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审定品种(共127个)数据简表
山东省第四十批2009小麦审定品种介绍

山东省第四十批2009小麦审定品种介绍1.山农17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5号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L156为母本,莱州137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济麦19晚熟2天;株高80.3厘米,叶片上冲,叶色深绿,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中等,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4.4万,亩有效穗44.2万,分蘖成穗率42.3%;穗型纺锤,穗粒数38.2粒,千粒重38.3克,容重783.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
200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中抗赤霉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2008~2009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1.3%、湿面筋29.1%、沉淀值34.0毫升、吸水率60.2毫升/100克、稳定时间7.2min,面粉白度74.8。
产量表现:在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41.48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6.38%;2008~2009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98公斤,比济麦19增产8.7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亩基本苗10~12万。
加强春季麦田管理,适当晚浇返青、拔节水,预防倒伏。
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利用。
2.齐麦一号原代号:齐丰1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6号育种单位:济南永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长95-8为母本,运丰早21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比对照鲁麦14号和济麦19均晚熟1天;株高72.5厘米,叶色中绿,株型较紧凑,较抗倒伏,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104.6万,有效穗43.0万,分蘖成穗率41.3%;穗型纺锤,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5.1克,容重758.3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粉质。
2009年江苏省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汇总

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淮北 、苏 中地 区中上等肥力条件
适 宜江 苏省 淮北 地 区 中上等 肥 力条件 下 下种植。 1. 扬粳4 2 2 27 来源与类型 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 0 04
种植 。
6扬农稻1 . 号
来源与类型 原名 “ 0 3 ”,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与扬 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 扬2 28 州苏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 O 年育成, O3 属迟熟中粳稻品种。
适应范 围 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 学研究 院于2 0 年育成 ,属 半冬 性甘蓝 型三 系杂交油 菜 04 下种植。
1 .5 2 A 79 1 2
品种。
适应范 围 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
由江 苏省农业科 学院粮食作物 研究所于
2盐 油2 . 号
来源与类型
2 0 年育成 ,属B型迟熟 中粳稻不育系。 04 t
5明麦 1 . 号
来源与类型 原名 “ 镇稻6 4 5 ”,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农业科学研究于2 0 年育成, 05 属中熟晚粳稻品种。
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太湖地 区东南部 中上等肥 力条件
下种植。
1. 5南粳4 7
来源与类型 原名 “ 明天0 0 ” ,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 42
有限公 司于20 年育成,属半冬性 中熟小麦品种。 05 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种植。 5 . 连粳6 号
l . 8 1优 8 3
来源与类型 原名 “ 连粳优0 — ”,由连云港市农业科 52
来源与类型 原名 “ 0 3 H 12 ”,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 学院于2 0 年育成 , 0 05 属三系杂交中粳稻组合。 育种研究所于2 0 年育成 ,属 中熟中粳稻 品种。 04 适 应范 围
2009年度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草品种名录

引进品种
适宜于四川年降水量500~1500mm,气候较温和地区及类似气候条件 地区种植。
24
清水紫花苜蓿
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 畜牧兽医研究所
野生栽培品 适宜我国甘肃省海拔1100~2600m的半湿润、半干旱区,可作为刈割
种
草地或水土保持利用。
25
甘农6号紫花 苜蓿
甘肃农业大学
育成品种 适应于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灌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种植。
新疆农业大学
育成品种
适宜用于我国北方暖温带及亚热带,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城乡绿化、 生态建设及人工草地建设。
22
苏植1号杂交 结缕草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育成品种
适宜用于长江三角洲及以南地区的观赏草坪、公共绿地、运动场草坪 以及保土草坪的建植。
