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的实践探讨

合集下载

浅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浅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年的高 中同学 , 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 , 一时难 以适应 , 加上 大学生来 自全国各地 , 各人的生活、 风俗 习惯 , 家庭文化背 景不尽相同 , 无法正确处理好 人际关 系 , 就会 自我封 闭 , 逃 避群体 , 甚至发生矛盾 。我们经 常发现有些学生游离班级
之外 , 沉默寡言 , 与人交流 , 很少 其实这些学生都是在人际
彭 丹 ,樊光 华
( 长江职业学院 , 湖北武汉 , 304 40 7 )
[ 摘 要] 社会 的飞速发展 , 高枝 的扩招 , 面对激烈 的社会竞争 , 多大学生情感 方面 出现 问题, 为高校教 育部 门应 许 作
当引起 高度重视 , 就如何在高技加 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采取相应措施 , 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和谐 的人 , 使之成 为社会合 格 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 关键词 】 大学生;情感 ; 发展 目标 ; 际关 系; 人 感恩
[ 中图分类号 ]g 3 1 C ̄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63 37 【01o—03-0 1 - 88 21 )3 o4-1 7
有关 大学生情感 的话题 , 总是大学校 园 的热点 之一 , 对于 出生在 8 、o年代 的大学生来说 , O9 他们大 多是一群 追 求时 尚, 提倡个性的年轻人 。他们生 理上 虽然 日 成熟 , 趋 但他 们在 心理上 , 处于青涩 到成 熟的过渡 时期 , 都 他们 阅 历较 浅 , 社会经验不足 , 独立生 活能力不强 , 情感方 面还 在 缺乏 足够 的认识而且又很敏感 , 容易受社会 流行 的各种思 潮所 冲击 , 产生 各种各 样 的情 感 问题 。而在大 学校 园里 面, 生活上需要 自理 , 习上需 要 自觉 。 为上需要 自律。 学 行 这些都使得 当代大学生情感需求更迫切 。近年来 , 国的 我 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 和条件上都有 了很大发展 , 在高等学 校主要强调专业技 能和高层 次的人才培 养 ,但对 大学生 情感教育方面却涉及不 多。怎样 把握 当代 大学生 的情感 特点 , 展有效 的情感教育 , 开 是摆 在高校学 生管理工 作者 面前 的一个重要 问题 。 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现 状及 问题 1环 境和形势 的变化 造成精神 和情感上 的迷茫 和空 . 虚。在高 中时代 , 高考犹如一把 利剑悬在 头顶 , 学生身 上 肩负着家长、 亲人及 老师 的期望 , 都全 身心 的投 人到学 习 备考 中去 。 思想没有杂念 。在进 人大学后 , 们体验 的生 他 活与高中截然不 同 . 课程安 排相对较少 , 自由支 配时 间增 多, 没有老师家长的耳提 面命 , 习压力骤 减。大学强 调 学 的是 学习生活 的自主性 , 许多学生还没有从高中那 种重 压 式的学 习生活转换过来 , 他们面对着太多空余 时间却不知 道如何分配 , 到极 度的空虚 和无聊 , 多人便 将注意 力 感 许 转移 到网络 , 恋爱 中去 。这也是 目前高校 学生 网络成瘾 和 恋爱 盛行 的原 因之一 。同时面对高校 扩招乃至 研究生扩 招 的形势 , 大学生 面临着巨大 的压 力和竞争 , 上大学生 加 就业难等社会 问题 , 多 大学 生对今 后人 生道 路感 到迷 许 茫, 情绪 低落 。 2 渴望爱情 , . 但不能正确处 理爱 情和学 业的关 系 , 大 学生 阅历浅 , 情感不成熟 , 容易 受到挫 折和伤 害。进 了大

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整体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在逐步更新。

情感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

因此,在生活节奏愈发变快的情况下,仍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并持续加大工作投入,关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未来的成长。

以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意义,以促进其持续开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5-0208-02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李晓兵(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01)情感教育,作为一项独特的教育理念,其发展状况及脉络走向也与其他教育理念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一般认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认知教育。

情感教育是通过多方面知识的学习,综合形成一种内部化的自我能力,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感受与情感体验的目的。

