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进炎毕业设计说明书
镁质耐火材料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主要阐述了年产3.5万吨镁质耐火材料厂在设计中的重大问题以及方案的选择。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原则,产品的种类(镁砖,镁铝砖,镁铬砖)及工厂的规模和生产方法,确定出生产的工艺过程,原料配比和颗粒的组成,各个车间的工作制度等。
其次,进行物料平衡计算,主机平衡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设备选型。
再根据设备在工厂中的安装要求及检修要求进行车间房布置。
再次根据主机设备的需要对辅助设备进行选择。
选择出合理的辅助设备并且确保主机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接着,对初步设计完成后的每个车间视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技术经济编制。
最后,对设计中遗留的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另外本设计中穿插有设备的外形尺寸图和工艺布置图,便于阅读和理解。
关键词:工艺设计,镁砖,镁铝砖,镁铬砖AbstractThis design describes the major issues of an annual 35,000 tons output of magnesia refractories plant in the design mainly and explained choices of the program.First, according to design requirements, design principles, product type (brick, magnesia brick, magnesia-chrome brick), the plant size and production methods,it is to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proportion and composition of particles, each workshop work system and so on.Second, it is to work out the material balance, and the host balanc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it is matching the equipment type and it is arranging the factory according to installation of requirement and examination in the factories.After that, it is to draw up the reasonabl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due to the each workshop's self character after finishing the first design.Finally, it is to discuss the missing issues of design. Moreover, there are papers of equipment's appearance and arrangement in the design. It is convenient to read and understand.Key words: process design, Magnesia brick,Magnesium aluminum brick,Magnesia chrome brick目录1. 文献综述 (1)1.1原料 (1)1.1.1 镁石 (1)2.结构与形态 (2)1.1.2 镁砂 (3)1.2各种砖的介绍 (3)1.2.1镁砖 (3)1.2.2镁铝砖 (4)1.2.3镁铬砖 (5)1.3结合相 (6)1.3.1硅酸盐 (6)1.3.2镁的氧化物和铁酸盐 (6)1.3.3尖晶石结合物 (6)1.4发展前景 (7)2 设计原始数据及资料参数 (8)1.1设计题目 (8)1.2规模及产品方案 (8)1.3设计参数 (8)1.4主要材料及动力来源 (10)1.5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0)3 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 (11)3.1概述 (11)3.2镁质耐火材料的原料 (11)3.3制品的使用质量要求及标准 (13)3.4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15)3.5直接结合 (16)3.6生产方法的选择 (17)4 工艺计算 (22)4.1物料平衡计算的目的 (22)4.2物料平衡计算 (22)4.2.1 计算过程说明 (22)4.2.2 各种砖型物料平衡计算 (22)4.3主机设备选型 (34)4.3.1 主机平衡计算 (34)4.4原料仓库、料仓的计算 (42)4.4.1原料仓库 (42)4.4.2桥式抓斗起重机搬运能力及计算 (43)4.4.3成品仓库的面积确定 (45)4.4.4供料仓计算 (45)5 热工计算 (50)5.1隧道干燥器的选型计算 (50)5.1.1隧道干燥器数量的计算 (50)5.1.2干燥车数量的计算 (50)5.2隧道窑选型计算 (51)5.2.1窑的规格和台数的确定 (52)5.2.2窑车数量的确定 (53)6 辅助设备选型 (54)6.1给料、计量设备 (54)6.2输送设备 (54)6.3除铁设备 (55)7 车间工艺布置 (56)7.1工艺布置一般要求 (56)7.2破粉碎车间的布置 (57)7.3粉碎、磨碎混合工段 (57)7.3.1工段的布置 (57)7.3.2 圆锥破碎机的布置 (57)7.3.3 管磨机的布置 (57)7.3.4 斗式提升机与筛分设备的布置 (58)7.3.5 混合设备的布置 (58)7.4成型车间的布置 (58)7.5干燥、烧成车间布置 (58)7.6成品库布置 (60)8 技术经济指标 (61)总结 (64)参考文献 (65)致谢 (66)1 绪论镁质耐火材料以菱镁矿、海水镁砂和白云石等作为原料,以方镁石为主晶相、氧化镁含量在80%以上的耐火材料。
