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春江花月夜 (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1.3 春江花月夜 课件(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2.理解词语 ①滟滟 随波千万里:水波闪耀动荡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 .. ②江流宛转 绕芳甸 :宛转,曲折;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飞霜。这里指空中月色朦胧、流荡 ③空里流霜 不觉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水边的平地 ④汀 上白沙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 . ⑤皎皎 空中孤月轮:月光明亮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 .. 穷尽 ⑥人生代代无穷已 :__________________ .. 承受得住 ⑦青枫浦上不胜 愁:_________________ . ⑧可怜楼上月徘徊 :这里指月影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 .. 追随 ⑨愿逐 月华流照君:__________________ . 摇荡情思 ⑩落月摇情 满江树: __________________ ..
盛年不再、故乡难回的凄苦。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 潇湘,天各一方,衬托了游子的迷惘和孤寂,加深了他的乡 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 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不绝如缕的离情,伴着残月之
光,洒落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名句赏析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阅读诗歌的前八句,分析诗人主要摹写了哪些景
物,描绘了怎样的美妙意境。
提示 诗人在前八句中依题目摹写了 “春”“江”“花”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妇 怀 人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游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子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思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家
诗人在这长江滚滚、 朗月孤照之下,除 了思考人生与宇宙 的命题之外还引发 了什么思绪?
“月”的意象 1.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 2.以月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旷达的情怀。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3.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如《月下独酌》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 美好情景,实际上诗人是用美好的情景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孤 寂与悲苦 4.以月蕴含时空的永恒。如《春江花月夜》
花 月
月下之思
(9——16)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夜 月下之情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17——36)
梳理层次
春
月下之景
(1-8句)
江
月下之思
花
(9-16句)
月
夜
月下之情
(17-36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哲理 诗情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 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 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 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 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
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课件:春江花月夜(共52张PPT)

意境欣赏
【思考】
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 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 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 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
这些意象构成了哪些图画?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 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 家。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 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 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 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 断地输送着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 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 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月光象白 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 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 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
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 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深厚。
意
全 • 景物描写的主体
象
小 结
诗 • 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灵 • 哲理思考的凭借
魂 •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春 月下之景 江 花 月下之理 月 夜 月下之情
全诗小结
月色清凉 月色朦胧
画意
春江花月图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哲理
月下沉思图
诗情
思妇怀远图 游子思归图
感情基调 哀而不伤
月与人可亲不可近,恋人对月海 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 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 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 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 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 诗人为何如何钟情于月亮呢?或许, 他们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 方可以看到同样的月亮,觉得月亮可 以超越时空,所谓“天涯共此时”, 就是这个道理。
“生”具有欣欣向荣的灵性、 活力,明月与潮共生,本身皎洁 ,又兼有大海的磅礴气势,赋予 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凸 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极富 动感,有声(水)有色(月) ,景象壮 观,幽美邈远。
“生”后才能有下 一句月光闪耀千万里 远,又有哪一处春江 不在明月的朗照之 中?!呈现了万里阔 大的时空,同时,眼 界之大,胸襟之大, 有一种俯仰天地的宇 宙观。
何 滟海春 处 滟上江 春 随明潮 江 波月水 无 千共连 月 万潮海 明 里生平 。 ,。,
在江面上的一轮孤月,面对 江天一色的辽阔之境,产生了江 阔似海的感觉。海在这里是虚指, 增添了全诗恢弘的意境。
景
中
之 月
2、为什么用“生”不用“升”?
何 滟海春 处 滟上江 春 随明潮 江 波月水 无 千共连 月 万潮海 明 里生平 。 ,。,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完整版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创造生命奇迹的海伦· 凯勒。生命对海伦· 凯勒来说并不是完美的,她是一个 被禁闭在盲聋哑的痛苦世界里的人,但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完成了一系列 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 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她的生命是有限的、渺小的,但她 却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属于她自己的永恒的颂歌!
