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探伤检测

合集下载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
(4)浇涂 将渗透剂直接浇在受检工件表面,适用于大工件的局 部检测。
2、渗透时间的确定
渗透所需时间依渗透种类﹑被检工件的材质﹑缺陷 本身的性质以及被检工件和渗透液的温度而定。
1、渗透性能较差,需要的渗透时间就长一些。 2、焊接工件的表面缺陷多为微小裂纹及微露的近 表层气孔,对于这些缺陷,需要较长的渗透时间。 3、高的渗透液温度所需渗透时间短。(适宜的渗 透温度为15~50℃。) 4、工件温度高,需要的渗透时间短。
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目录
渗透探伤的原理及方法 渗透探伤操作的基本过程 渗透探伤的缺陷判别、分级与记录 渗透探伤剂的配制要求 镍基合金锻件的渗透检测
一、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
在介绍液体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之前,首 先要介绍两种物理现象:
润湿作用
⑶操作条件,包括渗透湿度和渗透时间﹑乳化时间﹑水压及水温﹑干燥温度及时间﹑ 显象时间。
⑷操作方法。
⑸探伤结论。
⑹示意图。
⑺探伤日期﹑探伤人员姓名﹑资格等级。
第四节 渗透探伤剂的配制要求
定义:渗透探伤剂是指渗透剂﹑ 乳化剂﹑清洗剂和显象剂的总称。
各种探伤剂要配套使用, 不能相互交叉替代
着色探伤 荧光探伤
2、渗透时间的确定
渗透时间可以根据上述定 性分析的情况, 5~
10min范围内调整选用。
这一操作步骤是仅对采用后乳化型渗透剂时才必要。
乳化剂的施用方法 基本上和渗透处理 相同,可采用浸渍 ﹑浇注﹑喷洒等方 法。
施加乳化剂后不再 作其他处理,只是 根据渗透剂﹑乳化 剂的性质和被检物 表面粗糙情况保持 2~5min即可。
3.锻压理论知识. 4.镍基合金锻件的渗透检测

渗透探伤标准块

渗透探伤标准块

渗透探伤标准块渗透探伤标准块是一种常用于非破坏性试验(NDT)中的检测工具,用于评估材料或零件的表面缺陷。

它可以帮助操作人员确定渗透探伤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用于校准和验证探伤设备。

本文将介绍渗透探伤标准块的重要性以及其常见的使用方法。

一、渗透探伤标准块的重要性渗透探伤标准块在非破坏性试验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们被用来模拟实际工件中的缺陷,并评估探测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

通过与标准块进行比较,操作人员可以确定探测系统是否能够准确地探测到材料或零件中的缺陷。

使用渗透探伤标准块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可以减少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标准块通常具有明确的缺陷尺寸和形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比实际工件和标准块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探测系统的准确性。

这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并降低对人员经验的依赖性。

二、渗透探伤标准块的使用方法渗透探伤标准块通常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缺陷。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块,并将其放置在要检测的表面上进行探测。

在使用渗透探伤标准块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 准备工作:在开始探测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准备标准块和探测设备。

标准块应干净且无损伤,确保使用的探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施加渗透剂:在将标准块放置于待测表面之前,需要在表面上施加渗透剂。

渗透剂能够渗入缺陷中,并在一定时间内停留,以便于后续的显像和观察。

3. 观察和比较:在施加渗透剂后,操作人员需要观察标准块和待测表面上的渗透现象。

他们应该注意缺陷的形状、尺寸和颜色,并将其与标准块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评估探测系统的准确性。

4. 记录结果:操作人员应该准确记录标准块和待测表面的渗透现象,并根据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后续的检测报告和分析。

渗透探伤标准块的使用方法因具体应用而异,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操作。

结论渗透探伤标准块在非破坏性试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用于评估探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有效减少人为误差。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一、概述
渗透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表面缺陷的检测。

为了保证渗透探伤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和遵守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二、操作规程
1. 工作前的准备
在进行渗透探伤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探伤液,并确保其密封良好,避免
渗漏。

- 准备好清洁表面的工具和材料,确保待检测表面干净、无污染。

- 确认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校验和
维护。

2. 操作过程
- 清洁表面:先用清洁剂清洗被检测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
以保证探伤液的渗透和表面缺陷的显现。

- 涂覆探伤液:将探伤液均匀地涂覆在表面上,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探伤液能够渗透到表面缺陷中。

- 清洗表面:将多余的探伤液擦拭干净,避免产生误判。

- 施加显色剂:将显色剂均匀地涂布在表面上,使渗透液在表面缺陷处显现出颜色变化。

- 观察和记录:对显现的缺陷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缺陷的大小、形状、位置等。

3. 操作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探伤液和清洗剂。

-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避免外部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 对于高毒性或易燃的探伤液,操作人员要格外小心使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以上就是关于渗透探伤操作规程的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渗透检测一、定义作用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缩写符号为PT),又称渗透探伤,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是五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中一种,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同其他无损检测方法一样,渗透检测也是以不损坏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为前提,运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进行有效的检验,借以评价它们的完整性、连续性、及安全可靠性。

