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题库建设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第一篇:通信原理教学大纲《通信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电子、通信专业适用)学时:64学分:4(授课:52学时,实验:12学时)一、教育目标(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信主干课程。

它既是通信专业知识的入门课又是重要的通信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通信系统概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掌握信息及其度量方法。

掌握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 随机信号分析理解随机过程的一般描述;掌握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掌握维纳一欣钦定理,即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是傅立叶变换对;掌握高斯过程的数字特征以及一维密度函数;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包络和相位分别为瑞利分布和均匀分布;掌握正弦波如窄带随机过程的包络满足莱斯分布;掌握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还是平稳随机过程。

3 信道掌握信道定义、分类和信道数字模型。

掌握恒参信道及随参信道的定义。

了解分集接收方法。

掌握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的容量计算方法,尤其是要理解香农公式的含义及应用条件等。

模拟调制系统掌握幅度调制中AM、DSB、SSB和VSB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框图、数学描述、以及抗噪性能;掌握模拟调频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框图以及数学描述;掌握频分复用的概念;了解复合调制和多级调制。

5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掌握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深入理解数字基带传输中码间干扰和噪声;熟练掌握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以及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掌握改善传输性能的重要措施:部分响应系统和时域均衡。

6 数字调制系统掌握2ASK、2FSK、2PSK和2DPSK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和解调框图及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并进行比较;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的QPSK、QDPSK和16QAM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抗噪声性能。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通信原理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理解和应用各种通信技术和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计划本课程包括以下章节:1、通信系统概述2、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3、模拟信号的调制解调4、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5、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6、信道编码与解码7、通信协议与网络8、通信系统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解、实验和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知识。

1、课堂讲解:教师将通过讲解和示威实验,使学生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学生将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了解通信技术和系统的实践应用。

3、课外阅读:学生将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教科书,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设计和安排本课程设计以下实验,包括:1、模拟信号的调制解调实验2、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实验3、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实验4、信道编码与解码实验五、教学评估和反馈本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和反馈: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

2、实验报告:学生将提交实验报告,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分析。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通信原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讲义:学生将获得课程相关的讲义和课件。

2、实验指导书:提供实验相关的指导和说明。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教科书和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七、教学难点和重点本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包括:1、信道特性和信号传输:学生需要掌握信道特性和信号传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分析不同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学生需要掌握模拟信号的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并能够分析不同调制方式的特点和优劣。

3、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学生需要掌握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能够分析不同传输方式的优劣和应用。

《通信原理》 教案

《通信原理》 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2)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及特点;(3)熟悉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技术;(4)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模拟实验和数字仿真,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3)结合实际应用,学习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信心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作用、组成、分类和性能指标。

2. 模拟通信系统:调制、解调、噪声及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3.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数字调制技术、数字解调技术、编码与解码。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5. 现代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拟实验法:进行通信系统的模拟实验,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5. 参观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通信企业或科研单位,了解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通信原理》。

2. 辅助教材:《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3. 网络资源:通信技术相关网站、论文和视频资料。

4. 实验设备:通信原理实验装置。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学习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论文:评价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大学二年级通信原理教学案

大学二年级通信原理教学案

大学二年级通信原理教学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

具体目标如下:1. 熟悉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2. 掌握常用的调制技术,如模拟调制(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数字调制(ASK、FSK、PSK)。

