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油厂原料预处理装置工艺管线水压施工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溶剂油操作规程.

溶剂油操作规程.

溶剂油装置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溶剂油装置简介第二节工艺流程说明(附图)第三节设备明细表第四节工艺指标和产品质量指标第二章溶剂油分离过程与基本原理第一节原料油的组成第二节溶剂油的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质第三节精馏的基本原理第四节精馏过程第五节汽化与冷凝第六节精馏过程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第七节精馏条件的选择与影响第三章主要设备第一节塔的种类及作用第二节泵的作用和特点第三节再沸器与冷凝器第四章自动控制及控制仪表的操作第一节仪表的基础知识第二节控制仪表的启用、停用及切换操作第三节控制仪表的故障及处理方法第五章装置开工第一节开工的要求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蒸汽贯通和联合试压、水运第三节开工顺序第六章装置停工第一节停工要求和停工前准备工作第二节停工顺序第三节紧急停工第七章岗位操作法第一节精馏岗位操作法第二节冷换设备操作法第三节机泵岗位操作法第八章事故处理第一节停水、停电、停汽、停风事故处理第二节设备事故处理第三节操作事故处理第九章安全知识第一节防火第二节防爆第三节防毒第四节防冻第十章主要规章制度第一节岗位责任制第二节安全生产制第三节交接班制第四节设备维护保养制第五节巡回检查制第六节质量负责制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溶剂油装置简介溶剂油装置原设计以胜利油田凝析油为原料。

凝析油也叫轻油,其沸点范围为30~170︒C,比重为0.67~0.69,其中小于130︒C的组分达90%,对凝析油的组分分析表明,含量超过0.1%(w)的组分达30多个,而其中正构烷烃含量达35%以上。

凝析油在回收过程中未经过化学加工,其中不含烯烃,硫含量、碘值极低。

因此,凝析油是生产各种溶剂油的良好原料。

溶剂油装置主要生产戊烷油,6#植物油抽提油,120#橡胶溶剂油,200#油漆溶剂油,其中戊烷溶剂油为超临界抽提装置所用溶剂,为保证超临界抽提装置的正常运行,要求C5组分总含量不小于90%,其中,C6烃的含量不大于2%。

6#溶剂油广泛用作食油浸取的浸取剂,据介绍使用溶剂浸取法生产食用油,不仅可使食油较传统热轧法收率大有改善,且杂质量大为减少。

淮安溶剂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淮安溶剂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溶剂系统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淮安某化工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决定新建一套溶剂系统。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范围1. 溶剂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安装;2. 溶剂系统的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安装;3. 溶剂系统的防腐、保温施工;4. 溶剂系统的调试、试运行。

三、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某化工设备安装有限公司;2. 施工项目经理:张三;3. 施工班组长:李四;4. 施工人员:10名,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四、施工工艺1. 设备安装(1)设备到场后,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2)根据设计图纸,对设备进行定位、放线;(3)采用合适的吊装设备,将设备平稳吊装至安装位置;(4)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紧固,确保设备安装牢固。

2. 管道安装(1)管道材料、阀门等配件到场后,进行验收;(2)根据设计图纸,对管道进行定位、放线;(3)采用合适的焊接、法兰连接等方式,将管道连接成系统;(4)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试压、吹扫,确保管道系统无泄漏、无堵塞。

3. 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安装(1)电气、仪表设备到场后,进行验收;(2)根据设计图纸,对电气、仪表设备进行定位、放线;(3)采用合适的接线、接线盒等,将电气、仪表设备连接成系统;(4)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试运行。

4. 防腐、保温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腐、保温材料;(2)对管道、设备表面进行清理,确保防腐、保温施工质量;(3)采用刷涂、喷涂等方式,对管道、设备进行防腐、保温施工;(4)防腐、保温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

五、施工进度1. 设备安装:5天;2. 管道安装:10天;3. 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安装:5天;4. 防腐、保温施工:3天;5. 调试、试运行:5天。

六、质量保证措施1. 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3.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施工质量;4. 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互检、专检,确保工程质量。

炼油装置加氢装置开工设备、管线水冲洗方案

炼油装置加氢装置开工设备、管线水冲洗方案

炼油装置加氢装置开工设备、管线水冲洗方案1目的⑴清除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留存在设备、管线内的泥沙、铁锈、焊渣等杂质。

