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业发展中的农业园区体系和职能结构规划探索

合集下载

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村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通过集中、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园区提供了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一体化服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本文将以某农村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例,探讨其背景、目标、规划与管理、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背景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在此背景下,农村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旨在通过集中化的产业经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从而推动农村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增长。

二、目标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通过提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和技术支持,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加强农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在经济效益的同时,农村农业产业园区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规划与管理农村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管理。

首先,应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向,并进行需求分析和市场预测。

其次,需要进行土地规划和农业生产设施的规划,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产的高效率。

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园区的良性发展。

四、成效农村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在促进农产品产业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首先,农村农业产业园区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农产品。

其次,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五、挑战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

城市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严重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农业园区的建设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途径。

本文将探讨城市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以期为城市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城市农业园区的规划1.城市农业园区的定位城市农业园区的定位是基于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的。

首先,要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发展潜力,确定农业园区的规模和功能。

其次,要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

最后,要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确定农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2.城市农业园区的布局城市农业园区的布局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首先,要合理划分土地,确定不同功能区域,如种植区、养殖区、休闲区等。

其次,要考虑交通便利和设施配套,确保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最后,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绿化和水源保护区。

3.城市农业园区的设施建设城市农业园区的设施建设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如温室大棚、养殖场和加工厂等。

其次,要建设先进的灌溉和排水系统,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养殖动物的健康。

最后,要建设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二、城市农业园区的管理1.农业生产管理城市农业园区的农业生产管理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首先,要科学制定种植和养殖计划,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和养殖动物的饲养。

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土壤的养护,保证农作物的健康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要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合格。

2.市场营销管理城市农业园区的市场营销管理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额。

首先,要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

其次,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要加强与超市和餐饮企业的合作,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基本生活来源。

合理规划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规划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其次,规划能够帮助农业实现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规划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二、制定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制定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需要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产业的特色和优势。

其次,需要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同时,还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需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非常广泛。

首先,需要确定农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其次,需要确定农业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方向。

同时,还需要确定经济政策和扶持措施,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最后,还需要确定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的措施,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

首先,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其次,农民需要积极参与,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最后,农民和政府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五、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影响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规划的实施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产品的供给。

其次,规划的实施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农村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建设方案

农村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建设方案

农村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的收入,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发展。

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的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文将针对农村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进行探讨。

一、背景分析农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推进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种植生产的一种农业功能区划的新型载体。

它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致力于农产品的加工与输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促进农村地区更好地发展。

二、建设目标1.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提高农民对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掌控能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2. 促进农村产业升级: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促进农村的人才流动。

4. 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农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不仅可以展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可以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建设内容1. 选择合适的位置: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农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靠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

2. 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定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明确产业园区的功能划分和运营模式。

3.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4. 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和市场推广,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5. 拓宽销售渠道: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应积极探索多种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电商平台等,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四、组织实施1.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提供合适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的建设中来。

谈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分区与建设

谈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分区与建设

32 农 业 高新 技 术展示 区 . 农业 高 新技 术展 示 区是 农 业高 新技 术 园 区的 灵魂 , 点 展 示 重 园区 内生物 技术 、 本 高效栽 培 技术 、 代 设施 农业 技 术 、 产 品 节 现 农
加工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成果 , 展示人工与 自 然相结合 的环境改 良 成 果 , 示 现 代化 乡 村 改 造 与建 设 成 果 , 而 拉动 和带 动 周 边 地 展 从 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并使当地农业生产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33 农业 高新 技术 推广 区 . 农 业 高新 技术 推 广 区是农 业 科技 与农 村 经 济 的紧 密结 合 点 , 通 过 中试 、 产 、 易 功能 带 动农 业 及相 关 产业 的 发展 , 而拓 宽 生 交 从
农业领域。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区可细分为三个 区, 分别是中试 区、 生产 区和技 术交 易 区 。中试 区 主要 承 担农 业科 技 成果推 广示 范 和 产业 化 职 能 , 为 各 种农 业 高 新技 术 产 业 化 的 实验 场 所 ; 作 生产 区
4 ・ 岁月花开花落 , 菜科技带你走 向致富之路 6 蔬
生命力 , 必须不断进行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在机制创新上, 建立 套较为完备 的企业人员进入和退 出机制 ; 在科技创新上 , 要加 强 园 区人才 制 度 建设 , 立科 技 发 展 基 金 , 实 力 较强 的农 业 院 建 与

