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北省夷陵中学高三五月全真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考试时间:2014年5月31日 下午15:00—17:00 本试卷共4面,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 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5.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为R ,{|(2)0},{|ln(1)},A x x x B x y x =-<==- 则A U (C B )= ( ) A .(2,1)-B .[1,2)C .(2,1]-D .(1,2)2.若直线3(1)10x a y ++-=与直线210ax y -+=互相垂直,则251()ax x-+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 )A .40B .10-C .10D .40- 3.关于统计数据的分析,有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数后,期望与方差均没有变化;②在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r 越小,表明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弱;③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5,1)N ,且(46)0.6826,P ξ≤≤=则(6)0.1587;P ξ>=④某单位有职工750人,其中青年职工350人,中年职工250人,老年职工150人.为了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7人,则样本容量为15人.A .1B .2C .3D .4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是正三角形, 则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83π B .163π C .483πD .643π5.若函数)0(cos sin )(≠+=ωωωx x x f 对任意实数x 都有)6()6(x f x f -=+ππ,则)3(ωππ-f 的值等于 ( )7. 函数f (x )=)20152014201320124321(x x x x x x x x +-+-+-+-+⋅sin2x 在区间[-3,3]上的零点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8.已知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左、右焦点,若在右支上存在点A ,使得点2F 到直线1AF 的距离为2a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1C .)+∞D .)+∞9. 设函数2()|21|,f x x x =--若a >b >1,且f (a )=f (b ) ,则ab a b --的取值范围为 ( )A.(-2,3)B.(-2,2)C.( 1,2 )D.()1,1-10.已知直线x y l 3:1=和x y l 3:2-=,对于任意一条直线kx y l =:进行变换,记该变换为R ,得另一条直线)(l R .变换R 为:先经1l 反射,所得直线(即以1l 为对称轴,l 的轴对称图形)再经2l 反射,得到)(l R .令)()1(l R R=,对于2≥n 定义))(()()1()(l R R l R n n -=,则使得l l R m =)()(恒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为( )A.2B.3C.4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一题两空的题,其答案按先后次序填写. 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一)必做题(11~14题)11.定义一种运算S a b =⊗,在框图所表达的算法中揭示了这种运算 “⊗”的含义。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湖北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湖北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湖北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24.“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25.有学者写道:“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皇帝总是要和当时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贵族集团或豪强大族联姻,以加强皇权和他们的联系。

”材料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6.顾炎武说:“心不待传也,流行天地间,贯彻古今而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

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白其是非,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

”材料实质上表明顾炎武A.对陆王心学持批判态度 B.大力倡导“经世致用”C.肯定心学的修身养性功能 D.以拯救时代为己任27.梁启超说:“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

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

”梁启超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在于A.宣扬“中体西用” B.维护封建伦理纲常C.减少变法阻力 D.回应民主革命思潮28.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29.有学者认为,“地方主义不为国家效劳,还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造成了地区间的争夺,使得国家衰落。

……改变这种困境的是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3.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4.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5.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6.《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7.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2014年湖北高考历史模拟题

2014年湖北高考历史模拟题

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

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

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

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

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

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

(6分)(1)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

(6分)2010 GD 38.(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38、(1)①原因:宋代商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3)①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执政,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工人阶级的经济作用增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工人阶级成为工厂的主人。

(4)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农村生产力提高,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②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城市和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③旧有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工”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

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本试卷共40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B 1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可能有5种碱基,对应5种核苷酸 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该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2.下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了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B→皮肤细胞A B.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属于反射 C.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前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大于后者 D.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3.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 4.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

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如下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A.腺嘌呤B.胸腺嘧啶C.胞嘧啶D.鸟嘌呤 5.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

201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五月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五月供题训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供卷Ⅲ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4.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

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

这表明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 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25.有学者说:“宋元的小说、戏剧就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曙光。

”这主要是因为宋元文艺与西欧文艺复兴A.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B.都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C.都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D.都反映了市民价值倾向26.明代以前的王朝大多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明初则有廷杖之法“殿陛行杖,习为故事”,重者立毙,轻者杖毕仍督催照常工作,且有臣僚在节日朝贺时被“朝服予杖”,史谓“公卿之辱,前所未有”。

这一变化反映出,明代 A.内阁行政中枢地位遭受冲击 B.传统君臣等级观念已经颠覆C.君主专制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D.严刑峻法、重典御下现象普遍27.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这主要反映出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B.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28.19世纪中叶的几十年内,“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入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

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A.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29.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之一。

它以“反清复明”为主要口号,其成员主要来自下层劳动群众、三教九流、无业游民以及农民。

湖北省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三校2014届高三五月联考 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三校2014届高三五月联考 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14届高三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五月联考文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2014年5月18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300分★祝考试顺利★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按序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王艮(1483~1541),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的观点,以下对其观点解读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小生产者小市民阶层的要求和愿望B.具有一定进步性但本质上仍是维护封建专制的C.具有思想启蒙并引领了明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D.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有密切关系25.李嵩的《货郎图》(如图5),采用横卷形式,以货郎担为中心,妇女儿童聚散有致,顾盼生情。

不大的场面但前围后追,可见老货郎受欢迎的程度。

老货郎不胜重荷,前后照应货担,应接不暇,儿童们前呼后拥,顽皮天真、神态各异。

画家在热闹中不忘在货担头上添一山鸟,停立观看,本来极动的变为极静,此一衬托足见画家匠心。

下列作品中与《货郎图》同属一类的是A.《女史箴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兰图》图526.孙中山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

……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体现了材料中“毕其功于一役”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27.“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湖北省2014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湖北省2014届高三调研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湖北省2013-2014学年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高三历史一、选择题。

