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作文 命题作文“暖意踏春来”素材运用指导教学案
初中春天话题作文教案

初中春天话题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事物观察2. 春天的话题讨论3. 春天话题作文写作指导三、教学过程1. 春天的事物观察(1)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公园等地方去观察春天的事物,如花朵、树木、小草等。
(2)让学生用手机、相机等工具记录下自己认为最美的春天景色。
(3)回到教室,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并在黑板上展示大家收集的春天图片。
2. 春天的话题讨论(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如春天的气息、春天的色彩等。
(2)让学生思考春天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如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
(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用作文表达春天的美好。
3. 春天话题作文写作指导(1)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如春天的诗句、名篇段落等。
(2)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明确作文要求。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如形容词、副词、比喻、拟人等。
(4)为学生提供作文修改意见,帮助他们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春天的观察和感受程度。
2. 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真态度和提高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的基础上,运用作文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踏青作文指导教案

踏青作文指导教案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作文,题目是“赏花踏青”。
我看向外面,阳光暖暖地洒下来,花儿都笑开了脸,小草也探出头来,好像在跟我挥手示意。
我急不可耐地想去玩,总觉得能得到春天的气息。
我记得去年春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野外踏青。
那里的景色真美啊!小河清可见底,水里的鱼儿无拘无束地游弋。
树林里,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枝头唱歌,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爸爸还带我去放风筝,风筝越飞越高,最后消失在蓝天白云中。
我开心地在草地上奔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鸟。
春天的风轻轻吹,轻拂我的脸颊,痒痒的,舒服极了。
我闭起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
我都觉得自己仿佛融入了这勾人心魂的春天,心中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我要把这美好的感觉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以后隔一段时间想起,都会让我感到温暖和快乐。
老师说,作文要描写环境和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我想,我会尽情地写下我今天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能够感觉到的一切,让我的作文洋溢着春天气息,像一首优美动听的诗歌。
感受春天气息的作文教案

感受春天气息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景色和活动,感受春天的气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生动地描绘春天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景色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色,如花朵、草地、气温等。
2. 春天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参与春天的户外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
3. 春天的特点描述: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描绘春天的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兴趣。
2. 观察春天:学生分组观察春天的景色,记录下感兴趣的元素。
3. 分享观察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观察到的春天景色,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 春天活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春天的户外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
5. 描述春天: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描绘春天的特点。
6. 作文创作: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写一篇关于感受春天气息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语言表达和想象力等方面。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春天的景色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色。
2. 春天的活动材料:如风筝、户外场地等,用于组织学生参与春天活动。
3. 作文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观察和参与活动。
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春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扩展:1. 引入春天诗词:邀请学生分享关于春天的诗词,共同感受春天的气息。
2. 春天主题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春天的特点,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春天的手抄报。
3. 春天故事分享:学生分享关于春天的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难点:1. 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描绘春天的特点。
暖意踏春来_初三作文