2 功 能分 区 的原 则
满足 农 业 园 区 总体规 划 对 功能 分 区的要
校 和科 研 院所合 作 。
求, 服从科学性 、 弘扬 生态性 、 讲求艺术性 以 及 具有 可 能性 的分 区原 则 。 从 农 业 园 区土 地 利 用 的 实 际情 况 出发 , 充分考虑农业园区建设的性 质 、 规模和 自然 条 件等 。 重点突出, 全面协调。对农业 园区建设影 响较大 、 用地集 、 较为重要的部分优先考虑

农业行业:农业园区运营管理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园区运营管理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园区运营管理方案第一章农业园区概述 (3)1.1 农业园区定义与类型 (3)1.1.1 定义 (3)1.1.2 类型 (3)1.2 农业园区发展背景与意义 (3)1.2.1 发展背景 (3)1.2.2 发展意义 (4)1.3 农业园区运营管理目标 (4)第二章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4)2.1 农业园区规划原则 (4)2.2 农业园区功能区划分 (5)2.3 农业园区景观设计 (5)2.4 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5)第三章农业园区种植管理 (6)3.1 种植作物选择与布局 (6)3.2 种植技术与管理 (6)3.3 农业园区病虫害防治 (6)3.4 农业园区土壤管理与施肥 (7)第四章农业园区养殖管理 (7)4.1 养殖种类与布局 (7)4.2 养殖技术与管理 (8)4.2.1 技术方面 (8)4.2.2 管理方面 (8)4.3 疾病预防与治疗 (8)4.3.1 预防方面 (8)4.3.2 治疗方面 (9)4.4 养殖环境与废弃物处理 (9)4.4.1 养殖环境 (9)4.4.2 废弃物处理 (9)第五章农业园区市场营销 (9)5.1 市场调研与分析 (9)5.2 市场营销策略 (9)5.3 品牌建设与推广 (10)5.4 电子商务与农产品销售 (10)第六章农业园区人力资源管理 (10)6.1 人力资源规划 (10)6.2 员工招聘与培训 (10)6.2.1 员工招聘 (10)6.2.2 员工培训 (11)6.3 员工绩效评估与激励 (11)6.3.1 员工绩效评估 (11)6.3.2 员工激励 (11)6.4 农业园区人才队伍建设 (11)第七章农业园区财务管理 (12)7.1 财务管理目标与原则 (12)7.1.1 财务管理目标 (12)7.1.2 财务管理原则 (12)7.2 资金筹措与管理 (12)7.2.1 资金筹措 (12)7.2.2 资金管理 (12)7.3 成本控制与核算 (13)7.3.1 成本控制 (13)7.3.2 成本核算 (13)7.4 财务报表与分析 (13)7.4.1 财务报表 (13)7.4.2 财务分析 (13)第八章农业园区政策与法规 (13)8.1 国家农业政策解析 (13)8.2 地方相关政策支持 (14)8.3 农业园区法律法规 (14)8.4 农业园区合规经营 (14)第九章农业园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5)9.1 环境保护理念与目标 (15)9.1.1 环境保护理念 (15)9.1.2 环境保护目标 (15)9.2 农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 (15)9.2.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设 (15)9.2.2 优化园区产业结构 (15)9.2.3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15)9.2.4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 (15)9.3 农业园区资源循环利用 (16)9.3.1 构建农业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16)9.3.2 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6)9.3.3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 (16)9.4 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16)9.4.1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 (16)9.4.2 创新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16)9.4.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16)9.4.4 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 (16)第十章农业园区项目管理与评估 (16)10.1 项目管理流程与方法 (16)10.1.1 项目立项 (16)10.1.2 项目规划 (17)10.1.3 项目实施 (17)10.1.4 项目监控 (17)10.2 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17)10.2.1 风险识别 (17)10.2.2 风险评估 (17)10.2.3 风险控制 (17)10.3 农业园区项目评估 (18)10.3.1 项目实施过程评估 (18)10.3.2 项目成果评估 (18)10.4 项目调整与优化 (18)10.4.1 项目进度调整 (18)10.4.2 项目质量优化 (18)10.4.3 项目成本控制 (18)10.4.4 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 (18)第一章农业园区概述1.1 农业园区定义与类型1.1.1 定义农业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集科技、教育、示范、推广、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载体。

基于农村三产融合理念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

基于农村三产融合理念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

基于农村三产融合理念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城市周边地区,一些原本荒废的农田和农村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成为了现代休闲农业园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农村三产融合理念的具体实践。

