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复习提纲
整理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第一章Tip1.成功地教课时间需要具备的特色:学习者的主动参加、关注个体差别、踊跃的反应、创立真切的学习环境、伙伴相助2.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互动后所产生的行为连续性变化火星微潜伏性变化3.影响学习环境的因素物理设备、心理氛围、教课方法、媒体技术什么是学习过程?狭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术的行为广义:合适的环境中选择安排和传达教课信息学习者与信息交互。
5.四中主要的心理学看法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理学理论6.海涅克以为:使用媒体的方式决定了学生的角色1.媒体的含义媒体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媒体是储藏和传达信息的实体也指媒介,指信息在传达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达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媒体是承载信息的载体。
2.媒体的态形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硬件是指那些储存、传达信息的机器和设备,如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电视机和计算机等。
软件是指那些能储存与传达信息的纸、胶片、磁带和光盘等。
3.教课媒体从实质上,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是一种收获、加工、办理和利用事物信息的过程,所以作为储藏和传递事物信息的任何媒体,都能作为教课媒体。
一般发展媒体成为教课媒体具备的两个基本因素:(1)媒体用于储存与传达以教课为目的的信息时,才能够成为教课媒体。
(2)媒体能用于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时,才能发展成为教课媒体。
4.现代教课媒体的含义现代教课媒体是跟着近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式教课媒体,拥有现代化的特色。
并且都与电有关。
现代教课媒体的优胜性:(1)能使教课信息实时流传至遥远地域与广阔的范围,为实行远程教育、扩大教课规模,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供给了先进的手段。
(2)不单能传递语言、文字和静止图像,还可以传递活动图像,能正确、直观滴传递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信息。
9(3)能记录、储存、再现各样教课信息,计算机还拥有信息加工办理并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能力,10进而个别化的学习、连续教育以及创立新式教课模式,促使教育改革与发展供给了物质条件。
媒体与教学复习提纲知识归纳

《媒体与教学》复习提纲1、什么是媒体,媒体的6种基本类型是什么媒体是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手段。
媒体的六种基本类型:文字教材(text)、声音(audio)、视觉画面(visuals)、动态媒体(motion media)、操作性媒体(物体)(manipulative/objects)、人(people)。
2、戴尔经验之塔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使用媒体,让学生获取三种不同类型的经验。
动作性经验(实际经验)——形象化表征——符号化表征(抽象表征)3、什么是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基本类型。
4、教学中技术和媒体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具体作用如何?教师主导的学习学生主导的学习档案袋主题教学远程教育5、什么是教学系统?教学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组织?教学系统的特点是什么?概念:教学系统由一组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的框架下,各部分可靠和有效地协同工作,安排必要的学习活动,以完成学习目标。
组成的基本要素:A.教学目标B.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设备C.学习环境D.人特点:用法(单向接收式/双向交流式)同步(同步/异步)时间(同时/不同时)班级规模(大班/中班/小班/个人)学生所在位置(同一地方/不同地点)6、游戏与仿真的联系与区别。
7、程序化教学的特点。
优点:自定步调练习与反馈可靠性有效性局限性:程序设计单调缺乏人际交互8、什么是ASSURE模式?如何编制一份基于ASSURE模式的教学方案。
ASSURE模式是一个引导教师或培训师,完成系统化设计主要步骤的教学设计模式。
A——Analyze Learners分析学习者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般特征入门能力(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学习风格(知觉偏好和强度信息处理习惯动机因素生理因素)S——State Objectives陈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陈述的ABCDs(1) A:Analyze the learners/Audience (教学对象)(2) B:Behavior (行为)(3) C: Conditions (条件)(4) D: Degree (程度)S——Select Methods , Media , and Materials选择教学方法、媒体和材料教学材料的获得有三种途径:(1)选择现有的教学材料(2)修改现有的教学材料(3)设计新的教学材料U——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使用媒体和材料R——Require Learner Participation要求学习者参与E——Evaluate and Revise评价与修正9、视觉媒体的特点及视觉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重点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重点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个别特性,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原理”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特定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教学媒体利用选择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信息的特征: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相对性时效性1.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台巨型发电机出现了故障,很多人都修不好,只得请来了德国的电机专家来修理。
这位德国专家来了以后,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呆在发电机旁,这看看,那听听,最后他在发电机的顶上划了一条线并告诉修理工,将顶盖打开,将划线处的线圈减少16圈,故障果然被排除了。
这位德国专家向福特公司索要1万美元的酬金。
老板请他列表,标明酬金细目。
他说,用粉笔画一条线要1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要9999美元“公司立刻照付了。
