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实战演练专题系列五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精品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29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0版高考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29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29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3.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

4.特点: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5.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1.遥感概念:即“遥远的感知”,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

2.遥感分类: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3.遥感工作过程4.遥感影像⎩⎪⎨⎪⎧分辨率数值越小,表示分辨率越高分黑白和彩色两种5.遥感技术的特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6.应用: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方面应用广泛。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数字地球 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①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②特点:能随时制作电子地图,查询详细的属性资料,进行多种空间分析,模拟区域内的空间规律和发展趋势。

③优点:图形化、可视化,并可及时更新信息。

④基本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

⑤流程信息输入→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查询)→ 可视化表达(地图、三维视图、多媒体等) (2)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的四类基本问题 ①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a .查询“地点”和“状况”。

b .查询符合一定条件的地物的分布、位置。

②趋势分析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地物的发展趋势 ③模式问题通过地物分布及其组合规律的模式分析――揭示④模拟问题利用已掌握的规律――模拟(3)应用①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

②城市规划。

③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高考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下图中洪水监测和评估分析系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D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2.下图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来选址的流程图”,此流程图最可能是为下列哪种设施选址设计的(A •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B.汽车加油站C.地下水天然补给区 D •大型游乐场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Z 2 /圧"ftfJr-,"的存\Jr-+.l止KJ扣XI悲备皿莽)此吐F«谄胃的电人It不主幡TrAAw适也RM机鞭豐3.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A .东风B .西南风C.西北风 D .东北风4•若在该区域建CBD,最宜选择在()A .甲B .乙C.丙 D .丁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干道市区与郊区之间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 4 6 « JO JI M 16 IS 20 22I4M <h>5•关于图中①②曲线所反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B.①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C.②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D . 14时进出城的车流量相等6 .交管部门对市区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利用了()A .全球定位系统B .数字地球C.地理信息系统D .遥感技术土地覆被是指覆盖地面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植被,也包括陆地表-面的水体等,其时空变化综合反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2000年和2010年土地覆被状况(颜色深浅代表不同覆被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例» 河血J 湖泊国界匚3研究区•地点7.甲、乙两地土地覆被类型分别是()A .耕地裸地B .森林耕地C.裸地草地D .草地森林8.图中水体北部面积变化较南部大的原因是()A .北部降水少、蒸发强,入湖水量减小B. 人湖河流修建水库,大量引水灌溉C. 北部地势较高,湖水大量流失 D •北部为砂质湖底,湖水下渗快9 .能够确定该区域 2000年至2010年各类土地覆被变化面积的技术是( )A .遥感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物资严重缺乏,诸多企业停产。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点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GIT)是一种集成了地理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下面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点。

1.地理数据的获取地理数据的获取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测绘技术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表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等数据。

GPS定位技术可以准确获取地理位置坐标,用于定位和导航。

测绘技术则是通过测量和绘制地表特征的方法获取数据。

2.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地理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转换、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操作,以便于后续的应用。

地理数据的存储可以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MySQL等,也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自带的数据格式。

3.地理数据的分析地理数据的分析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空间分析、属性分析、网络分析等。

空间分析可以通过空间关系、空间变化和空间模式等方法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规律。

属性分析主要通过对属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挖掘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网络分析则是对交通网络、电力网络等进行优化和规划。

4.地理数据的展示和发布地理数据的展示和发布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通过地图制作、地图发布和地图服务等方式实现。

地图制作可以使用GIS软件对地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制作出直观、清晰的地图。

地图发布可以通过将地图数据发布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在线使用。

地图服务则是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将地理数据存储在云端,提供给用户按需访问。

5.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信息技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

它是一种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功能数据相结合,进行有效管理、分析和展示的集成应用系统。

GIS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灾害预警、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4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4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目录
关键能力
能力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2)青藏高原环境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有( BC )
A.遥感光学成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B.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 C.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 D.可以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 解析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获得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 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B、C正确。遥感光学成像必须有良好的光 照条件,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遥感不能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A、D 错误。
目录
必备知识
///////
三、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对_地理数据 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管理 分析
目录
必备知识
///////
3. 应用 (1)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 范围 及受灾 情况 。
(2) 为制定减灾预案、_评估灾害损失 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 思考] 如果将地理信息系统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监测哪些方面?
题意。
目录
3
核心素养
目录
核心素养
[ 情境设置]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溢油污 染事故,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地分析与评 价海洋保护区遭受此事故的污染风险。 在渤海湾溢油污染模拟中,研究人员利 用地理信息技术模拟了石油在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48小时、60小时和72 小时的时间内油污到达的地点和扩散线 路,并推测出油污的影响范图。
空间
监控 信号接收
3. 功能:提供精密的_三维坐标 、速度和时间。 4. 优点:_全球性 、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目录
必备知识
三维坐标
///////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专题测试卷: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专题测试卷: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间:60分钟总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利用新型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测量时,无人机会通过卫星定位引导自动拍摄监测地块的高清航拍影像,然后利用专用软件进行后期处理。

据此回答1~2题。

1.获取调查地块农作物高清航拍影像的技术是( )A.RSB.GPSC.GISD.VR[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遥感是通过传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可以通过该技术获取农作物高清航拍影像。

故B、C、D错误,A正确。

2.利用专用软件进行后期处理获得的数据可以分析调查地块( )A.土壤酸碱性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B.土壤含水量和农作物的种植结构C.气候变化和农作物的种植变化D.农作物的作物单产和作物种类[解析]土地酸碱性无法通过所得的数据分析求得,故A错误;土壤含水量需要就地勘察,无法通过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分析调查,故B错误;该地气候变化无法通过遥感影像获取,故C错误;农作物的单产和作物种类可以通过遥感和GIS技术的数据处理分析获取,故D 正确。

