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人的作用
浅谈音乐对人的启示和用途

浅谈音乐对人的启示和用途音乐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传承文化的艺术形式,它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又能为我们带来不同的启示和用途。
本文将就此展开浅谈。
一、音乐对人的启示1、音乐对情感的影响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轻松、惊喜等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让人感到悲伤、愤怒、不安等情感。
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当我们痛苦或忧虑时,我们能够借助音乐来平复自己,让自己更加坚强,更加乐观;而当我们心情愉快时,音乐能让我们更加快乐、充满活力。
2、音乐对思维的激发音乐是有节奏、和声、旋律的,它让人们较好地区分某些模式、结构、比例等抽象的数学概念,也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从而激发创造力。
而且,各式音乐被人们定义和分类成具有艺术特点的样本,使人们容易记忆以及比较,结果促进了思维活动。
3、音乐对学习的育人作用在学习中,适当听些音乐,能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效率。
如学习语文、文学作品时,听诗词、轻歌曲开启思维的启示和开拓文学鉴赏能力;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时,听古典乐等引导广阔空间的超方向与宏观量具象化,使人更好地理解公式和规律。
二、音乐的用途1、文化传承的载体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唐诗宋词、古曲等,它们通过音乐这种载体,得以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了音乐的传承,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观赏娱乐的工具音乐可以是某个场合下的舞蹈、演唱会、音乐会等,它能够为人们的娱乐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快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精神疗愈的方法音乐疗愈主要利用音乐对心理、生理的影响,通过听音乐来缓解精神疾病、调整人们的情感状态,更好地达到精神健康的目标。
三、发扬音乐的美好1、多听多学就像一句话所说“音乐无国界”,多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音乐,可以开阔自己的听觉、知识面,让自己拥有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
什么是音乐?音乐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音乐?音乐对人类有什么作用?音乐作为一种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已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了上千年。
它具有不同寻常的魅力和力量,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思维启示,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音乐?音乐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呢?一、音乐的定义及创作元素音乐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由声音组成的艺术形式,它是按照一定的节拍、和声和旋律规律进行创作和演奏的。
音乐包含多个创作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音色、曲式等等,这些元素可以被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和个人风格来选择和运用。
通过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以及对世界的理解。
二、音乐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有着能够深刻影响人们心灵和情感的魅力。
音乐能够传递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从喜怒哀乐,到激昂欢腾,都能够在音乐中得到表达。
同时,音乐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安静宁静的方式去思考和回顾自己。
研究表明,音乐能够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音乐对人类社会文化的作用音乐不仅对个人的精神生活有积极的影响,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各个文化中,音乐都是独特的文化符号,通过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音乐还是多种文艺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电影、电视剧、广告等等。
它们不仅激发了大众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扩大了音乐文化的影响范围和深度。
四、音乐对人类创造力的启发和提升音乐的创作过程是一个高度创造性和想象力丰富的过程。
艺术家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灵感和创作主题,运用丰富的音乐素材和技巧构建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锻炼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艺术形式。
多年的研究显示,学习音乐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提升,让他们表现更加出色。
五、音乐的未来发展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音乐发展的空间和创新的可能性也变得越来越大。
音乐对人的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

音乐对人的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经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引起情绪共鸣。
许多研究显示,音乐能够对人的情绪和注意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音乐对人的情绪和注意力的具体影响,并通过实验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一、音乐对情绪的影响1.1 缓解压力和焦虑研究发现,听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和焦虑。
当人们感到紧张或者压力倍增时,一首舒缓的音乐能够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身心。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听古典音乐和自然声音能够明显减少他们的焦虑水平。
1.2 提升情绪和幸福感音乐也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
快乐的曲调、欢快的旋律和正能量的歌词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愉悦和喜悦。
研究结果表明,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会释放出多巴胺,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愉悦和幸福的神经递质。
1.3 唤起回忆和共鸣音乐还能够唤起人们的回忆和共鸣。
某些音乐会引起人们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带给人一种温情和怀旧的情绪。
此外,音乐还能够表达出人们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音乐对注意力的影响2.1 提高专注力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专注力。
