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保健食品基本知识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能够增强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食品。
它们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同时还可能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如益生菌、鱼油、葡萄籽提取物等。
保健食品的分类1. 功能性保健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食品,如调节血糖、降低血脂、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
常见的功能性保健食品有维生素类、蛋白质类、膳食纤维类、钙剂等。
2. 营养素类保健食品营养素类保健食品是指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的食品,如维生素类、矿物质类、蛋白质类、氨基酸类等。
它们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帮助改善营养不良的情况。
3. 传统保健食品传统保健食品是指由天然食材经特定工艺制成的食品,如蜂蜜、枸杞、山药片等。
它们多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被用于健脾、养胃、补肾等。
保健食品的功效与安全性保健食品的功效主要通过提供营养物质来实现。
例如,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生长,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并不能替代正常的饮食。
食品是最基本的获得营养的途径,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选择保健食品时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来选择。
此外,安全性也是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保健食品市场上存在不少不良商家,他们可能通过虚假标示、添加违禁成分等手段进行欺诈。
因此,选择知名品牌、有良好声誉的保健食品很重要。
此外,个人在选择保健食品时也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因为不了解自身情况而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保健食品的使用注意事项1. 需要医生指导在使用保健食品时,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对保健食品的使用进行指导,避免因为不合适的用法或剂量而引起问题。
2. 遵循使用说明保健食品使用说明中会有详细的用法和剂量说明,用户应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不可盲目增加剂量,以免超过安全范围。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保健食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健康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和分类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是以满足特定的营养需要为目的,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物质的食品。
根据其功能,保健食品可以分为补充营养类、调节机能类、防治疾病类等多个类别。
二、保健食品的标识为了方便消费者选择和辨识保健食品,我国对保健食品的标识有明确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其安全性:1.产品名称:应清晰明确,不得使用夸大、误导性的词语。
2.成分表:应详细列明产品的成分和含量,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营养成分。
3.功能主张:应准确描述产品的功能和作用,不得含有虚假宣传。
4.批准文号:每一款保健食品都应有批准文号,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查看是否有合法批准。
三、保健食品的安全性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选择有信誉的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查看产品信息:购买前仔细查看产品标识和说明,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和用法用量。
3.避免过量使用:按照产品说明和医生建议使用保健食品,切勿过量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
4.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保健食品时,要留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四、保健食品与药物的区别保健食品与药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费者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避免混淆使用。
1.功效不同:保健食品是以补充营养和调节机能为主要目的,而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
2.审批程序不同:保健食品的审批程序相对简化,而药物则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
3.风险评估不同:保健食品的风险较低,副作用较少,而药物则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第一部分 保健食品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保健食品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于年月日正式实施,办法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其中有三层含义:第一,保健食品的本质是食品,它是食品的一个特殊种类;第二,保健食品强调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第三,有特定的食用人群,但不能宣称有疗效、主治、治疗等作用。
合法的保健食品应具备什么条件保健食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经过必要的功能实验,证明其确实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第二,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第三,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的根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第四,需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第五,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称具有疗效作用。
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共性和区别共性: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
区别: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份(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普通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
保健食品:特定人群食用;普通食品:普遍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一般都具有规定的每日服用量;普通食品:无规定的食用量。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主要是调节人体的机能;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以及相应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
保健食品:不能有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药品:可以有不良反应。
保健食品:可以长期使用;药品: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保健食品经口,以胃肠道吸收为主药品有多种剂型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肤、口服等目前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有哪些年月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审技术规范》规定保健食品的申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增加骨密度、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缓解视疲劳、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改善皮肤油份、减肥、辅助降血糖、改善生长发育、抗氧化、改善营养性贫血、辅助改善记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排铅、促进消化、清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促进泌乳、通便、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脂除了有以上功能的保健食品外,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也纳入了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畴,即要通过批准才能上市销售。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补充营养素、防治疾病等保健作用的食品,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特殊类别。
