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

合集下载

乙炔

乙炔
纯净的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由电石生成的乙炔中因混有 H2S等杂质而有特殊的臭味)。
在标态下,密度为1.16g/L, 比空气略轻,微溶于水,易溶于有 机溶剂。
三、乙炔的结构
乙烯燃烧有黑烟
乙炔燃烧有大量黑烟 含碳量:乙炔
乙烯
(C2H4)
乙炔的分子式可能为 C2H2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乙炔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乙炔的结构式可能为 乙炔中含 不饱和键
HCCH
名称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乙烯 C2H4
乙炔 C2H2
H C C H
H H
H-C=C-H
CH2=CH2 平面型分子
H—C≡C—H
CH≡CH 直线型分子
空间构型
碳碳叁键的结构特点
键型
键长
C C C C C C
1.54×10-10 m
1.33×10-10 m
1.20×10-10 m
5、注意:
(1)用分液漏斗代替简易装
置中的长颈漏斗控制流量;
(2)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速率;
(3)因电石中含有 CaS、Ca3P2等,也会与水 反应,产生H2S、PH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 体会有难闻的臭味; (4)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请选择合适的装 置和试剂。
NaOH溶液
二、乙炔的物理性质
现 象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能在空气中燃烧,火焰 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溴水褪色
2、加成反应
H-C≡C-H + Br-Br →
1, 2—二溴乙烯
+ Br-Br → 1, 1, 2, 2—四溴乙烷
两步合并: H-C≡C-H + 2 Br-Br →

乙炔_乙炔

乙炔_乙炔

化学 性质
二、乙炔的性质
物理性质
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微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A)氧化反应:
(1)被氧气氧化:
甲烷、乙烯、乙炔的燃烧
淡蓝色火焰
火焰明亮 带有黑烟
火焰很明亮带 有浓烈黑烟
实验现象:火焰很明亮,带有浓烈黑烟 完全燃烧方程式:
2C2H2+5O2 点燃 4CO2+2H2O
观察分析上面的热化学方程式,并思考生产中 为什么常用氧炔焰来切割或焊接金属,而不用 氧烷焰或氧烯焰呢?
乙炔完全燃烧所需氧的物质的量最少,生成水的 物质的量也最少,因此燃烧时用以提高氧温度以 及水气化所消耗的反应热也最少,所以乙炔火焰 温度最高。
(2)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2KMnO4 + 3H2SO4 + C2H2 → 2MnSO4 + K2SO4 + 2CO2 + 4H2O
b.与H2加成
催化剂
CHCH + H2
CH2=CH2 + H2
催化剂
CH2=CH2
CH3CH3
c.与HCl加成
CHCH + HCl nCH2 = CHCl
催化剂
CH2= CHCl
氯乙烯
催化剂
加温、加压
CH2CH
n
Cl
聚氯乙烯
聚乙烯:用聚乙烯薄膜做成塑料袋是无毒的,可
以用来盛装食物,只是强度差些,且不能经受80℃ 以上的高温,并有一定的透气性,不宜长期用来盛 装茶叶、香料等。
四、乙炔的用途
1、乙炔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切割或 焊接金属。 2、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 以用来制备氯乙烯、 聚氯乙烯和乙醛等。

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

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

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乙炔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2,它的结构式为H-C≡C-H。

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

本文将对乙炔的基本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包括乙炔的制备、性质及反应等方面。

一、制备乙炔乙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石灰石法:将石灰石(CaCO3)与焦炭(C)加热至高温,然后通过输送氮气或空气进行高温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CaO)和一氧化碳(CO)。

接着,将二氧化钙(CaO)与焦炭(C)加热至1400℃左右,反应生成乙炔。

CaCO3 + C → CaO + COCaO + C → CaC2 + CO2. 乙炔仪法:利用乙炔仪将水合乙酸或乙腈等物质电解制备出乙炔。

CH3COOH + H2O → C2H2 + CO22CH3CN + 2H2O → C2H2 + 2NH33. 液体乙炔法:通过各类液体烃类(如乙烯)的脱氢反应,得到乙炔。

二、乙炔的性质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与空气具有较大的爆炸范围。

乙炔可以溶解于水、酒精、丙酮、苯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丙酮和水。

乙炔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在高温、高压、阳光等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

乙炔的燃烧产生高温和暴露的炽热火焰,可用于切割金属。

三、乙炔的反应乙炔具有丰富的化学反应性,主要反应有:1. 加成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乙炔可以和H2、Cl2、Br2、HCl、HBr等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乙炔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C2H2 + H2 → C2H42. 氢化反应:乙炔可以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乙烯。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钯等贵金属。