阶 段 一
阶 段 四
阶 段 二
春江花月夜
阶 段 五
阶 段 三
本课话题——生命永恒 朗读 ——课文中的名段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 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他想到人类代代相传无穷尽,而江上明月年年都是那样, 感到人生短促,事业难成,而宇宙却无限永恒奥秘深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 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 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巧识文] 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 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 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 作的诗,亦称“乐府诗”,例如唐代白居易的乐府诗。
汉乐府诗开创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其杂言诗自由灵活,似乎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篇之中从一二十字到十来个字的都有(如《孤儿行》)。作 者只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写,这为以后的杂言歌行开辟了道路。一般认为,五 言诗是在汉代产生的。乐府诗中的《江南》 《十五从军征》等是整齐的五言诗。 到了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诗越来越多,艺术性也日臻完美,而且和文人五言 诗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和文人创作中孕育成熟的五言诗体, 此后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要形式。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人生哲理思考
宇宙意识
诗人通过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对 比,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人生态度
哲理启示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 阐述,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 度,鼓励人们珍惜当下、追求美好。
唐代文化精神传承
01
02
03
唐代风貌
诗中展现了唐代盛世的风 貌,包括繁荣的经济、灿 烂的文化和开放的社会风 气等。ຫໍສະໝຸດ 唐代诗歌流派简介01
02
03
04
05
初唐早期
初唐中、晚期的 过渡诗人
盛唐时期
中唐时期
晚唐时期
以虞世南、褚亮等为代表 ,诗歌风格绮丽婉媚。
苏味道、杜审言、崔融等 ,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到 了推动作用。
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 的山水田园诗人和以高适 、岑参等为代表的边塞诗 人,他们的诗歌创作达到 了巅峰。
提供全文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的整体内容。
诗歌意境描绘与赏析
描绘诗歌所表现的春江、花林、明月等自然景象,以及离情别绪、人生感慨等情感表达。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情景交融、富有哲理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美感和内涵。
以上内容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形式呈现,结合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优美的诗歌。
谢谢聆听
唐代诗歌的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怀古咏史、送别留别等;表现手 法也多种多样,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朗读及录音
01
提供全文朗读的音频文件,帮助 学生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语调。
02
配有背景音乐的朗读录音,营造 诗歌的意境和氛围。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27张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清末•王闿运《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
❖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
赎》)
内容分析:
(一)第1-8句,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 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二)第9-16句,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 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 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花落闲潭 月落江潭 无限路
摇情
游子想家
游子的青春、幸福、憧 憬流去(惜春)
衬托凄苦寂寞之情
无限的乡思
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 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 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 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艺术特色
1.结构上,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 又以月、江为主,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 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 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 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 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月 亮的升降带动景物的转换、感情的起伏和韵律的改变。
怜悯之情 (作伴、解愁) 思妇惆怅、迷惘
无法传递音讯
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思念,相爱的人 总是心灵相通的,在外漂泊的游子,好像 收到了月光寄来的相思,同样也在思念着 家中的思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落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
赎》)
内容分析:
(一)第1-8句,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 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二)第9-16句,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 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 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花落闲潭 月落江潭 无限路
摇情
游子想家
游子的青春、幸福、憧 憬流去(惜春)
衬托凄苦寂寞之情
无限的乡思
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 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 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 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艺术特色
1.结构上,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 又以月、江为主,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 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 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 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 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月 亮的升降带动景物的转换、感情的起伏和韵律的改变。
怜悯之情 (作伴、解愁) 思妇惆怅、迷惘
无法传递音讯
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思念,相爱的人 总是心灵相通的,在外漂泊的游子,好像 收到了月光寄来的相思,同样也在思念着 家中的思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落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语文:1.3《春江花月夜》课件(1)(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 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和感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哲理美。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 力,进入诗歌意境。 赏析诗歌的景、情、理 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 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过程
《春江花月夜》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诗歌与散文系列”
陶冶情操, “孤篇盖全唐” 丰富人文素养。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使学生了解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文 学修养。 3、教会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咏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