下面是关于保健食品的基础知识:
1. 保健食品的分类:保健食品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增强体质、调
节生理功能、防治疾病等几种类型。
也可以按照营养成分分为维生素类、矿物质类、蛋白质类等。
2. 保健食品的特点:保健食品具有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此外,保健食品的成分和用法都比较简单,易于使用。
3. 选购保健食品的原则: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其
次要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成分表、使用方法等。
4. 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一般来说,保健食品的用法和普通食
品差别不大,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不可过量食用。
5. 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虽然保健食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但
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一些保健食品可能会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此外,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慢性疾病需要持续治疗的患者,不能盲目使用保健食品。
- 1 -。
保健食品知识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您将深入了解保健食品,包括其定义、分类、功效以及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健食品的定义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功能食品。
保健食品的分类
传统保健食品
基于民间传统经验,如人参、枸杞等。
功能性保健食品
通过科学研究,含有特定的有效成分。
特殊医学用途保健食品
供给特定疾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如糖尿病患者的低糖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的功效与作用
1 增强免疫力
2 促进健康
提供营养素,提高身体抵抗力。
改善特定功能,如改善视力、改善睡眠质量。
3 预防疾病
通过调节机体机能,预防慢性病。
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使用。
注意事项
• 不可替代正常饮食。 • 遵循建议用量,避免过量食用。 • 儿童、孕妇、老年人需根据需求选择。
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根据个人需求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例如补充维生素、增加膳食纤维等。
保健食品市场的现对健康意识的重视提高。
2
趋势
个性化定制、天然有机、科技创新等成为市场发展重点。
3
未来
保健食品行业将进一步规范,消费者选择更加理性和科学。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次培训,您已经掌握了关于保健食品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分类、功效与作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以及市场现状和趋势。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含有一定营养成分或其他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能够在正常饮食基础上,适量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调节生理功能,并具有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保健食品的分类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保健食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维生素和矿物质类: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2.蛋白质类:包括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肽类。
3.植物提取物类:来自植物的提取物,如酚类、黄酮类、多酚类等。
4.奶类:主要包括牛奶粉、奶粉配方等。
5.藻类:如螺旋藻、蓝藻等。
6.菌类:如灵芝菌、气功菌等。
7.膳食纤维类:通常来自植物纤维,如果胶、低聚果糖等。
保健食品的标签及特点在购买保健食品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产品的标签。
标签上包含了产品的基本信息、成分及其含量、使用方法和保存要求等重要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标签上的内容以及对应的解释:1.产品名称:标明了产品的名称,通常以大号字体显示。
2.产品规格:标明了产品的规格,如净含量。
3.成分表:列出了产品中主要的成分及其含量,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配方。
4.保健功能:描述了产品的保健功能和作用。
5.适宜人群:说明了产品适合的人群,如儿童、孕妇等。
6.使用方法:包括了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7.注意事项:提醒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禁忌人群、副作用等。
8.储存方法:告诉消费者如何正确储存产品以保持其品质。
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合理使用:按照产品的说明书使用,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不得超过推荐剂量。
2.食用期限:保健食品也有食用期限,使用过期或变质的产品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检查产品的使用期限并及时使用。
3.相互作用:保健食品与其他药物或补充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使用之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不良反应。
4.禁忌人群:一些保健食品在特定人群中可能不适用,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应该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保健食品知识

保健食品知识保健食品是指能够提供营养物质和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食品。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保健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保健食品呢?保健食品有哪些特点和注意事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保健食品的知识。
保健食品的定义和特点保健食品是指以保持或增强人体健康为目的,具有特定营养成分或其他具有保健功能,并以食用为主要方式的食品。
与传统食品相比,保健食品具有以下特点:1. 特定营养成分:保健食品通常富含特定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
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体的特定需求。
2. 调节机体功能:保健食品不仅具有提供营养物质的功能,还能够调节机体功能。
例如,一些保健食品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消化等功能,能够帮助人体维持健康。
3. 食用为主要方式:保健食品通常以食用为主要方式,通过口服或饮用来摄入。
这种方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能够更好地发挥保健作用。
保健食品的注意事项虽然保健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益,但在选择和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自身需求:在选择保健食品之前,首先要了解自身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