毕业设计(论文)-巴润矿业公司选矿厂年处理原矿能力为1100万吨[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巴润矿业公司选矿厂年处理原矿能力为1100万吨[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4250e75f0e7cd185253646.png)
摘要0巴润矿业公司选矿厂年处理原矿能力为1100万吨,给矿粒度为1200-毫米。
白云鄂博铁矿西矿矿石的组成矿物种类繁多,但大多含量甚微,对选矿意义不大,可供选矿回收的有用矿物以铁矿物为主,但其中又以磁铁矿居多,%左右,采用单一磁选工艺。
工艺流程介绍如下:破碎为三段一闭路。
磨选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一段磨矿分级的溢流给入一段弱磁,%、%、%;弱磁一尾矿进入中磁进行选别,其精矿和弱磁一精矿混合进入二次分级设备进行二次分级,分级溢流进入弱磁二,%、产率为36%、%。
磁选精矿接着给入细筛,%、产率为35 %、%。
筛下产物给入弱磁三,弱磁三精矿进入弱磁四得到最终精矿,%、%、%。
关键词:磁选;阶段磨矿;阶段选别ABSTRACTBaron in processing ore mining company concentrator capacity of 1,100 tons of ore particle size to the 1200-0 mm.West Ore Iron Or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a wide range, but most content little, little significance to the mineral processing, mineral processing for recovery of useful minerals iron mineral-based, but among which the majority of magnetite, magnetic rate In about %, using a single 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ology.Process described below: broken into three parts, a closed circuit. Selected stage grinding mill stage sorting process, a grinding and classification section of the overflow to enter the weak magnetic concentrate grade of % product yield was %, recovery was %; weak magnetic one into the magnetic mine for selection, the weak magnetic concentrate and a concentrate mixture into the second grade of secondary grading equipment, overflowing into the weak magnetic second grade, the product of weak magnetic concentrate grade II % yield was 36%, recovery was %. Magnetic concentrates were then given into the fine sieve, sieve the next grade of %, the yield was 35%, recovery was %. Sieve into the next product to the three weak magnetic and weak magnetic field weakening the three concentrate into the final four concentrate grade of %, the yield was %, recovery was %.Keywords:magnetic separator, stage-grinding, stage-concentr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概述 .. (1)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 (1)建厂地区概况 (1)建厂条件 (2) (2) (2)外部条件 (3) (4)第二章原矿性质 (5) (5) (5) (5)原矿的结构构造及嵌布粒度特征 (6)选矿试验研究 (8) (10)矿样的代表性 (10)试验评述 (10)产品方案与设计流程 (11)产品方案的确定 (11)设计流程的确定 (11) (11) (12)破碎流程论述 (12)磨选流程论述 (13)第三章车间工作制度和生产能力 (14)车间工作制度 (14) (14)第四章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 (15)破碎流程和破碎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15)破碎流程计算 (15)破碎、筛分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17)破碎筛风设备的设备参数 (21) (23) (23)磨选设备的选择 (28)选矿厂主要工艺设备表 (32)第五章矿浆流程的计算 (34)计算公式及原始指标的确定 (34)计算公式 (34) (35)矿浆流程的计算 (36)矿浆中水量的计算 (36)矿浆体积的计算 (37) (39) (39)第六章辅助设备和设施的选择 (41) (41) (41) (42) (42) (42)第七章总体布置与设备配置 (43) (44)工艺生产过程 (44)破碎与筛分系统 (44)磨矿与选别系统 (44)第八章环境与安全 (45)选矿厂的环境保护 (45)选矿厂的安全 (46)第九章选矿厂经济概算 (47)劳动定员与劳动生产率 (47)劳动定员 (47)劳动生产率 (47)投资概算 (47)产品成本 (47) (47)参考文献 (48)致谢 (49)附录一:科技英语翻译及原文 (50)第一章概述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题目是:包钢巴润矿业公司1100万吨/年铁选矿厂设计,属于工程设计。