教育工作者则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及管理工作中,努力使大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并从其中汲取营养,最终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领域的具体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教育行业而言,各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在更新,对某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进度与生活节奏,加强其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而就教育工作者自身而言,除了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外,也要注重自身教育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情感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可以忽略且必须运用的教育手段。

在具体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处事准则和思维方式。

当代的大学生大多头脑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能够很快理解并接受某些新型事物,但大多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些许不足,有时候行事难免会比较激进,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谈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谈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和潜在的生存方式。个性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个性的
形成和发展受家庭、社会、教育多方面的影响。社会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社
会的发展是由于人的创造形成的,人是以其特长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的,人的创造性和竞争能力正是人的个性的表现。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学习努力.成绩优良,但创造能
活体验和已有知识,通过想象,把语言材料诉诸画面和形象“激活”于自已的
头脑中。比如领会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一边吟咏“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
帆卷曝思,那么.眼前就会出现一幅日光照耀之下,香炉峰紫烟缭绕,岩崖高
耸,瀑流凌空飞泻,气势雄浑的壮美画卷。这样驰骋自我想象,不仅能丰富作
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当前各类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
倾向,就是过度竞争和过度物质化,这导致了部分青年大学生情感的荒漠
化。
大学时期不仅是青年人长身体、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时期,而且是
情绪和社会技能学习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里,情感特征十分丰富,也十分
复杂。如果能培养健康的、良好的情感特征,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恰恰是这
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
驰,眼中落泪。”这里写出林黛玉细细咀嚼剧中人物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补
充并丰富剧中未写出的情感内蕴,从而产生了“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的
情感反映。这激情的一页,正是“听曲”者敲开心扉、燃烧起情感火焰而进入
角色接受艺术美感染的结果。至于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惰感诱导,教师则需要
机会。关心爱护你的学生,使他们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友谊。尊重、理解学生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一、引言情感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展示情感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二、情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品质的过程。

在大学生群体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他们的情感素质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3.1 情绪管理在大学生中开展情感教育,首要的是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情绪波动常常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学会理解情绪、调节情绪,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3.2 自我认知与情感表达另外,情感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自我认知,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取向;而通过情感表达,他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四、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具体实践4.1 课程设置许多高校已经将情感教育纳入到课程设置中,开设“情感管理”、“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学习情感管理的技巧,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4.2 心理辅导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为有情感困扰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信心,建立健康的情感世界。

五、结语通过以上对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情感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大 学 生 管理 工 作 中 的 情 感 教 育 探 究
陈 小 志 , 高 国金 蔡 火凤 。 ,
(. 西农 业 大 学 人 文 与 公共 管 理 学 院 ,江 西 南 昌 30 4 ; 1江 3 0 5
2 江 西农 业 大 学 图 书馆 , 西 南 昌 3 0 4 ) . 江 3 0 5
2 Ja g iAg iut rlUnv riy L b ay ,in x n h n 3 0 4 . in x rc lu a ie st ir r Ja g iNa c a g, 3 0 5,Chn ) ia
Ab ta t th s t r e u h m o i n e u a i n o o l g t d n s i e i k t o v n h s r c :I a u n d o tt e e t d c to f c l e s u e t s a k y l o s l i g t e o e n
第 1 4卷 第 3期
21 0 2年 6月
河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林 教 育 版 nv riyo b iAg iutr & Fo etyEd c t n o r a rc lu a iest fHe e( c lu e o r rsr u ai ) o
成 为一项重要工作 。
关 键 词 :大 学 生 ;情 感 危 机 ;心 理 健 康 中 图分 类 号 : 4 G6 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6 2 ( 0 2 0 0 8 0 0 8— 9 7 2 1 ) 3~ 0 9— 4
On e o i n le c to f s u e a a e e r m to a du a i n o t d ntm n g m ntwo k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 参考文献]
评 的技巧则在于忠言不逆耳又 能达 到教育 的目的。 其次 , 要 [ 李春霞. 1 ] 浅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 开封大学学 J, 发 展 良好 的师生关系。 管理 者在工作中需要特 别注意角色 的转 报 , 9 7() 19 3 .
2仇 论 J ,思想教育研 究 , 换, 在工作中要有作为教师的品行和 姿态, 能够得 到学生的尊 [] 静莉. 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 中的情感 教育 []
建立和 谐的人 际关 系、 提高学习能力都 具有极大 的 我 国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强调道德 灌输 , 忽视学生的 全 的人格、 主体性和学生的情感 需求 , 教育管理 工作 中多是 向学生灌 输纪 作用。
律和规章制度 , 无视学生的实 际情感需求, 效果甚微。 统的高 2 在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中实现情感教育的方式 传 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增强活力提 高有 效性必须改革创新 , 实现认 21了解学生。 .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45演示 宜短 时则 不要长 .
这里 所说 的 “ ” 短 是指 课件 应力求做 到 “ 短小精悍 ” 。不
的过 程。 依靠情感教育 的疏导方式 能够 消减 “ 灌输 型” 教育带 他们感 受到这种爱, 他们就 能以极大 的努力 向着教师所 期望的
给 学生的反 感情 绪, 更能提 升教育效果,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 方 向发展。 对于学业 困难学生、 家庭贫困学生、 心理脆弱学生等 获 得成功 。 管理过 程中管理者 以情感 行为作为一种 中介, 在 可 特 殊群体, 学生管理者更要经常与他们沟通, 尊重和关心他们, 以融合两者间的代沟, 培养被 管理者 良性的心理刺激 , 发他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触 们 的热情或需要。 管理者从被 管理者的利益 出发 , 用情感 的眼 22多种方式搭建 “ . 情感教育平台” 方面 , 管理者除了日常的面对面交流还可 以通过 关注学 光 去看 待学生们在管 理过程 中出现 的问题, 从学生 的角度去解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模式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模式