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堵塞管道、阀门、孔板、机泵等设备。

⑵ 进一步检查管线、设备、法兰、焊缝有无泄漏,保证管线、设备畅通无阻。

⑶通过水冲洗使操作人员对装置的设备操作、工艺管线流程进一步熟悉,达到技术练兵的目的。

2准备工作⑴所有设备及工艺管线均已安装完毕,所有管线、设备印好标志,注明介质走向。

⑵所有仪表均已安装、校对完毕,DCS可投入监控。

⑶ 配电设备、供电线路、通讯、照明设施可供正常使用。

⑷上、下水道通畅。

供风系统、热力管网试压合格,公用工程部分已冲洗吹扫完毕,水、电、风、汽已能正常使用。

⑸消防安全设施齐全,紧急放空系统可以使用,安全阀已定好压。

⑹准备好合格润滑油、脂。

⑺所需的工具、垫片、盲板、过滤网等均已备齐,记录表格已准备就绪。

⑻ 有关试运、检修、仪表、电气、安全等方面人员均已进入现场。

⑼拆除不必要的脚手架,清除杂物,地面已用水泥平整,环境卫生已清理。

⑽操作人员已掌握本方案。

(11)泵的电流表、泵出压力表均要将红针调至额定电流值及最高压力值。

3原则和注意事项⑴反应系统高压临氢部分不允许进水,应使用氮气吹扫干净。

⑵循环水、除盐水管线、设备使用自身介质冲洗,其余管线、设备都用新鲜水冲洗。

⑶冲洗前装置内地面水泥抹平,明沟排水畅通。

⑷冲洗前应拆除设备内的破沫网、管线上的过滤器、调节阀、流量计、孔板、压力表等并妥善保管,防止焊渣等杂物进入。

当有关设备、管线冲洗吹扫干净后,再将上述部件回装好。

⑸冲洗前应将采样阀、仪表引出阀、压力表手阀、液面计等易堵塞的阀门关闭,待设备、管线冲洗干净后,再打开上述阀门进行冲洗,仪表引出线应通知仪表工进行冲洗。

⑹ 塔器内装水时,底部排污阀应全开,待水清后关闭。

顶部放空阀应全开,防止憋压或抽空。

⑺先冲洗管线,后冲洗设备,设备冲洗完成后,可采用以塔器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方法,自上而下逐条管线冲洗。

加油站工艺管线施工方案

加油站工艺管线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4 1.工程简介......................................................................4 2.工程概况......................................................................4 3.地质条件......................................................................5 4.自然条件......................................................................5 5. 主要工程量....................................................................5 第二章工程特点及难点...........................................................51. 工程特点......................................................................52. 工程难点......................................................................6 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61. 编制依据 (6)2. 建构筑物施工方案..............................................................73. 设备制造施工方案..............................................................384. 静、动设备安装施工方案........................................................435. 工艺管道施工方案..............................................................496. 防腐保温施工方案.............................................................607. 电气施工方案..................................................................668. 仪表施工方案..................................................................77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871. 施工进度计划..................................................................872. 施工进度计划控制组织机构......................................................873.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874. 工期保证措施..................................................................88 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892. 施工总平面管理................................................................893. 总平面布置图..................................................................904. 施工用水用电计划..............................................................90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911. 质量方针......................................................................912. 质量目标......................................................................923. 质量承诺......................................................................924. 质量保证体系..................................................................925. 文件控制......................................................................99 6.材料质量控制..................................................................1007. 质量控制点及质量通病治理......................................................1028. 焊接质量控制..................................................................1049. 其他..........................................................................106 第七章新工艺、新技术应用.......................................................106 第八章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071. 概述..........................................................................1072. HSE管理体系及职责............................................................1083. HSE设施......................................................................1104.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1 第九章机械设备投入情况.........................................................117 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检测仪器一览表..............................................117 第十章劳动力计划安排情况.......................................................1191. 劳动力管理....................................................................1192. 劳动力及施工人员的优化性选择..................................................1193. 投入生产的个专业人员计划......................................................1201. 加强采购计划的建议............................................................1212. 加强现场监理的建议............................................................1213. 设备和材料管理的建议..........................................................1214. 加强项目协调的建议............................................................1215. 倡导文明施工的建议............................................................1216. 加强安全监管的建议............................................................121 第十二章工程所需设备、材料进场计划.............................................122 1. 主要设备材料、构配件计划......................................................122 第十三章冬雨季施工措施.........................................................122 第十四章文明施工现场措施.......................................................124 第十五章工程后期服务措施.......................................................1241. 建立保运、保修组织............................................................1252. 保运、保修内容................................................................1253. 保运、保修措施................................................................1254. 保运、保修期间的其他措施......................................................126 第十六章项目管理机构配置情况...................................................1261.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1262. 项目经理简历表................................................................1283. 主要管理人员相关证件..........................................................129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次新建的建筑面积240m2、80m2,设计抗震烈度8度,抗震设防风类丙类,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Ⅲ级,建筑高度4.2米,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下管线施工方案