23 欧歌菊苣
四川省金种燎原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 司、四川省川草生态草业科技开发有 限责任公司、重庆格莱特牧业发展有 限公司
16
德梅特苇状羊 云南省草地动物研究院、百绿国际草
茅
业(北京)有限公司
引进品种
适宜在云南海拔大于1200m,年降水量大于700mm北亚热带,温带地区 种植。
17 水城高羊茅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阳光草业科 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
野生栽培品 种
适宜我国云贵高原、长江中上游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18 青引3号莜麦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地方品种
适宜西南地区高山及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海拔2000~4500m区域种植 。
14
盈江危地马拉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省
草
盈江县畜牧兽医局
地方品种
适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以及云南、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种 植。
第二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甘农牧农…2009‟127号甘肃省农牧厅关于第二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结果的通告各市州农牧(农业、农林)局: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9年1月8-9日在兰州召开了第24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全省第二批认定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91个,现予通告。
附件:1、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批非主要农作物认定登记品种目录2、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批非主要农作物认定登记品种简介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七日附件1: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批非主要农作物认定登记品种目录附件2: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批非主要农作物认定登记品种简介1、大麦(1)认定编号:甘认麦2009001品种名称:博乐引进单位: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富农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品种来源:从德国引进品种,原名Belana。
引种代号8号。
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株高73-100厘米。
穗长方形,二棱,灌浆后期茎弯曲,穗长7-9.3厘米;穗粒数20.5-30.5粒,千粒重39克,籽粒椭圆形,粒色淡黄,粉质。
蛋白质含量10.8%,浸出物81.1%,春性,生育期112天左右。
田间未发现条纹病、白粉病和锈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554.63公斤,比对照甘啤4号增产14.59%。
栽培要点:亩播量12.5-15.5公斤。
适宜范围:适宜我省河西灌区种植。
(2)认定编号:甘认麦2009002品种名称:玛俐引进单位: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富农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品种来源:从德国引进品种,原名米arie,引种代号9号。
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株高67-100厘米。
穗长方形,长芒,二棱,灌浆后期茎弯曲,穗长7-9.3厘米。
穗粒数19.3-30.1粒,千粒重42.0克。
黄色锯齿,籽粒椭圆形,淡黄色,粉质。
蛋白质含量为14.0%,浸出物80.9%,春性,生育期115天左右。
湖南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09年审定和登记的农作物品种的通知-湘农业发[2009]65号
![湖南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09年审定和登记的农作物品种的通知-湘农业发[2009]65号](https://img.taocdn.com/s3/m/2ab9d86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8.png)
湖南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09年审定和登记的农作物品种的通知正文:---------------------------------------------------------------------------------------------------------------------------------------------------- 湖南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09年审定和登记的农作物品种的通知(湘农业发〔2009〕65号)各市州农业局:2009年3月4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届四次主任委员会议对各专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水稻、玉米、棉花、油菜、辣椒和西瓜等6类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了审核,审定通过了106个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了29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现予以公告。