党 的十 七 大报 告 指 出: 激 发 全 民族 文 化 的创 要 造 活力 ,努力 提 高 国家 文化 的软 实 力 ,使 人 民基本 文化 权 利得 到保 障 。按 照十 七大 精神 的指示 ,学校 教 育 的 使 命 在 于 要 尽 可 能 地 激 发 每 一 个 学 生 的创 造 力 ,要为社 会 主义建 设 事业 培养 强有 力 的后 备力 量 。同 时,十七 大报 告 也指 出 :加 强和 改进 思想 政
生进行 思想 政 治教 育就 显得 尤 为重要 了。
3 .在 高 校 学 生 管 理 中 实施 情 感 教 育 模 式是 创 建 和谐 文化 、和 谐大 学 、和谐 班集 体 的必然 需要 。
十 七大报 告 指 出:建 设和 谐文 化 ,培育 文 明风 尚。 和谐 文化 是 全体 人 民团结进 步 的重 要精 神支撑 ,要 激发 全 民族文 化创 造 活力 ,提 高 国家文 化软 实力 。 胡 锦 涛 同志 曾指 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是 民主 法
加 强与 学生的情感沟通 ,营造 良好 的情感教育 氛围,“ 俘虏 ”学生的心灵 ,让 学生真正 在心理上产生对老 师的信 赖 ,从 而创造一种和谐 的氛围,形 成 团结向上 、追求卓越的班 集体 氛围。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情感教 育;班 集体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4 6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1 7 —2 X(0 80 .0 70 6 43 7 2 0 )30 9 .3
维普资讯
9 8
辽 宁工业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l 0卷第 3期
制 、公平 正义 、 诚信友 爱 、充满 活力 、安 定有序 、 ’ 人 与 自然和谐 相 处 的社 会 。作 为 高等 院校 ,根本 任 务就 是 要坚持 以人 为本 ,创建 和谐 大学 ,为 国家 培 养更 多 的社会 主义 建设 者和接 班人 。和 谐大 学是 以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利的影响 。因此 了解 学生 的情感 , 并施 之 以情感上 的
反 。应该从情感上 去感 化他 们 , 真诚 的爱心去 呵护 用 他们 。因此 , 运用情感教 育的手段 就显得尤其重要 了。