C2H2 + H2 → C2H43. 氧化反应:乙炔可以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当乙炔含有不完全燃烧产物时,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2C2H2 + 5O2 → 4CO2 + 2H2O4. 卤素化反应:乙炔与卤素(Cl2、Br2)反应可以生成卤代烃。

乙炔

乙炔


一,乙炔的结构
分子式 C2H2
电子式
结构式
H× C C ×H
HC≡CH ≡
二,乙炔的性质
纯的乙炔是没有颜色,没有臭 的乙炔是没有颜色 颜色, 物 理 性 质 气体. 味的气体 密度是1.16克 味的气体.密度是1.16克/升, 比空气稍轻.微溶于水,易溶 比空气稍轻.微溶于水, 于有机溶剂. 于有机溶剂.
CH≡CH + HCl ≡ nCH2=CH Cl
催化剂
CH2=CHCl CH2CH n Cl
催化剂 加温, 加温,加压
(2)乙炔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切割或 乙炔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切割或 乙炔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切割 焊接金属 金属. 焊接金属.

甲烷,乙烯, 甲烷,乙烯,乙炔的燃烧
1. 氧化反应
(1) 在空气或在氧气中燃烧 完全氧化 — 2C2H2 + 5O2 → 4CO2 + 2H2O (2) 被氧化剂氧化 使酸性KMnO 溶液褪色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点燃
化 学 性 质
2.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
1, 2—二溴乙烯 二溴乙烯
1, 1, 2, 2—四溴乙烷 四溴乙烷
与氢气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CH≡CH + H2 ≡
CH2=CH2 CH3CH3 CH2=CHCl
CH2=CH2 + HFra bibliotek CH≡CH + HCl ≡
催化剂
催化剂
3.乙炔的用途 3.乙炔的用途
(1)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以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 用来制备氯乙烯,聚氯乙烯和乙醛等. 用来制备氯乙烯,聚氯乙烯和乙醛等.

乙炔的知识点总结

乙炔的知识点总结

乙炔的知识点总结1. 物理性质乙炔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的气体,味道刺激性。

乙炔的密度为0.911g/L,比空气轻,易上升并扩散,容易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乙炔可以在-80℃下液化,也可以通过加压制成液态。

2. 化学性质乙炔具有高度的活性,容易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乙炔与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爆炸性反应,因此在存储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乙炔还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烃。

3. 制备方法工业上的乙炔主要是通过电石法制备,即将石灰石和焦炭煅烧成石灰,再用石灰和焦炭进行电石反应得到电石。

然后用水解反应将电石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此外,乙炔还可以通过乙烷脱氢、甲基汞分解等方法来制备。

4. 应用领域乙炔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乙炔焊接和切割。

乙炔气体和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燃烧,生成高温的火焰,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各种金属。

此外,乙炔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如合成乙炔醇、乙烯、乙酰乙烯等有机化合物。

乙炔的火焰温度高达3300℃,因此还可以用于金属熔炼和玻璃加工等领域。

另外,乙炔还可以用于照明和燃料,但由于其高度的活性和危险性,照明和燃料方面的应用已经逐渐减少。

5. 安全注意事项乙炔是一种有毒、易燃的气体,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首先,乙炔需要专门的储存和输送设施,并严格控制乙炔的浓度,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其次,乙炔的气态火焰非常明亮,并且在室内可燃气体泄漏时,容易发生爆炸,因此需要密切注意通风和防爆措施。

另外,在乙炔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止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危险反应,以及避免乙炔的毒性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在乙炔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总之,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其高度的活性和危险性,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爆炸和中毒等意外事件。

希望今后能够在乙炔的生产和使用中,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和技术手段,以提高乙炔的生产和使用安全性。