附件:1、2009年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2、2009年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3、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简介4、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简介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日附件1:2009年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品种审定编号品种名称页号品种审定编号品种名称页号湘审稻2009001 浙2077湘审稻2009028 C两优50134湘审稻2009002 湘早籼46号8湘审稻2009029 Y两优991835湘审稻2009003 株两优219湘审稻2009030 Y两优321836湘审稻2009004 株两优18910湘审稻2009031 Y两优香2号37湘审稻2009005 株两优402411两优246938湘审稻2009006 湘丰优97412湘审稻2009033 两优16839湘审稻2009007 金优23313湘审稻2009034 广两优8号40湘审稻2009008 金优93814湘审稻2009035 冈优14041湘审稻2009009 川江优2号15湘审稻2009036 协优11742湘审稻2009010 金优怀18116Ⅱ优84543湘审稻2009011 金优901717湘审稻2009038 玉针香44湘审稻2009012 双两优1号18湘审稻2009039 玉柱香45湘审稻2009013 Y两优52719湘审稻2009040 宜S晚2号46湘审稻2009014 Y两优339920湘审稻2009041 丰优80047湘审稻2009015 金优怀21021H28优45148湘审稻2009016 Ⅱ优168122湘审稻2009043 青优10949湘审稻2009017 Ⅱ优81823湘审稻2009044 T优11850湘审稻2009018 Ⅱ优5号24湘审稻2009045 湘丰优10351湘审稻2009019 F优49825湘审稻2009046 湘菲优811852湘审稻2009020 长优83826星优1号53湘审稻2009021 湘州优91827湘审稻2009048 岳优926454湘审稻2009022 新香优11128湘审稻2009049 中优420255湘审稻2009023 川香优110129湘审稻2009050 中3优81056湘审稻2009024 先丰优93330湘审稻2009051 中优66857湘审稻2009025 忠丰2号31陵两优56458湘审稻2009026 C两优75532湘审稻2009053 陆两优153759湘审稻2009027 C两优60833湘审稻2009054 Y两优8660品种审定编号品种名称页号品种审定编号品种名称页号湘审稻2009055 深优220061湘审棉2009010 湘杂棉17号87湘审稻2009056 T优27762湘杂棉21号88湘审稻2009057 T优112863湘审棉2009012 湘杂棉19号89湘审稻2009058 天龙优14064湘审棉2009013 湘杂棉20号90湘审稻2009059 先丰优03465湘审棉2009014 亚华棉11号91湘审稻2009060 广湘24S66湘审油2009001 华湘油10号92湘审稻2009061 龙S67华油杂16号93湘审稻2009062 隆华916A68湘审椒2009001 兴蔬绿剑94湘审稻2009063 农香A69湘审椒2009002 长研95895湘审玉2009001 湘康玉1号70湘审椒2009003 博辣娇红96湘审玉2009002 科玉6号71湘审椒2009004 博辣红丰97湘审玉2009003 吉玉3号72湘农杂辣1号98湘审玉2009004 海禾玉25号73湘审椒2009006 湘农杂辣2号98湘审玉2009005 登海玉390674湘审椒2009007 湘特辣1号99湘审玉2009006 科航6号74湘审瓜2009001 东方娇子100湘审玉2009007 三农玉200875湘审瓜2009002 博帅101湘审玉2009008 北玉32376无籽冰淇淋102湘审玉2009009 金湘甜玉3号77湘审瓜2009004 雪峰早蜜103湘审玉2009010 湘甜糯玉1号78湘审瓜2009005 雪峰橙玉104湘审玉2009011 湘花糯玉2号79湘审瓜2009006 雪峰黑宝105湘审棉2009001 湘农棉1号80湘审瓜2009007 雪峰大宝106湘审棉2009002 湘农杂棉6880重茬地雷王107湘审棉2009003 湘农大棉1号81湘审瓜2009009 湘科3号108湘审棉2009004 湘丰棉6号82湘审棉2009005 湘科棉5号83湘审棉2009006 银杂棉8号84湘审棉2009007 大唐1号85湘审棉2009008禾盛棉6686湘审棉2009009金华棉00987附件2:2009年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品种登记编号品种名称作物种类选育(引进)单位XPD001-2009白星101冬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XPD002-2009白星102冬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XPD003-2009黑冠101冬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XPD004-2009兴蔬皱佳丝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XPD005-2009兴蔬美佳丝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XPD006-2009兴蔬顺佳丝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XPD007-2009兴蔬红蜜南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XPD008-2009兴蔬蜜宝南瓜湖南省蔬菜研究所XPD009-2009红栗2号南瓜湖南省瓜类研究所XPD010-2009如意南瓜衡阳市蔬菜研究所XPD011-2009天畅一号豇豆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XPD012-2009天畅四号豇豆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XPD013-2009天畅五号豇豆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XPD014-2009天畅六号豇豆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XPD015-2009株杂一号番茄番茄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XPD016-2009湘薯19号甘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XPD017-2009湘白鱼腥草鱼腥草怀化学院品种登记编号品种名称作物种类选育(引进)单位XPD018-2009衡山早白薯山药衡山种福白薯种植专业合作社XPD019-2009湘花2008花生湖南农业大学XPD020-2009湘农小花生花生湖南农业大学XPD021-2009彩色珍珠花生湖南农业大学XPD022-2009日南1号柑橘湖南省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湖南省经济作物发展中心、洞口县农业局XPD023-2009宫本柑橘XPD024-2009大浦5号柑橘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柑橘改良中心、常德万山红果业有限公司、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