渗透检测是产品制造中实现质量控制、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设备维护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着色渗透检测在特种设备行业及机械行业里应用广泛。

特种设备行业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以及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机电设备。

荧光渗透检测在航空、航天、兵器、舰艇、原子能等国防工业领域中应用特别广泛。

二、适用范围及特点渗透检测可广泛应用于检测大部分的非吸收性物料的表面开口缺陷,如钢铁,有色金属,陶瓷及塑料等,对于形状复杂的缺陷也可一次性全面检测。

主要用于裂纹、白点、疏松、夹杂物等缺陷的检测无需额外设备,对应用于现场检测来说,常使用便携式的灌装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这三个部份,便于现场使用。

渗透检测的缺陷显示很直观,能大致确定缺陷的性质,检测灵敏度较高,但检测速度慢,因使用的检测剂为化学试剂,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渗透检测特别适合野外现场检测,因其可以不用水电。

渗透检测虽然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但检测却不受工件几何形状和缺陷方向的影响,只需要进行一次检测就可以完成对缺陷的检测。

三、基本原理及步骤渗透检测是基于液体的毛细作用(或毛细现象)和固体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渗透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工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者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渗透剂可以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除工作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经过干燥后,再在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像剂;同样在毛细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的渗透剂,即渗透剂回渗到显像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剂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

渗透探伤§1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是指不管材料、机器、结构件的特点如何,为了能在不损伤、分离或破坏试验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知道有无缺陷和其状态或者是对象物的性质、状态、内部构造而进行的全部试验,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

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应变测定等方法。

用哪一种方法,如何运用来进行非破坏性试验,根据非破坏试验的目的而不同,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最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去实施试验。

§2渗透探伤的目的及特点渗透探伤试验的目的是将试验体的表面开了口的细微的缺陷扩大之后将其找出来 , 其特点:1.可以检查金属和非金属零件或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

2.渗透探伤不受受检零件化学成分、结构、形状及大小的限制。

3.不适用于:a.检查表面是吸收性的零件或材料,例如粉末冶金零件;b.检查因外来因素造成开口被堵塞的缺陷,例如零件经喷丸或喷砂,则可能堵塞表面缺陷的“开口” 。

c.对于会因为试验使用的各种探伤材料而受腐蚀或有其它影响的材料也不能适用。

非破坏检查使用的试验方法有许多种,渗透探伤作为测试出表面有开口缺陷的试验方法来说是最好的。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手工操作较多,试验结果的可信赖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门实施试验的个人的技术实力,所以这也是对技术熟练程度与经验要求较多的试验方法。

§3 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零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开口缺陷中;经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和干燥后;再在零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象剂;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显象剂将吸附缺陷中的渗透液,使渗透液回渗到显象剂中,并且在覆盖膜中扩大;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和白光),缺陷处之渗透液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1)毛细管现象所谓毛细管现象就是在水等液体中插入细玻璃管的话,就会出现液体在玻璃管中上升,管内液面与原液面之间会形成高度差的现象,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常规无损探伤之一:渗透探伤的原理与步骤

常规无损探伤之一:渗透探伤的原理与步骤

常规无损探伤之一:渗透探伤的原理与步骤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探伤(UT)、射线探伤(RT)、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PT)、涡流探伤(ET)等。

渗透探伤原理:渗透探伤是将一种含有染料的着色或荧光的渗透剂涂覆在零件表面上,在毛细作用下,由于液体的润湿与毛细管作用使渗透剂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

然后去除掉零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再在零件表面涂上一层薄层显像剂。

缺陷中的渗透剂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附到零件表面上来而形成放大了的缺陷图象显示,在黑光灯(荧光检验法)或白光灯(着色检验法)下观察缺陷显示。

操作步骤:1、清洗: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洗,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物。

2、渗透:渗透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涂及浸涂等方法。

3、去除: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除了特别难于去除的场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洗剂;在用水喷法清洗时,水管压力以0.21MPa为宜,水压不得大于0.34MPa,水温不超过43℃。

4、干燥:被捡物表面进行干燥。

5、显像: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图象。

6、检验探伤结束后,为了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蚀被检物表面或影响其使用,必要时应清除显像剂。

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喷气、喷水、用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广东精美检测实验室,取得CMA认可资质,坚持“科学、严谨、快捷、公平”的理念,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无损探伤检测,认真完成每一次检测委托,出具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还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