地下管线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准备 (1)四、材料管理 (2)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六、降水施工方法 (5)七、施工工艺 (6)八、质量保证措施 (6)九、安全保证措施 (7)十、施工计划 (10)十一、施工人员一览表 (10)十二、施工机具 (11)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给排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适用于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给排水工程,管线有生产给水管、消防给水管、循环给水和回水管。

二、编制依据:1、GB50268-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J141-90 《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4、SHJ3505—1999 《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三、施工准备为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减少浪费和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为此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工作.1、协调好该施工段的临时用电、临时搭建房屋占道等手续,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2、认真做好图纸会审、设备的调配、材料的购进各工程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落实,并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规范、标准、施工图纸的学习,做到现场人员施工有依据,操作有标准.施工图纸、安装规范、标准等资料齐全。

3、技术人员应向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到货的配管材料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所需机具、工具、仪器及消耗材料等配备齐全。

5、与管道连接的机械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6、焊接人员已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7、为了保证管道安装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组对、焊接、加工的精度。

管道宜提前进行现场预制、加工,预制加工应设置管道预制厂、预制平台同时配备好相应的机具、设备。

8、编制施工计划网络图,施工进度计划表。

9、做好“三通一平”工作,确保施工现场水、电、路畅通及场地平整,做好场地的排水工作.10、焊条、焊丝及其他焊接材料,应设专用库储存,防止变质、锈蚀。

四、材料管理1、本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有20#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2、各种材料应有加工厂出具的质量证明文件,材质、规格、型号、防腐等级要符合设计要求。

溶剂油操作规程.

溶剂油操作规程.

溶剂油装置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溶剂油装置简介第二节工艺流程说明(附图)第三节设备明细表第四节工艺指标和产品质量指标第二章溶剂油分离过程与基本原理第一节原料油的组成第二节溶剂油的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质第三节精馏的基本原理第四节精馏过程第五节汽化与冷凝第六节精馏过程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第七节精馏条件的选择与影响第三章主要设备第一节塔的种类及作用第二节泵的作用和特点第三节再沸器与冷凝器第四章自动控制及控制仪表的操作第一节仪表的基础知识第二节控制仪表的启用、停用及切换操作第三节控制仪表的故障及处理方法第五章装置开工第一节开工的要求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蒸汽贯通和联合试压、水运第三节开工顺序第六章装置停工第一节停工要求和停工前准备工作第二节停工顺序第三节紧急停工第七章岗位操作法第一节精馏岗位操作法第二节冷换设备操作法第三节机泵岗位操作法第八章事故处理第一节停水、停电、停汽、停风事故处理第二节设备事故处理第三节操作事故处理第九章安全知识第一节防火第二节防爆第三节防毒第四节防冻第十章主要规章制度第一节岗位责任制第二节安全生产制第三节交接班制第四节设备维护保养制第五节巡回检查制第六节质量负责制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溶剂油装置简介溶剂油装置原设计以胜利油田凝析油为原料。

凝析油也叫轻油,其沸点范围为30~170︒C,比重为0.67~0.69,其中小于130︒C的组分达90%,对凝析油的组分分析表明,含量超过0.1%(w)的组分达30多个,而其中正构烷烃含量达35%以上。

凝析油在回收过程中未经过化学加工,其中不含烯烃,硫含量、碘值极低。

因此,凝析油是生产各种溶剂油的良好原料。

溶剂油装置主要生产戊烷油,6#植物油抽提油,120#橡胶溶剂油,200#油漆溶剂油,其中戊烷溶剂油为超临界抽提装置所用溶剂,为保证超临界抽提装置的正常运行,要求C5组分总含量不小于90%,其中,C6烃的含量不大于2%。