问题:画一条直线就排除了故障,这条线体现信息的什么特征?2.电影《烈火永生》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许云峰到沙平书店后,见书店多了一张床铺,问陈松林,才知道书店新收了店员郑克昌。
后来发现郑表现异常,经常很晚才归,当晚来电话说11点才能回店,许马上意识到郑是特务。
既然书店已经暴露,许决定立即撤离书店。
陈松林反应较慢,但还是服从了许的决定,随后也撤离书店。
而另一个书店同事甫志高将信将疑,不听忠告,结果被捕,最后叛变革命。
问题:为什么对于同样的信息,三个人利用的程度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3.今天是8月30日,天气炎热,李先生在8月25日的报纸上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某电器商场,购买空调1台即可获300元现金券。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 重点

第一章1. 媒体: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包含两个条件)a. 媒体是载有信息的物体b. 媒体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2. 教学媒体: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用于传递和和存储以教学为目的的载体。
基本要素:1. 媒体用于存储和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2. 用于教和学的过程中3. 现代教学媒体:又称电化教育媒体,是指能记录、储存、再现各种教学信息并及时传播至遥远的地区与广阔范围的媒体。
4. 现代教学媒体的研究1.硬件研究:/ * 改进已有的现代教学媒体,使之符合教学活动要求,降低成本,并加以推广。
* /2.软件研究:/ * 教学媒体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媒体能否成为有效教学媒体的关键。
* /3.应用研究:/ * 通过应用去提高硬件的质量、改进软件的编制,从而促进现代教学媒体的提高与发展。
* /5. 教学媒体的发展(如果是简答题就可以这样答,但论述题就要加点料。
)A、语文媒体阶段优点:简单性、快捷性、通俗性、反馈性缺点:抽象性、瞬间性B、文字媒体阶段优点:便于长久保存并广泛流传缺点:费时费力,易出错;效率低C、印刷媒体阶段优点:1、便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2、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统一的标准与要求3、学生在课堂学不会的,可以在课后向书本学习缺点:过于抽象,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青少年难以接受D、电子媒体阶段优点: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形式多样性缺点:费用高6. 媒体的分类a、按媒体的发展先后分类:传统、现代教学媒体b、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印刷、非印刷(非印刷媒体包括部分传统媒体、现代媒体)c、按媒体的感知器官分类: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相互作用型媒体d、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电声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媒体e、按媒体的使用方式:教学辅助性媒体、自学f、按媒体呈现的形态分类:听觉媒体、印刷媒体、听觉—印刷媒体、静止图像投影媒体、有声静止图像投影媒体、活动视觉媒体、有声活动视觉媒体、实物媒体、人类与环境的资源、计算机第二章教学媒体的本质1.信息的本质含义a. 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消息、情况和知识b. 信息的本质: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揭示了信息的普通性,重要性,和对物质、能量的依赖性和独立性)c. 信息论中的信息:减少或消除一种不确定性的东西d. 信息的二重性:客观性、绝对性;主观性、相对性。
教育技术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教育技术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2022-2022第 1 学期)第一章1、简述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的含义?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是以电子技术为特征的传播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相、视盘光盘、计算机以及其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被称为现代教学媒体。
2、简述教育史上四次教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并对开辟、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引起的第四次教学技术革命进行阐述和展望。
人类传播历史上曾经发生过 3 次大的教育技术革命,现在是第 4 次革命,每一次的变化都引起了教育的大变革。
第一次的语言媒体,第二次的文字媒体,第三次的印刷媒体,第四次的电子媒体。
3、简述几种教学媒体的分类法,并对这些分类法进行分析。
一、按媒体表达手段分类1、口语媒体2、印刷媒体3、电子媒体二、按使用媒体的感知器官分类1.听觉型媒体2.视觉型媒体3.视听型媒体4.交互型媒体5.组合系统类媒体三、按媒体发展先后和媒体的感知器官4、简述麦克鲁汉关于媒体本质的观点?简述“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对教育的影响?加拿大学者马歇尔 ·麦克鲁汉( Marshall Mecluhan),1964 年出版了一本研究媒介的专著《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他在论证人类进人电子时代的同时,对传播媒介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分类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和概念。
1.媒介就是信息“媒介就是信息”是麦克鲁汉学说的中心论点。
他认为,人们把媒介和信息区别开来,彻底是不应该的。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本身的特性,而同其传递的具体内容无关,“因为媒介的‘内容’,就像是盗贼手里拿的肉,是用来分散看家狗的注意力的。
”麦克鲁汉又在一本名为《媒介就是信息》的专著中,特殊强调了媒介传递的真正“信息”是它本身对传者的刺激和“按摩”,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
媒体与教学复习提纲知识归纳

媒体与教学复习提纲知识归纳一、媒体与教学1.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a.提供资源和信息:通过媒体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b.激发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参与:通过多媒体等媒体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c.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媒体可以提供多种教学形式,如图像、音频、视频等,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a.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b.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如在线课程、互动教学平台等。