不同人群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2. 注意产品质量:保健食品市场繁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在购买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品牌和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3. 合理使用:保健食品不是万能的,不能替代正常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合理使用保健食品,搭配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4. 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保健食品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使用,不要超过推荐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5. 注意过敏和禁忌:某些人群可能对某些保健食品成分过敏,或者有禁忌症状。
在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时,要注意相关的过敏和禁忌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结保健食品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一种选择。
了解保健食品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提升健康水平。
保健食品小知识

保健食品小知识一、保健食品的定义与分类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它们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能够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维持健康或预防疾病。
保健食品包括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普通食品、调节人体机能的功能性食品、特殊营养食品等。
二、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都是为了维护人体健康,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药品是用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需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而保健食品主要是用来预防疾病或保持健康状态的,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并不能替代药品。
三、保健食品的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保健食品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使用的,其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可以适量使用保健食品,但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同时,一些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也需要谨慎使用保健食品,避免与药物相互作用或加重病情。
四、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机制保健食品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因产品种类和成分不同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功能和作用机制:1.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这类保健食品主要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调节人体机能:这类保健食品通常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如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能够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3.改善肠道健康:这类保健食品主要含有益生元、膳食纤维等成分,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
4.增强运动表现:这类保健食品主要含有一些能够提高运动表现的成分,如氨基酸、能量补充剂等。
五、保健食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保健食品可以帮助充分发挥其功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以下是使用保健食品的注意事项:1.剂量: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使用,不要过量使用。
2.使用时间:根据产品说明书的建议使用时间使用,一般是随餐服用或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服用。
3.使用方式:一些保健食品需要舌下含服或咀嚼,需要注意使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食品第一部分保健食品基本知识、保健食品基本概念(一)保健食品1•保健食品的定义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一一保健食品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2•保健食品必须符合的条件①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②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
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③保健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
④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保健食品与药品有着严格的区别,不能认为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种中间产品或加药产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药品是治病的,而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保健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奏,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作用。
②保健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药品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③保健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按机体正常需要摄取。
例如以下两款产品:表1善存?佳维片产品信息表产品名称善存?佳维片申请人中文名称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申请人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宝带西路4号保健功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每片含:维生素 A 323.6 yg 3■胡萝卜素193.4⑴ 维生素D 3.0速维生素E 8.8mg、维生素B1 0.7mg、维生素B2 0.7mg、维生素 B6 0.7mg、维生素C61.7mg、维生素 B12 1.4卩、生物素18.2 yg叶酸 254.7 yg 烟酸 8.4mg、泛酸 3.1mg、钙 267.3mg、镁 123.8mg、铁 9.3mg、铜 1.2mg、锌 6.8mg、锰2.1mg、铬 31.3 y、硒 31.1 yg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是指声称具适宜于特定人体不产生圈1保健食品标志表2善存多维兀素片(29)产品信息表善存?佳维片属于保健食品范畴,功能声称只能是“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允许出现“治疗”二字,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购买。
而善存多维元素片(29)属于药品范畴,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表3维生素C泡腾片产品信息表维生素C泡腾片同样有保健食品与药品,此外制作的维生素C泡腾片固体饮料属于食品范畴。
3•保健食品的分类:①根据保健功能如缓解视疲劳、增强免疫、改善睡眠、减肥、辅助降血脂等。
②根据产品形式饮料、酒、茶、焙烤食品、片剂、胶囊、粉剂与口服液等。
目前保健食品以药品形式出现的较多,这也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与药品区别的误区。
③根据科技水平第一代一一强化食品强化食品的定义是,根据各类人群的营养需要(为消除营养缺乏病、为满足特殊营养消费群的需要,或为了普遍提高人群的营养水平),有针对性的将营养素添加到食品中去。
目前,欧美各国已将这类产品列入普通食品来管理,我国也规定这类产品不允许以保健食品的形式面市。
第二代 --- 初级产品强调科学性与真实性,要求经过人体及动物学实验,证实其生理功能。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大多属于此类。
第三代一一高级产品不仅经过人体及动物学实验证实其生理功能,而且需要查清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功效成分,以及该成分结构、含量、作用机理、食品的配伍性和稳定性。
与第二代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类的功效成分清楚,结构明确,含量确定,而第二代则往往未能搞清楚产品中起作用的成分与含量。