暖意踏春来早春的黄昏,深黄色的墨团轻轻涂抹开来,像是熏风烘出的黄釉,暖的醉人。
我早早上了车,最后上车的是一位男孩。
他哆嗦着身子,一头扎进温暖的人群中。
车门合上之际,他抖了抖肩臂,仿佛想将一身的寒气抛弃到车外,但终敌不过这冷风。
他猛地打响了一声喷嚏,忍不住颤了颤,不由得抓紧把手。
刚站稳,汽车缓缓驶出站台,向那远方开去。
男孩看起来有些许疲惫——耷拉着的眼角,无力合上微张的嘴唇,苍白如纸的面孔,眉宇间隐隐约约刻着一个“苦”字。
我坐在他的斜对面,透过人群中为数不多的缝隙,看到了他摇摇晃晃的身躯。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升初时乘着地铁外出上下学的日子——同样是人群中累得“摇摇欲坠”的身影,本能的驱使下,我当即站了起来,并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坐。
见此景,男孩先是愣了会儿,盯着我,不动,眉头皱了皱,但又立即缓过神来,咧开了嘴露出了笑容。
那笑容仿佛是隆冬过后初绽放的花朵,力挺于雪中。
他将肩上的包抖了抖,向我这挪来。
此时在人群的另一边,出现了另一声呼喊,男孩两头看了看,决定去离得近的那边,嘴角上扬又给了我一个微笑,接着钻进了人群中不见了。
究竟是哪位好心人给予男孩以舒适,让他能温暖的度过这一黄昏?我回过神来,朦胧之间,一件往事浮出记忆。
那天,放了学,我拖着沉重的身子,又慌乱地上了车。
车上只剩下漫长无期的等待与一句句的叹息,背后沉重的书包和车上的浓郁的味道,都让我头痛不已。
我目光滞留在地面,生怕自己会晕倒。
直至有人轻轻拍打了我的肩,我抬起头,一位衣着绿连衣裙的中年女子正把她身后的空位让出来,我看了看她,道了谢后,坐到那里,如释重负,甚至都不知道她是何时下车的。
很多年过去了,这位身着绿连衣裙的女子,让出身后位子的那一幕,温暖依旧。
我总想把这温暖传递下去……过了很久,人们渐渐离去,我又看到了他,歪在座椅上打着盹,嘴角上漾起微笑。
也许那个让座的人,同样在不远处抿着嘴,看着他。
我心中不由冒出一股无名之感,穿过喉咙直至舌尖,极力想将其道出,却又一时语塞,也许,这就是温暖吧。
温暖的春风教案:引导学生感受春天带来的暖意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气息温暖,味道宜人。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刻,我们也应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感受春天的环境。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春天带来的暖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寻找春天的踪迹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事物,如鲜花、新叶、蜂蝶、阳光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寻找春天的踪迹,让他们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春天的特色,让他们通过图片、文学作品等形式了解春天的魅力。
二、体验春天带来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感受春天的气息;又比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举行野外拓展活动,让他们感受春天的生机。
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唱歌、跳舞等形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它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愿望。
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构思春天中美好的场景,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想象在春天的花园中漫步、与小鸟共鸣、畅想未来等美好的场景。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诗歌、散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触。
总结: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暖意,让他们在教学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和情感认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创造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环境,让学生们在春天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暖意踏春来作文800字初三

暖意踏春来作文800字初三
暖意踏春来。
哇,这太阳,终于出来了!感觉整个冬天都藏进了地底下。
春
天的阳光就是不一样,软绵绵的,像妈妈的手拍在背上。
你听,那帮小鬼又在巷子里闹腾了。
他们的笑声,比什么都好听,就像是春风拂过麦田,嘻嘻哈哈的,让人也跟着开心。
书店里真香啊!不只是书页的味道,还有咖啡的浓香。
那个小
姑娘,埋头在书堆里,估计又找到了什么宝贝。
我就爱看她那认真
的样子,像个小大人似的。
公园里的花儿都开了,红的、黄的、蓝的,像彩虹落在了地上。
蝴蝶在花丛中跳舞,看得我都想学它们了。
旁边的画家老头,画得
真传神,仿佛那些花儿都活了一样。
市场里真是热闹得不行。
卖鱼的、卖菜的、卖水果的,都在大
声吆喝。
顾客们你来我往,讨价还价,这种氛围,只有春天的市场
才有。
晚上,一家人坐在阳台上,看着满天的星星,聊着家常。
这种
感觉,真的太美好了。
春天的夜晚,就像是个温暖的梦,让人不想
醒来。
总之,春天就是好啊!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美好的季节吧!。
感受春天气息的作文教案

感受春天气息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春天的自然环境,培养对春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春天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验2. 春天的特点和气息的描述3. 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4. 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春天的自然环境,如花草树木的变化、天气的变化等。
2. 让学生用词语和句子描述春天的特点和气息,如温暖、生机勃勃等。
3. 通过举例和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如想象春天里的奇妙场景。
4. 教授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材料、组织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春天特点和气息的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表现。
3. 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五、教学资源1. 春天的自然环境素材,如花草树木、天气变化等。
2. 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参考资料。
3. 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的案例和示范。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春天的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受,互相启发和借鉴。
3.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写作,鼓励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想象力,描绘出春天的独特魅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春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观察和体验。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对春天的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材料、组织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文构思和写作思路,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春天来了作文教案

