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舆情2011-9-14

合集下载

2011.9月份国内时事(转自网页)

2011.9月份国内时事(转自网页)

2011年9月时事政治(9月国内时事政治/国际时事政治) 2011年9月2日,国家海洋局责令发生溢油事故的蓬莱19-3全油停注、停钻、停产。

2011年9月2日,日本新内阁成员名单发布,新首相任命仪式和新阁僚认证仪式当天下午在皇宫举行,以野田佳彦为首相的日本新内阁正式成立。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全面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等内容。

白皮书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011年9月6日,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的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对外发布,包括《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其中《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发现老年人跌倒时,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确定到2015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下降16%,比2005年下降32%。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2011年9月7日,一架客机在俄罗斯西部坠毁,导致43人死亡。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对于渤海环境保护,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确保渤海生态安全,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力争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改善,力争实现人海和谐。

为加强环境保护,会议指出,当前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环境法律政策体系。

2011年9月8日,国务院日前公布修订后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此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1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称,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2%,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2011社会热点事件大盘点

2011社会热点事件大盘点

2011社会热点事件大盘点D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陕西省高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

6月7日,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点评:药家鑫案从被媒体报道到死刑执行,对于该如何判决,一直纷争不断。

案件审理过程中,甚至出现了罕见的“旁听人员旁听案件反馈意见表”。

药家鑫死后,药父在微博上公开致歉,并表示“药家鑫从一个懂事的孩子,优秀的学生,到一念之差犯下杀人罪,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平时管教孩子过于严厉,令孩子在犯错之后害怕面对,不懂处理,最终酿成大罪。

”事件对被害人张妙一家来说是惨剧,对药家鑫一家来说也是悲剧。

药父的这段话,或许值得大家思考,面对同样的情况,我们能不能正确处理?NO3:许云鹤案2009年10月21日,天津车主许云鹤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行驶,遇到正在红旗路上由西向东跨越中心护栏的王老太倒地受伤。

许云鹤称是下车搀扶王老太,而王老太则称,被许云鹤撞倒。

二人发生争议。

2011年6月16日,一审法院判决许云鹤赔偿王老太10万余元。

判决理由是:车主许云鹤发现王老太时只有四五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王老太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

由于没有有效的人证、物证,到底是撞人还是扶人,案情扑朔迷离……点评:如果没有此前的彭宇案,许云鹤案或许不会这么“红”;如果没有此后众多跌倒没人敢扶的老人,许云鹤案或许也不会被推向风口浪尖。

到底是撞人还是扶人,只有案件当事人心里明白。

缺乏良知,是法律很难惩罚的,但司法者至少应该在手执法槌时尽力呵护良知,而不是作出可能戕害善意的判断。

NO4:李昌奎案残忍杀害19岁少女及其3岁弟弟的李昌奎,2010年7月15日被云南省昭通市中级法院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

然而,2011年3月4日,云南省高级法院二审以相同罪名终审判处李昌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被害人家属对这一判决结果不满,开始申诉。

此结果引起网民热议,有人甚至直接将此案称为“赛家鑫”案。

2011年度盘点,社会热点事件

2011年度盘点,社会热点事件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人们值得记忆的一年,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这一年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此外,诸多的人物和事件留下了浓重的印迹——这一年,扶起跌倒老人成了一个法律难题;这一年,一个叫悦悦的小女孩离我们而去;这一年,不断有人在违法犯罪以后公然“拼爹”……这一年,新中国第一次消减死刑罪名;这一年,6000万人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今年“12·4”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中国法治进程值得记忆的一年,因为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这一年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此外,诸多的人物和事件留下了浓重的印迹——这一年,扶起跌倒老人成了一个法律难题;这一年,一个叫悦悦的小女孩离我们而去;这一年,不断有人在违法犯罪后公然“拼爹”……这一年,新中国的刑法第一次消减死刑罪名;这一年,6000万人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年,几多贪官污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在悲喜之余,或许能够更加懂得如何去获得公平正义,如何去维护法治精神。

“法治”不是靠宣传就能达成的,而是要靠你我每一个人都有法治的精神和法治的实践,唯此,我们才能一步步更加靠近法治……——编者争议多的几大案NO1天价过路费案河南禹州农民时建峰为逃避过路费,拿着两套假的军车牌照营运,8个月内共计通行2362次,逃费金额为人民币368.2万余元。

