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沥青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福塔纤维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

福塔纤维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福 塔 纤 维 沥青 混 凝 土性 能 研 究
曹 丽萍 袁 峻 孙 立 军 , , ,崔 毅。 ,杨 硕
(. 1 同济 大学 道路 与交通工程教育部 重点试 验室 , 上海 [ 摘 209 ; 2 北京特希达科 技有限公 司,北京 10 1) 002 . 00 1
要]福塔纤 维( O T  ̄ A ) FRA R 是一种新 型的聚合 物有 机纤维 , 由聚丙烯 ( o p pl e 和芳 纶( elr按 它 Plr y n) yo e Kv ) a
a d Ke lr b h s ai 1 T e hih tmp rt r efr n e,lw e e au e p roma c n tr n va y t e ma s rt 3: . h g e e u e p r ma c o a o o tmp rt r e r n e a d wae f s s e tvt r v u td f rF u c p ii ae e a ae o ORT y l A ̄ AR b rrif re s h l mitr t 0 5% Fot b r i f e -en o c d a p at x ue wih 0 4 ra f e ,Doa i i l nt

i rr ifr e s h l f e -en o c d a p atmit r t 3% Doa i fb ra s h tmitr to t b r Th e uti d c ts b xu ewih 0. ln t e nd a p a xu e wi u e . er s l n iae i l h i f t a ORT h tF A ̄ AR eno c d a p atmitr a x eln e o ma c T e r if re s h xu e h se c le tp r r n e l f h n.t e me h n s t a h c a im h tFORTA ̄

聚合物纤维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

聚合物纤维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

好不要 超过 4 i。湿 法 拌 和 是 预 先 将 纤 维 与沥 mn 青按 规定 的用 量 比进行 拌和 , 到纤维沥 青胶体 , 得
入纤维材料, 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整体物理力学 性能 。沥 青混 合料 具 有 明显 的粘 弹 性特 性 , 强 其 度和 刚度随温 度变化 差别很大 。而在混合 料 中添 加纤维后 , 在高 温 下纤 维 对沥青 的稳 定和 加筋 作 用 , 提高混合 料 的高 温性能 。 可
11 拌和 温度 .
由于加入纤维 , 沥青混 合料 的粘度增大 、 使得 空 隙率增大 , 样 在 同样 的击 实功 作 用 下和 不加 这
入纤维相 比, 就有击 而不 实 的现 象 , 以有必要在 所
考虑在 本试 验 因 为加 入纤 维 的缘 故 , 以在 所 试验 中将 沥青加 热到 10 一10 7℃ 8 ℃。集 料和矿 粉
10 7
~10 。 8
12 拌 和时 间和顺 序 .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因此 , 改善沥 青 路 面 的使用 品质 , 长道路 的使用 寿命 , 高公路建设 投资效 延 提 益, 是我 国道路 工程技 术人员所 面临的重要课 题 。 目前 在改善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用 性 能 方 面从 事 的研 究 , 面通过 改 善骨 料 的级 配来 提 高沥 青 混合 一方
在烘箱 的加 热 温 度为 15 拌 和 的 温 度控 制在 7 %,
收 稿 日期 :20 —0 —1 08 9 5 修 订稿 1期 i20 —1 3 08 0—1 1 于 东 北 林 业 大
不加 纤维拌 和温度基础 上提高 l , 实温度 为 0℃ 击 15 ±5 试模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烘箱里 加热 。 4℃ ℃,