c.智能教学:利用智能教具和软件进行教学,如智能白板、虚拟实验等。
3.媒体对教学的影响a.提高教学效果:媒体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b.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等媒体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c.变革教学方式:媒体的应用可以促使教师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d.增强学生创造力:媒体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4.媒体教育的局限性a.需要配套的技术支持:媒体教育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教师和学生对技术的要求较高。
b.媒体内容的选择和更新:媒体教育要求教师对媒体材料进行筛选和更新,确保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正确性。
c.依赖性:过度依赖媒体教育可能会使学生对传统教育方式失去兴趣和能力。
d.版权问题:在使用媒体教育中,需要注意尊重版权和知识产权,避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二、媒体与教学的研究1.媒体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a.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研究:比较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异。
b.媒体教学策略研究:研究利用媒体教学提供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c.媒体素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研究学生的媒体素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媒体与教学设计研究a.媒体素材筛选和设计:研究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媒体素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实验教案(大纲))

邢台学院教案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实验学时学分 16学时 0.5学分专业班级 11级教技本授课教师梁更系部信科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课程名称:媒体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性质与类型:专业必修总学时、学分:16学时、0.5学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实验》与是《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配套的实验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了解各类教学媒体的特点,掌握各类教学媒体技术的使用技能初步建立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概念。
经过学习学生应认识和了解常用的教学媒体、形成一定的媒体操作和使用技能,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王以宁,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考试方式:考试。
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考试成绩*80%+平时成绩*20%课程教学日历课程名称: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实验授课学期:2011-2012第二学期实验内容要求:实验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2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功能2、了解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设备的结构与功能3、掌握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操作方法[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多媒体计算机一台,可连接Internet、多媒体设备控制系统、多媒体投影机及投影屏幕、视频展示台、录像机、DVD影碟机、功放机、音频卡座、话筒、音箱、VGA、AV等连接线[实验内容]1.操作使用光学投影机、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DVD等教学设备的使用2.画出实验中所用的多媒体教室系统的组成结构图,根据结构图选择连接线正确连接多媒体教室系统中的各个媒体设备。
3.在多媒体设备集中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上把来自不同媒体输入设备播放的信号切换到投影屏幕上。
[实验步骤](一)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及功能认识多媒体教室由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投影屏幕、影碟机(VCD或DVD)、录像机、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第二讲教学媒体的理论基础

主讲教师:***第2讲 教学媒体的理论基础 Oh please,T alk to me! 文 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艺 术 哲 学第2讲 教学媒体的理论基础教学媒体的教育学基础教学媒体的心理学基础教学媒体的传播学基础教学媒体与美学2.1 2.22.4 2.32.1教学媒体的教育学基础◆教学媒体与教育目的◆教学媒体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媒体编制的教学原则◆现代教育理论一、教学媒体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指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及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对教学媒体的要求——◆智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德育:培养正确立场、观点与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发展:指导文体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多方面教育,全面发展二、教学媒体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学校的教育任务,规定学科课程的设置、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等。
◆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所设置的课程科目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以纲要形式规定该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