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时建峰无期徒刑。

其后,时建峰自曝是为弟弟顶罪,其弟时军峰随之自首。

2011年1月16日,河南省高级法院和平顶山市中级法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负责此案的4名责任人进行问责。

点评:时建锋一定不会想到,自己的案子会把四位法官“拖下水”,还引起了公众对天价过路费的愤怒和追问。

尽管案件伴随着法院问责、案件再审等程序淡出了公众视野,但高速公路收费却“依然故我”。

套军牌躲过路费,时家兄弟的行为当罚。

但依照一审法院认定的“8个月获利20余万元,应缴过路费368万元”一算,如果不逃过路费,时家兄弟简直是在给收费站打工,而且还越打越亏。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可视化分析苏楠;张璇;杨红岗;李睿【摘要】以2002-2011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994篇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和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得出2002-2011年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情况,挖掘出五大热点主题,并根据时区视图讨论了研究的前沿趋势。

% Taking 994 papers on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dexed by CNKI from 2002 to 2011 as samples, based on the citation network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this paper tries to map out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in the field and explore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related study in this specific period by citation analysis, co-citation analysis, co-word analysis. The paper reveals five hotspot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trend of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ime zone view.【期刊名称】《情报杂志》【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7页(P42-47,58)【关键词】网络舆情;知识图谱;热点主题;群体事件;可视化【作者】苏楠;张璇;杨红岗;李睿【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普及率达到39.9%,居全球首位。

浅议监狱工作产生网络舆情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监狱工作产生网络舆情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监狱工作产生网络舆情的原因及对策三监区潘靖内容摘要:网络舆情有着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两面性的特点。

在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监狱腐败案、脱逃案、腐败案频发突发,这些事件都引起新闻媒介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各种内幕、谣言都被挖掘出来,把监狱形象顶在了风口浪尖。

事件真相和谎言,已经被网络舆论混淆得无法分清,一旦处臵不当,就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被动。

研究监狱工作产生网络舆情的原因,不仅能完善监狱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还能通过网络舆情尽早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能为今后监狱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提供导向。

因此研究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监狱工作中网络舆情的特点和监狱工作引发网络舆情的原因和处臵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建立网络舆情防范机制、合作沟通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试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狱原因对策—————————————————————————————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日益丰富,舆情的主体也从新闻媒体扩大到互联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网络普及率为 39.9%。

网络新闻、博客、微博、贴吧、论坛等网络交流场所,为公众相互交流经验和看法提供了丰富的平台。

现阶段的信息化水平,使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意愿更加强烈,网络显然已经成为产生舆情的重要场所,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突出。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近年来受到“广东高明监狱体罚罪犯致死案”、“张家口监狱罪犯摔倒死案”、“河南监狱狱内贩毒案”等等一系列事件的负面影响,监狱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媒体公众的关注。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监狱舆情工作,为监狱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促进监狱工作改革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舆情概念辨析

舆情概念辨析

指庶民百姓。据国内学者的最新考证,“舆”与“情”连用最 王朝统治的始末,对它的使用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在
早出现在公元 897 年。唐昭宗在一封诏书中称:“朕采于群 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下,对“舆情”术语的使用主要集中于了
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王晓晖,2006:1)。意思 解民意、顺应民情,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帝王的皇权皇威。
关键词古代舆情中图分类号g206现代舆情概念差异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105008305一中国历史上舆情一词的缘起及运用舆原指人力抬举的车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与现代汉字舆的构形大致相同由车与舁两个部分组成前者象征轿子后者是合力抬举的四只手的象形如图群议两个词对用充分强调了舆情特指普通老百姓的看法而不是统治阶层的意见
84 社会工作·学术
中介性社会事项区别开来。
s社会工作 社 会 心 理 oci al work
键。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有关舆情的学术研究尚处于刚刚
第三,虽然学者们对中介性事项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但 起步阶段,对围绕此概念引发的若干争论分析还明显不够。
大家对中介性事项的内涵,即可激发民众产生舆情的各种公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舆情的中英文互译问题入手,阐述舆情、
当中文的舆情、民意、舆论、公众(共)舆论等概念出现
情绪、意愿、态度与意见(王来华,2003:5;张元龙,2009:183; 时,几乎都被翻译成同样的英文词汇— ——public opinion。这种
丁柏铨,2007:8),既有民众的公开表达,也含未显露的部分。 混用造成了现代舆情研究的诸多困扰。对于中国“舆情”与
在这一点上,现代社会的舆情内容借鉴了中国历史上的舆情 西方“public opinion”的关系,我们需要探讨两个问题:首先,

