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文字素材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4.20 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文字素材 北师大版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夏,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执迷不悟,继续负隅顽抗。

据此,盟国决定对日实行摧毁性打击的最后一役。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

8月9日,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在全国各地向侵华日军发起强有力的攻势。

至此,日本法西斯的全面失败已成定局。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4分,日本政府、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南太平洋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300多万日本军队,陆续向盟国投降。

其中,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

日方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同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广岛原子弹
你知道投放原子弹有哪些危害吗?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回放
下页
日本无条件投降
欢庆抗战胜利
海外侨胞欢庆抗战胜利
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填写下列简表: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著名战役简表
战役 时 地 中国参 指 名称 间 点 战部队 挥者
台儿庄 战役 百团 大战
战绩
歼敌一 万多人 歼敌四 万多人
意义
略 略
1938 台儿 年春 庄 1940 华北 年8月
国民党 李宗仁 军队 八路军 彭德怀
2.抗战期间,各阶层人民积极支援抗战。人民音乐 家______创作《_________》;画家________创作了 《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________发明 了____________。
6.201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根据提示,回 答以下问题: (1)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什么? (2)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是中国各阶层民众 抗战的主要代表人物。请你写出其中2位代表人物 的主要事迹。 (3)简要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7.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
请回答:(1)根据图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 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历史意义。 (2)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 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中共“七大”的时间、 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2.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及历 史意义。
召开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1. 中 内 共 容 七 大
①毛泽东作了《 》的政治报告。 ②制定政治路线:放手 ,壮大 , 领导人民打败 ,解放 ,建立一 个 、 、 、 、 的新中国。 ③规定, 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选举产生以 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20抗日战争的胜利

20抗日战争的胜利
2.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和分析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教法
学法
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比较法
辅助教学
设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欣赏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这首歌创作与1943年,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抗战的号召,举起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与此相适应,在全国范围之内,党领导的左翼音乐团体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音乐工作之中。而《团结就是力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首歌极大地鼓舞了为抗日救亡而战的广大中国爱国军民,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思想路线。那么什么事件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呢?(卢沟桥事变)
内容:《论联合政府》、政治路线、毛泽东思想、领导集体
意义:P104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时间:1945.8.15
原因:美苏的援助
中国全民抗战(根本原因)
意义:P105
三、台湾光复(1945.10.25)
教学反思
为什么中共要在抗战胜利的前夕召开党的“七大”呢?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国际方面,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利,急于打通中国大陆南北交通线,因而在敌后战场收缩兵力,加强正面战场。共产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转入局部反攻,将日军压缩在铁路沿线和较大城市,处在人民的包围之中。1945年春夏之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德国法西斯即将灭亡,日本法西斯也行将败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得已成定局。
(4)中共为使抗战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书上P103正文部分来谈一下 “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北师大版

战争爆发的原因
抗日战争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日本侵略行为、对中国领土侵害、经济 利益争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揭示抗战爆发的根源。
中国抗战的进程
1
武汉会战
2
1938年10月至12月,中国军民奋起抵
抗,成功阻止了日军进攻中心城市武
汉。
3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至11月,中国军民与侵华 日军进行的一系列激烈战斗。
国际地位提升
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 位和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1 Nhomakorabea领导抗战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 到了核心领导作用,有 效组织和指导了抗战斗 争。
2 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率领军民抗 击日寇,建立了一系列 抗日根据地,为全民抗 战提供了坚实支撑。
3 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倡导抗日统 一战线,推动了不同政 治力量和社会阶层的团 结合作。
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
英勇将领
众多英勇的将领带领军民进行 了一系列重要战役,为抗战胜 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众支持
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抗战,提供 物资和情报支持,为抗战胜利 提供了强大动力。
国际援助
国际社会给予了中国抗战的支 持和援助,为抗战胜利提供了 重要保障。
总结和展望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伟大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也为今后国家的发展提 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至10月,中国军民与日军 进行的一场惨烈的城市持久战。
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保卫国家独立
抗战胜利使中国得以保持领土完整和国家独 立,坚守民族尊严。
推动社会变革
抗战促进了军队、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密切合 作,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发展。