在进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时,适当的背景音乐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帮助人们更好地专注于任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的类型和复杂程度应与任务的性质相匹配,以免产生相反的效果。
2.2 促进创造力有些人发现,听音乐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音乐刺激了人们大脑中的情感区域,从而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这一点在许多艺术家和作曲家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体现,他们通常会选择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创作。
2.3 改善记忆力研究发现,适当的背景音乐可以改善人们的记忆力。
音乐激活了人脑中的多个区域,包括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
一项实验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到背景音乐的小组,在后续的记忆测试中表现得更好。
综上所述,音乐对人的情绪和注意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它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情绪和幸福感,唤起回忆和共鸣。
此外,音乐还有助于提高专注力,促进创造力和改善记忆力。
音乐给人带来的影响

音乐给人带来的影响音乐给人带来的影响一、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更加深入,本文将探讨音乐给人带来的影响。
二、音乐对情绪的影响1、快乐情绪: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等元素能够激发人们的快乐情绪,让人感到愉悦和幸福。
2、悲伤情绪:某些音乐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悲伤情感,使人们能够在音乐中寻找共鸣和宣泄情绪。
3、兴奋情绪:一些充满活力和节奏感的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兴奋情绪,使人充满动力和激情。
三、音乐对认知的影响1、专注力和集中力:研究表明,适当的背景音乐可以提高人们的专注力和集中力,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
2、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音乐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回路,增强记忆力,促进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3、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灵感,为艺术创作和创新思维提供动力。
四、音乐对健康的影响1、增强免疫力:研究发现,听音乐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2、缓解压力和焦虑: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和焦虑,舒缓紧张的情绪。
3、促进睡眠质量:柔和的音乐可以使人放松身心,有助于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五、音乐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传承和认同: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能够传承和表达特定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和认同,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提供支持。
2、社交互动:音乐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创造社交场合和活动,加强人际关系。
3、社会变革和倡导:音乐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倡导社会正义、平等和人权,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六、附件1、附件一、音乐专辑推荐列表2、附件二、音乐与情绪关联研究报告3、附件三、音乐对健康的影响统计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保护音乐作品的创作权益和使用权的法律法规。
2、《音录制制作者权益保护法》:保护音乐录制制作者的权益,规定音乐录制制作者的权利和责任。
听音乐的好处都有哪些

听音乐的好处都有哪些听音乐的好处都有哪些1、音乐能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音乐的圣洁和美好,只有热爱音乐、经常欣赏音乐的人才能了解。
经常听音乐的人,具有高貴的情感、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首优美的乐曲,能荡涤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把人带到一个高尚的境界。
还有什么时候你的心灵会比此刻更美好、更灵动、更丰富呢!2、音乐能解除烦恼音乐是驱除悲伤、烦恼的良药。
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烦心事,当这些烦心事緾绕心头不能自解时,听几首歌曲吧,那歌声或激越悠扬,或緾绵悱恻,你不知不觉中跟着哼起了曲调,渐渐地,你就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静和平淡,一种空灵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升起,身心得到了亲切的抚慰,此时心中的烦恼早已忘到九屑云外去了。
3、音乐能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音乐本身就是美育,人经常在音乐的熏陶下,会大大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欣赏自然之美、宇宙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当你孤单的时候,音乐用它唯美的旋律,陪伴你度过漫长的黑夜。
曾记得有位前辈说过:没有音乐的世界是荒芜的世界,没有音乐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
让我们热爱音乐吧,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生命更丰盈。
当你孤独寂寞的时候,不如来上一首美妙的音乐。
4、音乐让人年轻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好的音乐可以纾解压力,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
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适当的音乐刺激对脑部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甚至达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5、音乐能缓解压力压力并不让人恐惧,让你恐惧的是担心自己做不来,可能会面对的失败。
同一项任务,被动接受会比主动扛起来的压力更重,因为前者被动而后者主动。
想想自己是面对私事时,还是面对公事时更主动,然后把让你觉得压力大的事情的性质在心中进行调整。
主动出击会让你更有动力。
6、音乐能治愈失眠如果治愈失眠的心法只有一句话,估计就是大珠和尚曾说过的这句话: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如果你说自己平时就是这么做的呀,那么请回想吃饭时自己还会同时做些什么,困了躺下时是不是还在不停思考呢。
浅谈音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浅谈音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陶冶情操,还可以在社交、心理、教育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浅谈音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音乐通过美妙的旋律和动人的节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发共鸣,表达内心世界。