某电厂660MW机组热力系统与凝结水系统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为针对某发电厂的热力系统计算与凝结水系统的设计和计算,设计的初始数据是德国BABCOCK以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208t/h的汽包式锅炉,及一个机组容量为660MW机组的国产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机组采用一机一炉的单元制配置。
设计的过程是通过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确定及计算、燃烧系统的计算及图形的绘制,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确定及计通流部分管道的设计,来实现这一设计。
可行方案的选取上从实际工程项目出发,综合考虑安全可靠、经济使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建设方针,同时对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技术是否成熟等方面进行考虑,综合比较确定。
本设计主要是对全厂的热力计算及对管道通流部分的计算及管道的选择,同时要校核相关汽水流量、进气量、发电量。
根据原则性计算结果对相关热力管道进行相关基本尺寸计算,根据基本尺寸参照相关标准热力管道选型手册选择相关标准管道,并对所选管道进行相关校核计算,纠正所选管道型号,优化电厂热力系统。
最终得出电厂初步设计的相关系统确定,得出经济性较高,有建设价值的电厂建设方案。
关键词: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凝结水系统AbstractThe design of a power plant system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the pipeline flow path, The design of the initial data is maximum continuous evaporation capacity for 2208 t/h boiler drum type and a unit capacity for 660 MW unit of domestic subcritical, once again among condensing heat, steam turbine units using just one furnace of the unit system configuration. The selection of options from the actual project start, Considering safe, economic use, save energ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building policies, while running is stable and reliable, whether the technology is mature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ider, determine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The design of the whole plant is mainly thermal calcul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low section of pipe and piping options, while checking the relevant soft drinks flow, gas flow, power gen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rinciple related to heat pipes on the related calculation of basic dimensions,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s under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heat pipe select the relevant standards manual channel selection, and check the selected channel of the relevant calculation, correcting the selected channel model, optimal power plant thermal system.Eventually come to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small thermal power plants to determine the relevant systems, construction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in this small economy higher, with construction value.Key word: Thermal systems; hot economy; Pipeline Flow Path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前言 (5)第一章设计概述 (8)1.1设计依据 (8)1.2设计可行性 (8)1.3设计内容 (8)第二章原则性热力计算 (9)2.1设计相关已知参数 (9)2.1.1汽轮机型式及参数 (9)2.1.2锅炉型式及参数 (10)2.1.3回热加热系统参数 (10)2.1.4其他数据 (11)2.1.5简化条件 (12)2.1.6全面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12)2.2相关系统设备原则性热力计算部分 (12)2.2.1热系统计算 (12)2.2.2汽轮机进汽参数计算 (14)2.2.3各加热器进、出水参数计算 (15)2.2.4高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7)2.2.5低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20)2.2.6 凝汽参数计算 (22)2.2.7汽轮机内功计算 (24)2.2.8汽轮机内效率、热经济指标、汽水流量计算 (26)第三章全厂性热经济指标计算及校核 (29)3.1全厂性热经济指标计算 (29)3.2反平衡校核计算 (31)第四章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及其辅助设备 (35)4.1热力系统 (35)4.2主蒸汽系统 (35)4.3再热蒸汽系统 (37)4.4旁路系统 (38)4.5轴封系统 (40)4.6给水系统 (42)4.7加热器疏水系统 (44)4.8锅炉排污利用系统 (46)4.9辅助蒸汽系统 (47)4.10回热系统 (50)4.11凝结水系统及其设备 (51)第五章管道计算与选型 (54)5.1管道计算所用相关资料 (54)5.1.1推荐流速资料 (54)5.1.2 相关计算公式 (55)5.2 具体管道管径计算 (55)5.2.1 主蒸汽相关管道 (55)5.2.2 高压加热器H1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56)5.2.3 高压加热器H2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56)5.2.4 高压加热器H3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57)5.2.5 通除氧器管道的计算 (57)5.2.6 低压加热器H5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58)5.2.7 低压加热器H6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58)5.2.8 低压加热器H7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58)5.2.9 低压加热器H8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59)5.3 管道的选型 (59)5.3.1 主蒸汽相关管道选型 (59)5.3.2 高压加热器H1抽汽管道选型 (61)5.3.3 高压加热器H2抽汽管道选型 (62)5.3.4 高压加热器H3抽汽管道选型 (62)5.3.5 通除氧器抽汽管道选型 (63)5.3.6 低压加热器H5抽汽管道选型 (64)5.3.7 低压加热器H6抽汽管道选型 (64)5.3.8 低压加热器H7抽汽管路选型 (65)5.3.9 低压加热器H8抽汽管路选型 (66)参考文献 (67)英文文献 (69)中文翻译 (78)致谢 (83)前言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
郝云 毕业设计说明书

1.2.1 熔解工序..............................................................................................2 1.2.2 澄清工序...........................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南京工程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蒋为良学号:*********系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题目:660MW火电机组配套锅炉的烟、风系统设计(贾汪烟煤)指导者:辛洪祥副教授评阅者:潘效军教授2014 年 5 月18 南京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设计原理 (3)2.1 锅炉风、烟系统 (3)2.2 风、烟系统的设备及工作原理 (3)2.2.1送风机和一次风机 (4)2.2.2轴流式风机工作原理 (5)2.2.3空气预热器 (6)2.2.4除尘设备 (7)2.2.5烟囱 (7)2.3 系统介绍 (8)2.3.1二次风系统 (8)2.3.2一次风系统 (9)2.3.3烟气系统 (10)2.4 研究方向 (10)第三章热力计算 (11)3.1 设计思路 (11)3.2 计算步骤 (11)3.3 风、烟系统设备选型汇总 (29)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附录 (33)第一章绪论电厂锅炉以其容量大、参数高区别于一般工业锅炉。
电厂锅炉在火电厂中是提供动力的关键设备,因而电厂锅炉技术的进步对电力生产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厂锅炉的发展一直落后于汽轮发电机,这限制了机组容量的提高。
最初,电厂采用火管锅炉。
这种锅炉容量小,压力低,效率低,适应不了电厂对动力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被水管锅炉代替。
水管锅炉经历了由直水管向弯水管形式的发展。
后者与中、高参数机组配套,是电厂锅炉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随着材料、制造工艺、水处理技术、热工控制技术的进步,锅炉能够燃烧充分、着火稳定、运行可靠。
风烟系统中安装了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
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苏联开始应用直流锅炉;40年代美国开发了多次强制循环锅炉。
到8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单台多次强制循环锅炉已可与1000 MW机组匹配。
西欧则发展了低倍率强制循环锅炉,最大的单台容量可配600MW机组。
毕业设计(论文)-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设计