八年级历史第20课笔记

八年级历史第20课笔记

八年级历史第20课笔记
一、重要时间节点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40年:百团大战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二、重要战役和人物
1.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胜利,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士气。

3.百团大战:破坏了日军交通线,拔除了日军据点。

4.杨靖宇、赵尚志、左权等抗日英雄的事迹和贡献。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奠定了基础。

四、抗日战争的教训和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有尊严。

2.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3.要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材内容】《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转折。

本课既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通过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用歌曲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适时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对学法给予指导。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设问:这首歌曲创作于什么年代?这首歌曲诞生于1943年,歌曲气势雄壮,表现出中国人民面对日寇进攻团结战斗的精神。

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学习新课[“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示学生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几要素去了解中共七大。

2.教师补充介绍七大召开的背景:国际上: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与命运的形势下召开的。

3.学生总结会议的主要内容4.结合背景、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理解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5.讨论:那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团结”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胜利”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日本无条件投降]1.了解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经过。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东洋”指的是哪个国 家? 日本 警钟长鸣„„
请思考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 八年抗战中取得胜利?
在重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上,有人以“抗战为什 么能取得胜利”为谜面出了一则谜语。谜底是打一历 史人物。结果,在场的中外记者纷纷给出谜底。
美国记者:屈原 苏联记者:苏武
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关东军 蒋介石正面战场的抗战 毛泽东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同合作(国共合作)、全民 族抗战
国)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日本
胜利
近代台 湾是什么 时候被日 本占领? 根据哪个 条约?
猜一猜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中国共产党第几次代表 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 表大会
哪个国家向日本 本土投掷原子弹,加 速了日本的投降?
美国
《中央日报》记者:蒋干
《新华日报》记者:毛遂
共工
请谈谈这五个谜底指的是什么?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全民族抗战
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 成
3 中共起重要作用 4、美国 苏联等世界反法西斯国家 参战
5、战争的正义性 和反侵略性请思考有人认为如果没有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和苏联出兵东北,中国 的抗战就不能取得胜利, 你认为是否正确?
哪个国家向日宣战并进 攻东北的日军?
苏联
你知道抗日战争打了 多少年吗?
八年
抗日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1937年
抗日战争结束于 哪一年?
1945年
被日本强行割占整整半 个世纪之久,在抗日战争胜 利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台湾
“挥戈抗战八年多, 目睹惨状竹难书。 且看东洋又拜鬼, 居心叵测令人忧。”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 台湾光复
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协议上签字,台湾回归中国
近代台 湾是什么 时候被日 本占领? 根据哪个 条约?
1895 《马关 条约》
台湾人民庆祝台湾光复
战争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 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日本 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 美元。
(2)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 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 点。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一 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 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假如没有中国……也 许… 材料二
正面战场 敌 后 战 场
血 战 台 儿 庄 百团大战
日 本
人 民 众志成城 大 众
第 20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中共七大的召开
1、背景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 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 陈毅
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中国人民面临 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 请问: 会议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召开的?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 (1840-1949)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结果 战败 战败 战败 战败
抗日战争
胜利
结果
原因
1840年后 失败 清政府腐朽无能,封建制度落 的反侵略 后 战争
抗 日 战 争
胜利 1、中国地大物博人多,抗日战争
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 日本地小人少,进行的是非正义 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 2、国共合作,正面战场、敌后战 场相互配合 3、中共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方针和人民战争路线 4、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知道中共“七大”的召开,进一步表明中共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收集资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思考回答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挂图,制作投影胶片,准备歌曲磁带、录音机。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搜集有关抗战的资料,准备辩论主题与辞令。