情 感教 育在 学 生管 理 工作 中的 必 要
教育 , 会积极促进 管理工作 的顺 利开 展和 最终 目标 将
有 效控制受教育者的情感 。良好的教育者形象是情感
会使人 产生如 愿 以偿后 的愉悦 。可 见 , 需要 和期 望的
应” 。学 生管理工作要 有效 地进 行 , 感教 育是基 础 。 情 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必须重视情感教 育。尊重学 生希
望被理解 的心 理 , 与他 们平 等 相处 , 他们 的 知心 朋 做
友 。同时 , 在教育 中注重 情感 的交流 把管理工 作做 到 学生的家庭 、 教室 、 寝室及活动场所 , 让他们 敞开 心扉 , 允许他们倾诉。用情 感 的力量鼓 励他 们 , 思想深 处 从
3 情 感教 育是 促进 管理 工作 顺 利开 展 和最 终 目 . 标 实现 的有效途径 。情感教育是大学生 在高校管理工
作互 动中作 出选择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会 激励学 生 的 也
各种 动机 和兴趣 。如果学生情感反映 的是一 种积极 的 感受 , 就可以导致一种积极 向上 的良好互 动反映 ; 而若 反映 的是一种消极 的感情则会给管理工作产 生十分不
产 生 奋 发 向上 的愿 望 。
2 情感 教 育 是老 师 与 学 生联 系 的 桥 梁与 纽 带 。 .
加强同学 间的交往 与联 系 , 不仅 可 以使 教师 了解 学 生 的思想动态 ,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 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的实践探讨[摘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是架起人际关系的桥梁。

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情感发挥着帮助学生认知、增强精神力量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于转变学生思想,促进其行为的优化,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情感教育中,应当按照大学生成才发展规律,依照一定的要求进行,通过一定的情感教育策略实现。

[关键词]情感教育大学生行为管理实践大学生行为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生活于相对优裕的社会条件下,成长于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思想解放,勇于担当,积极争先,尤其受到现代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行为走向,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这给学校的育人工作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当前,寻求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改进高校学生行为管理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行为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影响社会个体行为的“催化剂”,它影响着人的行为状态和“激烈程度”。

大学生在校期间,其行为不但受到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其自身社会伦理、思想道德、行为方式的支配,而其中大学生的情感状态、情感体验、情感变化,都会对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等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必须关注情感因素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实践证明,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利用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育,是改进大学生行为管理,促进大学生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一、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在当前高校学生行为管理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情感发挥着提高认知能力,增强精神情趣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对于转变学生思想,促进学生行为优化,具有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

1.情感教育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有利于弥补当前学生成长中的情感缺失。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情感体验最为敏感,情感世界最为丰富的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时期不但是他们渴求知识、渴望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情感需求、情感体验最为强烈的时期。

然而,这个时候,大学生往往因为生活压力大、社会诱惑多,情感状态极不稳定。

通过从外部施加情感力量,对他们进行恰当疏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情绪,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这也就证明了情感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现实需要。

同时,当代大学生又处在一个情感发展环境弱化的条件中。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思想意识冲突、价值泛滥、功利泛化等现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情感越来越疏远,而学校教育的知识化、智育化,往往对学生的情感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大学生群体中情感缺失、情感荒漠化的现象严重。

在大学生行为教育和管理中,部分高校倾向于重视制度建设,强调刚性手段管理,而在管理中较少应用情感渗透的诱导策略。

很多大学生由于情感缺失,导致其行为偏离轨道,逃课作弊,上网成瘾,打架斗殴,违反公德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自身健康的行为发展、思想发展和学业发展,甚至最后导致违法犯罪。

因此,作为高校,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积极运用情感教育,对于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精神境界,促进学生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情感教育是推进学生社会化发展,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发展的要求。

第一,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际和谐。

当前,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完善,大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但他们的情感发展水平却没有同步进行。

很多学生的情感模式往往表现为对人冷漠,自私自利,缺乏对社会的爱心和对他人的同情之心,缺乏与家人和同龄人的情感交流,人际关系紧张等。

这些都表明,情感因素缺失,情感体验匮乏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化交往中的严重障碍。

因此,必须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出发,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二,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道德发展。

大学生社会道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实践和道德情感三方面内容。

要实现道德行为的迁移和具体化,必须完成认知、实践和情感三方面的培养,其中道德情感居于核心的作用,能够推动道德认知发展为信念,转化为实践。

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情感教育可以弥补情感缺失问题,增强道德情感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道德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3.情感教育直接作用于高校学生的行为管理。