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xxx2010年12 月6 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二、摘要 (3)三、绪论 (7)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7)2.苯乙各种生产工艺及比较 (7)2.1苯乙酮法 (7)2.2乙苯和丙烯共氧化 (7)2.3乙苯催化脱氢法 (8)3.主、副化学反应式 (8)4.原理、化学组成及化学性质 (8)5.流程叙述 (10)5.1脱氢反应总述 (10)5.2苯乙烯蒸馏总述 (11)四、物料及热量衡算 (15)(一)、苯乙烯生产全系统的物料衡算 (15)1.反应系统物料衡算 (15)1.1反应系统进料量计算 (15)1.2出水冷冷凝器的气液组成 (18)1.3出盐水冷凝器的气液组成 (20)1.4油水分离器水油组成 (21)2.分离系统物料衡算 (23)2.1苯乙烯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24)2.2苯、甲苯蒸出塔的物料衡算 (26)2.3苯乙烯初馏塔物料衡算 (28)2.4乙苯蒸出塔的物料衡算 (30)(二)、脱氢系统的热量衡算 (32)1.蒸发器 (32)2、第一预热器 (33)3、热交换器 (34)4、第二预热器 (34)5、反应器 (35)四、感谢信 (40)五、参考文献 (41)摘要苯乙烯(SM)是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重要基本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也可用于制备丁苯橡胶、苯乙烯一顺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不饱和聚酯等。
乙苯催化脱氢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是Fe-K系催化剂,其中Fe2O3。
是活性组分、K2O是活性促进剂,K2O的引入使铁系催化剂的活性有了显著提高,可以在较低的水比下应用,但K2O含量过高存在着钾的流失问题。
分类号毕业论文密级

分类号密级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左支座钻夹具设计英文题目:学生姓名:沈海艳专业:机电一体化指导教师:倪森寿职称:副教授毕业设计说明书提交日期:2012年10月28日地址:机电学院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设计任务第3章零件的分析和毛坯确定第4章左支座的加工工艺设计第5章第1章绪论1.1 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学生在学完了大学所有科目,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处理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大学期间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设计方法,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另外,这次毕业设计也是大学期间最后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分析和解决某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订以及工件的定位、夹紧,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2)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包括设计计算、工程制图等方面)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的查阅和使用各种技术资料,如有关国家标准、手册、图册、规范等。
(4)利用autocad加强对工艺设计的掌握程度,并且直观理解加工过程。
(5)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二章设计任务第三章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确定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高质量,高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才能完成其加工。
数控加工中心毕业设计[2]
![数控加工中心毕业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06c78cc0b8f67c1cfad6b850.png)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设计题目CNC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设计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机电0808班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日期2010年12月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加工中心铣削编程与设计设计要求:1、设计安全要求由教师和实验室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和安全教育。
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进行编程操作前,应熟悉加工中心的操作说明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2)检查加工中心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各按钮是否能自动复位。
(3)车间工具都应放在固定位置,不可随意乱放,爱护工具、经常保持量具的清洁,用后擦净,涂油后放入盒中;工作位置周围应经常保持整洁清洁。
(4)数控加工时精力应高度集中,出现问题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向指导教师报告。
(5)操作过程中出现铣床故障时,应及时向指导教师反映。
2、设计质量要求(1)毕业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学数控毕业设计指导书,并按照内容要求进行毕业设计,保证毕业设计进度,按时保质完成毕业设计。
