2011年的78.4%,而从1982年到2011年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在15%至21%之间浮动。
天然气的的百分比从1982年的0.6%变化到2011年的2.9%。
可见吉林省的主要能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则相对缺乏,所以,吉林省的主要消费能源为原煤,近年,吉林省的原煤消费总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石油消费总量和天然气消费总量分别占较小的比重。
(二)经济增长现状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是东北三省中经济发展上变化较大的,同时吉林省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2011年吉林省的GDP为10568.8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1.93%。
三大产业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1年第一产的生产总值为1277.44亿元,比去年增长21.64%;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最大,生产总值为5611.48亿元,同比去年上升24.52%,增长的幅度在三大产业中最大;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3679.91亿元,比去年增加18.3%。
人均生产总值为38460元,比去年增加了21.7%,超过全国人均GDP33046元,可见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迅速。
目前来说,吉林省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状态,工业生产值也在稳定增长。
但是在经济结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吉林省经济长期来看仍然存在总量不大、主导产业拉动作用不强,效益不高、活力不足等问题,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够完善,这些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因此吉林省还需积极寻求长期有效的发展策略。
(三)碳排放现状《斯特恩报告》对未来收益和成本的估计告诉我们当前制定节能减政策、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吉林省的能源消费量也随之上升。
在各个产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每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日益增长,从大体趋势上看1990的2896亿/m3年至2000年的3082亿/m3工业废气排放量浮动较小,从2001年的3237亿/m3至2011年的8240.29亿/m3工业废气量浮动较大。
目前吉林省的三大产业碳排放量有如下的显著特征:第一、第三产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比率大约分别稳定在3%和13%,在总体趋势中是处于较低水平的;但是第二产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在全省碳排放总量中近年来占的比例一直处于较高比例,没有下降,基本上稳定在70%左右。
而第二产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所以,造成了吉林省碳排放量较高的现状,并且面临着低碳转型方面的挑战。
计量分析(一)各项指标的选取及说明本文研究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碳排放的之间的关系,因此运用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增长。
本文1995~2011年GDP的数据来源于《吉林省统计资料总编》。
能源消费总量的数据来自吉林省1996-2012年的《吉林省统计年献》。
(二)模型的建立(三)模型的检验四、结论与建议经济的增长影响着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而能源消费量必然影响着碳排放量,但能源消费量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以此为切入点寻找解决方案。
首先,吉林省一次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数量一直在增加,随着吉林省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碳排放量增加也十分迅速。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追求“十二五”规划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积极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新型的城镇化、工业化的道路,努力调整其工业生产结构,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的进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是吉林省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抉择。
其次,吉林省煤炭消费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重一直相对较高,这与吉林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消耗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通过能源替代等途径,大力地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地开发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等项目,增加洁净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改变其以第二产业为主的能源结构。
最后,吉林省应该引进外省的先进技术并与省内的自主研发相结合,加大自主科技研发力度,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步伐,提升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领域科技实力。
低碳经济已成为发展全球经济的潮流,而低碳经济的直接作用无意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低碳经济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耗能源的方式和发展经济的方式,从工业社会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发展经济,转变为注重能源使用技术,清洁能源开发,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生态经济社会,其核心是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
参考文献:[1]Nicholas Stem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The Stem Review[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2]尚文英,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演变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1,(03).[3]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5]王媛.吉林省能源消费与三废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2010,(6).[6]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7]Kenneth Arrow. Global Climate Change:A Challenge to Policy[J].The Economists’Voice,2007,4(3):1-6[8]IPCC,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United Kingdom Meteorological Office ,Bracknel England.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