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题简答题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

答: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 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

用,据为典要的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的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的概念是如何解释的?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的话。

对于文字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都跟许慎在这里的表述有关。

许慎引用《周易》里面的话,说明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些学说,他从里边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写了《说文解字》,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文字解释系统,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古代汉语专题简答题

古代汉语专题简答题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1)简答题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对汉字进行思考,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上古结绳而治.岳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央。

”这里把文字与八卦、结绳看做同类事物,而前者是由后者发展演变来的。

《系辞传》的作者认为,文字这类事物是从天地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象”,它们的作用在于沟通神明,表现万物,因而可以用于治理社会,了解事物。

先秦的学者对于汉字的构造也有所思考,《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左传》有“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的说法,《韩非子》也说“古者,仓颉之造字也,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

这一时期,人们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

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李斯编写了《仓颉篇》,赵高编写了《爰历篇》,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

他们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2、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许慎创造了“部首”。

2、部首是《说文解字》各部字的第一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

《说文解字》按照偏旁相同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

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部首”。

3、许慎用540个部首统摄了9353个汉字,不仅建立起汉字部首系统,而且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揭示了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建了一种优秀的范式。

另外《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为辞书的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一)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一)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为什么说常用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4.什么是工具书?什么是字典?什么是辞典?5.《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6.《尔雅》是怎样一部书?“尔雅”的意思是什么?7.什么是类书?什么是索引?8.“十三经”是指哪十三部著作?9.“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10.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之亚常卍受严隣巡希幽胡怡攻书民煎者茁贰郊望平术1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句中“乃”是判断词,相当于“是”。

12.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晁错《论贵粟疏》)中,“地”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即不种地。

13.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势”为主语即“势力”或“力量”的意思。

14.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列传》)中,“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的意思。

1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观前之死亡不知戒”(柳宗元《蝜蝂传》)中,“死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前人死亡”的意思。

1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中,“饮”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即“喝”的意思。

1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交”为动词,指“交往”。

1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缚”为动词,“用绳子缚”的意思。

19.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中,“献”是动词用作状语为“恭敬献上”之意。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

1、什么就是六书?答:六书指汉字构字得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就是也。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就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就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就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就是也。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就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

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

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

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

四曰,佐书,即秦隶书。

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得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得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三家之说大同小异,郑众由于就是随文注经后世很少采用,据为典要得就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得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得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得概念就是如何解释得?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就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得话。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

1、什么是六书?答: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

三家之说大同小异,郑众由于是随文注经后世很少采用,据为典要的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的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的概念是如何解释的?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的话。

对于文字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都跟许慎在这里的表述有关。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1、什么是六书?答: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 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 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瞋,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

三家之说大同小异,郑众由于是随文注经后世很少采用,据为典要的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的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的概念是如何解释的?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的话。

对于文字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都跟许慎在这里的表述有关。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诗词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答案:C. 苏轼2. “神仙何日下凡尘,一念人间便现身”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范仲淹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B. 范仲淹3. 古代文人常用的七律格式是几个字?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D. 七言律诗4. 下列哪位古代文人并非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5. 古人常用“昔日门前流水人家,今日泱泱众人墓”来表达什么意思?A. 感叹时光荏苒B.寄托对往事的思念与怀念之情C. 不舍人间美好D. 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答案:A. 感叹时光荏苒二、填空题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子规”是指什么鸟?答案:夜鹭2. 宋代文学家苏轼自号为:答案:东坡居士3. 古代诗词中的“修短合度”是指什么意思?答案:诗句的构思要合乎逻辑,字数要适中4. 古代文人的纸笔工具中,常用的毛笔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动物的毛发5. 古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表达什么意思?答案:经历过更大的风浪后,对一般的景物不再感到惊讶或惊奇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古代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古代中国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结构,常常表达个体对于自然、思乡、友情等情感的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表现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抒发。

2. 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以及诗词体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汉简答题

古汉简答题

二、简答(一)、古代汉语宾语在哪些条件下需要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这种句式的条件有二:其一,必须是疑问句;其二,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二者缺一不可。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敢问何谓也?”《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安在?”《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何如”与“如何”“如……何”形式类似的固定结构:“若何”“奈何”“若……何”“奈……何”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种句式的条件有二:其一,必须是否定句;其二,是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是指含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或无定代词“莫”的句子。