◆选题、选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时间的长度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三、教学媒体编制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3、直观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5、启发性原则;6、循序渐进原则;7、巩固性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内涵: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做到“教书育人”。
◆媒体所呈现的知识、图像和解说词,各种操作示范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制作的模型、模拟物、绘制的动画、采用的特技以及画面组接都要科学化;◆要充分利用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a)媒体: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b)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
c)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具有现代化的特征。
(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并用来传递和再现教学信息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工具。
)d)信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e)符号:f)多媒体:集合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声音、音乐等传统表现媒体的优点,结合了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开发者针对客户及项目需求通过精心的策划创意构思,结合各种表现方式,运用计算机对相关素材进行编程集成,使其成为一有机的整体——“多媒体软件”,其载体通常使用光盘。
其优势在于其丰富生动的表现力和可操作交互性。
g)第五媒体:又称新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
h)社会媒体:社会性媒体在现阶段的代表如博客blog、维基wiki、社会性书签、bbs论坛、digg、tag等。
i)数字媒体: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
j)流媒体: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是指传输视频、音频以及像PowerPoint这类演示文稿的能力。
k)新媒体:泛指利用电脑(计算及资讯处理)及网络(传播及交换)等新科技,对传统媒体之形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l)第四媒体:将因特网(Internet)或万维网(WWW)称为“第四媒体m)超文本:是一种使用于文本、图形或计算机的信息组织形式。
它使得单一的信息元素之间相互交叉“引用”。
它不是通过复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指向对方的地址字符串来指引用户获取相应的信息。
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信息,建立的链接关系主要是文句之间的链接关系。
以非线性方式组织,指文本中遇到的一些相关内容通过链接组织在一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浏览这些相关内容。
n)超媒体:除了使用文本外,还使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或影视片断等多种媒体来表示信息,建立的链接关系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影视片断等媒体之间的链接关系。
o)ASSUR模式:以设计实际运用于课堂的教学媒体为重点。
着眼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媒体时所遵循的程序。
A:(Analyze Learners): 分析学习者。
一般特性;具体的起点能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学习风格。
S:(State Objectives): 目标的确定。
学生表现该项行为的条件;可接受的表现水平。
S:(Select Media & Materials): 选择媒体与教材。
选择现成的教学媒体;修改线程的教学媒体;设计新的教学媒体。
U:(Utilize Materials): 使用媒体与教材。
试用教材,预演要教的内容;布置教室环境,准备教学媒体;利用教学媒体呈现教学内容。
R(Require Learner performance): 要求学习者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练习与参与的机会;对学生所表现的行为反应提供反馈;E(Evaluate Revise): 评价与修正。
学习者达到教学目标了吗?媒体能协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吗?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使用媒体吗?为后续教学对该过程进行修正。
二、媒体的种类习惯上把媒体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
硬件是指那些存储、传递信息的机器和设备,如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和计算机等等。
软件是指那些能存储与传递信息的纸、胶片、磁带和光盘,如记录有信息的书本、光学投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和计算机软件等。
三、媒体发展成为教学媒体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1)用于储存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
(2)用于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时。
四、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1)能提供具体的经验,并扩展经验范围(2)能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3)能传递具体真实的讯息,不受时空限制(4)可提供团体学习,也可适合个别化学习(5)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教学,让学习者独立进行学习(6)教师可以扮演积极的指导角色,帮助教师提高指导的效率五、媒体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1)教学信息的传递者(呈现工具):帮助教师讲授学习内容。
注意的问题:灌输式教学:“人灌”+“电灌”;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
(2)辅助教师备课;教学信息储存与保持者;储存各种教学信息,e.g. 网络、CD-Rom…;;分布式存储,e.g. 网格计算(Grid);网络图书馆、电子图书馆(3)教学信息的集成者:将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体形式,如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成在一起,以多媒体形式呈现教学信息;提供一种学习平台集成环境;多媒体集成控制系统。
(4)认知工具: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辅助信息的获取与加工;促进学习者对信息的应用六、现代教学媒体具有什么样的特性?(1)能使教学信息即时传播至遥远地区与广阔范围。
(2)不仅能传递语言、文字和静止图像,还能传送活动图像。
(3)能记录、储存、再现各种教学信息。
