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污技术探讨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摘要】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法,并讨论了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文章还提出了政策支持和推广措施,对经济支持与投入进行了分析。
经过研究发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可行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注重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本文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对策,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法探讨、关键技术、设备应用、政策支持、推广措施、经济支持、投入分析、可行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对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为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开展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法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本文旨在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现状的分析,探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方法和关键技术,提出政策支持和投入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小流域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小流域水土流失、水质恶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有效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水体净化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更清洁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水。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

中国水土保持 S C 0 8年第 8期 WC 2 0
・ 5・ 1
北 京 市 态 清 洁 小 流 域 建 设 与管 理 生
刘 大根 姚 羽 中 , , 李世 荣
( . 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1北 北京 103 ; . 0 08 2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 103 ) 0 08
市委 、 政府高度 重视 山 区水源保 护 与生 态建 设 , 市 市领 导
多次深入 山区开展调 研并作 出重要 指示 。在 北: 京城市 总体 规
划 中, 7个 山区县划 为生 态涵养 区, 将 明确其 主: 要任务是 恢 复
生态 、 护水 源。市财政 加 大对农 村 水务 建设 的投 资力 度 , 保 要 求 区县政府把农村水 务建设 资金纳入投 资和财 政预算 , 年增 长 幅度不低于 当年 区县财政经常性 收入 的增长 幅度 ; 财政 、 发改 、
带 动的作用 。 2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 和管理的基本做法
保 护清洁水源至关紧要 。 自 19 99年 以来 北京 遭遇连 续 9年干 旱, 年平均 降水量 只有多年平均的 7 % 。不断加 剧 的水 资源 紧 7 缺状况 , 水源保 护提 出 了更高 的要 求 , 日益增 温 的 山区旅 对 而 游和开发 , 给生 态环境和水源保护也带 来 了巨大压力 。20 0 3年 以来 , 北京市确 立了构筑“ 生态修复 、 生态治 理 、 态保护 ” 生 三道 防线 , 扎实 推进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 设 的工 作思路 , 积极实践 , 并 探索 出了一条水源保护新途 径。为进一 步总 结经验 , 更好 地推 进全市生态清洁小 流域建 设 , 促进 首 都水 资源保 护 , 们对 全 我 市生态清洁小流域 的建设 和管理 情况进 行 了调研 , 针对存 在 的
北京市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思路与实践

北京市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思路与实践毕小刚1,杨进怀1,李永贵2,刘大根2(1.北京市水务局,北京100038; 2.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北京100038)[关键词]水土保持;水源保护;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北京市[摘要]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实际,提出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0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思路,并结合实践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重点、目标和效果进行了介绍。
[中图分类号]S157;X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0941(2005)01-0018-031北京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形势1.1水资源短缺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属重度缺水地区。
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已达2600km2,其中严重超采区1250km2。
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遭受了连续5年的干旱,密云、官厅两大水库来水锐减,使北京城乡供水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1.2水污染严重北京年污水排放量13亿m3,其中郊区为4亿m3,郊区污水处理率仅为13%。
伴随郊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规模养殖、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污水排放量将不断增加。
郊区污水治理投入少,发展缓慢,水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水环境治理任务非常艰巨。