2011十大新闻

2011十大新闻

“中国网络媒体2011年度新闻风云榜”国内十大新闻1、史上最严楼市调控实施千万套保障房开建2、中央单位“三公”经费首次公开3、“酒驾”入刑4、“瘦肉精”、“染色馒头”等再敲食品安全警钟5、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召开胡锦涛“七一”讲话引强烈反响6、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伤亡严重教训惨痛7、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神八天宫两次交会对接8、中共中央召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9、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中央提出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10、道德生态备受关注“最美妈妈”与“扶老人”等事件各显一端“中国网络媒体2011年度新闻风云榜”国际十大新闻1、西亚北非局势动荡2、日本超强震引发海啸导致严重核泄漏3、美军击毙本拉丹4、英国爆发媒体“窃听门”事件5、“占领华尔街”在美甫起蔓延欧洲6、“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辞世7、北约轰炸利比亚卡扎菲被俘身亡8、世界人口逾70亿地球家园不堪重负9、欧债危机恶化欧元面临严峻考验10、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 2011年的阿拉伯世界动荡不断,大事频发。

下列重大新闻事件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一、突总统弃国流亡地区动荡引深思1月14日,在近一个月的全国性民众抗议示威难以平息的情况下,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被迫宣布解散政府,随后同妻子流亡沙特阿拉伯,结束了近24年的统治。

从突尼斯开始,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动荡在西亚北非地区不断蔓延,数个国家遭遇政权更迭或深陷危机。

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阿拉伯世界长期存在的诸多政治、经济痼疾的深刻思考。

二、穆巴拉克辞职埃及艰难开启政治过渡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各界压力下宣布辞职,将权力移交军方,结束了其对埃及近30年的统治。

8月3日,穆巴拉克因受到滥用职权、谋求私利、下令开枪杀害抗议者等指控而出庭受审。

目前,埃及正在进行的人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正式拉开了后穆巴拉克时代政治过渡进程的大幕,但社会治安和经济重建能否尽快走上正轨,军方能否顺利还政于民,国家未来将走向何方,引人关注。

14832193_“意见领袖”在舆情发展中的作用

14832193_“意见领袖”在舆情发展中的作用

一、“辱母案”始末2016年4月14日,女企业家苏银霞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凌辱之后,杜志浩脱下裤子,用极端手段当着苏银霞儿子于欢的面污辱苏银霞。

22岁的于欢摸出一把水果刀刺向辱母者,致4人受伤。

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2017年3月24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当事人上诉。

3月23日,《南方周末》在其网站等多个平台,以“辱母案”事件为内容,发布标题为《刺死辱母者》的新闻报道,并未掀起话题热度,24日,凤凰网、网易新闻分别将原标题更名为《山东:11名涉黑人员当儿子面侮辱其母1人被刺死》和《母亲欠债遭11人凌辱儿子目睹后刺死1人被判无期》,并在其客户端转载原文,更名后的文章标题更为直接,获得了一定传播量,25日,微信公众号“南方周末”再次刊载《刺死辱母者》一文,该文以朋友圈为中心,辐射全网,大V和自媒体积极参与讨论,中流力量带动全民关注,晚间,@凤凰新闻客户端@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相继在新浪微博平台发布评论,舆情持续走高。

26日午间,最高检表示,已派员赴山东阅卷并听取山东省检察机关汇报,全面审查,依法审查认定于欢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对媒体反映的警察在此案执法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将依法调查处理。

