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信息用户群体性特征研究
Web2.0 的特点

Web2.0的特点深圳市超润达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特种润滑剂的生产与销售。
为拓展销售渠道,拟就网络营销方面进行探索。
Web2.0能否是公司实现网络目标的一个突破口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下Web2.0的特点:(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与web1.0网站单向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户创造内容的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
不仅用户在发布内容过程中实现与网络服务器之间交互,而且,也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
(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
web标准是国际上正在推广的网站标准,通常所说的web标准一般是指网站建设采用基于XHTML 语言的网站设计语言,实际上,web标准并不是某一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
web标准中典型的应用模式是“CSS+XHTML”,摒弃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网站设计代码规范,并且减少了大量代码,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了网站访问速度。
更重要的一点是,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
web2.0技术可以成为web1.0网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诞生的网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免费信息发布和网络社区类网站的内容也来源于用户。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
web2.0技术本身不是web2.0网站的核心,重要的在于典型的web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2.0特征的应用模式。
因此,与其说web2.0是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互联网应用指导思想的革命。
Web2.0时代的网络特征

We b 2 . 0时代 的 网络特征
文/ 王雅军 赵 飞
摘 要: 互, 但对 网络 的认识 还停 留在 We b 1 . 0的阶段 。本文 旨在 从 四个方 面 阐述
We b 2 . 0 时代 互联 网的特征 的转变 , 以及 这种 转变 对 网络 中个 体 的影响 。 关键词 : w e b 2 . 0 网络特 征 中图分 类号 : T P 3 1 看 不 见 的 网络 向 可 视 性 网络
在 We b 2 . 0时代 , 技 术 的问 题 正在 逐步 从 技术 本 身得 到 解决 。 网络 的 匿
名制 度是 信 息虚 拟传 播 的基 础 , 在 We b 1 . 0时代信 息 的传播 遵 循记 者 一编 辑一 发 布 的模式 ,即传 统 的信 息 生产 模式 ,在这 种 模式 中 网络取 缔 了现 实 空 间 中最 主要 的言论 制 约 因 素— — 出 版者 与 作者 的分 离 。这些 就 构 成 了 网 3 陌 生 人 的 网络 向 身 边 人 的 网 络虚 拟性 ( 看不 见 ) 的技 术根 源 , 在这样 络转变 的 网络 中我 们看 到 的是 信 息 。We b 2 . 0 网络 交 流往 往 是 匿名 交 流 。 在 网 时代 的信息 传 播 就变 成 利用 现 代 信 息 下 , 人们 受 制于 现 实 的社 会 角色 , 难免 科技 ,变传 统 的 网络 信 息搜 索 为 人找 有 重 重顾 忌 ,人 们 不 得不 按 照社 会 的 人、 人 问人 、 人 碰人 、 人挤人 、 人 挨 人 的 规范小 心翼 翼地 行事 。但一 到 网上 , 在 关 系型 网 络社 区活 动 .变枯 燥 乏 味 的 虚拟 的 名字 下 .就 像 到 了假 面 舞会 现 查询 过程 为 “ 一 人提 问 、 八方 回应 , 一 石 场 , 人 们可 以任 由 自己尽情 发泄 。生活 激起 千层 浪 .一 声 呼唤惊醒 万 颗真心 ” 中的人 也许 温 文 尔雅 ,但 一 到 网上便 的人 性 化搜 索 体 验 。这 种关 系 型 搜索 咧开 嘴大 骂 , 将禁 锢 已久 的“ 本我 ” 之恶 让信 息 查询 变 得更 加 人 性化 的 同时也 尽情 释 放 。莫言 曾这 样评 论 : “ 人 一上 让 网络具 有 了可视 化的特 征 。 网, 马上 变得 厚 颜 无耻 . 马上 就 变 得胆 2 传 播 型 网 络 向 交 流 型 网络 的 大包 天 。”在这种 口唇 快感 的满 足 中 , 转变 人 的主 体性 失 落 了 ,对 于现 实 社 会 的 互联 网是一 个 以信息 交 流 为 主要 否定性 力量 也 随之消解 。 