1.3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少和水脏是北京生态环境的首要问题,水资源保护是北京市长期的战略任务,北京市据此提出了/节水优先、治污为本、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统一调度0的治水思路。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北京必须从城市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郊区和山区,围绕城乡统筹战略建设郊区和山区。
这都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北京市水源区分布及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问题2.1水源区分布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全市总面积16800km2,其中山区面积10418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2%。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论与技术措施研究

山区 面积 10 .4万 k 占全 市 总 面 积 的 6 % 。 山 区 水 土 m, 2
流失治理工作始 于 15 年 , 9 1 主要分 3个治 理阶段 : 第一 阶段是
1 8 年 以 前 的 分 散 治 理 阶段 , 要是 以 修 梯 田 、 坝 阶 、 造 护 91 主 垒 建 地 坝等 农 田基 本 防 护 设 施 为 主 , 得 了 初 步 成 效 ; 二 阶 段 是 取 第 1 8- 19 9 1 9 0年 的小 流域 综 合 治理 阶段 , 以 往 措 施 单 一 的 分 散 由
土地生产力 、 营养元 素状况 等将 发 生变 化。另一 方面 , 小流 在 域 内部 , 人类 活动建立 了相 应的 生产力 系统 和生 产关 系系 统 ,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 进行着物质资料 的再生产 和生产关 系的再
生产 , 具有 明 显 的 社 会 经 济 特 征 … 。
北京是我 国 的首都 , 地处 华 北平 原 北 端 , 面 积 1 6 总 . 8万
则 、 标 体 系及 其 治 理 措 施 体 系做 了深 入 的 研 究。 指
[ 中图分类号]S5 . 17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0 0 0~04 (00 0 0 1 0 9 1 2 1 ) 3— 0 8— 3 近年来 , 随着 全球 经 济 的发 展 和人 类 生活 水平 的不 断提 高, 人类对环境的要求 有 了新 的转 变 , 以往 的 向环 境要 资源 从
态学、 水土保持 学、 生态经济学和可持 续发展 等理论 , 结合流域地 形地貌特 点、 土地利 用方式 和水土 流失的 不同形式 , 开
展 小流域 综合 治理 。基 于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实践 经验 与现 代治理要 求 , 我们 进行 了生态清洁 小流域 内涵的界 定和建 设技 术体 系的探讨 , 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 法, 大量 调查研 究基础 上对 生态清 洁小流域 “ 在 三道 防线” 的划分 原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指通过综合利用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采取工程控制、生态修复、土壤改良等措施,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保护水土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将重点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水土资源保护1. 构建生态保护区:在小流域上游设置生态保护区,禁止砍伐、放牧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植被和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2. 禁止违法用地行为:加强对小流域的土地使用监管,禁止违法开发和占用农田的行为,保护农业生产基地和水土资源。
3. 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精细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体质量。
二、改善水土环境质量1.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模式,通过种植绿色作物、养殖有机畜禽等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水土环境质量。
2. 加强水体净化工程建设:在小流域设置湿地、沉淀池等,对农田、河流进行污水处理,减少水体污染。
3. 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小流域建设防护林、梯田等工程,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率,保护土壤资源。
三、促进生态修复1. 进行植被恢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持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2. 实施湿地和河岸带修复:对小流域湿地和河岸带进行修复,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提高水域生态质量。
3. 推动土壤改良工作:采取有机肥料、石灰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四、加强综合管理1. 建立健全小流域管理机制:建立小流域综合管理机构,加强对小流域水土资源的监测、评估和规划,强化管理和协调。
2.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知识宣传、培训和示范活动,提高农民和居民的水土保持意识,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强与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流域水体的污染现象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制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旨在改善小流域水体的质量,提升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小流域水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小流域是城市中相对独立的水系统,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周边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