XPD025-2009泸红柑橘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柑橘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泸溪县农业局柑橘研究所、吉首市农业局经果站XPD026-2009中引黄麻1号黄麻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XPD027-2009中引黄麻2号黄麻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XPD028-2009湘蓖1号蓖麻湖南省林业科学院XPD029-2009玉笋茶树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附件3: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简介品种审定编号:湘审稻2009001作物种类:水稻品种名称:浙207选育单位: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品种来源:Z9512/K青已往审定情况:无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迟熟早籼,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11天左右。
2009年北京林木品种审定经济林植物

2009年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经济林植物)1 品种名称彩虹2 树种甜樱桃3 拉丁名Prunus avium‘Caihong’4 初审通过类别审定5 良种编号京S-SV-PA-008-20096 品种特性该品种果实扁圆形,初熟时黄底红晕,完熟后全面橘红色,十分艳丽美观。
果个大,平均单果重8.0克,最大果重10.5克,可溶性固形物19.4%。
果肉黄色,脆,汁多,风味酸甜可口。
平均单核重0.61克,单核长1.31 cm,可食率93%,果柄较长,平均长度5.0cm。
北京地区果实发育期65-70天,6月上、中旬成熟,成熟期介于红蜜和雷尼之间,在树上维持时间可达半月,较适合观光采摘。
该优系树姿较开张,早果丰产性好,初果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长果枝比例可达72%,进入盛果期后,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比例达68%。
7 栽培技术要点1. 幼树定植当年秋季应控制肥水,防治大青叶蝉,促进新梢成熟,使用塑料膜缠裹,以防止抽条。
2. 由于果实发育期短,应在秋后增施有机肥,落花后追施速效肥,以促进果实发育。
3. 加强夏季修剪,增加枝量,促进花芽形成。
对过大的枝组及时更新,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8 适宜种植范围适宜在北京地区栽培。
9 主要用途鲜食2009年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经济林植物)1 品种名称京欧1号2 树种欧李3 拉丁名Cerasus humilis ‘Jingouyihao’4 初审通过类别审定5 良种编号京S-SV-CH-024-20096 品种特性该品种株高1.2~1.5 m。
一年生枝灰褐色,新梢红色,新梢叶褐红色,植株较健壮。
平均叶长5 cm,叶宽1.5 cm,叶细长,披针形,叶色较绿,无毛,叶缘细钝锯齿状,叶柄长0.5 cm。
花蕾浅粉色,花浅粉白色。
果实紫红色,果肉红色,扁圆形、磨盘状,纵横径比2:2.5 cm,果柄长1.2 cm,粘核,有浓香气,口感:酸、甜、脆、爽,适口性好。
该品种属于早熟品种。
在北京地区3月中旬左右开始萌动,初花期为4月中旬,花期10 d左右;7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熟期一周左右;10月底落叶。
2009年国家审定品种——玉米、马铃薯

选育单位:北京市 农林 科学 院玉米研 究 中心 品种来源:MC0 京 2 1 3X 4 6 特征特性 :在京津唐地 区出苗至成 熟 9 ,比京 玉 7 8天 号晚熟 1 , 天 需有效积温 2 0 ℃ ・ 左右 。幼苗叶鞘紫色, 50 d 叶片浓绿色 , 叶缘淡紫色 ,花药紫色,颖壳淡紫色 。株型半
过审定。适宜在河北 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黑龙江第四积温 带东部、内蒙古赤峰 、陕西延安 、新疆喀什和宁夏固原的极
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 1 ~1 厘米,穗行数 1 ~l 行 , 7 8 4 6
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 0克。经中国农业
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 ,抗小斑病 ,中抗大斑 病和茎腐病 ,感矮花叶病和 弯孢菌叶斑病 ,高 感玉米螟 。经 农业部谷物 及制品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 中心 ( 哈尔滨 )测定 ,
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玉 2 0 0 0 9 Ol 品种名称 :京科 38 9
条痕。株型半紧凑,株高2 7 2 厘米, 穗位高8 厘 l 厘米 , 6 7 7
穗行 数 1 4行 ,穗 轴红 色 ,籽 粒桔黄 色 ,偏 硬粒 型。百 粒
紧凑,株高 2 5 2 厘米,穗位高 8 厘米,成株叶片数 2 9 0片。花
产量表现 : 0 7 0 8 年参加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 2 0 ~2 0 验,两年平均每 6 7 6 m 产量 5 . 千克,比对照冀承单 3 l 4 3 号 增产 2 .%。20 年生产试验 , 90 08 平均每 6 7 。 6m 产量 59 3 1.千 克,比对照冀承单 3 号增产 1 . %。 8 9 审定意见 :该 品种符 合 国 家 玉 米 品 种 审 定标 准 ,通
籽粒容 重 7 4克 /升 ,粗 蛋白含量 l O %,粗脂肪含量 O 4 0. 4 6 %,粗淀粉含量 7 . %,赖氨酸含量 0 3 %。 .8 32 .4
1999-2009年品种权申请情况汇总表(2009.12.31)

2 1 l
1 41 3 9 4 6 3 5
1 O 0
O l 3 2 2 1 l l 6
O 0 0
0
0 O 0
l
普 通 西 瓜 大 白菜 辣 椒 属 普 通 番 茄
1 4 6 6
6 6 1 2 4
21年第2 00 期
19- 0 9 99 20 年品种权 申请情况汇总表( 0. . ) 2 91 3 0 21
1 根据植 物种类划分 : . 植 物 种 类
水 稻 玉 米
申请 ( ) 件
l 1 92 2 4 36
总 授权 ( )ຫໍສະໝຸດ 件 93 7 l2 4 1
2 0 年同期 申请 ( : 2 0 年 申请 ( 08 件 09 件)
2 0 年 申请 ( ) 09 件
40 7 27 7 7 4 6 7 8 9 l 1 4 0 92 9
排 名
1
申请 ( 件)
5 91
2 0 年 同期 申请 ( ) 08 件
4 9
20 09年 申请 ( ) 件
4 8
2 3
山 河
东 南
55 5 59 3