功能 的信 息传 播 型 网络 。因此 也 就具 We b 2 . 0的宗 旨则是 试 图把 人 与 内 有信 息传播 的一切 特征 。在 We b 1 . 0时 容 的关 系深 化 为 人 与人 的关 系 ,使 网 代信 息 的生 产 没 有脱 离 传 统 的信 息生 络不 再 停 留在 传递 信 息 的媒 体 这 样一 产模 式 , 即: 记者一 编 辑一 发布 的模 式 ; 个角 色 上 ,而是 使 它 在成 为 一 种新 型 但 We b 2 . 0 却 完 全颠 覆 了这个 模 式 , 麻 社会 的 方 向上 走 得更 远 。这 个 社 会不 省理工的《 技术观察》 称 We b 2 . 0 “ …… 再是 一种 “ 拟态 社会 ” 而是 成为 与现实 在 强 调 分众 传 播 的 对 等 信 息 交 互 , 也 生活 相 互交 融 的 一部 分 ,个 人 的作用 就是 信 息接 受 者 同 时也 是 这些 信 息 的 在互 联 网中将越 来越 明显 创造 者 .若 干 的博 客 汇集 成 新 的 信息 We b 2 . 0 时 代 的博客 体 现着 以个人 输 出者 ,每 个 人 在挤 奶 的 时候 还 要 喝 为 中心 的沟 通 ,它 区别 于传 统 的 以事 奶, 这其 中 自身 的商 业循 环 , 绝 不 可 能 情为 线 索 的沟 通 ,又 由于其 开 放 性 和 以浅 薄 的收费 服务 或者广 告来 衡量 。” 共享 性 的特 点 ,很 快 地成 为 了人 们 易 传统 的网络 在 这 种信 息 交 流 中担 当着 于使 用 的一种 沟通 方式 。在博 客上 , 博 信息 通 道 的作 用 ,既 不 能 消除 信 息 噪 主将个人的信息 、看法等内容发布出 音 的干 扰 ,又 不 能有 效 地将 信 息 用户 去 ,用 户通 过 访 问博 客 可 以直 接 参 与 的反馈传达给信息源 ,以便使信息源 到 与博 主 的讨 论 ,这 就 形成 了虚 拟 的 得到 及 时调整 。 面对 面 对话 .不 同 于 以往 的 以事 情 为 在 We b 1 . 0 时代 , 你 只能拨 号上 网 . 线索 的匿 名讨 论 ,通 过 博 客平 台的讨 只能浏 览 、下载 和搜索 。换 句话说 , 网 论 ,可 以让 讨 论者 更 加 清楚 对 方 的 背 络 提 供 什 么 ,你 就 接 受 什 么 。 对 于 景 以及 观点 , 使 沟 通 针对 性 增 强 . 效 率 We b 1 . 0的典 型 产 品/ H E 务来说 . 用 户没 更高 。真实 性 的时代 已经 到来 , 传统 意 有具体的面貌 、 个性 . 它只是一个模糊 义上 的虚拟 世 界 交流 越来 越 趋 向于 与
基于Web2

基于Web2.0的网络信息服务研究摘要:web2.0新信息环境带来了信息服务在用户、模式、要素等诸方面的变革,开展基于web2.0的网络信息服务成为大势所趋。
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基于web2.0的信息服务模式,构建了技术层、个人门户层、应用层“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以期指导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机构更好地开展基于web2.0的网络信息服务。
一、web2.0下的信息服务变革作为传统web的扬弃,web2.0强调信息的个性化和交互,成为新的信息服务环境。
web2.0的出现,为信息服务开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模式,也引起了信息服务的变革。
(一)用户的中心地位更加突显通过博客、微博等web2.0的载体,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发布,从而成为信息主体。
在web2.0时代,用户成为关注的焦点与组织的中心,信息服务中用户的中心地位更加突显。
(二)信息和用户呈现自组织式趋势web2.0尊重个体,但更强调群体力量。
在web2.0环境中,人与人之间自发构筑社群、空间等用户组织,发布的信息也围绕舆情热点和焦点自动汇聚,参与、互动和共享等自组织方式构建和信息服务用户、内容与应用的新领域。
(三)参与、互动和分享成为信息服务的新要素web2.0应用的基本特征就是参与、互动和分享。
在web2.0环境下,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和民间网络组织以虚拟社区、社群的形式让用户参与到信息和信息服务提供中来,交流、评论等成为知识共享的新形式,博客、维客、微博、sns等成为信息服务互动的新载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模式不断得以深化和延伸。
(四)个性化成为信息服务最主要的特征web2.0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信息提供主体的个性化。
信息提供者不再仅是传统作家和精英,平民和草根也参与到信息创造;第二,信息服务提供方式的个性化,通过web挖掘、智能检索等技术和rss信息聚合、社群推荐等方式,网络用户可以轻易获取满足其兴趣、爱好及个性发展的信息;第三,信息服务提供内容的个性化。
Web2.0环境下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研究