当我们听到一首悲伤的音乐,我们会感受到情感的共振,倾听者和音乐之间建立了一种情感的连接。
这种情感的共鸣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释放情绪,舒缓压力,还能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自己。
因此,音乐对人们的情感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音乐在社交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常常通过音乐来建立社交网络,共同欣赏音乐,分享音乐,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聚会、派对等社交场合,音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能够破冰,打破陌生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平台。
此外,在音乐团队、合唱团等音乐活动中,人们通过合作演奏、共同创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和理解。
由此可见,音乐在社交领域中具有凝聚人心、促进友谊的力量。
3.音乐在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音乐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当我们处于压力之下时,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即便只有短暂的片刻,也能让我们舒缓情绪,忘记烦恼。
此外,音乐还能够帮助患有认知障碍的人,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恢复记忆,提高注意力。
有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多个区域,从而提高工作记忆和学习能力。
因此,音乐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4.音乐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才能,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素质发展。
通过学习音乐,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此外,音乐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创造力。
研究表明,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更具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
因此,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音乐对人类的影响是什么?

音乐对人类的影响是什么?一、提高情绪的能力音乐的美妙旋律和动听节奏,可以让人们情绪得到很大的升华。
有人说,听音乐有助于疗愈心灵上的创伤。
这并不奇怪,因为音乐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可以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对我们内心的渴望和情感产生积极影响。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一种愉悦、轻松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会让我们的大脑分泌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内啡肽等,这些神经递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伤痛,使我们心情愉悦。
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音乐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有些人在工作学习时会选择听音乐,这样可以抑制外界的干扰,帮助我们保持专注。
当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会排列在一定的节奏和秩序里,这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有序,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任务。
三、促进身体健康音乐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音乐有助于缓解身体的压力和紧张感,同时还可以帮助调节心率和血压,从而使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还有一些音乐疗法项目,如通过音乐来治疗失眠、减轻疼痛、提高免疫力等,这些都是现代医学中比较流行的疗法项目。
四、增加文化素养音乐也是一种文化,通过学习音乐,我们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
学习音乐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艺术。
此外,学习音乐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如耐心、毅力、创造力等,这些都是在学习音乐中需要不断锻炼和提高的能力。
五、促进社交交流音乐还可以促进社交交流,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我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加社交经验。
在乐团演出或者合唱团练习中,我们需要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社交场合中,若你具备演奏、作曲等音乐才能,那么你就可以在人群中独树一帜,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增加自信心。
总结: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促进人类情感升华,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促进身体健康,增加文化素养,促进社交交流等,因此,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是非常有益的。
听音乐的作用及功能

听音乐的作用及功能听音乐的作用及功能许许多多的人都喜欢听音乐,听音乐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听音乐的作用及功能。
欢迎阅读。
一.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具有美感,带给人美的享受,音乐使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为之心驰神往。
不论是作家、诗人、艺术家,还是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都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情感。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我喜爱音乐胜过其他一切艺术。
”莎士比亚则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十分动情地表白:“悦耳的旋律,使我神魂颠倒。
”哥德认为音乐具有“使愤怒的铁拳变吻合,使赫赫的野猪驯服”的力量,巴尔扎克更是好不忌讳的把音乐放在文学之上,赞扬“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伟大的艺术”。
马丁路德更直接说“音乐,仅次于圣经”。
即使是片面攻击艺术“伤风败俗”的柏拉图,也不得不承认“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35岁那年,同齐国的最高乐师谈论音乐时听到“韶乐”,美妙的乐曲是孔子着了迷,天天又听又学,非常专心。
达尔文晚年曾说过,如果他能再活一辈子的话,他一定给自己规定“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
列宁在欣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之后,情不自禁地赞叹:“我不知道有什么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了,我准备每天都听。