《左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韩非子·五蠹》:“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诗经》:“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宾语也不前置。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左传》3、宾语用代词“之”或“是”复指而前置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置于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之后用“是”、“之”等代词复指。

《诗经·小雅·节南山》:“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左传·僖公五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论语·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4、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孟子》:“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左传》:“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二)古汉语被动表示法有哪些?根据有无形式标志,一般将被动句分为无形式标志的意念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种。

1、意念被动句指句中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1)简答题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对汉字进行思考,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上古结绳而治.岳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央。

”这里把文字与八卦、结绳看做同类事物,而前者是由后者发展演变来的。

《系辞传》的作者认为,文字这类事物是从天地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象”,它们的作用在于沟通神明,表现万物,因而可以用于治理社会,了解事物。

先秦的学者对于汉字的构造也有所思考,《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左传》有“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的说法,《韩非子》也说“古者,仓颉之造字也,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

这一时期,人们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

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李斯编写了《仓颉篇》,赵高编写了《爰历篇》,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

他们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2、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许慎创造了“部首”。

2、部首是《说文解字》各部字的第一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

《说文解字》按照偏旁相同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

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部首”。

3、许慎用540个部首统摄了9353个汉字,不仅建立起汉字部首系统,而且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揭示了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建了一种优秀的范式。

另外《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为辞书的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3、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连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1、郑樵、戴侗等人在许慎的“六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汉字子母、父子相连的理论。

2、主要观点:汉字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的,这种组合,不仅是多方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

字与字的产生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次第相生的,即一些字是产生另一些字的基础。

3、意义:全部汉字就可以通过它们的组合与相生关系排列出一个系统的谱系,成为一个相互联系、次第相生的有机统一体。

4、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最负盛名是什么?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多达数百种,流传至今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1)南唐末徐锴《说文解字系传》;(2)宋初徐铉《校订说文解字》;(3)明赵宦光《说文长笺》;(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5)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6)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说文释例》等,其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负盛名。

5、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

《六书故》是一部探究“六书”本义的著作.他对《说文解字》部首进行了改造,并将之按义类归为九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部首,然后把所收字按义类编排。

戴侗的贡献有:第一,开创了把《说文解字》部首按义类归纳为大类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人们更容易看到各专关部首在表义功能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二,从《说文解字》部首中分析出了最小的表义构件与复合部件,建立了汉字表义最小部件系统。

《六书故》这种做法对侯德来的汉字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6、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年代,汉字学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1、汉字学的名称发生了变化2、文字学与语言学分家3、文字学研究对象缩减为字形。

4、研究领域的拓展,表现为古文字学的独立与汉字改革的研究。

7、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集大成的著作。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古文字学发端于金石学。

金石学形成于宋代,它虽然涉及古文字,但主要研究金石,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文与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古文字学才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成为汉字学中一门新的学科分支。

于省吾于1973年主编《甲骨文文字估林》,是一部甲骨文字考释的集大成之作。

8、什么是刻划记号?汉字的起源与刻划记号是什么关系?刻划记号,指古代刻画在某些实物上用来记事的符号。

从古籍记载及考古学、人类学等研究陈国看,刻划记号是汉字的直接来源之一。

如书契,陶器符号等。

9、什么是六国文字,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什么结果?1、六国文字,称东土文字,与秦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2、春秋时期,六国文字出现了地方化的趋势。

到了战国时期,地方化趋势更加突出。

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字异形,即同一个字,各国的写法不同。

第二,文字的书写风格由西周时的浑厚凝重趋向华丽纤巧,有的变为美术性文字。

10、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1、逐渐向音意文字发展。

具体表现为表音字逐渐减少,纯表意字逐渐减少,但形声字逐渐增多。

2、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向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节的结构类型发展。

3、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不断增强。

4、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2)1、最早对“六书”含义做出解释的是谁,怎么解释的?最早对“六书”作出解释的是许慎。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不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掇,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班固、郑玄、徐慎所说的“六书”异同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班固、郑玄、许慎所说的“六书”,名称和排列有同有异。