春天来了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围绕春雨、春风、春草等自然景象以及人的变化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入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语言表达中吐情。
3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可是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2.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板书作文题目:春天来了。
能说出更多关于春天的词语吗?二、积累词句。
开火车说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春意盎然、四季如春、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春风拂面、鸟语花香、春华秋实、五颜六色……)你还在课外读到哪些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选择其中的一篇与你的同伴共同朗诵一下。
三、积累素材。
感受春天的颜色美1、通过你与春天的亲密接触,你能说说春天有哪些特点吗?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2、春天与冬天相比,不同在哪里?春天孕育了什么?你发现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3、人们的衣着、神态有什么变化?(衣服穿得少了,颜色鲜艳了,不再畏畏嗦嗦了,挺起胸走路了......)4、植物有什么变化?(桃花开了,柳树绿了,迎春花黄了,菜花一片黄......)5、动物有什么变化?(冬眠的动物醒了,蝴蝶蜜蜂忙采蜜了......)6、景色有什么变化?(阳光更暖了,雨多了,春雨绵绵......)7、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具体说说。
8、春天是美好的,你想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做什么?春天也是短暂的,你怎么来把握这美好的季节?现在正是春意盎然时节,今天我们将走进春天,捕捉春天的美。
四、引导写作提纲(写法指导)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所描绘的春天写得灵动、鲜活。
简单的句子扩写:“春雨像线。
”1: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2:细细的春雨像美丽的春姑娘轻轻纺出的线。
“小草长出来了。
”1: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作文指导——“暖意踏春来”素材运用
标:
1.认识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
2.能根据作文题目调动记忆库中的作文素材。
提升目标:能在写作中运用积累的作文素材。
教学重点:能根据作文题目调动记忆库中的作文素材。
教学难点:能在写作中运用积累的作文素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仿真试题】
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
将点滴往事细细回味,伤心时的泪、开心时的醉,都会因一丝暖意而动人。
暖意踏春而来,如黑夜中的一盏灯,如雪地里的一堆火,如沙漠中的一滴水。
感悟生活,丰富人生,请以“暖意踏春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解】
暖从哪里来。
生命有温度,也需要温度。
“暖意”是发自心底最真的情感,温暖的源泉可来自一个人,可来自一个群体,也可来自一个物体等等。
比如亲人或朋友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滴眼泪、一个微笑,或打动自己的一种动物、一份礼物、一本书籍、一首歌曲、一道风景……用心感悟,温暖就无处不在。
意向何处去。
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带给人温暖,甚至可能影响人一生。
感悟温暖,通过抒情议论让心中的感受明晰起来,文字才更有神韵。
比如父母亲密的微笑让我们讴歌亲情的温馨,老师鼓励的眼神让我们赞美师爱的崇高,路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赞叹人性的善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还有很多东西都让我们回味无穷。
生命可以互相感动,愉悦能够相互传递。
有时伸一伸手,就可以握住一份美好的情缘;挥一挥袖,就可以牵出一丝醉心的温暖。
【推荐素材】
素材一:美丽清纯的18岁盘锦女孩小宁患上淋巴癌晚期,父母都是农民,面对家里经济的窘况,懂事的女孩放弃了治疗,回到家里,用微博记录自己的病情。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看到相关报道和微博后,立即决定帮助这个女孩募集治疗费用。