者需求 , 运用先进的 We2 0技术适 应需求 , 需求 出 b. 从 发创新信息服务模 式 , 过对信 息和知 识的全面获取 、 通
分析 、 重组 、 制 、 定 挖掘 和传 递 ,面向用 户所 面对 的 问 题和环境 , 为用户提 供科 学 、 系统 、 效 的问题解 决方 有
案 [l z。
研结果进行分析 , 从而总结 出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 , 进而提 出基 于用户 需求的 高校 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模式。
关键词 中图 分 类 号 文 献标 识 码
0 引 言
的用户信 息需 求 与信 息行 为 , 而为改进 图书馆 信息 从
服务工作 提供 有价值 的参 考 , 笔者 运用 问卷调查 法具 We2 0是相对 于传 统的互 联 网模 式发展 而来 的 b.
高校图书馆 的 主要 用户 群体是 学校 的学的心 态。
馆咨询台 、 现场咨询等方 式向 图书馆 寻求帮 助 , 5 . 而 5
4 %的人首先 想 到 的解决 办 法是 问 身边 的熟 人 , 另有
1 .%的人 希望 图书 馆 开通 在 线 咨 询方 式 , 有 3 09 仅 . 6 %的人不清楚应该怎么办。
组成 。
Wi 等技术 的实 际应用 。在 We2 0环境下 , k i b. 用户 的
信息行为与需求也 必将 相应地 发生 巨大 的变 化 , 断 不
变化 的用户需求引领着信息服务的发展方 向, 因此 , 高
校图书馆需要对用 户需 求变化 保持 高度 的敏锐性 , 通 过对用户需求 的调查分析 , 不断跟踪 、 掘变化着 的读 挖
调查对象 为南 开大学 在校 本科生 、 研究 生 、 师。 教 为了保证 回收率 , 问卷 的发放采用印刷版的方式 , 共发 放 问卷 3 0份 , 5 回收 3 3 , 0 份 回收率为 8 %。 7 此次调查 中, 教授 0 授 占 6 9 讲 师/力 占 教 . %, 且教
web qq 2.0 分析文档

Web qq 2.0分析文档一 Web2.01 什么是web2.0首先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web2.0,它是一个平台,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就是开放的数据和服务,丰富的用户体验以及低成本的发布;web一类网站也都依懒于用户参与、用户主导、用户建设以用户为主,以简便随意方式,通过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内容往网上搬,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模式;交互性上WEB2.0是以P2P为主。
Web2.0是可读可写的,以博客-Blog 、播客-Podcast 、社会网络-SNS 、百科全书–Wiki为代表;WEB客户端化,工作效率越来越高。
Web2.0有以下7个原则:互联网作为平台利用集体智慧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轻量型编程模型软件超越单一设备丰富的用户体验5个技术特点:基于XHML和CSS标准的表示使用DOM动态显示和交互使用XML或JSON进行数据交换通过XMLHttpRequest异步数据传输使用Javascript把这一切组织起来二 Web qq2.02.1 webqq2.0界面、功能及使用指南最近在网络上闹得比较轰动的技术是腾讯发布的web qq2.0,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都在对此进行讨论,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云计算、Web OS、应用平台、开放平台、跨平台和一站式服务上,它可以说是将SAAS,云计算等概念整合的很好,几乎可以说是web os 的雏形了,所有的应用比如看新闻、搜索、听歌、看电影、Email、地图、购物、微博等等都可以在一个浏览器中完成。
整个布局最上面一行菜单是各类应用,包括浏览网页、qq音乐、腾讯微博、qq邮箱、qq团购、股票、qqlive、qq电影以及新出的qq 地图,反正基本的上网应用都在里面。
还包括腾讯的首款休闲战争网页游戏七雄,可以看到,这些应用以后都会随着腾讯的推广策略和用户反馈而做微调。
Web2.0

Web2.0网站的交互设计研究作者:刘莹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3期摘要:Web2.0用户界面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界面设计,要使各种知识层面的用户都能顺利交互顺利使用互联网,应该在认知和交互方面做到最大的人性化,让交互式网页界面设计真正的贴近用户,实现功能和审美最大程度的和谐融合。
关键词:Web2.0;用户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网页界面一 Web2.0网站用户特征1.用户中心化在Web2.0互联网模式中,用户成为了互联网的主体。
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浏览者、互联网的使用者和消费者,而且他们转变为内容的缔造者,成为了信息的传播媒介。
Web2.0网站中每个用户不止需要终端,而且要变成节点,直接成为网络资源的一分子,成为了信息的传播媒介。