3. 理解信道传输特性,包括信噪比、带宽、传输速率等概念。

4. 了解数字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器、编码解码器、功率放大器等基本设备。

5. 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错误控制技术,如纠错编码、差错检测等。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按以下顺序进行:1. 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介绍a.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b. 调制与解调的概念及分类c. 编码与解码的原理2. 模拟调制技术a. 幅度调制(AM)的原理和应用b. 频率调制(FM)的原理和应用c. 相位调制(PM)的原理和应用3. 数字调制技术a. 幅度移键(ASK)的原理和应用b. 频移键(FSK)的原理和应用c. 相移键(PSK)的原理和应用4. 信道传输特性a. 信噪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b. 带宽和传输速率的关系5.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设备a.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和结构b. 编码解码器的作用和结构c.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和结构6. 错误控制技术a. 纠错编码的原理和应用b. 差错检测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的方式展示不同调制技术的应用场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互动问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通信原理教材(任选一种权威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教师讲解时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所学内容,演示调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3. 编程软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实际操作,可以提供Matlab或者其他相应的模拟软件。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 通信原 理 是通 信工程 专业 的 主干 必 修课 程, 也是 各大 院校 通信类专业研 究生 入学 必考科 目之一, 目前除了通信专业外 , 信息类专 业 、 算机专业和 自 计 动控 制类专业也 将它作为 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 基于 该课程在通 信工程 专 业 中的地 位和 作用, 对其 给予足够 重视 , 据 根 专业 发展 的要求 和 教学手 段的进 步改 革和 修 正教学 计划和教学方法 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及 教研室通信原理 课程组 的教师们, 多年的现 在 代通信原理课 程的教学 实践中, 对如 何整合和 利 用各种 教学 资源和 手段 建立 该门课 程 的立 体 教学 模式进行了一些 有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通信原理课程 的教学研 究 () 1 本门课 程 的指导思 想 必须要 坚持三 结合的原则: ①传统 教学模 式 与现代教 学技 术手 段相 结 合: 通信原理 * 是信息类专业一 门理论性较 强的专业 课, 主要 涉及 的是模拟和 数字信号的 各种调 制 方法, 随着数 字通信 的飞 速发展 , 又 以数 字通信部 分 为重 点。 中许 多概 念要求透 其 彻 理解 , 不少方法应 熟练 掌握 , 因此本 门课程 既要掌 握其数 学本质, 又需 要从整体把 握其理 论 体系结 构。 ②理论教 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本 门课程既包括 理论环 节, 同时开设了 也 通信原 理实验和 实习, 求学 生 用理论 指导实 要 践, 反过来再通过实践加 深对理论知 识的进一 步理 解 , 样才 能 对这 门难 度较 高 的课程 做 这 到较 好的把握 。 实验也要进 一步分为普通实验 室实验 内容和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两部分。 ③ 基础教学与创新教学相 结合 由于通 信原理 既是 一 门专业 基础 课又是 门专业课 , 以我们一定要扎扎 实实地做好 所 基础教学 工作 , 为学 生后 续的光 纤通信 、 动 移 通信、 卫星通信等课程打好基础 。 () 2 课程内容 通 信原 理教 学在 国 内本科 教学 中属于 经 典 课程 , 有一整 套完善 全面的教 学体系 。 但是 由于通信原理 涵盖内容过多, 涉及 范围过 不 同学 校 、 不同专业 根据 各自特点和需 要所设 置 的通信原理的课程也 有相当大 的不同和特 色。 所以为了确保各个不同学 校学生通信原理教学 质量, 首先要探 讨适合 自己学 校特点 的独特通 信原理课 程内容 。 中包括 : 其 编制适 合本校本 科教学 的教材 、 根据 不 同专业 的特点 , 制定 系

独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建设探索

独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建设探索

独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建设探索[摘要]文章探索了独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建设实践层面的问题,提出培养教师队伍、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材建设、规范教学管理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内容,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信原理”课程作为河北大学校级精品课,是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课。

虽然此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传输及处理的相关基础知识,但该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涉及严密的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在教学学时不断受到压缩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和学时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可行的课程教学规划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五个方面探讨改革和尝试。

一、培养教师队伍教师团队素质是衡量课程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础。

要建设一支教学层次完整、稳定的教师团队,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年长教师,又要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教师。

为秉承年长教师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艺术,发挥年长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创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建议开展教学工作例会、课堂教学大奖赛、教学观摩活动、教学研讨会等,规划师资培训工作。

教师参加有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教学改革、网络课堂等方面会议和短期培训,国内各种重要学术会议、骨干教师研修班、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等,形成强调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艺术的氛围。

此外,教师的科研能力反映了自身创新思维的水平是课程建设的持续保证,要充分注重教师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树立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进科研的观念,在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进步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课程建设提供动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1.以教材为基础、网络资源为补充的立体化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一、引言。

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工程中的基础课程,它涉及了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发展历程,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多路复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教案将围绕通信原理这一主题展开,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为将来的通信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多路复用等关键技术;3. 能够分析和设计基本的通信系统;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通信原理概述。

1.1 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

1.2 通信原理的发展历程。

2. 调制解调技术。

2.1 模拟调制技术。

2.2 数字调制技术。

3. 信道编解码技术。

3.1 信道编码原理。

3.2 信道解码原理。

4. 多路复用技术。

4.1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4.2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5. 通信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5.1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5.2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生动形象地介绍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2. 实验教学结合项目设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3. 小组讨论结合个人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成绩的30%;2. 实验报告和项目设计占成绩的40%;3. 期末考试占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通信原理》。