无损探伤渗透培训

无损探伤渗透培训
小,润湿性能提高。
润湿现象所反映的润湿性能综合反映了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接触 角两种物理性能指标。
2.4 毛细现象
2 毛细现象 (1)圆管中的毛细管现象
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呈凹面并且上升,不润湿液体在毛 细管中呈凸面并且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管现象。
毛细现象并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毛细管,例如两平行 板间的夹缝,各种各样的棒、纤维、颗粒堆积物的空隙都 是特殊形式的毛细管。
张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表面过剩自由能
表面过剩自由能是单位面积表面分子的自由能与单位面 积内部分子的自由能的差值。
表面张力系数是单位液体方面的过剩自由能,常称为表 面过剩自由能,它是将液体表面扩大(缩小)单位面积,表面张力 所作的功。
界面张力与界面能
正如液体的自由表面具有表面张力与表面能一样,液--液界面 与液--固界面等两相之间的界面也有类似的界面张力与界面能。
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弯曲的液面会产生附加的压 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越大,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越 小,则产生的附加压强越大。
任意形状的弯曲液面下P 的附( 1加压1 强) 的拉普拉斯公式:
R1 R2
3 毛细现象中的液面高度
毛细管在润湿液体中,由于润湿作用,靠近管壁的液面就会上
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
开口缺陷中;经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和干燥后;再在零件表 面施加显象剂;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显象剂将吸引缺陷中的渗
透液,即渗透液回渗到显象剂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 光),缺陷处的渗透液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红色),从而探
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不同的液体,α 值是不同的。一般液体的α 值随温度上升而下

渗透探伤方法标准

渗透探伤方法标准

渗透探伤方法的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清除被检表面的油污、锈蚀、氧化皮、油漆及其他污物。

2.渗透:将渗透液充分均匀地喷涂在被检件表面上,在渗透时间内,渗透液可以
充分渗入表面缺陷中。

3.清洗:清除被检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防止缺陷显示被掩盖。

4.显像:将显像剂充分均匀地喷涂在被检件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在显像时间
内,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回渗到显像剂中。

5.观察:在一定的光源下(紫外线或白光),用肉眼观察被检件表面所呈现出的
荧光或色泽,来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以上是渗透探伤方法的一般标准,但请注意,实际操作时应按照具体的探伤剂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

同时,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并使用经过校准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渗透探伤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 费用低廉,缺陷显示直观,具有相当高的 灵敏度,能发现宽度1微米以下的缺陷。这种 方法由于检验对象不受材料组织结构和化 学成分的限制,因而广泛应用于黑色和有 色金属锻件、铸件、焊接件、机加工件以 及陶瓷、玻璃、塑料等表面缺陷的检查。 它能检查出裂纹、冷隔、夹杂、疏松、折 叠、气孔等缺陷;但对于结构疏松的粉末 冶金零件及其他多孔性材料不适用。
3.去除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除了 特别难于去除的场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 洗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 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洗 剂;在用水喷法清洗时,水管压力以 0.21MPa为宜,水压不得大于0.34MPa, 水温不超过43℃。
4.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用干净布擦干、压缩空气 吹干、热风吹干、热空气循环烘干装置烘
2.常用的渗透探伤方法有着色渗透探伤、
荧光渗透探伤、水洗型渗透探伤、溶剂去 除渗透探伤。干式显像渗透探伤、湿式显 像渗透探伤,实际探伤时经常是将几种不 同方法的组合应用。例如水洗型、溶剂去 除型的渗透剂组合,既可以使用干式显像 也可以用湿式显像。
3.根据从被探伤件上清洗渗透液的方法, 渗透探伤的荧光法和着色法又可分别分为
干等方法。被检物表面的干燥温度应控制
在不大于52℃范围内。
5.显像
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
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 图象。显像时间不能太长,显像剂不能太 厚,否则缺陷显示会变模糊。显像时间为 10~30分钟,显像剂厚度为0.05~0.07毫 米。
6.检验
观察显示的迹痕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 30分钟内进行,如显示迹痕的大小不发生 变化,则可超过上述时间。 为确保检查细微的缺陷,被检零件上的 照度至少达到350勒克斯。 探伤结束后,为了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 蚀被检物表面或影响其使用,必要时应清 除显像剂。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喷气、喷 水、用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四、渗透探伤的操作规程
1.清洗
渗透探伤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
洗,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物。准备
工作范围应以探伤部位四周向外剂去除法等。
2.渗透
渗透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 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 涂及浸涂等方法。 在渗透过程中时间的长短与温度范围对 探测裂纹的灵敏度有很大影响,渗透温度 为15~50℃范围内时,渗透时间一般分为 5~10分钟;当渗透温度降低为3~15℃时 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
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去除型三种。
4 .常用的渗透探伤方法有着色渗透探 伤、荧光渗透探伤、水洗型渗透探伤、溶 剂去除渗透探伤。干式显像渗透探伤、湿 式显像渗透探伤,实际探伤时经常是将几 种不同方法的组合应用。例如水洗型、溶 剂去除型的渗透剂组合,既可以使用干式
显像也可以用湿式显像。
三、渗透探伤的优缺点
渗透探伤检测
授课教师:邓志刚
一、渗透探伤的定义
渗透探伤是利用毛细现象检查材料表面
缺陷的一种无损检验方法。20世纪初,最 早利用具有渗透能力的煤油检查机车零件 的裂缝。
二、渗透探伤的分类
1.渗透探伤包括荧光法和着色法。荧光 法是将含有荧光物质的渗透液涂敷在被探 伤件表面,通过毛细作用渗入表面缺陷中, 然后清洗去表面的渗透液,将缺陷中的渗 透液保留下来,根据从被探伤件上清洗渗 透液的方法,渗透探伤的荧光法和着色法 又可分别分为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去 除型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