他拨打13次电话联系小宁,并正式成立“小崔辽沈晚报179爱心计划”。
“179”就是“一起救”的谐音,号召大家一起去帮助那些因病或者因
伤有困难的人。
素材点拨:这是一则新闻故事素材。
家境拮据,身罹重病,但是她受到了名人的关注,社会各界也向她伸出温暖的手。
暖意踏春来,让她看到希望。
这则素材可以运用到爱、善良、希望以及奉献等主题的文章中去。
素材二:协力时代文化传播中心总编郭豫斌赴日旅游,登山中途加餐,山里的乌鸦飞来乞食。
他把面包分给了乌鸦吃,它们却舍不得吃下去,全部噙在嘴里,飞回巢里去喂小乌鸦,来来回回,不断地往返取食。
山路上,人如佛鸦如僧,那么自然,那么和谐,一丝暖意盈满人的心胸。
素材点拨:这是一段名人日记素材。
异国奇遇,情景令人称奇,一举一动中透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带着善与美的感染力。
人温暖着世界,世界也温暖人。
这则素材可以作为论据,也可以插入叙述中丰满行文。
素材三:一个晚自习,天气异常不好,镇里走读的同学半数都没来。
赵谦翔老师如往常一样悄无声息地走进教室,看到空座一片,除了多了几句低声询问,一切照常。
第二天一早,同学们以为惯常的“展教”又要开始了,可他一句话也没说,拿起粉笔行云流水般写下了一首诗:“昨夜风雨太猖狂,阻我弟子上学堂。
他年我若为天帝,风风雨雨一扫光!”放下笔,转身离开。
自此,不论什么情况,班里再无旷课之人。
素材点拨:全国十佳教师赵谦翔教导学生别有艺术,学生缺席不责学生而责天,反倒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暖风化寒冰,柔力开心锁。
这则素材在议论和叙述中都可以引用。
素材四:在2015年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一连讲了三个故事,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
“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总理的话音刚落,会场顿时笑声一片。
“这怎么证明呢?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人家本来是想出去旅游,放松放松,结果呢?”李克强说,“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素材点拨:这是一则新闻素材。
国家总理心系百姓疾苦,而且把目光落在了实处、细处,让人感到国家简政放权的改革距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春风将吹遍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这则素材紧贴时代,适于议论。
【素材演练】
暖意踏春来
王一竹
漫步在街上,看路边柳树抽芽,绿化带草色迷离,才发觉春天正跳着探戈迎面过来。
母亲和我去超市,走过橱窗前,无意间看见一只蓝白相间的瓷碗,不由得驻足,任记忆的泉水注满那只碗,上面跃动着父爱的波光。
父亲多久没有换过碗了——乳白色的碗体,淡蓝色的碎花,不甚惊艳,却很有家的味道。
它粘过胖乎乎的饭粒,盛过鲜爽爽的鱼汤,碰过直硬硬的竹筷,淋过滑溜溜的洗洁精……可它依然
温润如玉,碗沿的弧度里带着父亲盛饭时手掌的温度。
父亲的碗,沾着一丝醇酒的芬芳。
一碗桃花酒,父亲醉眼惺忪,那是我呱呱坠地,他欣喜若狂;一碗竹叶青,父亲醉语绵绵,那是我捧回奖状,他得意洋洋。
父亲宽阔的胸膛装得下湖光秋月,清水长天。
他的爱如三月里高飞的纸鸢,载着我葱茏的梦想触摸云天。
父亲的碗,藏着一个文学的殿堂。
他常端着饭碗跟我开讲:黛玉葬花,那香沁到宝玉心里;云长败走,那伤疼到玄德骨里;鲁达挥臂,那拳打死天下恶霸;悟空舞棒,那眼识破人间妖魔……他轻声慢语,如涓涓细流,带着文学营养,滋补着我的心田。
回忆被风拉成长线,上面停栖着一群绚丽的燕尾蝶。
电视的彩色光影无声地跳跃在父亲的鬓前,橘黄色的灯光被挤成一条缝,门锁与门舌悄然地咬合着,父亲罔顾自己的“生存环境”,唯愿伏案苦读的我能“宁静致远”。
他端着碗温开水,喂我吃药,深邃的眸子里仿佛盛着一碗糖浆般胶着的苦痛。
母亲说他看不得襁褓中的我打针,如今他依然疼惜我吃药。
他脸上的皱纹与碗上的裂痕平行在时光里。
还有那一次,天气骤变,凛冽的北风中他把厚衣服让给我。
回到家,他自己冻得连碗都端不稳……
淡蓝色的碎花,宛如时光的刻度,计量着风霜侵袭父亲的脚步。
他把呵护埋入心底化作深深的注视,将关怀卷入沉默变为淡淡的叹息。
每当我泪水打湿脸庞,他拥我入怀,为我拨云见日,为我放射万丈霞光。
生命如碗,是个不大也不小的圆。
父亲于我,就如瓷碗拥抱着饭粒。
即使世事浑浊,他也让我拥一方泉清如许;即使粉身碎骨,他也不忘为我泣血哀歌。
父亲如碗,盛满着纯纯、浓浓的爱,盛满女儿一路的晴朗与欢颜!
我仰起头跟母亲说:“买下这只碗吧。
”母亲点点头。
我知道,纵然换下父亲的碗,但谁也换不掉碗的温暖。
暮色四合,我捧起那只碗,暖意踏春来,我拥着锦瑟韶光,拥着血热的父爱!
【评点】
本文选材并无新奇,但是视角别出心裁,托物言志,一只小小的碎花瓷碗,将父爱盛得满满。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细腻的情感,一些细节描写让抒情有了具体的依托,充满诗意的语言也令文章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