本文将针对农村三产融合理念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进行规划设计。

一、定位分析现代休闲农业园区是一个集农业观光、农家乐、休闲度假、农产品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是农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休闲农业园区的定位应该是以城市周边地区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农业体验和文化传承等服务。

园区的规模可根据周边城市人口密度和旅游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二、规划设计1. 地理位置选择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地理位置选择非常重要。

需要选择离城市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区,方便城市居民前往休闲度假。

园区应该靠近水源,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园区的选址应该避开重工业区和污染源。

2. 规划布局园区内部的规划布局应该合理,分区域设置不同的功能区。

主要包括农业观光区、休闲度假区、农产品销售区、餐饮娱乐区、农业体验区等。

农业观光区是园区的重要景点,需要布置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各种植物种植区。

休闲度假区应该规划山泉别墅、农家乐客栈等,提供给游客舒适的住宿体验。

农产品销售区是园区的经济支柱,需要规划大型的销售市场和农产品加工车间,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餐饮娱乐区需要规划各种特色餐厅和娱乐设施,让游客在园区内就可以享受到美食和娱乐。

农业体验区是园区的特色区域,可以规划农业科普馆、农业科技展示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到农业生产的乐趣。

3. 设施建设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设施建设应该注重生态环保和高品质体验。

需要建设符合环保标准的厕所、停车场、照明设施等基础设施,让游客在园区内有舒适的体验。

园区需要建设农业科普馆、活动广场、室内展厅等设施,提供给游客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规划。

一、农业科技园区的背景在介绍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农业科技园区的背景。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和多样化的需求。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和提升,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规划需要明确一些具体的目标。

首先,科技园区应当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人民对食品的需求。

其次,科技园区应当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成本。

最后,科技园区还应当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科技设施建设规划农业科技园区的设施建设是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科技园区应当建设先进的设施,包括实验室、仓储设施、设备和机械等。

实验室可以用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和试验,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仓储设施可以用于储存农产品,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设备和机械的采购应当与农业生产的需求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

四、人才培养计划为了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中应当包括人才培养计划。

科技园区应当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包括技术专家、农艺师和经营管理人员等。

同时,应当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科技园区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五、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规划应当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应当科学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同时,应当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环境和农产品的安全。

六、农民参与与利益保障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2, 2, 77-84doi:10.4236/hjas.2012.24013 Published Online Dcecember 2012 (/journal/hjas.html) Studies on Agricultural Park System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Planning of Coun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Overall Plan of Zoucheng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Chunming Bai1, Nan Wang1, Yuan Gao1, Tianzhu Zhang1,2*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Science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2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Email: *baichunming@Received: Nov. 21st, 2102; revised: Nov. 24th, 2012; accepted: Dec. 20th, 2012Abstract: As agriculture has been taken seriously gradually, agricultural parks, farms, manors, and agritour-ism, etc have been constructed quickly. However, these agricultural projects are in disorder, they can only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limitedly. In order to enlarge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projects, this essay is to give an example for related planning personnel through classifications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planning of agricultural parks in Zoucheng, and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governments’ planning and making policy decision.Keywords: County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Parks; Functional Structure; Agriculture Planning县域农业发展中的农业园区体系和职能结构规划探索——以邹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为例白春明1,王柟1,高源1,张天柱1,2*1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北京2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Email: *baichunming@收稿日期:2012年11月21日;修回日期:2012年11月24日;录用日期:2012年12月20日摘要:随着农业逐渐受到重视,各地农业园区、农场、庄园、农家乐等项目也如雨后春笋,建设迅速。

但是这些农业项目分布凌乱,对地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园区项目的作用,希望通过对邹城市的农业园区和项目进行分级和职能结构规划,给相关规划人员提供借鉴,并为政府部门形成发展规划和政策决策。

关键词:县域农业;农业园区;职能结构;农业规划1. 引言中国正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散种散养、靠天收成的数千年传统模式逐渐被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模式所取代。

我国各地以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代表模式的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县域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不管是对经济稳定,还是对社会民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各级政府、社会以及国外资本对农业的关注,*通讯作者。