截至26日24时,新浪微博全网信息突破百万条[1]。

二、“辱母案”舆情状况为了阐明媒体机构介入后舆情呈现状况,笔者依据网民的舆情呈现状况,将“辱母案”分为三个阶段。

如下表所示:在舆情抽样中,依然以新浪微博作为平台,为了提高抽样效率,保持样本在时间上的均匀,以25日16时———26日16时为区间,以小时为单位,抽样率1%,对搜索到的微博进行随机抽样,内容分析结果如下:(一)舆情初期:善恶交锋,网友愤“意见领袖”在舆情发展中的作用———以“辱母案”微博数据为例◎张歆[摘要]笔者以2017年“辱母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微博数据进行内容分析,理清舆论互动始末,并希望通过舆情梳理,揭示意见领袖在舆情发展中实际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物业舆情
2011年9月14日
编制:戈琳市物业服务指导中心编制 2011年9月14日
附:媒体详细报道
1.物业起诉业主占绿地种葡萄
自称业主在小区公共绿地种上了葡萄,物业公司多次规劝无效,将业主告上法院。

记者昨日获悉,西城法院已受理此案。

物业公司诉称,自2008年开始,业主鞠先生就在小区里的公共绿地上种植葡萄。

物业公司根据其他业主的反映,多次劝说鞠先生拆除种植的葡萄,但被
鞠先生强硬拒绝。

物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业主移除种植在公共绿地上的葡萄,并且支付物业公司恢复绿地所需的费用共计11000元。

2.丰台清理10万地下租户
今天,丰台区相关部门将在该区最大的经适房小区三环新城开展宣传活动,劝离地下空间1700多名暂住人员。

丰台区即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地下空间综合整治,涉及地下室租户约10万人。

地下空间违规出租分包
丰台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三环新城小区内的地下空间主要包括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工程两部分,其中地下一层原规划设计用途为自行车库和设备间,负二层一部分为人防工程、仓库或储藏室。

2008年,开发商在未征求广大业主意见、未经人防部门批准和房管部门备案的情况下,擅自将14栋楼内的14处人防工程、13栋楼内的17处普通地下室违法出租,并与承租人签订了期限从2008年3月至2014年5月的租赁合同。

之后经过层层转包,这些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又被转租给17名经营人。

房东抵触整治进展缓慢
“现场勘查,这些经营人改变了地下空间结构,将其改建为1500多间房屋。

还将部分安全出口封闭上锁,地下空间没有防汛、防雨水倒灌设施。

经消防、卫生部门检查,确认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卫生隐患。

”这位负责人说。

初步统计,这里共有租户1700余人。

这位负责人说,今年7月,丰台区成立了三环新城地下空间综合整治办公室。

经过宣传,已有500多租户搬离。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租户没有办理,而且这17名“二房东”或“三房东”对整治存在抵触,并经常阻挠。

整治工作只能艰难推进。

“分包承租合同无效”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天将在小区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劝离租住者。

同时,据区民防局、区房管局认为,开发商与承租人签订的合同、转包后现经营人签订的合同,均为无效合同,不受相关法律保护。

区民防局已将第一承租人及12名人防工程的现使用人起诉至丰台法院。

同时,工作组还将继续协调开发商、承租人与经营人,力争尽快完成整治。

丰台区综治办负责人介绍,根据初步调查,丰台区的地下空间目前居住着近10万人。

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地下空间的整治。

现场
记者调查地下室遭阻拦
居民李大爷说,这里几乎每个楼栋的地下室都在出租。

昨日下午,记者从7号院的7号楼一单元旁的地下室入口进入,地下二层一个房间住了人,门口摆着简易餐桌,空气浑浊,散发着异味。

这时,一对男女从地面追了下来,并称自己是物业看管地下室的人员,不让记者进入屋内。

但记者要求他们一起去物业公司,遭拒绝。

当记者从这个地下室出来之后,发现刚才的男子在打电话,而记者接下来去另一个地下室入口时,已经有了一名女子在门口“站岗”,并不让记者进入地下。

记者又先后前往近10个地下室的入口,每个入口均有人在“把守”。

另外,还有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一直尾随在记者身后。

小区居民李大爷说,当时这些出租者擅自把地下室打隔断,改建出租屋时,居民们就表示强烈的反对,并向物业反映,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这些违法出租严重干扰了我们的生活。

就拿每个单元的门禁来说,有些人没有门禁卡,所以经常踹门,门禁就坏了。

门禁都修过很多次了,有时候上午刚修好,下午就坏了。

安全得不到保障。

”李大爷说,有些人还乱扔垃圾、在楼前晾晒衣被,小区管理混乱。

背景
北京集中清退人防工程租户
2010年初,北京制定清退人防工程散居户的三年计划。

市民防局局长王永新曾表示,从2011年起,北京将用半年到一年时间,集中清退人防工程中的散居户,今后人防工程将逐步公益化,不用于经营出租住人。

今年8月,市政府发布《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禁止擅改地下空间用途;不得出租违建地下空间;非居住用途的地下空间不能出租居住等。