2. 实验设备,调制解调实验箱、信道编解码实验设备、多路复用实验器等。

3. 资料,通信原理相关的案例分析、项目设计资料等。

七、教学安排。

1. 第1-2周,通信原理概述。

2. 第3-4周,调制解调技术。

3. 第5-6周,信道编解码技术。

4. 第7-8周,多路复用技术。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掌握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

3、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5、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通信问题。

二、教学内容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

3、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5、通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方法,了解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通信问题。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包括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3、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何改进教学效果等。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发送器、接收器、信道和噪声源。

确知信号的描述方法:波形图、相位图、频谱图等。

随机信号的描述方法:均值、方差、概率密度函数等。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限制:噪声、失真、串扰等。

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ASK、FSK、PSK等。

多路复用的原理及方法: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等。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限制:误码率、频带利用率等。

信道的分类: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其他信道。

传输介质的特性及比较:金属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计算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原理的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必备的素养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 通信 原理》 目前的课程教学 而言 , 习题及试题 资源较少 , 不 达 《 通信原理》 课程是通信类专业 的- Iq 常重要 的专业基础课 . -'  ̄ l 是 到 目前 的配套要求 : 另外 . 试卷作为考察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 其 迈 向通信领域的一个理论基石 不仅是通信专业本科必修 的科 目. 并 编辑 、 整理工作 占了很 大的工作量 因此需要 在已有 的实践基础上 , 加 且是通信 方向研 究生必考的项 目. 因此 . 其重要性 自 必赘言。多年 不 强题 库建设 . 建立完整的考试试卷生成 系统 . 利用计算机强 大的数据 来, 南京邮电大学的《 通信原理 》 程取得 了较好 的教 学成果 , 课 教学 团 处理功能 . 由计算机逐步代替传统 的人工出卷 . 并且规范出卷程序 , 使 队在教学 中进一步改革深化及完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在 日常的教 出卷工作更加科学化 、 现代化 、 高效化 , 以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 学中 . 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同学们能够将传 统的通信基础理 使 学 水平 论知识 融会 到当前 的应用领域 . 日后的其它相关专业课 程的学 习或 为 是 日后从业打好 坚实 的基础 . 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 意识 . 也 鼓励学生 2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与题 库 建 设 的 研 究 在获得 已有知识 的同时 . 积极创建新的知识 . 努力开发创新能力 , 最终 21 《 . 通信原理》 教学 方法 的研究 : 在教 学过程 中 , 依据教材 , 由浅人 实现在培养学生的 自 学能力 、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获得 高度统 深. 从学生较为熟悉 的相关 背景 知识人手 . 发学 生对该课程 的学 习 激 的教学 目标 。 兴趣 , 并通过进一步完善《 通信原理》 课件等方法 , 注重启发式教学 , 提 作为精品课程 ,通信原理》 《 需要保持活力 , 不断注入新 鲜血液 , 精 高学生学 习兴趣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 分析 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为 益求精 . 在课程建设 上需要不断地完善 除了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 题库建设打好 良好 的教学基础 法. 以提高 同学们 的学 习效果 , 获得教 、 授双赢 , 同时也希 望能建设一 22 题库内容的设计 : . 将题库进行科学合理分类 , 难易程度呈现 阶梯 个优质 、 既能充分反映理论 知识 . 又能体现一定时效性的题库 , 构成完 分布 。既包括基础 型题库也包括提高型题库 , 型包含 填空 、 其题 判断 、 整 的试卷生成系统 计算 、 设计 、 证明 、 图等各个方面。 作 既充分反映基本 的理论知识 , 也能 结合 当前的技术领 域, 具备一定的时效性 。 针对学生 的不 同水平 , 冈材 1 课程的特点与难点 施教 . 对教学效果进行 合理检测 . 同时提高学 生的解题能力 . 