吉
林
40 9
43 5 37 9 31 5 33 4 23 9 20 7 13 9 ll 9 11 6 1l 4 10 3 l5 2 10 2 l9 1 14 l l6 0 9 0 8 3 7 6 6 9 6 4 4 1 3 2 2 6 l 2 3 13 6 7 2 4 8
2 3 5
2
3 5 l 7
l 2
申请 56 件: 6 5( 授权2 0 件: 6 2(
大麦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10
蓉油17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蓉A0068/蓉C1338(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 2009 010
2009
11
绵油309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绵9AB-2/绵恢95-269(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 2009 011
2009
12
川油39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公司
川审油2004 001
2004年
58
川油33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JA8/JR8(质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4 002
2004年
59
南油9号
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
南A6/267R(质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4 003
2004年
60
南油10号
南充市农科所
南A7/274R(质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
JA31/JR31(质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06
2007年
33
绵新油38
绵阳市新宇生物科学研究所
036A/18C(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05
2007年
34
中油89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6098A/R2(核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07
2007年
35
川审油2006 001
2006年
41
南油12
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A7/96R(质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6 002
2006年
42
蓉油14
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蓉A0464/蓉C1975(质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6 003
2006年
43
宜油15
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宜5A/03-1334(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种)
金油858
广汉三星堆油菜研究所
9501A(B)/ZY63R(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08
2007年
36
科源油9号
四川科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W08AB/F16(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09
2007年
37
德油16
四川得月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132A/R-16(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3 005
2003年
75
乐油4号
乐山市农科所
101A/乐005-2(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3 006
2003年
76
宜油13
宜宾市农科所
宜4A/198-1(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种)
川审油2003 007
2003年
77
凉油11
凉山州西昌市农科所
凉油6号/万油17号(常规油菜新品种)
川审油2003 008
2008年
24
新杂油2008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ZY-001/ZY-003(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8 013
2008年
25
蜀丰6608
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66-8A/H804(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8 014
2008年
26
乐油6号
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66-8A/H804(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2003年
78
川农油2号
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
P25A/R3-4(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3 009
2003年
79
绵油14
绵阳市农科所
绵101AB/绵恢8号(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3 010
2003年
80
蜀杂1 0号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S07-3/R-197(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2 001
87
科源油1号
什邡市农业科学技术开发应用中心、四川科源农业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种业分公司
W06A/F06(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2 008
2002年
88
科源油2号
什邡市农业科学技术开发应用中心
W08AB/F08(核不育双低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2 009
2002年
89
绵油13
绵阳市农科所
85-222/870054(常规高芥酸油菜品种)
川审油2005 003
2005年
52