七、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哪些研究领域?(1)硬件领域:a、将已出现的现代信息传播媒体引进教学领域加以改进,是之符合教学活动要求、方便教师与学生操作使用,降低成本,便于在教育部门推广使用。
b、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制造专门的教学设施。
今年研制成功并获得广泛应用的有: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微格教学训练系统等等。
(2)软件领域:这是现代教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媒体能否成为有效的教学媒体的关键,我国电教重新起步后,先后有计划地组织了幻灯教材、投影教材、录音教材、电视录像教材、计算机课件的编制、审定与推广应用工作,都是属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3)应用领域:a、通过应用去探索现代教育媒体的教学规律,创建新型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模式。
b、通过运用去提高硬件的质量、改进软件的编制,从而促进现代教学媒体的提高与发展。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多项大规模的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实验研究,如“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电化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项目”等等。
通过试验,探讨了现代教学媒体规律,创建了一批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和现代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电化教育就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现代教学媒体的开发与运用这一重要研究领域。
八、教学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语言媒体阶段:人类最早使用的交流思想的传播媒体。
特性:简单性、快捷性、通俗性和反馈性。
(2)文字媒体阶段:引发了教育方式的第二次重大变革,是教育将文字书写与口头语言作为同等重要的教育工具。
(3)印刷媒体阶段:使得信息可以大量复制、储存和广泛流传,对人类社会保存文化、传播思想和发展教育起了重大作用。
引发了教学方式和教学规模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产生了教育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4)电子媒体阶段:以电子技术新成果为主发展起来的新传播媒体——电化教育媒体。
大大增进了人类信息传播能力和传播效率,使教育方式与规模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产生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九、现代教育媒体发展的电子媒体阶段包括几个领域?(1)无线电广播: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录音技术。
解决了语言声音信号的记录、储存于播放问题。
(2)电影、电视:解决了图像信号的记录、储存于播放问题。
(3)计算机:显示出强大的教学功能,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学媒体。
十、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第四次教育革命,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教育领域中广泛运用,使教育方式又再一次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电化教育。
十一、教学媒体的分类:掌握不同的分类方法(1)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A、传统教学媒体:指教学中常用的教科书、黑板、挂图、标本、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等教学媒体。
B、现代教学媒体:指20世纪以来利用科技成果发展起来并被引入教学领域的电子传播媒体,在我国也成为电化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有: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教学媒体。
(2)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A、印刷媒体:指各种印刷出版的教学资料。
B、非印刷媒体:指电子传播媒体和部分非印刷传统教学媒体。
(3)按使用媒体的感知器官分类A、听觉型媒体B、视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相互作用型媒体(4)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A、光学投影教学媒体:通过光学投影,把小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图片、标本、食物投射到银幕上,呈现所需要的教学信息。
B、电声教学媒体:叫教学信息以声音形式储存和播放传送。
C、电视教学媒体:储存于传送活动的图像与声音信息。
D、计算机教学媒体: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实现文字、图表、图像等教学信息的传送,储存与加工处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5)按媒体的使用方式分类A、教学辅助媒体B、学生自学媒体(6)按媒体呈现的形态分类(Anderson分类)A、听觉媒体B、印刷媒体C、听觉——印刷媒体D、静止图像投影媒体E、听觉——静止图像投影媒体F、活动视觉媒体G、有声活动视觉媒体H、实物媒体I、人类与环境的资源J、计算机(6)CCITT关于媒体的分类A、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图像等。
B‘表示媒体:指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
如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声音编码等。
C、表现媒体: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
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D、存储媒体: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如磁盘、ROM、光盘等。
E、传输媒体: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
(7)按使用媒体的感知器官分类A、听觉型媒体B、视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相互作用型媒体十二、信息的本质信息的本质: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十三、Integrated instruction的组成部分有哪些?Active participation Practice、Individual differenceFeedback Realistic contexts Social interaction十四、列举至少5中instructional methodPresentation Demonstration DiscussionDrill and practice Tutorial Cooperative learningGaming Simulation Discovery Problem solving十五、简要论述ASSURE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