(2)毕业设计过程中要勤思考、勤问、勤做、勤总结,不断积累编程经验技巧,提高对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编程能力。
(3)按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4)按要求的精度加工出给定零件3、零件图及技术要求加工零件如图所示,料为45#钢,毛坯尺寸:长X宽X高为50mmX50mmX50mm。
设计进度要求:第一周:毕业调查实习,与指导老师交流设计事宜;第二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第三周: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第四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详细计算、编程与调试等内容;第五周:编写毕业设计;第六周: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摘要大家都知道,数控加工是目前的一门新的专业,热门专业,正在高速发展,数控加工程序是有多道复杂的程序组成的,这就为我们学习带来不便,为了使学习更方便,使用更加有条理,我编写了这份典型加工中心铣削编程与操作设计,希望为大家的工作、学习带来方便。
我的这份毕业设计包括设计任务书、摘要、前言、设计说明书等多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200号油换热器设计Design of 200 # Oil Heat Exchanger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装备071 学生姓名:马进炎学号: 010782114 指导教师:刘洁(讲师)2011 年06月目录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换热器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换热器的主要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管壳式换热器特殊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换热器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壳体与管箱厚度的确定 (1)2.2接管的选取 (2)2.3开孔补强计算 (3)2.4水压试验 (5)2.5换热管 (5)2.6管板设计 (7)2.7折流板 (11)2.8拉杆与定距管 (13)2.9防冲板 (14)2.10保温层 (14)2.11法兰与垫片 (14)2.12钩圈式浮头 (16)2.13分程隔板 (22)2.14鞍座 (22)3换热器的腐蚀、制造与检验 (24)3.1换热管的腐蚀 (24)3.2换热器的制造与检验 (25)结论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2.1壳体与管箱厚度的确定2.1.1 壳体和管箱材料的选择由于所设计的换热器属于常规容器,并且在工厂中多采用低碳低合金钢制造,故在此综合成本、使用条件等的考虑,选择Q345R 为壳体与管箱的材料。
Q345R 是低碳低合金钢,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制造工艺性能,其强度、韧性、耐腐蚀性、低温和高温性能均优于相同含碳量的碳素钢,同时采用低合金钢可以减少容器的厚度,减轻重量,节约钢材。
2.1.2 圆筒壳体厚度的计算焊接方式:选为单面焊对接接头,局部无损探伤,故焊接系数0.85Φ=; 根据GB713《锅炉与压力容器专用钢板》,Q345R 钢板的120.3;2C C mm ==。
假设材料的许用应力[]170t σ=MPa (厚度为6~16mm 时),已知条件:管程:水,工作压力 1.0MPa ,工作温度25~35℃;壳程:200号油,工作压力1.25MPa ,工作温度80~40℃。
设计条件的确定设计压力:管程为1.3MPa ,壳程为1.3 MPa. 设计温度:管程为50℃,壳程为90 ℃。
P c =1.3+P l =1.3 MPa0.769.80.5 3.724 1.35%0.065l a p gh P MPa ρ==⨯⨯=<⨯=壳体计算厚度按下式计算为:[] 1.3500 2.2621700.85 1.32c itcD mm δσP ⨯===⨯⨯-Φ-P ;设计厚度2 2.262 4.26d C mm δδ=+=+=;名义厚度1 4.260.310n d C mm δδ=++=++∆=(其中∆为向上圆整量);查其最小厚度为8mm ,则此时厚度满足要求,且经检查,[]tσ没有变化,故合适。
考虑到后面法兰选取要求壳体最小厚度为10,因此选10mm 更合适。
2.1.3 管箱厚度计算管箱由两部分组成:短节与封头;且由于前端管箱与后端管箱的形式不同,故此时将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的厚度计算分开计算。
2.1.3.1 前端管箱厚度计算前端管箱为椭圆形管箱,这是因为椭圆形封头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其深度较半球形封头小得多,易于冲压成型。
其计算压力P c =P d +P l此时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故1K =,且同上120.3;2C C mm ==,则封头计算厚度为:[]1 1.3500 2.25217010.5 1.320.5c ih tcD mm δσKP ⨯⨯===⨯⨯-⨯Φ-P10009.80.549000.0049 1.35%0.065l a p gh P MPa MPa ρ==⨯⨯==<⨯=忽略。
设计厚度:2 2.252 4.25d h h C mm δδ=+=+=名义厚度:1 4.450.310nh d h C mm δδ=++∆=++∆=(∆为向上圆整量);经检查,[]tσ没有变化,故合适查J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可得封头的型号参数如下:表2-1 DN500标准椭圆形封头参数DN(mm) 总深度H(mm) 内表面积A(㎡)容积(m3) 封头质量(㎏)5001650.3340.02427短节部分的厚度同封头处厚度,为10mm 。
2.1.3.2 后端管箱厚度计算由于是浮头式换热器设计,因此其后端管箱是浮头管箱,又可称外头盖。
外头盖的内直径为600mm ,这可在“浮头盖计算”部分看到。