”古人说:“乐以治心。
”音乐是一种灵魂的语言,好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锤炼人的意志。
当然,这总是通过音乐的审美作用,潜移默化地达到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音乐的三个功能——教育、净化精神享受,并指出“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因而有益于身心,有益于社会。
”以上论述都表明音乐可以使人内心平和、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和睦关系、移风易俗、培养各种美好品德等。
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古代思想家都认识到音乐对社会和人的作用,有些观点甚至如出一辙,不谋而合。
在音乐的殿堂里,优美动人的乐章,还可以使人类的心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
不少著名人物,如恩格斯、列宁、托尔斯泰、罗曼·罗兰、贝多芬、李大钊、郭沫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音乐的熏陶与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音乐对人的作用姓名:严景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13411学号:1103215030指导老师:舒田(001班)[内容摘要]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
音乐自远古起源,伴随着人类发展,逐渐兴起并完善。
如今因为有大批的音乐工作者不断探索发展,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大的地位。
但很多人只是把音乐当成娱乐的一项,并未对音乐的好处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关键字]音乐作用情感鉴赏[正文]音乐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在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然而教授音乐的目的并非完全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以听觉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在满足人们娱乐和审美需要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音乐教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孔子认为教育人“成才”不外乎三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正义》将“成于乐”解释为:“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
”可见孔子是从人的思想道德(修身)的意义上看待音乐的教育作用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音乐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人的影响带有潜移默化的性质,常常连受教育者本人也无法明显觉察,不知不觉受其感染而产生某种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的情感性,它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与欣赏过程中,受音乐作品本身魅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从而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使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心地纯美。
实验表明,倾听音乐时,人的心跳、体温、大脑活动、激素分泌等均发生变化。
合适的音响、音调、节奏能激励人们的精神,坚定人们的信念,促使人们为实现某种理想而奋斗。
第二,音乐教育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天赋,目前,我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及教学方法上主要体现了左脑的教育,轻情感意志培养,重智力因素的作用;轻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轻直观感觉和形象思维的作用等,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智力深层的开发及培养,而适当的音乐教育则可弥补这一缺陷,使右脑功能得以充分开发。
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
”在我国,许多成功人士热爱音乐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小提琴给李四光的科学脑袋中输进了新鲜血液,梁思成、华罗庚、钱学森等对音乐也都很有研究。
许多事例证明,音乐对智力有着不可估量的开启作用,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最高级的心理机能。
创造活动、创造思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而人的创造力是以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为前提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音乐教育具有发展人的想象力的功能,因此,在形成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的同时,培养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唤起人们创造的热忱,有助于个人人格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自幼酷爱音乐,具有很高的音乐素养,这对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大有裨益。
他在谈到物理学的研究时,就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
”他还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东西,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他紧张地思索光量子假说和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拉起心爱的小提琴。
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引导着他在科学的王国里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据统计,世界各大领域的1000位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由此可见,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产生创造灵感。
在科学创造思维的过程中,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实证性和艺术思维的超前性、自由性是相互交织、融合、相辅相成的。
第三,音乐教育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人们的精神负担大大加重。
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和各种消极情绪的积累难免对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而建立在表现欲基础上的各种音乐活动能够疏导情绪,使人的情感得以平衡。