、 通过 多年 的教学实践 , 断总结 相关经验 . 下也经常与学生进 不 课 23 试卷生成 系统 的研究 : . 结合《 通信原理》 的课程特点 , 通过研究分 行 交流 . 及时了解他们对课程 知识 的掌握情况 . 总结归纳出 以下该课 析. 采用最适 合的试卷生成系统 . 将设 计好的包括各种题 型的题库载 程 的特 点与难点 : 入后 . 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试卷生成系统 通过科学合理的题库管理 , 1 专业性强 . 1 既能“ 智能 出卷” 系统随机选题 ) ( 也能“ 手工 出卷” 教师选择题 目)具 ( , 通信原理作 为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 学生 的专业基 对 备充分 的灵活性 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 出卷程序规 范, 使得出 础知识要求较高 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高等数学 、 信号与系统 、 概率论 与 卷工作更加科学化 、 现代化 、 高效 化, 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水 随机过程 . 甚至信息学 的一些基本知识 . 考虑到无线通信方式 的特 殊 平。 性. 即利用 电磁波 为媒 质在空间 中传输信息 . 因此也要求学生有一 定 在题库建设 和试卷生成 系统的具体研究 中的重点 、难点与创新 的电磁波传播理论作 为铺 垫 .所 以这 门课 程对学生 的专业性要求很 点 :我们希望在现有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合理分析学生 的特 点和需求 , 强. 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 建设合理的题库 . 并高效生成更科学 、 合理 的试卷 , 更好地 促进 本课程 1 理 论 性 强 . 2 的教学工作 工作 的重点在于如何建设不 同类型 的题库及功能适 用的 不管是模拟通信 系统 还是数字通 信系统 , 在考察 系统 可靠性与 试卷生成系统 题库尽量做到完善 . 放之系统 中 . 生成的试卷才能更科 有效性这两个参数的时候 . 都需要用数学方法对通信过程进行建模 . 学. 涵盖性更全面。 在实践的过程 中, 存在一定的难度 , 由于学生基础 、 并且还要考虑到信道的复杂性 . 因此在学 习过程 中会 出现大量较为繁 能力和兴趣的差异 . 课堂上 的整体教学难 以保证 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 琐 的数学公式和推导 、另一方面、 我们常常需要从时域和频域 的不 同 同方法 和内容 �
21 0 2年
第 2 期 1
S IN E&T C N L G N O MA I N CE C E H O O YIF R T O
o本 刊重稿 0
科技信息
《 通信原理》 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题库建设
赵婧 华 卢 敏
( 南京 邮 电大 学通 信与信 息 工程学 院江苏南京来自2 0 3 1 0) 0
【 bt c]h r c l m ui tnioe fh prn po soa bs or s nh l o m n aose coi ,n r ao A s atTe i i e oc m n ao em oat res nl a c us ete m ui tn,l t n sio tn r pn psfo c i sn ot i t f i ic eo t ec ci e r c fm i
T eSu yo eT a hn eh do mmu i t n rnil us n etQusinS t e t n h td nt ec igM to f h Co nc i sP ic e Co rea dT s et e ai ao p s o Cr o
ZHAO ig u LU i Jn -h a M n
( nigU ies yo ot n eeo Na j nv ri fP ss dT lc mmu iain, n t a nct s o C l g f eeo ol eo l mmu i t n e T c nc i s& I fr t nE gneigN nigJ n s ,10 3C ia ao no mai n ier ,a j a gu2 0 0, hn ) o n n
【 e od】o m n ao rc l ; eci e o; osutn fe uso ak K yw rsCm ui i pnie Tah g t d Cn r i sqe i bn c n i ps t nm h t co o tt tn 0 引 言
1 题 库 建设 . 4
p o e sn n t e p c a ie o r e n t i a e ,we s mma z h e t r s a d d f c lis i h Ols a e n t e t a h n o t n n r c s i g a d o h r s e ilz d c l s .I h s p p r u i r e t e f a u e n i u te n t e C l e b s d o h e c i g c n e t a d i f r t a h n x e inc ,sr n t e h o sr t n o e t q e to a k a e n t e e it g p a t e h s a l h n f a c mp e e e a n to e c i g e p re e te g h n t e c n t i ts u s in b n b s d o h x si r c i ,t e e t b i me t o o lt x mi a in uc o f n c s p p rg n r t n s se a e e e a i y t m,a d f rh ri r v h v r l c u s e c n e e n r mo e t e t a hi g r fr o n u t e mp o e t e o e a l o r e t a hi g lv la d p o t h e c n e o m.
【 要 】通信原理》 摘 《 是通信 、 电子、 息处理等专业的重要 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文结合教 学内容和教 学经验分析总结 了该课程 的特点与 信 本 难点, 究在 已有 的实践基础上 , 研 加强题 库建设 , 建立 完整的考试试卷 生成 系统 , 进一步提 高本课程 的整体教学水平, 促进教 学的深入改革 【 关键词 】 通信原理 ; 教学方法 ; 库建设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