第一,情感教育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增进学生对管理者的信任感。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情绪激发,增强与其他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和信任,拉近与教师、组织的距离,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服从教师和组织的管理,提高大学生行为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更多的人生道理,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规范。

通过教师给予学生人性上的关爱,让学生懂得社会生活中的人情冷暖,这对他们提高伦理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是有益的。

二、情感教育应当结合大学生行为发展实际,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大学生的行为发展受到情感变化的影响,在高校情感教育中,应当按照大学生成才发展的规律和大学生实际情况,依照一定的要求进行。

1.重视人文主义关怀,将尊重学生放在情感教育的首要位置。

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渗透的方式,用真情真意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发现学生情感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有针对地帮助他们解决,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同,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

对于后进的学生,要委婉批评,对先进学生,要积极鼓励。

与大学生们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与学生的沟通,满足他们的精神愿望和价值需求,增进他们价值实现的体验。

2.以提升精神境界作为目标,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学校情感教育要以改善学生的精神状况,优化学生的情绪体验,获得归属感为目标。

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班风,努力维护学生良好的团体精神风貌。

要以在团体中树形象,抓典型,弘扬良好的道德风范为策略,促进学生自觉提升精神境界,展现良好精神风貌,促进自我行为的发展。

3.以积极的情感流露,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影响。

其中,富有人情味儿的、善解人意的教师,往往容易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表现,促使他们在行为发展中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而提高学生行为管理工作的效率。

4.把握情感教育的时机和尺度,发挥管控与情感互补作用。

在学生管理中,管理制度、控制措施都是刚性的要求,但情感教育是感性的。

在原则性问题上,教师要坚持原则和制度;而在制度、原则之外,教师则可充分利用情感元素,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

因此,运用情感教育,并不是不分场合、不分情况、没有原则,而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将原则、制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

三、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加强情感教育,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策略来实现大学生行为管理中的情感教育,必须从对他们的思想行为的深入了解入手,用真情去感化和激励他们,通过一定的情感教育策略,促进他们的行为发展。

1.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行为管理工作。

在学生行为管理中,施加情感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应深入学生实际,到学生中间去,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从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要在对他们的需求、困难充分知情的基础上,积极对他们进行情感帮助。

了解学生情况的时候,教师可亲历亲为,也可以通过在学生中发展信息联络员,扩大教师的知情面;要重视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比如从与他们的网络交谈中,增进与他们的感情,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

只有在熟知学生情况下,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情感教育策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性。

2.细致入微地关爱感化学生,重视情感教育的技巧。

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注重方法,注意细节。

要针对不同个性学生采取不同的情感教育策略:对自尊心强的学生,要尊重他们的隐私,采用委婉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对于顽皮、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要加强督促,持续关注。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在一定范围内以巧妙的方式进行批评,做到关爱中赏罚分明,将鼓励和惩戒结合起来,以理服人,触动学生的心灵。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情感教育的发展。

学生情感变化的内在因素还在于心理机制。

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情感、情绪自我调节技巧;通过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情感问题进行调试;通过心理讲座、心理报告和心理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对情感问题的认识,提高应对情感问题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行为的转化与发展。

4.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任何情感体验都源于日常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既包括校外的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内的实践活动,特别是校内的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要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如文体竞赛、社会公益、科技创新活动等。

在活动中,接触社会,接触他人,学会处理问题,学会积极思考,从而获得道德、情感、社会伦理等方面更深的体验和认识。

在实践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他们思想和行为的转化。

5.积极借用新媒体,开展情感教育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QQ、微信、微博、移动飞信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情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师,应重视新媒体的使用,通过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增强师生之间的日常互动。

例如,可以通过撰写博客的方式,将自己的良好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还可以通过群发短信、飞信,问候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可以通过QQ聊天,与学生们畅谈生活,展望未来,为学生的情感问题出谋划策,从而促进他们健康行为的养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1]杜巍巍.如何培养学生民族民间舞蹈的情感表现能力[J].群文天地,2012(22).[2]胡进.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负荷、压力及情感体验调查报告——以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研究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2(12).[3]刘为民.加强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简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7).[4]刘秀伦,冯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学生的情感需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5]沈红钢.中职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影响[J].职教通讯,201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