24.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

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 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C.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26.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

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27.“(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 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28.1517年,为反对教皇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宗教改革的火焰。

这说明A.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B.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C.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 D.《论纲》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29.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主要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30.1924年1月,李大钊发表声明称:“因为第三国际是一个世界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的团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所以我们只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指国民党),不能把一个世界的组织纳入一个国民的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湖北省夷陵中学高三五月全真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4.意大利著名史学家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A.当代史构成了历史的主干 B.当代史决定了未的走向C.当代发生的一切都会成为历史 D.历史是当代人意识观念的显示25.有学者指出:“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周政权,不得不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性的国家形态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郡县制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

”这说明A.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有优越性 B.郡县制和分封制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C.宗法血缘建立起的政治联系很不稳定 D.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26. 柏拉图解释某一命题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据此判断该命题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C.理念论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27. 南宋时期盛行一种叫“出门税”的银铤。

如右图所示,银铤上有“□行十郎聚”、“真花银”、“出门税”等文字。

据考证,铭文中“行”指“行商”,“门”指“城门”。

据此可知当时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政府重视管理并征收商税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28.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东欧局势持续紧张,2014年3月1日,俄罗斯议会批准总统普京提出的出兵乌克兰的要求,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评论道,“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

上个世纪30年代也曾经出现“慕尼黑时刻”,下列对其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C.标志英法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D.促使苏联和英法建立集体安全体系29.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造就了大批地方乡绅,他们实际上成为基层地方治理的中坚。

在“皇权不下县”的制度下,乡绅集团是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的中介与桥梁,以儒家伦理的名义整合基层社会。

”这表明科举制的实施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强化价值认同C.有助于基层社会有效治理 D.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30. 元朝疆域辽阔,被誉为“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A.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 B.与匈奴、鲜卑等民族贸易加强C.黄岩岛为郭守敬天文观测点之一 D.僧一行主持实测子午线的长度31.“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

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

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

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据此得出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所体现出的新特点是A.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 B.侧重研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C.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唯心主义新儒学 D.提出了关于宇宙本和认识论的正确看法32.普罗塔格拉认为,国家是Duke (注:介于习惯与判例之间的法律形式)的具体化,是支配、调节和指导相互平等的人们的相互关系的力量的表现。

因此,人类离开国家便无法生活,国家的本义亦在于此。

他的这一思想体现了A.社会契约的精神B.人是万物的尺度C.主权在民的思想D.正义性的法制观33.美国的总统每4年选举一次,在美国的总统大选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获得选民票数最多的人不一定能当选总统,因为决定谁最后当选的不是“选民”的票数,而是他赢得的“选举人”票数。

如2000年小布什赢得的“选民”票数比戈尔少50万张,但他赢得的“选举人”票却比戈尔多34张,最后当选美国总统。

以下对美国民主政治的评价中对材料这一现象最佳解释的是A.恩格斯: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也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B.《纽约时报》:多数人没有决定权,每张选票之间并不公平C.(英国)威廉•格莱斯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智慧和意志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D.《凤凰网》:选举人票的数量体现了美国州权平等的原则34.租让制理论是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什么是租让制?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

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发展国民经济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C.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35.中外艺术作品常有许多相通之处,以下两幅作品的共同点是A.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 B.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C.注重写意,抒发个人情感 D.大胆创新,开拓绘ICI艺术的新流派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

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是一般群众与官僚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它的南面是皇城,为中央衙署所在地。

宫城居全城北部正中,为宫殿区,是皇帝及后宫人员的住处。

城内百业兴旺。

北宋都城~东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基本上继承了隋唐以的传统,有三重城垣围护,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皇城在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不仅是东京城的核心,更是北宋王朝的中枢。

在城市发展上,东京城最重要的变化,是坊市制度的崩溃,北宋初年,东京基本上仍保留古代的坊(里)市制度,市民居住区为坊,商业区则有东市、西市。

但是,随着东京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商业活动已不限于东、西两(市),而且三鼓以前的夜市已经合法,市不但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而且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市制开始崩溃。

——宁欣《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材料二: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

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

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

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

同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在英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到l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l949年的98个增加到l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

——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布局上的共同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东京坊市制度崩溃的原因。

(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谈谈启示。

(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6分)41 . ( 12 分)在历史上,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条路线。

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线与南线。

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末期。

阅读下列表格一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

唯太学有教导之官,而亦未尝严英选;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学者亦漠然自以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学者之所教,讲说章句而已……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

今悉使臵之不教,而教之以课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

及其任之以官也,则又悉使臵之,而责之以天下之国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材料二古者,天子诸侯,自国至于乡党皆有学,博臵教导之官而严其选。

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

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其材亦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梁启超《王安石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的学校教育存在哪些弊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意义。

(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种政体下的每一国家的立法机关的权力所加的限制:第一,它们应该以正式公布的确定的法律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第二,这些法律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不应再有其他目的。

第三,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代表同意,决不应该对人民的财产课税。

第四,立法机关不应该也不能够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让给任何其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

——洛克:《政府论》材料二 l913年9月,(内阁)秉承袁世凯之意提出改变国会制宪与选举程序,要求先选举正式总统后制定宪法,国民党议员被迫违心同意。

9月5日、8日,众参两院先后通过选举总统案。

宪法起草委员会仅用了5天就完成《大总统选举法》,lO月5日公布。

6日,在军警荷枪实弹的恐怖气氛中,国会议员苦熬l1个小时,终于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统。

——姬丽萍:《民初议会制度的确立及其运作》(1)据材料一,指出洛克认为立法机关行使权力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所学,说明其目的。

(8分)(2)材料二中立法机构的运作与洛克的设想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7分)47.(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

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