2.用户的广泛性现今,Web2.0互联网包含了各层次用户都需要的信息,用户接触这些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于是普通网民逐渐成为 Web2.0 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IT 精英们则成为建立 Web2.0 平台的程序基石,更多的服务是面向大众的,Web2.0 时代成为平民化的服务时代。
3.多层次的用户需求现今,博客、微博、维基百科、社会化网络等的出现,已逐渐成为供网民交流的普通载体。
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展现自我、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的重要途径。
Web2.0互联网模式使人际交往范围更宽广,交流内容更深入,效率更高,方式更活泼,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聚合功能,帮助用户找到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同时这也是需求与供应的相互制衡与互动。
因此,用户对网络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获取信息的基本需求上,而是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二 Web2.0网站交互设计方法1.简洁方便的交互行为Web2.0互联网模式的特点在于用户的参与,集结集体的智慧。
那么在Web2.0交互设计中,简洁的交互行为是方便用户的参与,展现用户的价值的关键。
只有方便易用的网站,才能吸引用户的参与,才能提供给用户集中精力展现自己,创造价值的空间。
互联网用户群体研究及模型分析

互联网用户群体研究及模型分析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互联网用户群体规模越来越庞大,各种应用也涌现出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互联网用户群体的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对于企业的营销策略、产品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用户群体的特征、行为习惯、心理需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尝试构建一种互联网用户群体模型。
一、用户群体的特征从年龄、性别、地域、经济水平等方面来看,互联网用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到40岁之间,性别比例差异较小,地域分布广泛,经济水平也参差不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老年人、农村人口等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的用户群体也逐渐涌现出来。
其中,年轻人是互联网用户的主要拥趸,他们通常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愿意尝试新产品,更加注重互动和分享。
二、行为习惯互联网用户几乎每天都会上网,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目的,用户可能会进行搜索、购物、娱乐、社交等行为。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用户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手机,社交类应用也成为用户最喜欢的应用之一,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交流互动,这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彩。
三、心理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方式,互联网给了人们更多选择,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控制。
互联网用户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逐渐增强,他们渴望体验自己的价值,掌握自己的命运。
同时,互联网用户也关注自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希望获得更多知识、信息和支持。
四、价值观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普及,用户对于信息来源的信任度下降,对于内容的可信度要求越来越高。
用户更加关注真相、公正和可靠的信息,呼吁打造更加透明、公正、负责的信息生态系统。
另外,用户对于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视也日益增强,不少用户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滥用和泄露。