川大319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S12/R119(质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5 004
2005年
53
德油15
广汉三星堆油菜研究所
9841A/9507(双低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5 005
2005年
54
南油11
南充市农科所
南A6/7R(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5 006
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A6/96R(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8 010
2008年
22
宜油19
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宜8A/04-5437(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8 011
2008年
23
鼎油17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
4655AB/02R(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8 012
川审油2007 002
2007年
30
绵油63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7MA-4-9/绵恢9R(核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03
2007年
31
长油2号
广汉三星堆油菜研究所
950IA(B)/CY18X(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04
2007年
32
川油38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川审油2006 009
2006年
49
川油58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JA1/JR2(质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5 001
2005年
50
蓉油13号
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蓉A0464/蓉C2514(质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5 002
2005年
51
润油188
李厚英
156A-3/16R(双低两系杂交种)
S6AB/MC0411(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8 004
2008年
16
福油518
绵阳市地神农作物研究所
117A/R8(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8 005
2008年
17
瑞油99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ZY-001/R119(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8 006
2008年
18
德邡油1号
广汉三星堆油菜研究所
川审油2004 007
2004年
64
科杂2号
四川科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01-16-1A/01-K24(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4 008
2004年
65
川油25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97119A/93187(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4 009
2004年
66
川28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05A/P701(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10
2007年
38
德油杂10号
什邡市皂角农科园
0268A(B)/99R-8(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11
2007年
39
油研52
成都市确良种苗有限责任公司
YL052A/R18(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种)
川审油2007 012
2007年
40
蓉油15
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蓉A0464/蓉C1944(质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
2002年
81
南油7号
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
(B26×萝卜)/8840894(常规油菜品种)
川审油2002 002
2002年
82
乐油3号
乐山市农科所
101A/乐9052-1(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2 003
2002年
83
川油23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JA3/JR6(质不育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2 004
附件5、四川省1996-2009年审定品种(共127个)数据简表
序号
品种
选育单位
品种来源
审定编号
审定年份
1
绵油88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绵103AB/绵恢98-4034(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9 001
2009
2
宜油17
宜宾市农科院
宜6A/03-1320(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9 002
2009
3
花油203
王华、王海林
1357A/89-4R(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9 003
2009
4
路油杂1号
广汉三星堆油菜研究所
156A(B)/zhsh5-x(两系杂交种)
川审油2009 004
2009
5
川油40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JA1/JR1(三系杂交种)
川审油 2009 005
2009
6
天油杂2号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
72
德油6号
德阳市科乐油菜研究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