乙炔

乙炔

六、乙炔爆炸的危险性
• • • • • • • • • • • • • 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5%~82% (1)爆炸极限宽 ,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 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2)点火能量低 ) 乙炔的点火能量低,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乙炔的点火能量低,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常压下其浓度 为7.73%时,最小点火能量是 时 最小点火能量是0.02mJ。 。 (3)自燃温度低 ) 乙炔与空气混合物的自燃温度比较低,含磷化氢超过0.15%的 乙炔与空气混合物的自燃温度比较低,含磷化氢超过 的 乙炔气体,由于磷化氢的自燃而引起爆炸或燃烧。 乙炔气体,由于磷化氢的自燃而引起爆炸或燃烧。 (4)发生分解爆炸 ) 乙炔会发生分解爆炸, 乙炔会发生分解爆炸,乙炔爆炸性分解的速度可达 1800~3000m/s。(汽油 汽油1000) 。 汽油 (5)发生聚合反应。 )发生聚合反应。 乙炔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在压力高时越易聚合。 乙炔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在压力高时越易聚合。乙炔聚合时放 温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 热,温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 (6)生成危险性金属炔化物 ) 乙炔与多种金属接触能生成危险的金属炔化物。 乙炔与多种金属接触能生成危险的金属炔化物。乙炔和固体的 银接触后,在银的表面会生成乙炔银, 银接触后,在银的表面会生成乙炔银,乙炔银具有炸药的全部特 在金属炔化物中,它的爆炸威力最大。 性,在金属炔化物中,它的爆炸威力最大。 (7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氧化反应 乙炔对于氧化剂的反应很灵敏, 乙炔对于氧化剂的反应很灵敏,常见的乙炔氧化反应就是乙炔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乙炔-氧焰的温度高达 氧焰的温度高达3000~4000℃。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乙炔 氧焰的温度高达 ℃
乙炔瓶储存要点
• 乙炔瓶储存、使用时必须直立,不能卧放,其原因有 乙炔瓶储存、使用时必须直立,不能卧放, 三点: 三点: • ①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卧放使用时,丙 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卧放使用时, ),卧放使用时 酮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 酮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还会降 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 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 瓶爆炸事故。 瓶爆炸事故。 • ②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 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瓶与瓶、 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 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 • ③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 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 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 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 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 瓶放在电绝缘体上, 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 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 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乙炔性质

乙炔性质

基本物性参数: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38标准状态下的克分子体积22.223L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1.17167kg/m3对空气的比重0.906三相点参数温度192.6 K(-80.55℃)压力128 kPa温度在-83~-84℃以下,常压下乙炔直接固化为雪状带弹性的固体。

液体乙炔具有爆炸性,但固体乙炔在通常状态下比较稳定。

临界参数温度308.33 K(35.18℃)压力6191 kPa液态乙炔是一种危险物质,受很小的激发能量即可能发生分解爆炸。

在压缩和处理中要避免液态乙炔生成。

溶解度15℃,大气压力下乙炔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爆炸性质乙炔是特别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乙炔被加压后危险性更大。

1. 乙炔自燃点比较低,在空气中为305℃;在氧气中为296℃。

当乙炔气中磷化氢含量大于200ppm时,它在空气中的自燃点可低到100℃。

2. 最小点火能最小。

在空气中为0.019mJ,与氢气相同;在氧气中为0.0003mJ。

3. 乙炔的爆炸范围大。

在空气中为2.5%~100%;在氧气中为2.8%~100%。

4. 乙炔的传播能力强。

最小传播间隙小于0.4mm,在点火距离10米处的传播速度可以达到2000m/s以上。

5. 乙炔能发生分解爆炸。

纯乙炔在压力147kPa时,温度达到580℃就开始分解爆炸。

高压乙炔更容易产生分解爆炸。

6. 乙炔还存在化合爆炸性。

乙炔与氯气相遇,灰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爆炸。

乙炔与铜、银等金属长期接触,能生成乙炔铜、乙炔银等易爆炸物质。

乙炔

乙炔
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建规火险分级:甲类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致癌性:
危险性概述
危险特性:具窒息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爆炸下限[%(V/V)]:2.1
沸点(℃):-83.8
相对密度(空气=1):0.0
闪点(℃):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
临界温度(℃):35.2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燃烧性:易燃,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其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与防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炔
不饱和烃中还有一类重要的烃——炔烃,其代表物是乙炔。

[板书] 三.炔烃
学生活动1:阅读选修5课本P.32第2-3段内容
[投影]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效果检测]完成下列学案。

1.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通式:。

2.乙炔的物理性质
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乙炔的组成和结构:
⑴分子式:C2H2,电子式结构式:H-C≡C-H,结构简式HC≡CH,
⑵分子结构:乙炔分子为直线型结构,键角: 180°。

⑶乙炔分子中的C≡C有2个键不稳定,易断裂。

学生活动2:阅读选修5课本P.32实验2-1 完成下列学案。

[板书]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⑴原理:CaC2+2H2O→CH≡CH↑+Ca(OH)2
⑵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⑶收集:用排水法收集
学生活动3:观察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能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为什么?
[点拨引导] 电石跟水极易反应;电石与水的反应
是放热反应,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启普
发生器炸裂。

②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以有效控制此反应的速率?
[点拨引导]饱和食盐水滴到电石的表面上后,水迅速跟电石作用,使原来溶于其中的食盐析出,附着在电石表面,能从一定程度上阻碍后边的水与电石表面的接触,从而降低反应的速率。