五、互联网用户群体模型构建综合上述方面,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互联网用户群体模型,基于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经济水平、行为习惯、心理需求和价值观等多个指标进行划分。
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研究

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对web2.0的特征及典型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因为web2.0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去中心化,同时强调参与、创造、开放、共享以及集体协作,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真正实现大众织网,能够做到全球资源共享。
本研究能够为其他相关web2.0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web2.0 特征技术应用一、 web2.0的概念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与换代。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使普通用户真正融入到互联网中,从单纯的“读”向“写”、向“共同建设”发展,使用户真正成为互联网的主人。
[[[]庄秀丽.Web2.0教育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4):24-26.]]在web2.0运用过程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建设者。
个性化、共享性、协作性、开放性已经成为web2.0的标志性特征,从一个全民上网的时代过渡到了全民织网的时代。
由于web2.0有较强的交互性,因此,极大地释放了个人为网络资源作出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新力和存储力上升到了新的量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web2.0的力量,各行各业也都开始寻找着自己在web2.0时代的位置。
网络协作学习就是教育行业在web2.0时代的新定位。
二、 web2.0的特征web2.0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去中心化,同时强调参与、创造、开放、共享以及集体协作,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真正实现大众织网。
Web2.0“草根性质”挖掘出了社会的真实资料,使每一个网络用户都能在互联网上创造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喜欢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寻求帮助的同时也在努力地帮助别人。
具体来说,web2.0特征如下:(1)以用户为中心web2.0所有的技术、应用和服务都围绕用户展开,所有利益落脚点都为用户着想,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更新、完善服务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0 ) 5 0 1
摘 要 : W e 2 在 b . 境 下 , 讨 了用 户 结 成 群 体 的 基 础 , 绍 了信 息 用 户 群 体 性 的 特 征 , 0环 探 介 分析 了信 息 用 户 群 体 性 的利 弊 , 并
中 图 分 类 号 : 207 G 5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i1.9 9 i n10 — 0 5 0 2 90 9 O:03 6  ̄.s . 5 8 9 . 1 . . s 0 2 0 2
We 20起 源 于 2 0 b. 0 3年 的 B o ,0 3年 以前 的 l 20 g 时代 称 为 We 1 。We 1 b. 0 b. 0和 We 20并 没 有本 质 的 b.
21 0 2年 9月
情 报 探 索
第 9期 ( 1 9期 ) 总 7
基于 We 20的信 息用户群体性特征研 究 b.
黄 淑 勇 刘 海 丽 马 毽 王 倩
( 州大 学信 息 管理 系 河 南 郑
提 出 了一 些 管 理 对 策 。 关键 词 : e 20 信 息 用 户 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息 用 户 群 体 网 络信 息服 务 W b.
一
身 就是 对信 息 的 聚集 .信 息用 户通 过 这些 工 具结 成 各种 各样 的群体 。Bo l g之 间 的交 流主 要是 通 过反 向
引用 和 留言/ 评论 的方 式来 进行 。Bo lg的作者 既是 这
1 用户 结成 群体 的基础
We 20环 境 下 , 息 工具 为 信息 用 户 结成 群 体 b. 信 提供 了可 能性 和 保证 .而信 息 用 户 自身 的特 征是 其 结 成 群体 的根 本 基础 。