达尔文是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会演奏小提琴,他曾这样说过:“我每周至少要听一次音乐,只有这样,我脑子里那些现在已衰弱的部分,就可以保持它们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能够促使人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如果,在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之余听上一首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那清新、和谐、柔美、明朗的旋律,仿佛将人们引入鸟语花香、树林草地的田园境界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大自然美妙的景色,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紧张的情绪,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使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在现代人治疗疾病中,音乐疗法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早已运用多年,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人们需要音乐,就像沉寂的大地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足见音乐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目前社会上人材的培养来看,音乐尚有促进人们智力发展的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来锻炼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迅速、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使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着促进功能。
对音乐欣赏来说,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智力作用,而且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的获得。
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必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会泛映在脑海里。
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音乐的音响,在内心里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
这种艺术的感情语言是非常微妙,它不可能只用文字及语言所能形容的。
它可以从一星半点的标题启示下,进行丰富的生活联想,并循着标题启示,有着更扩大、更延伸的再造想象因素来“自圆其说”。
这种从一点而至多点,从一线而至多线的想象,也即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
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美感思维相交叉在一起的。
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
当聆听一曲、十曲、百曲……之后,人们的想象力的锻炼增强了,思维方式活跃了,思维反应灵敏了。
这样,不是使人聪明起来了么?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样:“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平时大多都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作用。
如天王星发现者是美国威廉•赫歇尔,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如法国思想家卢梭,还编写了符号谱及音乐辞典,他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更如爱因斯坦还是小提琴演奏家,巴尔扎克、高尔基他们都是音乐爱好者。
再从音乐对人们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有所影响。
虽然,不能完全象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正所谓“乐者,德之华也”。
“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但多听高尚的音乐,确实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多听铿锵雄壮的声音,也会使人们意志坚强起来,情绪高昂起来。
因为它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当然,黄色的、低级情调的、庸俗的音乐,也同样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人意志衰退、情趣低落,甚至陷入想入非非的魔阵之中。
对于世界各国的音乐,应该了解,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
特别是欧州文艺复兴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洋音乐,不论在题材上,创作方法上、形式上、体裁上的丰富性和严密性上都已达到相当完美的境地。
在技法理论的建设上也确实具有相当科学性和系统化。
应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来看待。
对此,绝不可轻视。
例如:歌曲《重归苏莲托》、《魔王》、《鳟鱼》、《跳蚤之歌》、《北国之春》、《伏尔加船夫曲》;独奏重奏曲:贝多芬(小调悲壮《钢琴奏鸣曲》)、(小调《月光》钢琴奏鸣曲);舒伯特《圆舞曲》、尚邦《波兰舞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管弦乐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圣桑《动物狂欢节》、普罗柯菲耶夫《彼得和狼》,交响乐:贝多芬《英雄》、《命运》、《田园》、海顿《D大调第104》、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歌剧、午剧:莫扎特《费加多的婚礼》、威尔第《茶花业》、比才《卡门》、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这些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音乐华章。
曾经激励感动过多少代人呵!每位音乐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每次的聆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正是这些优秀作品极赋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不朽之作的原因所在。
在中国古代的人民音乐生活中,通俗性音乐总是大量地存在着。
古代称“时尚小曲”或“时尚小令”,今日称“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例如:《十五的月亮》、《太阳岛上》、《军港之夜》、《蒙古人》、《烛光里的妈妈》、《奉献》、《五星红旗》、《雾里看花》、《涛声依旧》、《榕树下》以及各种流行乐队组合“零音乐队”、“舞人制造”、“阿里郎组合”、“羽泉”、“黑鸭子乐队”、“黑豹”。
更有分风糜世界的现代音乐流光异彩,理查德的现代钢琴音乐,黑人歌手,里奇、杰克逊,疯狂歌手,麦当娜、布兰妮……等等。
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倍加厚爱的音乐人。
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短小精焊,轻松愉快,它给人以娱乐、消遣,对人们精神上的调剂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但它也有两大类:一类是通俗的,一类是庸俗的。
缺少艺术修养和音乐基础知识的人们是一时殊难分辨,庸俗音乐的炮制者也利用此来牟取利益。
我们只有加强音乐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下才能逐步到达。
它的方法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用健康的代替庸俗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给人们以美以娱乐、以愉快。
人们是为了追求美的享受才来听音乐的。
[结语]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
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
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