各地的农业园区(项目)也如雨后春笋,建设如火如荼(张云彬,2012)。

农业园区(项目)对于县域农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因投资主体、项目来源、管理层次和资源禀赋的不同,如何更好地利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农业园区(项目)促进、带动县域农业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邹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方案在全面认识邹城市农业园区和与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我国发达地区农业园区的历史经验、现实特点、发展趋势和职能作用为依托,结合邹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战略发展目标,对邹城市农业园区的发展做出理性判断,提出基于邹城市产业基础、发展目标的农业园区体系和职能结构规划方案,以期为县域农业发展中的农业园区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2. 规划背景2.1. 农业园区体系规划概述所谓区域农业园区体系规划就是借鉴城市规划领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对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农业园区,以区域内现代农业产业合理布局为依据,确定不同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农业园区的分布和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范围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省域的、市域的和县域的农业园区体系规划(张云彬,2012)。

本文中农业园区(项目)体系规划是指为了更好地发挥园区(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将县域范围内的涉农项目和规划项目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职能等级进行统筹考虑,并从县市一级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体系规划。

2.2. 邹城市农业现状邹城市位于山东省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山区丘陵占70%,属暖温带,为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步。

全市中耕地面积128.68万亩,总人口1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77万人,是一个农业大市。

2011年,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6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5.9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7.4:57.96:34.64。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0元,同比增长10.6%,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5元,同比增长12.5%。

经过长期的发展,邹城市形成了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导、特色林果业、休闲旅游等逐步发展的农业结构。

种植业中,2010年,粮油作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33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红薯,蔬菜种植面积19.1万亩;以猪、鸡、鸭家禽养殖为主,牛、羊等传统养殖为辅,2010年生猪存栏40万头,家禽存栏量870万羽;林果面积较小,截止2010年底,全市林果面积12万亩,以苹果、大枣、桃、梨、板栗、核桃等为主;邹城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有采摘节庆类、餐饮消费类、休闲体验类,但仍处于萌芽阶段,各种配套设施及管理还不十分规范。

在产业发展方面,邹城市农业已经形成了“以粮油作物、畜牧养殖、应季蔬菜、特色林果等基础优势产业为主导,以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精品水果、特色养殖、生态水产、花卉苗木等新兴特色产业为辅助”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模式,涌现出一批具有特色和活力的种植、养殖、采摘类农业园区(图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促进了新技术新理念的引进推广,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园区(项目)现状及分布太平镇双源面业、汤记食品、郭里镇秸秆压块厂、郭里镇玉馨园酱菜场、峄山镇大长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田黄镇济林十八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唐村镇金银花种植场等,这些企业和生产单位在邹城市粮油产业中均发挥着示范带动的作用。

看庄镇马铃薯、太平镇山药、中心店草莓、北宿镇和大束镇设施蔬菜、城前镇越夏西红柿、石墙镇有机蔬菜基地、唐村镇和石墙镇西瓜等等具有特色的项目点。

目前,邹城市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及合作经济组织现在已经达到49家,其中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加工企业27家;其中集盛食品公司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绿山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省内第一家智能化、工厂化生产白灵菇的基地;友和菌业公司投资1.2亿元建成的金针菇智能化、标准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家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和HACCP质量控制系统认证,远销俄罗斯、美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000万美元。

及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需求。

3.2. 总体目标根据山东省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邹城市农业“十二五”规划等上位规划及政策的总体要求,结合“邹城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定量评价模型”对邹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分析评价,确定邹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邹城市农业率先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并实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鲁南农业文化休闲样板区等具体目标。

3. 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布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和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农业在地方国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且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作用会更加重要。

同时,在农业发展中如何更好利用、借助邹城所独有的文化历史资源,也是未来农业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这就要求邹城市农业在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方式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以适应邹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

3.3. 发展布局依据邹城市地形、海拔、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的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位、交通、科教等社会资源的状况,同时根据《邹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邹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功能要求,将邹城市农业发展空间划分为“一心多园三功能区”的总体布局,即“一心:邹城现代农业科技产业核心区”、“多园:专业性科技示范园”、“三片区:现代高效农业区,休闲体验农业区,特色生态农业区”。

3.1. 功能定位邹城市农业产业占总体经济比重较小,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不仅仅承担着粮食安全、农产品原料的供给功能,更需要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多样化的农产品形态的需求以Figure 1. Current situation and layout of Zoucheng agricultural park图1. 邹城市农业园区(项目)现状及分布图Figure 2. General layout of developing space of Zoucheng agriculture industry 图2. 邹城市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总体布局4. 县域农业园区(项目)分级与职能结构规划在职能结构方面,基于对邹城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分析和空间发展评价,重点提出了“两个层面、三个等级、六种职能”的农业园区(项目)发展结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