目前,北京市的小流域普遍存在着水质差、水量不足、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的目标与原则为了改善小流域的水环境,北京市制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其目标是实现小流域水环境的规范管理和综合治理,提升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
导则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持续性。
三、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1. 小流域规划与管理:制定小流域规划,明确小流域边界和管理责任,建立小流域管理机制,加强流域内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提高管理效能。
2. 水体污染控制: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减少水体污染物的输入。
3.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和河流水资源,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水补给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河道生态修复:对受污染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保护和培育水生态系统,增强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5. 生态景观建设:在小流域内建设生态景观,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植被的适应性和抗冲能力,改善景观环境质量。
6. 水体监测与评价:建立小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水环境问题,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的实施与效果为了有效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北京市将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宣传,推动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水土流失造成的社会、生态和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要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实际,开展农、水、林、牧等方面的规划治理,即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小流域治理的同时,合理保护周边水土资源,保持区域生态平衡。
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利于改善周围生态, 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因此, 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行应用研究很有必要, 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1中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背景1.1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基本理念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指的是将流域内范围当成治理的单元区域,整体规划,综合治理,将治理办法和当地主要的景观相互协调,从自然发展的和谐角度出发,基本上完成流域中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最佳的资源配置,将人和自然综合发展的和谐理念当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发展态势,实质上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化。
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基本承载力相互结合,改变人类活动,生态中心建设是发展的核心理念。
并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逐步开展推广工作。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现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使得学者对小流域的基本理念以及其操作功能存在着不同的认知,而且各项治理办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现如今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与研究工作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治理小流域的有效方法。
在治理黄土高原地区,使用的是工程和生物两种方法相结合,综合治理小流域,逐渐形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模型。
而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基本内容是农田建设,是将水、坝、梯田与滩地的明确当成是治理目标,但是治理办法配套形式并不集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积累了相关的经验教训,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慢慢认识到小流域治理需要采取综合的形式。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后管理对策研究

从 20 04年起 , 北京 市以水 源地 、 口密集 区为重点 , 人 进行 生 态清洁小流域建 设 , 开始从 小流 域治 理 向小 流域 管理 转变 … 。
到 20 0 6年底 , 北京 市已建成 3 O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 总面积达 到 60k 0 m 。为保 障建成 的小 流域 生态清洁状况得 以持续 , 北京 市
此, 我们就北京市生态清 洁小 流域 建后 管 理对策进 行 了初 步研
究。
1 北 京 市 生 态 清 洁 小 流 域 管 理 现 状
意识 和公众参与意 识 , 为生态 清 洁小流 域保 护 营造 良好 氛 围。
如 昌平 区响潭 生态清洁小流域 内 2 O余 家单位成 立流 域水源保 护协会 , 自发保护 流域水 环境 ; 门头沟 区依托 岭角 生态 清 洁
[ 文章编号 ]10 04 (080 — 04— 2 00— 9 120 )4 00 0
流域 垃圾乱倒沟渠 、 水系 、 村旁的状 况 , 明显 改善 了流域 环境 卫
生条 件。