故选D。

某游客从下图中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上的某地图软件提示:“前方1千米处行驶非常缓慢”。

热力图是该地图软件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

下图为某区域热力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图软件发出该提示,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RSB.GIS、RSC.GPS、GISD.GIS、RS、GPS[解析]根据材料,该地图提示需要对车辆进行定位,使用的技术有GPS技术。

需要对线路状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用GIS技术,C对。

RS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不能定位或分析数据信息,A、B、D错。

4.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C.预测景区游客数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解析]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核定区域游客数量,游客数量是不断变化的,C对。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专题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演练测评含解析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专题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演练测评含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读图完成1~2题。

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2.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靠( )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解析:第1题,RS(遥感技术)可用于自然灾难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难的发展,GPS是获得位置信息,GIS是分析和处理图像和位置信息。

第2题,该图的绘制须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须要运用GIS。

答案:1.C 2.B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中的频率越来越大。

读GIS分层图,回答3~4题。

3.依据上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难最可能为( )A.滑坡B.泥石流C.火山喷发D.地震4.一位年轻探讨员不当心把完整的图层弄丢了,现在须要制作出完整的图层,它须要填补的甲最可能是( )A.坡面起伏状况B.坡向C.坡面侵蚀状况D.地层厚度解析:第3题,通过资料图层和阶段成果图可知,该地质灾难和坡度陡缓、地层倾斜方向、活动断层亲密相关,最有可能是滑坡。

第4题,读图可知,由甲和地层倾斜状况能得出“顺向坡面”的结论,则甲最可能是坡向。

答案:3.A 4.B人口密度分布图是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绘制人口密度分布图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RS B.GPS和GISC.RS和数字地球D.RS和GIS6.依据人口密度分布图,可以(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D.预料城市人口增长率解析:第5题,人口密度分布图须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终的合成叠加则须要用到GIS技术。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点归纳1.遥感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可以说,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

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命题趋向】本专题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结合各类资源的普查、环境和灾害的监测考查遥感的应用。

第二部分是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三部分是结合野外测量、飞机、轮船的航行等考查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本专题主要考查3S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3S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侧重考查了在沙漠逃生、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矿产勘测等方面的实际使用。

2.从考核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3S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呈现,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但分值不重。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和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关于3S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命题趋势:结合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在交通、治安及救助导航中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地球的含义可能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

【回归教材】测试要点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的技术核心,它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者有机结合,即被称为“3S”。

目前,3S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

测试要点二: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①资源普查:矿产、水、土地、森林草场、野生动物资源等;;②灾情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③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附解答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附解答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热点专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1~2题。

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答案】C【解析】RS(遥感)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

2.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答案】B【解析】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GIS。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如今物流快递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B.合理分配车辆C.降低能耗D.提高运营成本【答案】D【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交通车辆实时监控,综合各个车辆的运行情况,总结反映出各交通线路上车辆的总体运行情况,从而指导车辆走最合理的路线,达到在各交通线上合理分配车辆的目的,对各车辆来说,可以加快运行速度,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

4.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的制作主要使用了()①遥感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A【解析】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是通过遥感获得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加以处理后得到的。

南华礁(8°45′N,114°13′E)为南沙群岛中部的一个珊瑚环礁(环礁内一般有厚达1 000余米的造礁石灰岩,其基座为玄武岩质海底火山,呈环状或马蹄状),是中国固有领土,自2015年4月11日至12月下旬,越南非法造陆活动在礁盘两侧填出了共0.03平方千米的陆地。

下图为南华礁西航道2015年8月28日与2015年12月31日对比图。

回答下题。

5.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监测南华礁面积变化趋势,其使用的技术是()①北斗导航系统②遥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两幅图是前后不同时期的比照图,是通过遥感获得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加以处理后得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单项选择题
近些年来,我省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城市规划得以完善.据此回答23一24题. 1.快速准确统计各地近些年城市用地变化,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 RS
B. GPS
C. GIS
D. RS, GPS
答案:C
【解析】统计信息,一般使用GIS比较迅速。

2.部分城市规划中,在郊外建立了政务新区。

建立政务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
B.增加土地供应量,缓解高企房价的压力
C.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D.分散中心城区职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南沙渔船船位监测系统”,在渔业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成果。

关于该监测系统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为渔民预测捕鱼量、补偿损失 B.成为远洋渔船安全捕捞的“保护神”
C.为捕捞渔船提供导航、航海通告 D.为渔民提供海况、渔讯等信息服务
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对接任务期间,远望号测量船执行了海上的跟踪和测控任务。

据此完成第1题。

4.远望号测量船准确到达太平洋指定海域,并及时发现、稳定跟踪测控目标,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与数字地球
【答案】A
【解析】远望号测量船准确到达太平洋指定海域,需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及时发现、稳定跟踪测控目标,需借助遥感技术。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地物反射的波谱特征判断识别地物。

读图6回答10、11题。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地物反射率最高值均集中在可见光区
B.反射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沙漠
C. 0.8—0.9微米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小麦
D.湿地的反射率均最低且随波长增加而降低
6.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反射率也有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
①水体污染状况 ②人口密度的变化
③树木生长状况 ④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反射率也有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水体污染状况和树木生长状况。

下图是某城市的空间资料,读某城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得出的统计资料。

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甲区有11000人、乙区有18000人、丙区有17000人;已知城市计划分区每一方格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比例而定。

完成8~9题。

图6
7.在GIS软件中将人口数据与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向量图层结合后,转换为图b的网格式数据,则图中网格代码6的人口为
A.2500
B.3000
C.4500
D.6000
8.据地价和土地利用图层,推断该区域交通图层最有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