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史学家张阴麟曾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其中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2.小华为“建军9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它们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淞沪会战由此爆发D.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开始3.(题文)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如下图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一幕,促使这一幕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D.八路军、新四军浴血奋战5.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和窃取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

近代历史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美国支持中国抗战C.中华民族投入抗战D.蒋介石与美国合作6.报纸具有时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

如图的报纸最早有可能发行于何时( )A.1945年8月2日B.1945年8月16日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9日7.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课时练习含解析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课时练习含解析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基础闯关★★知识点一:全民族坚持抗战1.“八年抗战,艰苦卓绝。

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

”材料重点强调了能取得抗战胜利的哪一因素?()A.国共合作抗日B.坚持持久抗战C.全民族团结抗战D.日本战略失误【答案】A【解析】从题干和材料中找出提示的关键词。

从材料中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是因为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直对外。

所以得到的最大启示:加强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一次事件:“千古奇冤,江南一案。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描述的“江南一案”指的是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A.皖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一次事件:“千古奇冤,江南一案。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描述的“江南一案”指的是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

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故选A。

3.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A.左权 B.佟麟阁 C.张自忠 D.赵登禹【答案】A【解析】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故选A。

知识点二:中共七大4.1940年5月至6月,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抗击武汉日军的进攻,是为枣宜会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题含答案-22.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题含答案-22.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单项选择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华策略发生改变,下列对其改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
B.日本对国民政府以军事打击为主
C.日军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日军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中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是( )
A.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B.苏联对日宣战
C.中国抗日军民的大反攻
D.日本军民无心恋战
7.胡老师上历史活动课,准备了如下四幅图,你觉得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八年抗战B.十四年抗战
C.正面战场D.敌后战场
二、组合列举
8.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
(1)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2)1945年春夏,________、新四军等敌后武装不断发起攻势,收复失地。
(3)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三、材料解析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A.蒋介石B.汪精卫
C.张自忠D.左权
3.右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 )
A.消极抗战
B.片面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开展游击战
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
A.国民党一大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图片知史】
图8
【名人说史】
材料一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攻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泽东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
【答案】:
【解析】:
歌曲可以成为不同时期反映人民心声的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八上历史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八上历史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1.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

这段材料说明()A.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B.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C.中国得到世界各国的帮助D.中国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2.日本人当时把30年代侵略中国的战争叫做“日中战争”,直到今天,日本某些教科书里面还沿用这种说法。

而中国官方包括教材等则称之为“日本侵华战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用语不同是由语言翻译差异造成的B.不同的立场与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论肯定不同C.翻译不同但本质上表达的意思一致D.“日中战争”掩盖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实质3.下图是张谔于1944年创作的漫画作品《我正在后退》。

描绘八路军、日本侵略者、蒋介石三人团团转,互相追击的场景。

这幅作品的时代主题是()A.侵略者进行疯狂的大扫荡B.东方主战场的战略胜利C.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八路军百团大战意义深远4.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

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共由城市到农村革命中心的转换过程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5.美国总统罗斯福委派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在1943年就提出使用并装备中国共产党军队,在华北钳制和打击日军,美国驻华使馆于1944年1月提议派出美军观察团到延安,得到了罗斯福的支持。

此举表明()A.美国重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B.中国是反法西斯核心的地位得到认可C.美国对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失去信心D.美国拉拢中国加入资本主义的阵营6.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的人员构成统计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版)

课题22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国际数学联合会为纪念祖冲之而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

这源于他()A.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B.编写数学名著《缀术》C.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纪念祖冲之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祖冲之的科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解答】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祖冲之还创制《大明历》、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国际数学联合会为纪念祖冲之而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

这源于他推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反映了农业生产要()A.总结生产经验和技术B.遵循自然规律C.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D.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贾思勰在农学方面的贡献的相关史实。

【解答】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反映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3.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A.戏曲艺术B.诗歌艺术C.绘画艺术D.书法艺术【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含答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题1.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是()A.汪精卫B.蒋介石C.李宗仁D.孙中山2.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A.佟麟阁B.左权C.张自忠D.赵登禹3.有学者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

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上海B.遵义C.延安D.西柏坡4.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5.“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人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C.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抗战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6.1945年8月15日,全国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这是庆祝()A.百团大战的胜利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C.辛亥革命的胜利D.日本无条件投降7.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结局一负一胜。

究其原因我们可知,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是()A.是否由先进阶级领导B.是否有大量外来援助C.是否是全民族团结斗争D.是否有多个战场相互配合8.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表现为()①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班级计划组织“团结御侮,振兴中华”的主题班会,你帮助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是()A.《南昌起义回忆录》B.《抗日战争史》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国民革命史》10.“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它们的反侵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进攻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 密苏里”号举行,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9月2日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 何应钦递呈投降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D )
A.1942年
B.1943年
C.1944年
D.1945年
3.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D )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
上的错误
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1945年8月15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
庆祝( D )
A.百团大战的胜利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双十协定》签定
D.日本无条件投降
5.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A.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 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 流砥柱的作用。
3.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 的支持。
合作探究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1.84抗0年日189战4年争是190中0年国近 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 第鸦战一片争 次甲中取午日 得完八军国侵全联华胜利 的民族战解争 放战战争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全民族坚持抗战的事例、中共七大的意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2.分析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二、自主预习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辅之以军事打击。

2.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3.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 ,日本天皇被迫无条件投降。

三、合作探究
1.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2)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持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四、随堂演练
1.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是()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C.华中抗日根据地D.陕北抗日根据地
2.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A.1945 重庆B.1945 延安
C.1945 南京D.1945 井冈山
3.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是()
A.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讨论如何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C.讨论抗战胜利后由哪个政党执政的问题
D.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5.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是()
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B.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C.加速了国民政府的垮台
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7.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其标志是()
A.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
C.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政治诱降
2.精卫公
3.延安
4.1945年8月15日
三、合作探究
1.这几种说法都正确。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
次胜利。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3)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随堂演练
1.D
2.B
3.D
4.C
5.D
6.C
7.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