近年来 , 北京市 针对 水少水 脏 的实 际情 况 , 出了 以水源 提 保护为中心 , 在山 区构筑“ 生态修复 、 生态 治理 、 生态 保护 ” 三道 防线的水土保 持新思 路 , 改变传统 小 流域 治理模 式 的 同时 , 在
() 1 流域管理机制 不健全 。 目前 , 京 市 以生态 环境 协调 北 联席会议和 山 区流 域治 理 联席 会议 为平 台, 由水 务 、 改 、 发 林
水计量 以及水资源收费等工作 , 促进流 域水土 资源的节 约利用
和保护。 () 3 通过运行污水 、 垃圾处理设 施 , 削减流域生 活污染 。探
() 5 在小流域 内开展 宣传 教育 , 高公 众参 与 意识 。通 过 提 举 办座谈会 、 建立 教育基地 、 发放 宣传材 料、 电台访谈 等多种 形 式, 加强环保 宣传 教育 , 高小 流域 内居 民和游 客 的生 态环境 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污技术探讨杨胜敏,杨林林(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污水处理;技术;北京[摘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包括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厕所治理、河道治理、环境治理等,污水治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探讨了北京市山区清洁小流域治污对象、原则及标准、处理工艺设施选择,并结合北京近几年山区治污工程的实践,总结了在管网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
[中图分类号]S157.2;X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0941(2011)04-0060-02北京山区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针对北京/水少0、/水脏0和郊区水源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北京市逐步确立了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0三道防线,扎实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工作思路[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不但涉及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而且增加了流域内污染源治理,其中水污染治理是主要的内容之一。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北京已累计建成128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占全市小流域总数的23%,总治理面积1592k m2,污水处理主要采用了膜生物反应器(M BR)、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多种措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对小流域内的水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山区小流域主要治污对象的确定密云、官厅、怀柔3座水库和房山区的张坊、平谷、怀柔应急水源工程水源补给区均位于北京市山区,随着北京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污染状况不断恶化,进行小流域治污是实现水源保护的重要手段。
据实地调查和研究,北京山区小流域污染负荷主要以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和旅游业餐饮点污染为主,污染物以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为主。
根据目前北京水源保护和污染源的实际状况,将以下污染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2]。
(1)养殖业产生的污水。
养殖业是北京市山区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北京市山区养殖畜禽总量为1.06亿头(只),每年养殖粪污量高达633万t。
虽然畜禽粪便的处理率超过90%,但冲洗畜禽舍的大部分废水则直接排放或下渗,养殖废水含有大量的病菌和有机物,污染物浓度远超过一般的生活污水,尤其是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2)旅游业产生的污水。
截至2008年,北京山区民俗旅游村达344个,民俗旅游户发展到2万余户,年接待游客4270万人次,旅游餐饮污水排放量日益加大。
许多旅游餐饮点沿河倚沟而建,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沟,造成了严重的地表水污染,旅游业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邻近地表水源区的村庄生活污水。
有的村庄距地表水源较近,排放点污水长年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对水库与河流的水质影响较大。
如密云水库曹家路流域是北京市饮用水的第一道屏障,该区域水质变化对北京市饮用水的水质有较大影响,其流域周围的村庄是重点治理对象。
为此,北京市在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0(街坊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垃圾处理)建设规划中,首先将地表水源保护地村庄、市级民俗旅游村庄的污水处理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截至2008年底,已完成污水处理的重要地表水源保护地村庄共266个,市级民俗旅游村庄(扣除同时是水源保护地村庄个数)共130个。
如密云水库周边6家养殖场已全部迁出,水库一级保护圈内的25个村安装了净水设施,700余名护水员上岗,对保护首都水源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了解,/十二五0期间,北京将在7个山区县建设16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面积约1810k m2。
2小流域污水治理原则及标准根据北京5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6(D B11/T548) 2008),对小流域内的污水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源头削减、鼓励回用的原则,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可结合沼气利用。
畜禽养殖废水与生活污水宜分别进行收集和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排入村镇集中处理厂时应达到预处理标准或接管标准;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地点应与供水设施和居民住宅有适当的距离,并处于下风方向;分散处理方式宜采用化粪池和污水净化槽等小型污水净化装置,净化后的出水可进一步进行土地处理或湿地处理后排放或利用,沉淀的污泥应定期清掏[3]。