③用电石制取的乙炔常有难闻的气味的原因是:。

可用
除去该杂质。

[点拨引导]这是因为其中混有H2S,PH3等杂质的缘故。

H2S和PH3都被硫酸铜溶液吸收,所得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

学生活动4:试根据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推测乙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点拨引导] 乙炔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三键,碳原子远没有达到饱和。

因此,乙炔应有与乙烯极为相似的性质。

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也应该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

当然,作为烃,它也能够燃烧。

由于其含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还大,所以燃烧时必然有黑烟产生。

[实验探究] 制取乙炔,除杂,用纯净的乙炔进行下列实验,填表。

实验现象结论
①通入KMnO4(H+)溶液
②通入溴的CCl4溶液
[板书]5.乙炔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5:阅读选修5课本P.32~33和资料卡片内容,完成下列学案。

⑴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
乙炔燃烧的方程式:2C2H2 +5O2
4CO2 +2H2O
燃烧现象: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烈的黑烟。

氧炔焰:火焰温度达3000℃以上,可用于切割、焊接金属。

②强氧化剂氧化: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推知:乙炔易被KMnO4酸性溶液所氧化,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碳碳三键比碳碳双键稳定⑵加成反应:C≡C中的2个键可分步断裂,发生加成反应。

①与卤素单质加成:
乙炔通入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中,溶液褪色,反应式为:
②与H2、HCl等的加成:
乙炔与氢气:
乙炔与氯化氢:
[效果检测] 以乙炔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写出化学方程式。

[点拨引导]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KMnO4溶液褪色。

值得注意的是,炔烃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与X2、H2、HX等按物质的量之比1:1加成,也可按物质的量之比1:2加成,其加成程度是可以控制的。

[板书]6.炔烃化学通性
⑴氧化反应:燃烧氧化、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⑵加成反应:与H2、X2、HCl等发生加成反应。

学生活动6:1.哪些脂肪烃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它们有什么结构特点?
烯烃、炔烃,含有不饱和键
2.在烯烃分子中如果双键碳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将可以出现顺反异构。

请问在炔烃分子中是否也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不存在,因为三键两端只连有一个原子或原子团。

[板书]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学生活动7:阅读选修5课本P.34~35
[效果检测]完成下列学案。

⑴脂肪烃的来源有、和。

(石油中含有1~50个C原子的。


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裂解可得到较多的(汽油)和。

⑵芳香烃的来源:①煤干馏所得的煤焦油的分馏②石油的。

[练习]试举例说明天然气在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③验纯、点燃
[自主学习] 煤干馏及其产品,说明“煤变油”的重要意义。

[学与问] 石油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在石油化工中有分馏、催化裂化与裂解、催化重整等工艺。

请比较这三种化学工艺的不同。

[点拨引导]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加以分离的技术。

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常压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油;重油再进行减压分馏得到润滑油、凡士林、石蜡等。

减压分馏是利用低压时液体的沸点降低的原理,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分馏,避免了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

石油催化裂化是将重油成分(如石蜡)在催化剂存在下,在460~520 ℃及100 kPa~200 kPa的压强下,长链烷烃断裂成短链的烷烃和烯烃,从而大大提高汽油的产量。

如C16H34→C8H18+C8H16。

石油裂解是深度的裂化,使短链的烷烃进一步分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等重要石油化工原料。

石油的催化重整的目的有两个: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

[总结归纳] 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肪烃的比较:
【当堂检测】(设置5-10分钟课堂小练)
2.CaC2、ZnC2、Al4C3、Mg2C3、Li2C2等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CaC2水解生成乙烷 B.ZnC2水解生成丙炔
C.Al4C3水解生成丙炔D.Li2C2水解生成乙烯
3.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的分子是()
A. C2H4
B. CO2
C. C3H4
D. CH4
4.乙烯分子呈平面结构,1,2-二氯乙烯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则:
(1)下列各有机物中,能形成类似上述两种异构体的是
A.1,1-二氯乙烯 B.丙烯C.2-丁烯 D.1-丁烯
(2)分子式为C3H5Cl的氯代烃,可能的结构有
A.2种 C.3种C.4种 D.5种
4.饱和链烃A 和不饱和链烃B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其中A含有的碳原子数多于B,将A和B按一定比例混合,1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3.6LCO2气体,试推断混合气体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A、B的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编号A的分子式B的分子式V A/V B



1.D 2.B 3.(1)C(2) C
4.
编号A的分子式B的分子式V A/V B
①C4H10C2H24:1
②C4H10C2H44:1
③C4H10C3H43:2
④C4H10C3H63:2

【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