就我国目前的保健食品市场而言,现阶段的保健食品包括第二、三代保健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
而第三代保健食品目前在我国市场上还不多见,且功效成分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缺乏自己的系统研究。
因此,如何加快功效成分的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加速现有产品的更新换代,显得十分紧迫。
(二)功效成分保健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或称活性成分、功能因子。
富含这些成分的配料称为保健食品基料或活性配料、活性物质。
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其水解程度不同,可分为淀粉、多糖、低聚糖、单糖和糖醇。
在保健食品中常指不容易消化的糖醇、低聚糖和多糖类。
糖醇如山梨醇和木糖醇等。
低聚糖是由2~9个单糖分子的糖类物质,如棉籽糖和水苏糖等。
多糖指含有10个及10个以上单糖的糖类物质,如枸杞多糖、大枣多糖和魔芋多糖等。
2.功能性脂类保健食品常用的功能性脂类主要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n-3和n-6脂肪酸)和磷脂类。
n-3脂肪酸特别是a -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 ,n-6类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A)、亚油酸、丫-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目前被广泛用于功能食品、婴幼儿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中。
磷脂是一类含磷酸的甘油酯,由多种含磷化合物组成,共有40余种,如大豆磷脂,对于维护细胞功能、增强细胞活力和促进细胞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3.氨基酸、肽和蛋白质氨基酸是蛋白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共有20余种,氨基酸因其所含有的侧链R基团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氨基酸,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也不同,且在人体内的作用也有差别。
有些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必须由食物或外源性途径提供,有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及组氨酸(婴幼儿必需)和精氨酸(条件必需)共10种。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食物所供给的来源不足的情况下,机体可以用简单的氨基酸前体物质合成。
这些氨基酸共10种,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
上述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均参与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
保健食品常用的氨基酸有甘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以及氨基酸的代谢物,如牛磺酸和谷氨酰胺等。
肽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氨基酸通过肽键(-CONH-)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由2个或3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分别称为二肽或三肽,3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为多肽。
各种不同类型蛋白的水解物如低聚肽、多肽、酪蛋白磷酸肽等也用于食品功能成分。
蛋白质是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在生物体中比糖类少,但对生命体有着重要作用。
各种特定食物来源的蛋白质如大豆蛋白、乳蛋白、胶原蛋白以及各种功能性酶类,如辅酶Q10等,常用于保健食品的开发。
4.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这类物质在动、植物体中含量极少,但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必需营养素。
维生素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也不是构成机体的结构物质,但却在机体物质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
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
维生素可分为两大类,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o 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膳食中若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
如缺乏维生素A 会出现夜盲症、眼干燥症和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D可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B1可患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阴囊炎;缺乏维生素B3(维生素PP)可患癞皮病;缺乏维生素B12可患恶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等。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不断有新发现,如叶酸能预防小儿神经管畸形,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对同型半胱氨酸有调节作用,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等。
另外,一些维生素的不同化学形式也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功能成分,如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类及衍生物质如B -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隐黄素、虾青素等。
5.矿物元素矿物质(无机盐)是人体内无机物的总称,矿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大于1/10000的化学元素,如钾、钠、钙、镁和磷等。
钙和磷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其他还有镁、钾和钠,它们都是人体的结构和代谢上必需的较大量的物质。
另一类称为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1/10000的化学元素。
如碘、铁、锌、铜、硒、锰、铬、钼、钻和氟等。
它们在体内的量很微少,却起着不可缺少的代谢调节作用。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常用于膳食补充剂和保健食品中的元素有钙、锌、铁、硒和铬等,硒有抗氧化作用,锌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并与味觉有关,铬与血糖代谢有关,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
维生素和矿物质即可以作为营养素又可以作为功效成分,说明营养素和功效成分的关系应呈交叉关系(如图2)。
从种类数量上说,功效成分的要多于营养素,很多功效成分不能作为营养素,如左旋肉碱。
即便是交叉部分的维生素与矿物质,两者的剂量也明显不同。
反映营养素摄入量的指标:平均摄入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平均摄入量(EAR :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推荐摄入量(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反映功效成分剂量的指标:半数有效剂量(ED50、最低有效剂量(MED与最大日允许采食量(ADI)半数有效剂量(ED50 :对受试对象(实验动物或人)半数有效的剂量。
最低有效剂量(MED :对绝大多数(97%~98%受试对象发挥生理功效的最低剂量。
最大日允许采食量(ADI):人每日摄入该功效成分直到终生,而不发生可检测的危害健康的剂量。
作为功效成分的剂量,一般都大于作为营养素的剂量。
例如,维生素C当作为营养素时,其推荐摄入量RNI为100mg/d (14岁以上),而作为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成分时,其最低有效剂量肯定要大于这个数值。
具体多少,目前尚不明确。
6.植物活性成分如有机酸类(如绿原酸)、生物碱类(如褪黑素)、黄酮类(如大豆异黄酮)、萜类(如人参皂苷)等,种类很多,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保健食品中最常见的功效成分。
7.微生物类功能性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类、益生菌和藻类。
真菌类通常分为3类,即酵母菌、真菌和蕈菌(大型真菌)。
酵母:常见的有酿酒酵母、卡氏酵母、富硒酵母和富铬酵母等。
真菌:用于保健食品的丝状真菌如蝙蝠蛾拟青酶、灵芝和红曲霉等,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降低血糖、降低血胆固醇、调节血压等多种生理功能。
蕈菌:也称为“大型真菌”,常见有香菇、木耳、银耳和竹荪等。
它们既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