(1)污水量设计标准。
农村污水排放与城市相差较大,不能照搬城市污水处理的思维和套路。
农村污水量包括农民生活污水量、公用建筑排水量等。
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用水现状调查资料,结合村内给排水设施水平和居住条件等因素确定,并考虑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村庄人口(现状人口、预测人口)和生活用水定额,经过对山区典型村庄用水量的测算,山区用水定额原则上不超过60L/(d#人),山区污水排放系数选取0.5。
(2)水质标准。
农村污水处理后要尽可能就地回用,出水应达到相应的景观、农田、蔬菜浇灌等回用标准。
如没有回用#60#中国水土保持S W CC2011年第4期条件需要排放的,则出水水质应达到北京市5水污染物排放标准6(DB11/307)2005)中水源地和非水源地的相应标准。
(3)投资标准。
根据近几年山区农村污水处理的实践,确定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投资标准为3.5万元/t;污水的运转费用是目前反映比较大的问题,主要是电费、药剂费和设备维护维修费用。
由于目前村庄大小不同、污水处理方式不同以及维护水平不同,因此各村庄所发生的费用也不同。
从目前调查情况看,污水运转维护费用每村每年需要5万~10万元。
3小流域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目前,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厌氧生物滤池、湿地、M BR、E-CA SS、A/O+土地处理、改厕等8种处理工艺及组合,其共同特点为:结构简单,费用低廉,易于管理,实施方便,以上工艺分别应用在7个山区县,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污水处理工艺也可由以上几种工艺组合成污水处理系统。
山区农村几种常见污水处理工艺适用性比较见表1。
对于山区水源地的治污应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村庄都有紧迫的治污必要,距离水源较远、人口分散、排污量少的村庄可以利用自然净化消除污染。
表1几种山区农村污水处理工艺适用性比较污水处理措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SS N、P COD、BOD病原体地形平原山地气候南方北方建设费用运行费用沼气净化池好不好好好适用适用适用中低稳定塘一般一般好好适用适用低低人工湿地较好不好较好好适用适用适用中中地埋式无动力好好好好适用适用适用中低4山区污水收集管网设计及施工经验(1)管径设计。
根据计算,D200mm的排水管在最小坡度时的最大污水流量为950m3/d,而D300mm的排水管在最小坡度时的最大污水流量为2500m3/d。
山区污水治理工程中的污水管道流量一般都小于500m3/d,很多村庄干管流量小于100 m3/d,所以从流量这一因素考虑,街巷下的支管和干管管径选用D200mm即可,这样既能节约管材,又能增加管道水流速度。
(2)管道埋深。
根据北京市80个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经验,管道埋深是村庄污水管网铺设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很多村庄的污水管网设计都修改过或者是在施工中做了变更,主要是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施工的难度。
很多村庄的街道太窄,有的甚至只有2m宽,既无施工场地也容易引发塌方等安全事故,管道埋深超过2m则基本上无法施工。
根据已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建议村庄街巷内主干管埋深控制在2 m以内,宽敞马路上和村外主干管控制在3m以内。
(3)管材及施工。
农村污水收集管道管材宜采用PVC-U 管,在地形比较复杂地区可考虑使用混凝土管或金属管。
目前生产PV C-U双壁波纹管的厂家很多,质量良莠不齐,在选材时价格和质量要一并考虑。
另外,铺设质量常常是埋地塑料排水管成败的关键,埋地塑料管是柔性材料,对回填要求较高,施工控制不当,易出现管位偏移。
试验证明:铺设质量良好,管道周围土壤密实时,塑料排水管的变形和负载关系不大,受管材环刚度的影响也有限。
5建议近几年,北京市小流域污水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污水处理工艺单一、农村技术人才缺乏、后期工程运行费用不到位等,都直接影响到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为此,我们建议:(1)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方法。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一次性建设数量要少,前期调研及设计工作要细,应严格按标准选材,努力提高施工质量,以保证工程的良好运行。
(2)从开发)排放的单向利用向循环利用转变[4]。
农村污水量小,就地回用符合农村地区实际,应将农村治污与再生利用结合起来,向/资源)产品)污水处理达标再生利用0的反馈式循环用水的过程转变,促进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规范工程运行管理。
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极为重要。
据对已建工程运行情况调研,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二是全市虽有1.08万名村级管水员,但均以农民为主,缺乏污水处理的专业知识,难以胜任污水设施的专业系统维护工作;三是污水设施管理费用没有到位。
基于此,建议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工程运行管理记录,同时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进行监管,以确保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1]刘大根.对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几点认识[J].北京水务,2008(5):55-57.[2]朱铭捷.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初步经验与展望[J].北京水务,2009(Z2).[3]刘大根,段淑怀,李永贵,等.北京5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6的编制[J].中国水土保持,2008(7):24-26.[4]顾华.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成效及经验探讨[J].水工业市场,2009(6):19-21.[作者简介]杨胜敏(1965)),女,河北石家庄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1-01-10(责任编辑张培虎)#61#杨胜敏等: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污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