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故1K =,且同上120;2C C mm ==,则计算厚度为:[]'1 1.3600 2.7121700.850.5 1.320.5c ih tcD mm δσKP ⨯⨯===⨯⨯-⨯Φ-P ;(p l 忽略)设计厚度'2 2.712 4.71d h h C mm δδ=+=+=;名义厚度''1 4.710.310nh d h C mm δδ=++∆=++∆=(∆为向上圆整量);经检查,[]tσ没有变化,故合适。
查J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可得封头的型号参数如下:表2-2 DN600标准椭圆形封头参数DN(mm) 总深度H(mm) 内表面积A(㎡) 容积(m3) 封头质量(㎏)6001900.4660.04038短节部分的厚度同封头处厚度,为10mm 。
2.2接管的选取循环水进口与出口选用无缝钢管尺寸为Φ168⨯6,材料为16Mn 。
200号油进口与出口选用无缝钢管尺寸为Φ219⨯6材料为16Mn 。
排气口与排液口选用无缝钢管尺寸为Φ25⨯3材料为 16Mn 。
2.3开孔补强计算在该台浮头式换热器上,壳程流体的进出管口在壳体上,管程流体则从前端管箱进入,而后端管箱上则有排污口和排气口,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在换热器上开孔。
开孔之后,出削弱器壁的强度外,在壳体和接管的连接处,因结构的连接性被破坏,会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会给换热器的安全操作带来隐患。
因此此时应进行开孔补强的计算。
按照GB150规定,当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 的壳体上开孔,两相邻开孔中心的间距大于两孔直径之和的两倍,且接管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 时,只要接管最小厚度满足下表2-3要求,就可以不另行补强。
表2-3接管外壁最小厚度接管外径253238454857657689最小厚度3.54.05.06.0按照以上规定,循环水进口与出口与200号油进口与出口都需进行补强计算 a.对于受内压的圆筒或球壳,A 2(1)e r d f δδδ=+- b.对于受外压的圆筒和球壳,A 0.5[2(1)]e r d f δδδ=+-A ——开孔削弱做需要的补强面积,2mmd ——开孔直径,mmδ——壳体开孔处的计算厚度,mm e δ——接管有效厚度,mmr f ——强度削弱系数,等于设计温度下接管材料与壳体材料许用应力之比。
2.3.1 壳体上开孔补强计算 2.3.1.1 补强及补强方法判别:①200号油进口与出口补强计算 用等面积法进行开孔补强计算。
2.3.1.2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计算:强度削弱系数[][]1701170t n rtf σσ===接管有效厚度60.32 3.7et nt C mm δδ=-=--= 开孔直径219262 2.3211.6d mm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按下式计算:22(1)211.6 2.262 2.266(11)478.216et r A d f mm δδδ=+-=⨯+⨯⨯⨯-= 2.3.1.3 有效补强范围①有效宽度B :22211.6423.2max 423.222211.321026243.6n nt d mm B mm d mm δδ=⨯=⎧⎫==⎨⎬++=+⨯+⨯=⎩⎭②有效高度: (a )外侧有效高度1h 为:135.63min 35.63200mm h mm mm =====⎫⎪⎬⎪⎪⎩⎭实际外伸长度(b )内侧有效高度2h 为:235.63min 00mm h mm mm =====⎫⎪⎬⎪⎪⎩⎭实际内伸长度2.3.1.4 有效补强面积①壳体多余金属面积:壳体有效厚度:10 2.37.7;e n C mm δδ=-=-= 则多余的金属面积1A 为:12()()2()(1)(423.3211.6)(7.7 2.26)01151.648e et e r A B d f mm δδδδδ=-----=-⨯--=;②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接管计算厚度:[] 1.32000.7721701 1.32c it tcn d mm δσP ⨯===⨯⨯-Φ-P接管多余金属面积A 2:2212222()2()235.63(3.70.77)10208.79h et t r et r A A h f h C f mm δδδ==-+-=⨯⨯-⨯+=③接管区焊缝面积(焊脚取为6mm ):31266362A mm =⨯⨯⨯=④有效补强面积:21231151.648208.79361396.438e A A A A mm =++=++=可知e A A>该接管补强的强度足够,不需另外设补强结构该设备最大接管的公称直径为200mm ,此接管不需另设补强结构,那么其他的也不需另设补强结构了。
2.4水压试验设试验温度为常温,根据GB150规定,则有[][]1701.25 1.25 1.3 1.625170T tP PMPa σσ==⨯⨯=则校核水压试验时圆筒的薄膜压力T σ:()1.625(500 5.7)22 5.772.080.90.90.85345263.925T i e T es P D MPaδσδφσ+⨯+==⨯=<=⨯⨯=满足条件。
2.5换热管换热管的规格为25 2.5Φ⨯,材料选为20钢。
2.5.1 换热管的排列方式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有正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和正方形错列三种排列方式。
各种排列方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①正三角形排列:排列紧凑,管外流体湍流程度高在同样的管板面积上可排列最多的管数,应用最为普遍;②正方形排列:易清洗,但给热效果较差;③正方形错列:可以提高给热系数。
各排列如图2-1所示图2-1在此,选择正三角形排列,主要是考虑同样的管板面积上可排列最多的管数。
查GB151-1999可知,换热管的中心距S=32mm ,分程隔板槽两侧相邻管的中心距为44mm ;同时,由于换热管管间需要进行机械清洗,故相邻两管间的净空距离(S-d )不宜小于6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