张若虚在探索人 生哲理和宇宙奥秘时 得出了什么别出新意 的结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这 个令人类永远感伤的宇宙命题。 为什么会有不 同的两种观点?谈 谈你的看法。
自主研讨
1、小组合作探讨这首诗 的“明月”、“江水”、“落 花”,三个意象的寓意。由意 象的分析悟出作者所表达的两 种感情:思妇思夫、游子思亲。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 结尾八句诗。(突破重点)
总体概括诗歌 的艺术特点: 诗情画意的境界, 情景交融的手法, 清丽鲜明的色彩, 自然流转的语言, 圆润悠扬的旋律。
1、诵读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4、讲析法
5、情境教学法
1.意象分析法
2.想象、联想法
3.自主探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 随。——《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 赏读:学业精良的原因是勤学,学业荒废的 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品德是通过认真思考 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 文言拾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土偶与桃梗
• 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 “子,西岸之土也,挺之以为人;至岁八月, 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 “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 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 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 一、中心主旨
• 这首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讴歌了人 间纯洁的爱情,并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进 行了思考与探索,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 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的主题思想。
• 二、重要语句
• 1.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 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赏析:最神奇的就是这白云一片,悠悠来去, 使万丈沟壑一线飞渡,从江月清景、人生感 慨一下子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楼头,一笔带 出离人怨妇的主题。
• 赏读: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 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 为成语“当仁不让”。
•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 兰。——《周易》
• 赏读: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 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 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 味,容易接受。
1.识记字音
①扁.舟(piān ) ④霰.(xiàn ) ⑦青枫浦.( pǔ )
基础积累
②滟.滟( yàn ) ⑤纤.尘(xiān ) ⑧汀.( tīng )
③衣砧.( zhēn ) ⑥碣.石( jié )
2.辨析组词
①婉宛
宛转 委婉
③姣皎
皎洁 姣美
⑤悱徘
徘徊 悱恻
②纤 歼
纤尘 歼灭
④浦 蒲
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都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 《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 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盖全唐”之誉。
• 二、背景剖析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已无具体文字资料可考, 但据诗歌内容可作如下推测:作者创作此诗 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 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 江边。他仰望挂在天边的一轮皎月,沐浴着 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 淡的花香,不禁在景色中沉醉。于是他感慨 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 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 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
• 【思悟】 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要互相 学习,取长补短,不应互相攻讦。
• 词语辨析
• 沉重·繁重
• 沉重:①指分量大;程度深。②心情忧郁, 不愉快。繁重:(工作、任务)多而重。“沉 重”是中性词,可用来形容人的心情,但不 可以形容人的表情。“繁重”着重指体力上 的感受。
• 例句:1.郑瑾听见了道静沉重的呼吸。
江浦 蒲草
⑥碣 谒
碣石 拜谒
3.词语解释
①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开__满__花__草__的__郊__野__________ ②皎.皎.空中孤月轮______月__光__明__亮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 ③可.怜.楼上月徘徊______可__爱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愿逐.月.华.流照君______追__随__月__光_________________ ⑤汀.上白沙看不见______沙__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落月摇.情.满江树______摇__荡__情__思_________________
• 4.课内名句
• ①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_明__月_共__潮_生_________。 • ②__江__天_一__色_无__纤_尘_____,皎皎空中孤月轮。 • ③__人__生_代__代_无__穷_已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 ④鸿斜雁月长沉沉飞藏光海不雾 度鱼,龙_潜__跃_水__成_文_________。 • ⑤______________落_月_,摇情碣满石江潇树 湘无限路。 • ⑥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______。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 为生计而奔波,离人怨妇,正是社会底层的生 活现实。而且爱情和相思,是人类文学永恒的 主题,没有哪一代人能避开,如此一首诗,如 此一轮明月,还有什么题材比写离人怨妇更好 呢?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配凄 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唯有纯真的情,才能使 高天皓月更显皎洁。
• 2.繁重的家务劳动累得妈妈越来越瘦弱了。
•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 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有时通 用。当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 时,宜用“情不自禁”;当形容震惊、慌张 以及由于某种外界原因而由不得自己时,宜 用“不由自主”。
• 例句:1.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 由自主,倒像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 人才好。
• 2.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
• 卡片摘录
• 一、作者作品
•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曾任兖州兵 曹。唐中宗神龙年间(706-707),与贺知章、 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 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为“吴中四士”。
•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 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
• 春江花月夜
• 名句赏读
•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 语》
• 赏读: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 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 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 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 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 【译文】 一个泥人与一个木偶人在谈话。木 偶对泥人说:“您是用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 人儿,等到八月,天下大雨,淄水暴涨,那 您就很难保全自己了。”泥人说:“不对。 我本来是西岸的泥土,被水冲坏还是泥土, 仍然留在西岸;可您是用东方的桃木刻成的 人,雨后水涨,就会把您冲走。您随着流水 而去,那时您漂漂荡荡将去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