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止 水 分 蒸 发 , 其 是 在 干 燥 天 气 , 凝 土 试 件 制 作 后 如 果 没 有 立 施工 现场 应做 好结 构构件实际养护条件的测温记录。 尤 混
即覆盖而失水 , 会影 响试件 的早期 1d 3d甚至 2 , 8d强度值 , 这一 2 加 强施 工现 场混 凝土试 块 的管理 工作 点对高强度混凝土试件特别 重要。 对建筑材料进 行规 范 、 学 的检测 和评价 , 科 是保 证评 价工程 2 采用标 准养 护的试块 , ) 应在温度为 2 0℃ ±5℃的环境 中静 质量 的关键环节 , 为保 证对 工程质 量作 出准确 评价 , 施工 单位在 置一昼夜 至两昼夜 , 进行 编号并 在混 凝土 表面标 上“ 混凝 土强 度 抓工程质量 的同时 , 加强对 混凝 土试块 质量 的管理 工作 ; 应 为杜 等级 、 成型 日期及工程部位” 然后拆模 , , 拆模 时要轻拿 轻放 , 防止 绝试块管 理中存 在的问题发生 , 施工现 场制作 的混凝 土试块均应
据规范要求 , 采用马歇 尔击实法成型低温劈裂 和冻 融劈 裂试件; 用 轮碾仪成型车辙试验板和疲劳试验板并切割成相应规格的试件。
1 2 试 件 成 型 .
2 试 验及 结 果分析
1混凝土试块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 的薄膜覆 盖表面 , ) 以防 按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确定 。为了准确计算 等效养护龄期 ,
关键词 : 维, 青混合料 , 纤 沥 路用 性 能 中图 分 类 号 : U5 2 T 0 纤 维 作 为 一 种 高 强 、 久 、 轻 的增 强 材 料 , 沥 青 混凝 土 中 耐 质 在 文献标识码 : A
制备 两 组 沥 青 混 凝 土 : 组 为 普 通 沥 青 混 凝 土 , 度 为 一 密

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及应用

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及应用

的水稳定性满足要求。试验结果表 明 , 加入纤 维对沥青混 合料 的
水稳定性有明显 的改 善 作用 , 主要是 因为纤 维 可 以吸 收部分 沥
青 , 而 增 大 沥 青 用 量 , 高 沥 青 饱 和 度 , 且 使 粘 附 在 矿 料 上 的 从 提 并
最大伸长率/ %
抗拉强度/ R MP
层 沥 青 比 界 面层 以外 的 自由 沥青 粘 性 强 , 定 性 好 。 稳
2 纤 维沥 青混 合料路 用性 能试 验 2 1 沥青 混合料 高温稳 定性试 验 .
沥青混 凝土路面的强度和刚度 随着 温度升高而下 降 , 了保 为
证 沥 青 混 凝 土 铺 装 层 在 高 温 季 节 行 车 荷 载 反 复 作 用 下 , 至 于 产 不
表 1 德 兰 尼 特 AS纤维 技 术 指 标
名 称 纤 度 / tx de t 纤 维 密 度 / ・m~ gc 直径/ / an 参 数 19 1 1 .8 l 4
道衙道一道宝河段 二级公路地处 山西 东南部地 区, 根据 当地 的 自 然地理条件并结合 J G F 02 0 公 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 规范关 T 4 —0 4 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的指标可知 , 在掺加 纤维后 的沥青混合料
关 键 词 : 维 沥 青 混凝 土 , 用 性 能 , 纤 路 应用 中图 分 类 号 : U5 2 T 0 文献标识码 : A
随着 晋城 地 区经 济 和交 通 运 输 事 业 的 发 展 , 通 量 的 不 断 增 改善 。因为车辙的形成 过程 主要是 由于初期 沥青混 合料本 身 的 交 大 , 辆 行 驶 就 对 公 路 路 面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传 统 的 悬 浮 式 密 压密 以及随后沥青混 合料 的侧 向流 动变形 。加入纤 维与 未加纤 车

温拌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温拌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 )温 拌 剂 能 够 显 著 改 善 较 低 温 度 下 沥 青 对 石 料 的 2 裹 覆 能 力 。 通 过 对 温 拌 剂 掺 量 和 成 型 温 度 两 个 因 素 进 行
温 度 为 1 0 ℃时 密 度 要 高 于 1 0℃ 时 , 明 混 合 料 成 型 温 试 验 . 合 对 成 本 的 综 合 考 虑 确 定 温 拌 剂 掺 量 为 1 %, 3 2 说 结 0 混
筑路 机 械 与 施 工 机 械 化 , 0 0 2 ( 1 : 9 6 2 1 ,7 1 ) 5 — 1
[ ] 王 江平 , 2 洪
斌. 节能 减 排 型 温拌 沥 青 混凝 土特 性 与 应 用 [] 筑 J.
路 机 械 与施 工 机 械 化 ,0 8 2 ( ) 4 — 3 2 0 ,59 :1 4 .
报: 自然科 学版 ,0 22 ( ) — . 20 ,2 6 : 7 5 [] 刘 薇, 8 张 捷 , 林 柯, . 等 温拌 沥 青 混 合 料 S A一 3 用 性 能 M 1路
在 某 ~ 温 拌 剂 掺 量 下 .稳 定 度 随 成 型 温 度 的 变 化 如 图 5 示 。 从 图 5 以得 出 : 同 一 掺 量 下 , 定 度 随 成 型 所 可 在 稳 温 度 的 升 高 而 增 加 。 在 掺 量 为 7 ,, 定 度 与 成 型 温 度 %B- 稳 - j 呈 线 性 关 系 . 稳 定 度 较 差 ; 在 掺 量 为 1 %、 度 1 0 o 但 而 0 温 3 C 以 上 时 , 定 度 均 高 于 掺 置 为 1 %时 。综 合 以 上 各 方 面 的 稳 3 因 素 , 拌 剂 添 加 量 为 1 %, 合 料 成 型 温 度 选 择 1 0 ℃ 。 温 0 混 3