6#溶剂油广泛用作食油浸取的浸取剂,据介绍使用溶剂浸取法生产食用油,不仅可使食油较传统热轧法收率大有改善,且杂质量大为减少。

原料预处理操作规程

原料预处理操作规程

原料预处理操作规程第一章装置概况第一节工艺流程简述 (1)一、原料油预处理及换热 (1)二、一脱四注部分 (7)第二节装置工艺标准 (12)第二章装置开停工第一节装置正常开工 (18)一、开工的准备工作 (18)二、设备、流程贯通试压 (20)三、减压塔抽真空气密性试验 (24)四、开车程序 (24)第二节装置正常停工 (28)一、停工的准备工作 (28)二、正常停工程序 (29)三、正常停工扫线及设备吹扫 (31)第三章岗位操作法第一节电脱盐脱水岗位操作 (33)焦化原料预处理工艺规程与操作法第一章装置概况第一节工艺流程简述1、原料油预处理及换热约45℃的原油自罐区经泵加压至l.0Mpa,经计量后进入原油换热系统。

原油顺序经E-2101(原油一初顶循环油换热器),E-2102(原油-减-线油)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E-2103(原油-初侧油换热器),E-1104(原油-减三),E-1105(原油-减二换热器)换热至131℃;另一路经E-2106(原油-减二换热器),E2107(原油-减渣换热器),E2108(原油-减四)换热至138℃,进入电脱盐部分。

脱后原油再分为两路分别换热:一路经E2109(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0(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1(原油-减四换热器)换热至225℃;另一路经E-2112(原油-减三换热器),E2113(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4(原油-减三换热器)换热至254℃后,与第一路混合,经E2115(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6(原油-减四换热器),E-2117(原油-减渣换热器)换热至287℃后,进入初馏塔。

2、初馏部分126℃的初顶油气经初顶热水换热器(E2112)、初顶空冷器(EC2112)冷凝冷却至40℃后,进入初顶回流罐(V2101)。

初顶不凝气引至初顶瓦斯罐(V2111),分液后引入减压炉。

初顶汽油由初顶汽油泵(P2101)抽出,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返回初馏塔(T2101),另一部分作为产品出装置。

石油化工管道施工专业技术方案

石油化工管道施工专业技术方案

目录一、工程简况1二、编制依据1三、材料检验1四、管道预制3五、管道安装4六、管道焊接及无损检测6七、管道试压8八、劳动力组织10九、主要机具一览表10十、质量保证体系10十一、管道安装HSE技术措施及安全风险预防措施2一、工程简况南化公司-南京化工厂资源优化重组工程外管工程由南化设计院设计,南化建设公司南化工程目部承担施工。

本工程的工艺管道贯穿整个厂区管廊,管线比较长,总长度约3万多M,管道材质包括10#、20#、Q235B、Q235A镀锌管、304、C4、15CrMo、衬聚丙烯钢管、衬四聚四氟钢管等,其中20#管材中采用GB/T8163、GB3087、GB9948三种标准,最大管径为DN450,最小管径为DN50。

由于整个工程具有工作量较大,施工场地受到限制的因素比较多,施工难度大,安装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该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厂区各装置运行的效果都很重要,也是衡量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取得信誉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在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部有关标准,一丝不苟地把好质量关,加上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才能保质保量,安全、准点地完成管道施工任务。

二、编制依据2.1《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2.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32.5《石油化工管道器材标准》SH3401-96~SH3410-962.6《建筑排水硬聚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2.7 南化集团设计院设计的图纸及设计技术交底三、材料检验1、所有管道组成件(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置)及管道支撑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标志,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无质量证明文件的产品不得使用。

2、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外观检验,其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溶剂油厂加氢装置原料预处理系统增设脱芳措施建设单位:茂名实华东成化工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西工联工业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溶剂油厂加氢装置原料预处理系统增设脱芳措施装置工艺管线约有4400米,包括抽余油、氢气、循环氢、混氢物料、反应产物、高分油、石油醚、溶剂油系列产品及瓦斯气、氮气、蒸汽、循环水、新鲜水和净化风等管线,为保证管线试压工作有序、保质保量、安全高效地完成,特编制本方案。

2. 编制依据2.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2.4《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52-20102.5《石油化工管道支吊架设计规范》SH/T3073-20042.6《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112.7《阀门的检验与管理规程》SH3518-20002.8《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规定》SH/T3503-20072.9《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SH/T3543-20072.10《压力管道安装工艺标准》QJ/SH 132524.00—20052.11《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2.12广西工联工业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管道图2.13茂名实华东成化工有限公司相关管理规定3. 试压要求与程序3.1 试压要求3.1.1管线试压时所有不能参与试压的设备、管线须做好系统隔离,无法隔离的设备须经设计和建设单位认可同意后方可参加系统试压。