11 W e20环 境 下 信 息 工 具 的 聚 合 作 用 . b.
We 20环 境 中信 息 技 术 从 多 个 角 度 对 信 息 用 b. 户 进行 聚合 。
个 Bo lg的创作 人也 是 其档 案管 理人 。共 同 的兴趣 爱 好 是 Bo 信 息 交 流 的前 提 。交 流 者通 过 分享 信 息 , lg 使信 息增 值 , 最终 达 到信 息交 流 的 目的 。 相似 或相 同 的 T g体 现 了用 户 的相 同 的兴 趣 爱 好 。信 息 可 以 a ] 通过 T g发现 与 自己有共 同兴趣 爱 好 的人 ,还 可 以 a 通过 T g的推荐 作用 . 识更 多 的人 。 a 认 11 通 过环 境来 聚合 信 息用 户 .. 3 简单 易用 的 信息 技术 , 自由 良好 的反馈 机 制 . 可 以吸 引信 息用 户进 行信 息 行 为 。在 We 2 b. 0环境 中 , 信 息用 户 可 以 自 由表 达 自己的观 点 ,平 等地 利 用各 种 信 息 , 除 在社 会 生 活 中 的身 份 、 位 、 排 地 工作 、 地
11 通过 信息 的黏性来 聚 合信 息用 户 .. 2 在 Bo 、a 、 S l T g R S的应 用 中 , 息用 户 通 过 对信 g 信 息 的共 同兴 趣 爱好 结 成群 体 。具 有相 同信息 需求 的 信 息 用 户 , 过 在 Bo 通 lg的文 章 中 留 言 、 表 看 法 而 发
断增 大 , 最后 成为 一个 大 型 网络 。 但通 过 朋友 来认 识
新 的 朋 友 只 是 社 交 拓 展 的 一 种 方 式 , 而 并 非 社 交 拓
不 同 ,不 同的是用 户 对 网络 的参 与度 不 同。We 20 b. 时代 . 络信 息用 户 既参 与 网 络 的“ ” 也参 与 网络 网 读 , 的“ ” 用 户不 再 是 被动 的接 受 信 息 , 加 强 调 网络 写 . 更 信 息 的共 享 和 用户 的互 动 。We 20的理 论 基 础是 : b. 长 尾理 论 和六度 分 割理 论 。 些 理论 在 网络 的实践 , 这 使 得 网络 开 始关 注 “ 根 ” 草 的需 求 , 息 用 户 的个 性 信 化 需求 得 到关 注 和满 足 。
聚集 . 通过 共 同的 T g 行 相互关 注和交 流 。R S本 a进 S
以方 便 的 获取 信息 , 网络信 息进 行 回应 , 网络 中 对 在 人 与人 之 间的联 系 可 以 因多 种 因素 而建 立 ,并 且 信 息用 户 的 聚合度 大 大加 强 。具 有 共 同兴 趣 、 爱好 、 特 征 的用 户通 过这 些 网络 建立 联 系 , 成一 定 的群 体 。 形 而这 个 群体 表现 出了一 些 特征 。本文 拟 通过 探讨 信 息用 户 群体 的特 征 , 析其 行 为特 征 和 利弊 , 提 出 分 并 些 管 理 的建议 。
We 20 的 典 型 应 用 是 Bo 、 B 、 S 、 k、 b. lg B S R S Wii S S和 T g等 . N a 这些 网络 工具 的应 用 , 信息 用 户 可 使
展 的全 部 。现在 所 谓 的 S S 含义 也 已经 远 不止 “ N , 熟 人 的熟 人 ” 个 层 面 , 这 而是 扩 展 到更 广 阔 的范 畴 . 比 如 根 据 相 同话 题 进 行 凝 聚 ( 贴 吧 ) 根 据 学 习经 历 如 、 进 行凝 聚 、 根据 出游 的地 点 相对凝 聚 …。
111 通 过人 与人 之 间 的关 系来 聚合 信息 用户 .. 在 社交 网站 的应 用 中 .通 过信 息 用 户对 朋友 的 关 注来 加 大信 息 用户 对社 交 网站 的粘 合度 。用 户 与
用户 之 间形 成一 种 黏性 。 大 了用户 的交往 需 求 . 加 可
域、 时间等 因素 。 种 良好 的信息 环境 , 引 了用户 。 这 吸 Wii k 站点 可 以由多 人 任 意 书写 和 维 护 , 个 人 都可 每 以修改 网页 中的 内容 ,或 者 对共 同 的主 题进 行 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