纤维用量对沥青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

纤维用量对沥青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

0 前 言
随着 中国公路交通 的发展 、 通量迅速增大 、 交 车辆轴 重增 加以及 普遍 的车辆超载现象, 对沥青路面所用的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为此, 如何改善路面的使用 品质, 延长路 面的使用寿 命 已成为公路研究人员重新关 注的焦点 采用纤 维加强沥青路面是一 个有效措施 纤维在混凝 土中的主要作用是阻止混凝土 的低温收缩裂 缝, 改善混凝土 内在的品质, 提高混凝土的变形能力 和耐久性[ 而玄武 1 ] 岩纤维作 为一种新 型材料日由于其优 良的性 能 . , 目前已成 为各 国学者 2 试 验 结 果分 析 研究的热点。 相关研究【 表明 . 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 混凝土基复合材 不同纤维掺量沥青混凝土的劈裂 回弹模 量试验结果见表 3 劈裂 . 料具有 良好的物理与准静态力学性能 . 而用玄武 岩纤维增 强沥青混凝 抗拉强度 R 与纤 维掺 量的拟合 曲线见 图 1 T .破坏劲度模量 S 与纤维 土 的相关研究还很鲜见 因此本文就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 掺量的拟合 曲线见 图 2 。 的抗拉性能进行 了试验研究. 通过对不 同纤维掺量 的沥青混凝土 的劈 表 3 玄武岩 纤维混凝土的劈裂试验结果 裂抗拉强度和破 坏劲度模量 的试验结果进行 比较 , 出了最佳纤 维掺 提 纤维掺量 试件高度 破坏荷载 劈裂抗拉强 水平方向总 破坏劲度模 量. 为玄武岩纤 维在道路工程 中的应用提供 了试验数据
科技信息
0本刊重稿 O
S I N E E H O O YIF R TO CE C &T C N L G N O MA I N
21 年 01
第 3 期 3
纤维用量对沥青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
高春妹 , 张熙颖 董伟智 梁 鑫 2 - 2 (. 1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02 ;吉林大学交 012 3 . 通学院 吉林 长春 102 ) 02 3

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青, 形成有一定厚度的 、 一个新形成 的相 , 为界 面层 。界面层 的 化点上升 , 称 温度稳定性 大幅度 提高。同时纤维 的“ 加劲 ” 使沥青 混 结构与性质取 决于沥青 与纤维两相 的性质 , 界面层 的作 用是连 接 合料 可使 用稠 度较 低 的沥青 , 样也 有助 于减 少低 温裂缝 的出 这
与纤维表面产 生的吸附作用 、 物理浸润作用 以及 有时存 在 的化 学 较高 的沥青用量和 稠度较 低沥 青所组 成 的玛碲脂性 能是 密切有 键作用 , 使沥青呈单 分子状 排列在 纤维表 面 , 形成结 合力 牢 固的 关 的 。 “ 结构沥青” 界面层 。
1 3 阻 滞 作 用 . [ ] 余 学芳, 邑宁. 煤灰 混凝土 的抗裂性 分析 [ ] 混凝土 , 5 董 粉 J.
1 机理 分析
1 1 吸 附作 用 .
短纤维在沥青基体 内的分布是 三 向随机 的。 由于截 面纤细 , 使得纤维掺量不大 的沥 青基体 内, 短纤维 数 目却相 当大 , 形成 纵
横交织的空间 网络 。如纤 维掺量 为 3 2 时 ( 占沥青混 合料 重 .% 约 纤 维 直径 一般 小 于 2 肌 , 相 当大 的 比表 面 积 , 0 有 每克 纤 维 的 0 2 , .% 以下以 0 2 表示 该 掺量 ) 每克 沥 青 中约 有 52 0根纤 .% , 0
[ ] 李秋义 , 家和 , 向宁. 2 李 杨 高掺 量粉 煤灰混 凝土 力学性 能试 [ ] 钱 觉时. 7 粉煤灰特性 与粉煤灰 混凝 土 [ . M] 北京 : 学 出版 科 验研 究[ ] 低 温建 筑技 术,0 2 2 -24 . J。 20 ( )4 —3
筑 ,04 3 :4 . 20 ( )7 7