3.1.2试验压力应以相同等级系统中设计压力最高的管线试验压力为整个系统的试验压力,且不同压力等级的管线不得串联在一起试验。

3.1.3当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试验时,应征得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同意,并符合下列规定:a ) 管道的试验压力小于或等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b ) 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无法隔离,设备的试验压力大于或等于管道试验压力的77%时,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3.2 试压工艺流程管道试压前,应对已焊接好的管道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试压。

试压工艺流程见图3.2。

4. 试验准备4.1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4.1.1 管道系统施工完毕,并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4.1.2管道支吊架安装完毕且符合设计要求。

4.1.3热处理及无损检测合格,焊缝及其他应检查的部位,除涂刷底漆外不得进行隔热等隐蔽工程施工。

4.1.4 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且在有效检定(校准)期内,精度不低于1.6级,表的满刻度值为最大被测压力值的1.5~2倍,每个系统压力表使用不少于2块。

4.1.5试验所需的机具及技措用料已做好准备。

4.2 试验准备技术要求4.2.1试验前将不能参与试验的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等加以隔离,安全阀、调节阀、减压阀及阻火器应拆卸或加盲板隔离。

4.2.2有弹簧支、吊架的管线在试压充水前必须将管线临时支起 ,管线试压合格且排净水后,将临时支撑全部拆除。

4.2.3试压系统所加盲板要有明显标记,位置清楚,记录完整,以便试压合格后拆除。

试压技术文件编制工序交接和质量检验试压作业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压力管道试压系统连接试压前共检升压漏点修补系统稳压共检试压系统拆除试压资料签证泄压排放图3.2 压力试验工艺流程4.2.4 试压前负责试压的技术人员应按管线试压流程图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流程图中应标示:系统进水(气)口、排水(气)口、高点放气点、试压泵连接点,试验介质流向、试验压力、盲板加设位置及压力表设置位置。

4.2.5液体压力试验时,向管道系统内注水过程中宜利用各管段高点的法兰、阀门、排气口、排液口等排净管道系统内的空气。

必要时可增设临时排气口,但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将临时排气口封闭。

4.2.6试压用水为工业用水。

当生产工艺有要求时,可用其他液体。

不锈钢管道(含包括不锈钢设备的试压系统)用水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mg/L。

4.2.7有单向阀的管线,宜将单向阀整体拆除并加临时短管通过。

取出的阀门要作好记录,待试压完毕后及时恢复。

4.2.8试压系统中的仪表导压管应全部与仪表采取隔离措施或拆除,如仪表与第一个切断阀之间装有活接头时,在试压时应拆开活接头。

4.2.9对于带有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管道系统,应按金属波纹管膨胀节设计压力1.5倍或管道系统试验压力的较小者进行试验。

但在任何情况下,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不得超过金属波纹管膨胀节制造厂的试验压力,且金属波纹管膨胀节做临时固定。

4.2.10试压压力表设置不得少于2块,系统高低点设置各不得少于1块。

系统较大时,高处、最低处和远处均应设置有压力表。

4.2.11检查试压系统内所有阀门是否满足系统试验压力要求,保证试验压力不得超过阀门的公称压力及管道附件的承受能力。

4.3 试验前共检4.3.1管道系统试压前,应由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对下列资料进行审查确认:⑴管道组成件、焊材的制造厂质量证明书;⑵管道组成件、焊材的校验性检查或试验记录;⑶管道系统隐蔽工程记录;⑷标明焊缝位置、焊缝编号、焊工代号、无损检测方法、焊缝返修位置、热处理焊缝编号等可追溯性标识的单线图;⑸无损检测报告;⑹焊接接头热处理记录及硬度试验报告;⑺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⑻有经批准的试压方案,并经技术交底。

4.3.2组织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等对试压工艺管线系统进行三方共检,共检包括以下内容:⑴管道系统全部按设计文件施工安装完毕;⑵管道支吊架的型式材质安装位置正确、数量齐全、紧固程度及焊接质量合格; ⑶管道焊接工作已全部完成,探伤工作应完成; ⑷焊缝及其他需进行检查的部位未进行隐蔽; ⑸试压系统中阀门的开闭状态正确; ⑹所有隔离措施已采取;⑺试压用的临时加固措施符合要求临时盲板加置正确标志明显记录完整,试压盲板选用厚度见表4.3.2。

试压用插入式盲板厚度(单位mm)表 表4.3.2试验压力 MPa 公称直径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空白格中,盲板与加劲板并用且须核算。