难点
“房东”要求赔偿1200万
“不仅你们,连我们去做工作的时候,这些经营者都会阻扰。

每次我们去,他们都会把地下室的大门锁起来。

不让我们和租户们见面。

”丰台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这些经营人百般阻挠的原因,就是因为触及到他们的经济利益。

这17名经营人经常阻挠宣传工作。

为此,工作组曾多次约谈经营人。

目前17名经营人的主要要求是,请政府协调开发商赔偿其转让费、装修费、办证费等经济损失或允许其经营至合同期满,其口头要求的赔偿金额为1200万元左右。

这位负责人表示,工作组也就此问题与开发商等进行过沟通,但因为地下室层层转租,开发商、承租人与现经营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复杂,各方就赔偿等
问题无法达成一致。

而且有些承租人拒绝与工作组正面沟通,手机都无法接通,因而给整治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

对话
地下室合同明年不续签
丰台区综治办主任姚建国表示,将为租户提供周边租房信息
新京报:这次丰台区的整治和试点有何背景?
姚建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要进行为期3年的地下空间整治,到2014年3月要完成。

丰台区也制定了3年的整治计划。

地下空间的整治工作之前其实也一直都在开展。

新京报:为什么选三环新城小区试点?
姚建国:首先,它是一个经适房小区,而且是全市第五大、丰台目前最大的经适房小区,这个小区的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而且,这个小区的地下空间是没有按照规定办理手续的擅自出租。

没有人防工程使用证,普通地下室是作为自行车存放地和居民活动空间的,也不能挪作他用。

最后,这里地下空间的出租存在着很大的消防、安全等隐患。

人均面积连4平米都达不到。

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新京报:对于租户的安臵有没有考虑?
姚建国:其实他们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

这些群体正是可能因为租不起楼上的房子,而去租住便宜的地下室。

整治并不是要清退什么人,或是针对哪些经营者,要消除安全隐患,把原本属于居民的空间,还给居民。

这些租户基本上都是在附近就业的,所以这次我们在整治中,还主动向他们整理提供了周边地区较为便宜的正规租房信息。

新京报:此次丰台区的相关部门还起诉了违法出租者,这是出于什么考虑的?
姚建国:这也是两条路来走,一是行政手段,一是司法手段。

行政手段方面,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劝离地下空间的租户。

同时,搭建一个平台,让开发商、承包者、经营者解决他们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利益关系。

如果最后仍然无法清退地下空间,那么就用司法的手段来解决。

而且开发商、承包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纠纷,也可以通过司法判决来解决。

新京报:清退的地下空间,将用作什么用途?
姚建国:恢复其原有的规划和功能。

比如,很多小区都缺少居民活动的空间,普通地下室整治后,就可以改造为居民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方便居民。

新京报:整个丰台区的地下空间整治有什么规划?
姚建国: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地下空间的整治。

今年主要是调查,摸清底数。

并通过三环新城的试点,摸索地下空间整治的办法。

从明年开始,陆续
到期的地下室出租,将不再续签合同。

而凡是非法出租的地下空间,都将陆续采取行政、法律手段,进行关闭和清退。

3.保障居民安全小区修剪树木
市民刘先生反映:我住在昌平区华龙苑南里小区。

最近我发现,小区里树龄十多年的大树被锯断。

请问我们小区砍树的行为有备案吗?
记者核实:记者在华龙苑南里小区看到工人正在用电锯伐树。

一名工人说,因为这些树长得太高了,威胁居民生活安全,所以小区物业请工人来修剪这些树木。

记者看到,约100棵树木从中间被砍下树冠和树枝。

回复一: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称,本市近期风大雨大,公司对可能对居民生活产生威胁的高大树木进行修剪,修剪严格按照昌平区森林公安处规定的树木绿化标准进行,是正常修剪树木。

回复二:昌平区森林公安处流村森林公安派出所称,经核查,华龙苑物业公司对于华龙苑南里小区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大树木进行修理,并不存在砍伐树木的情况,对于树木的修理也符合绿化树木修剪的相关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