纤维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与路用性能研究

纤维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与路用性能研究

S ud n Dy a i o u u n a o e te fFi e t y o n m c M d l sa d Ro d Pr p riso b r Ren o c d As h l n r t i f r e p atCo c e e
W AN G i Le
路用性 能 的改 善机 理 。
料 , 善 沥青 胶浆 以及 沥青 混合 料 的综合 性 能 , 而 改 从
提高 沥青 路 面使 用 品质 的复合 材料 。相 比于 其它 改 性方 法 ( 如聚 合物 改性 ) 纤 维 改 性 沥青 混 凝 土 的突 ,
出特 点 是能 阻止 混凝 土结 构 中裂缝 的 扩 展 ( 括 温 包
( u n x Ta so ai eerhIs tt,N n ig un x 5 0 0 ,C ia G a gi rnpr t nR sac ntue a nn ,G a gi 3 0 7 hn ) t o i
[ s at hs ap r ee ce em x gl nnf es p l s r b r a db slmiea f e Ab t c]T i p re sah dt ii g i b r, o et e n aa n rl b r r r h n i i y ef s i t i
增强作 用最为显著 ; 同时 , 掺加各种纤维后沥青混 合料的疲劳性能和高温抗 车辙 性能也得到 明显改 善。
[ 键 词 】沥青 混 合 料 ; 维 ;动 态 模 量 ; 劳 性 能 ;车辙 关 纤 疲 [ 图 分 类 号 】U4 4 1 中 1 .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7 — 60 2 1 ) 1 0 8 — 4 文 6 4 0 1 ( 02 0 — 1 3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 、 轴载的加重及 人们生活水 平的 日益提高 , 对道路使用 质量 和服务 寿命 的要求 越来越 高. 传 统材料难 以满足使用需求 , 人们越来越多 在沥青路面 中应用 新型 材料. 欧美一些 国家 于 2 0世纪七八 十年代 就开展新 型
B n br 及 D l iA oi es i f o n S两 种 典 型 纤 维 与 不 掺 纤 维 的 A 一 at K 1 行 马 歇 尔 试 验 、 温 车 辙试 验 、 散 试 验 、 留稳 定 度 试 3进 高 飞 残
第 2 6卷
第 5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 . 6 NO 5 1 2 . ¥e p.2 0 12
20 1 2年 9月
J OURNAL OF CHANGSHA UNl VERSl TY
纤 维 沥 青 混 凝 土 性 能 的试 验 研 究
陈 晋华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 院, 福建 福 州 3 00 ) 5 0 7 摘 要: 通过 对掺入 B n br 及 D ln S的 A oi es i f oaiA t K一13混合料进行马歇 尔试验 、 留稳 定度试验 、 残 飞散试验、 高温车辙试
根据 马歇尔 试验 结果 并结合 实 际经验综 合确 定未掺 纤
维 、 D lnt S纤维及掺 B nf es 掺 o iA a oibr 纤维混合料的最佳油石 i 比分 别为 5 2 54、. , . 、. 5 3 由此 可见 , 掺入增强纤维提高 了沥青
收 稿 日期 : 1 0 2 2 2— 7— 0 0
验、 小梁低 温弯曲试验研 究 , 结果表 明, 沥青混凝土 中掺入增强纤维后 , 留稳定度 、 在 残 动稳 定度提 高 , 可大幅度 降低 混合 料的
飞散质量损失 , 改善 低 温抗 裂 性 能 .
关键词 : 纤维 ; 沥青混凝 土; 试验研 究