0.4 666668101212121212 181818 0.6 1.0 18 18 25 24 1.6 20 20 3230 2.5 182428 32 38 3.2 101214202536 4.5 82834 34 386.4 81834408.0 10121626 38 9.0 10343810.0 82211.0 12141812.5 28>12.5必须核算,考虑盲板与加劲板并用。

4.3.3 试压用的检测仪表的量程精度等级检定期符合要求。

4.3.4 管道压力试验系统的划分见各试压包。

管道压力试验系统划分应根据图纸管道表提供的介质、压力,合理划分,编制试压包,并报给监理、施工管理部、质量监督站以及相关部门审核。

压力试验系统确定后,应按试压包流程图上做出的标记,加盲板、装压力表和放空点。

4.3.5 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前试压机具、设备要进行报验,合格才能使用;试压人员要具备资质;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应提前48小时(特殊情况除外)通知监理、质量监督站及相关单位,并将相关资料报审,以便检查确认试压条件。

4.4现场雨水沟清理通畅,以便在试压完毕后,能够及时排水。

5. 压力试验5.1管道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与设备相连的管线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用良好的隔离措施,以防止水进入设备。

5.2试验压力的确定:⑴液体压力试验的压力Pt=1.5P[б]1/[б]2; Pt ——试验压力(表压)MPa ; P ——设计压力(表压)MPa ;[б]1——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 MPa ; [б]2——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

当1][σ / 2][σ大于6.5时取6.5。

⑵气压强度试验压力应按下式换算:P t =1.15P[б]1/[б]2; P t ——试验压力(表压)MPa ; P ——设计压力(表压)MPa ;[б]1——试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 MPa ; [б]2——设计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

5.3当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认为管道系统进行液压试验或气压试验均不切实际时,可以免除压力试验,但应满足下列要求:a) 环向、纵向以及螺旋焊焊接接头经100%的射线检测或100%超声检测合格; b) 与支管连接接头、角焊焊接接头经100%表面无损检测合格; c) 管道系统已按规定进行柔性分析; d) 管道系统通过敏感泄漏试验。

5.4 液体压力试验用工业用水进行。

5.5 系统注水时应将管内空气排尽,可利用法兰、阀门、导淋等,对排气确有困难的管段,可设置临时排气点,排气至漏水后,方可封闭,试压完毕应将临时排气点拆除。

5.6水压试验时应按步骤逐级缓慢升压,直至达到试验压力。

在升压的每一步骤中,压力保持一般不小于10min ,以平衡管道内的应变,然后再进行下一步骤的升压,每一步骤的升压值约为试验压力的10%,升至试验压力后至少保持10min (保压时间允许延长至对试压系统检查完毕),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30min ,以无降压、无泄漏和目测无变形为合格。

5.7 系统位差较大的管道应考虑试验介质的静压影响,液压管道以最高点的压力为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附件及阀门的承受能力。

5.8 试压完毕后,打开所有放空点,将管道内及参与试压设备内的水排放干净。

5.9 泄漏的处理方法:若焊缝处泄漏,立即卸压放水,按原焊接工艺修补。

修补合格后,重新试压,严禁带压修补。

若静密封点泄漏,可把螺栓重新把紧或卸压拆检该密封,检查法兰密封面和金属垫片的密封情况。

6. 试压共检6.1待管道试压达到强度试压压力后组织监理、质量监督站等进行检查。

6.2对试压合格的管段及系统,各方人员检查完毕后,应共同签字确认。

6.3 试压记录应提前整理,试压确认合格后由相关部门确认。

7. 管道泄压7.1试压系统在各方共检合格后应及时泄压,由试压班长指挥,选择合适的放空点和排污点,接软管将水排放到排水沟,避免影响其他专业的施工。

7.2仪表孔板法兰上的导压管根部阀门(液体取压点且导压管未配的)要全部打开,吹扫干净,防止存水。

7.3管道系统试压完毕,核对盲板加置记录,应及时拆除所用的临时盲板,管道回复原位,并及时填写管道压力试验记录。

7.4试压泵在停止工作后应将水放净,以免损坏缸套。

8.质量保证8.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如下图所示质量保证体系:焊接责任工程师:刘灿水压责任工程师:张继斌各专业施工队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宋新忠作业班组项目经理:欧公才质量第一责任人检验责任工程师:董世总工程师:扈拔质量保证工程师计量责任工程师:梁丹管道责任工程师:胡伟热处理责任工程师:付汝强器材质量责任工程师:冯振华8.2. 质量保证措施8.2.1 成立试压领导组织机构,以专门协调试压中的问题,确保试压按计划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