〖教学方法〗
利用挂图、投影片,通过阅读资料、辩论等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利用歌曲形式调节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板书设计〗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陕西延安
主要内容:
A.毛泽东报告
B.政治路线:放手(),壮大(),领导人民(),解放(),
建立一个()、()、()、()、()的新中国。

C.指导思想:()
D.选举产生以()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教学过程〗
师: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伟大的会议是什么会议?
引出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14日)
问:这次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师: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

那么,我们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呢?
引出中共“七大”。

(板书课题)
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1.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本目内容,勾划出本目的主要内容,并选择两三位同学陈述、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陈述板书: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陕西延安
毛泽东的报告
政治路线:放手(),壮大(),
领导人民(),解放(),建立
主要内容:一个()、()、()、()、()的新中国。

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选举产生以()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出示资料(投影)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在大会上分别作了报告。

毛泽东在大会预备会议上说:这次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简单讲,就是一个团结,一个胜利。

胜利是指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阵线,我们的队伍。

我们要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去打倒我们的敌人,争取胜利;而队伍中间最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是我们的党。

没有我们的党,中国人民要胜利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在大会闭幕词中,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根据地军民将抗战进行到底。

学生阅读有关内容,体会“团结、胜利”的含义,认识会议的作用。

根据资料拓展:中共十六大有代表2134人,代表全国6600多万党员。

拓展:同学们还知道我党历史上的哪些重要会议?(自由发言)
师简单评价,给予鼓励。

情绪调节:同学们,大家喜欢唱歌吗?有没有自己喜爱的歌呢?(学生回答,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上讲台演唱展示)
老师也有一首喜爱的歌,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曲,光未然词)
问: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的名字?请告诉大家。

能不能说一下这首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展示图片“卢沟桥事变”,让学生认识。

教师说明: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1945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第八个年头,中国人民和其他各国人民互相支援,共同打败日本法西斯,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最终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板书)
1.分组学习,了解基本史实;
2.观察图片(课本插图:“八路军解放华北重镇张家口”及“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阅读小字介绍。

(点到为止: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3.齐声朗读本目最后一段,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课堂辩论
确定辩题:正方――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反方――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完全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分组抽签:分男女两个小组,抽签选择辩题。

推选几位同学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判。

总结归纳
辩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归纳:正如正方同学所言,一般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并对反方同学的精彩辩论进行鼓励。

自由论坛
各位同学,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各条因素。

内容小结
请几位勇于表现的同学以不同方式进行小结――以时间为序;以本课重要内容为线索;以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为线索;以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来切入进行小结……
课后测评(投影)
1.请把你看过或读过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影片或书籍介绍给大家。

2.宝岛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5年10月25日,被日本强行割占整整半个世纪之久的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1)请列出历史上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史实;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而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3)台湾的主要民族有哪些?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4)台湾有哪些矿产资源?有哪些风景名胜?
准备性作业
下节课是活动课――“抗日歌曲大联唱”,把课本中提示的歌曲分给各小组,要求精心准备,下节课进行小组比赛。

〖教案点评〗
教学设计在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基础上,以新时期党的十六大切入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在进入新课后,通过投影展示有关资料,对两次会议都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史观今、以今推古,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史鉴今、服务现实的意识。

通过学生阅读有关课文内容,利用挂图、投影片、歌曲录音等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认识抗战胜利的史实、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

期间,还通过学生上讲台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和播放抗日救亡歌曲录音,来调节学生情绪、创设情景、联系史实。

并当堂设置辩论,对大家已普遍认同的历史结论进行重新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发散等创新思维品质,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让学生以不同方式进行课堂小结,既展示了学生的胆识和才华,又使学生在课堂的最后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

在最后,一方面设计了关于台湾问题的课后测评,从历史学科向政治、地理、旅游等其他领域延伸,以体现“跨学科综合”的课改理念。

另一方面又布置了关于下一节活动探究课的“准备性作
业”,在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上突破了传统作业观念。

总而言之,教学设计有着多方面的创新点和令人借鉴之处。

指导教师:贾生石(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