中图 分 类 号 : 44 U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6 1 2 1 )5— 0 3— 3 10 4 8 (0 2 0 0 2 0
验 、 梁低 温弯曲试 验 , 比分析纤 维对 沥青混 合料 的加强 小 对
作用及改善效果.
纤维增强材料在道 路上 应用 的研究 , 了大量 的工 作 , 得 做 取
了很好 的应用效果 J我国早期在沥青混合料 中通 常使用木 . 质素纤维稳 定剂 , 在 应用 过程 中发现 木质 素 纤维 太短 且 但
1 试验 材料
1 1 沥青 .
脆, 在沥青混合料 中不能充 分发挥 增韧 作用. l 我 国使用 E前
的化学纤 维 主 要 包括 聚脂 纤 维 、 丙烯 腈 纤 维 等. 文 对 聚 本
采用 5 S S改 性 壳 牌 7 #沥青 , 性 能 指 标 如 表 1 % B 0 其
所示.
试验所选纤维统一 为混合料 重量 的 2 2 % , .5 0所选混合料
级配 为 A K— l 配 中值 . 3级
2 1 马歇 尔试 验 .
用量.
22 沥青 混合料 车辙试 验 . 按未掺纤维 、 D ln S 掺 oaiA 纤维及掺 B n br 纤维混合 t oi es i f 料最佳油石 比分别制 作混 合料试 件 , 在标准 试验 条件下 , 以
6  ̄作 为车辙试 验标准温度 , 01 2 加载水平为 0 7 P, . M 通过 1 h持
续试验 , 录荷 载 一 记 变形 曲线 , 以试 件在变形稳 定时期 , 每增 加 1 m变形需 要行 走 的次 数 ( m 即动稳 定度 ,  ̄mm) 0/ 来评 价 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其试验结果如表 3所示.
表 1 沥 青 性 能 指 标
12 纤 维 .
尼维 ( oibr) B n es 和德国德 兰尼特 ( o nt S , i f D l iA ) 其技术 指标 a
如 表 2所 示 .
我国 目前 使用 的聚合物纤维主要有 2种 , 分别 是美 国博
表 2 纤 维 技 术 指 标
2 路 用性 能试 验
作者简 介: 陈晋华( 9 2一) 女 , 17 , 福建福清人 , 福建船政交通 职业学 院实验 师 , 硕士. 研究方 向 : 道路工程
2 4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21 0 2年 9月
表 3 车辙试验 结果
2 5 沥青 混合 料 飞 散 试 验 .
混合料 飞 散试 验 按 未掺纤 维 、 D i i A 掺 o nt S纤 维 及掺 a B nf es o ibr 纤维混合料分别 成 型 马歇 尔试 件 , 2 ℃ 恒温 水 i 在 0
槽 中养生 2 O小 时 , 放入 洛杉矶 试 验机 中 , 3 rm n一3 r 以 0/ i 3/ 从表 3结果 可以看 出, D l i A 掺 o nt S纤维及掺 B nf es a oibr i 纤维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明显高 于未掺纤 维混 合料 的动稳定
a r n的速度旋转 3 0转 , 算沥青 混合料散 落材料 的质量 百 i 0 计
分 率 , 以 评 价 纤维 对 于 沥青 混 合 料 结 构 的 加 强 作 用 及抗 松 用
度, 其提高 幅度达 4 % 一 5 不等 ; 车辙试 验 的总变形 率 5 5% 从 来看 , D l iA 掺 o nt S纤维及掺 B nf es a o ibr 纤维混合料的总变形 i
值也都较小 , 其变化 规律 与动稳定 度相一 致 , 由此看 出掺 加 D ln S及 B nf es o iA at oibr纤维 的沥青混 合料可用 于重 载 、 温 i 高
地区.
散能力 . 验结 果如表 6所示. 试
表 6 飞 散 试 验 结 果
2 3 低 温 小 梁 弯 曲试 验 .
随着温度降低 , 沥青混 合料 强度和劲 度得 到提 高 , 变 而
形能力却下降 , 并出现脆 性破 坏. 温小 梁弯 曲主要用 于评 低 价沥青混合料 的低 温抗裂 性能 , 试验 按未掺 纤维 、 D ln 掺 oai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