班固所说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玄所说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所说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从名称上看,象形、转注、假借,三家所说相同。

班固说的“象事”,郑玄称“处事”,许慎称“指事”;班固说的“象意”,郑玄、许慎都称“会意”;班固说的“象声”,郑玄称“谐声”,许慎称“形声”。

这里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班固所说“象形、象事、象意、象声”中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许慎“象形”中的“象”是相像的意思。

名称虽然一样,但内涵不同。

第二,“象事”与“指事”,“象意”与“会意”,前者概括性强,后者具体而明确。

概括性强,包容度就大;具体而明确,包容度就小。

因此后世有研究者认为“六书”并不能概括汉字的所有类型,在对一些字的类型分析上也出现了种种分歧。

第三,在排列顺序上,班固的排列由具体到抽象,似乎更符合汉字产生的逻辑发展。

3、为什么说班固所说的“造字之本”是指造字的理据?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就是汉字构成的要素、音、义三者结合起来构成字的方式。

4、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从字形看,象形字的主要特征是字形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具有一致性,因而表意具有直观性,可以使人见形而知义。

从字义看,象形字主要是表示具体的实物的字,很难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但象形字为指事、会意、形声等类型的字的构造奠定了基础,因此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

5、为什么今文字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假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虽然借用同音字来表达词语的意义很方便,但它无法区别同音词,如果毫无节制地大量使用,势必削弱文字的表意功能,因此在汉字体系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

假借字的意义在于使文字直接和语音发生了联系,当假借字在书面语言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定的度,人们又在假借字上加上区别性符号的时候,意声字——既表音又表意的新型汉字就出现了。

6、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同一个意符,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例如:“口”,作意符,可以表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1)与口有关的器官,例如,嘴、喙、吻(嘴边)、喉;(2)与口有关的行为,例如,含、叫、吞、吐、吸、吹、吮、咬;(3)象声词,例如,呱、啾、哗、呼、啦;(4)与语言有关的事情,例如,命、令、召、告、唯、咨。

第二,同一类意义,可以用不同的意符表示。

例如,表示建筑物或其局部可以用“广”,如庙、庑、廊;还可以用“户”,如房、扃、扉;表示器皿,可以用“缶”,如缸、罐、罂;7、字形的内部功能有哪些?1、形成与显示文字在文字的形音义三要素中,字形是字音、字义的代表者和承载者,如多没有字形,就无所谓字音、字义。

因而,字形的首要功能就是形成并显示文字。

2.表现字音字义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但是字音、字义不是直接显示出来的,而是由字形来表现的。

例如,“a”这个字音就得借助“阿”、“啊”、“锕”等字形显示出来;读音为"ban"的“发布,颁发”这个字义,就得借助“颁”这个字形显示出来。

3、区分文字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不同的字都是靠字形来区分的。

例如:“字”、“学”、“觉”,这些字之所以是不同的字,就在于它们的形体不同。

8、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有什么区别?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不同。

第一,字形结构仅是字的形体组合,而字的结构则是字的形体及其所表示的音义的组合。

字形结构是字的形体结构,这种结构仅仅是指字形的组合要素及其空间位置组合关系,不涉及字的音义。

例如,“忠”是上下结构,“陶”是左右结构,“固”是内外结构,“颖”由“匕”、“禾”、“页”三个构件组成。

因此,字形结构分析,只要分析出构成整字形体的部件与构成整字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层级关系就行了。

第二,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所含的结构单位层次不同。

字形结构具有三级单位,即笔画(或线条)、部件、整字;字的结构只有两级单位,即字素(在整字结构中,能够表示一定意义或读音的构字部件叫做字素)和整字。

第三,人们研究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角度和目的不同。

对于字形结构的研究,仅仅限于字的形体,这种研究有助于人们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在应用于书写时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安排字的间架结构,使书写过程合理,所写的文字形体美观;整字字形切分出来的部件可以用作检字部首。

9、字形感知活动的要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人们对字形感知的要求是字形要容易识别,这就要求不同字的形体之问必须有二定的区别度。

如果区别度过小,就不易辨认。

例如:已、己与巳,儿与几,巨与臣,氏与氐,未与末等,这些字经常被认错,原因就在于笔画太少,区别度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