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的基本结构

合集下载

matx主板 结构标准

matx主板 结构标准

matx主板结构标准一、简介MATX主板是小型台式机的主板类型,其尺寸为24.4cm x 19.0cm。

这种主板设计紧凑,适合于需要便携性和空间效率的用户。

MATX主板的结构特点使其在性能和体积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

本文将详细介绍MATX主板的结构标准及其相关特性。

二、主要组成部分1. 芯片组:作为主板的核心组件,芯片组决定了主板的规格和支持的硬件设备。

不同类型的芯片组支持不同的CPU、内存和工作负载。

选择合适的芯片组对于构建高性能的小型台式机至关重要。

2. 插槽和接口:主板上的插槽和接口用于连接各种外部和内部硬件设备,如硬盘驱动器、显卡、内存等。

这些插槽和接口的设计应确保系统的快捷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3. 电源和散热:MATX主板通常采用小型的电源模块,以满足紧凑设计的需要。

此外,有效的散热设计也是关键,以防止过热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扩展槽和存储接口:MATX主板通常提供有限的扩展槽和存储接口数量,以确保其他重要设备的带宽和容量得到充分考虑。

5. BIOS功能: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主板上的一块固件,负责管理系统的启动过程和维护基本的硬件设置。

高质量的BIOS功能可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兼容性MATX主板设计灵活,可与其他组件广泛兼容。

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同品牌和型号的MATX主板,它们与各种处理器、显卡和其他配件兼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组件,以满足游戏、工作站或家庭娱乐等方面的要求。

四、发展趋势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MATX主板仍具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一些新的技术和标准正在逐渐应用到MATX主板上,例如更高的性能和效率的电源管理技术,更先进的散热解决方案以及更灵活的扩展能力等。

此外,对于高度定制化的需求,MATX主板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具体要求进行优化。

五、优势与劣势1. 优势:MATX主板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适合需要携带电脑的用户或空间有限的场所;同时,其性能表现不俗,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图解电脑主板各个部位及安装

图解电脑主板各个部位及安装

图解电脑主板各个部位及安装一、主板图解一块主板主要由线路板和它上面的各种元器件组成---------------------------------------------------------------1.线路板PCB印制电路板是所有电脑板卡所不可或缺的东东。

它实际是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

一般的PCB线路板分有四层,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电源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地对信号线作出修正。

而一些要求较高的主板的线路板可达到6-8层或更多。

主板(线路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PCB的制造过程由玻璃环氧树脂(Glass Epoxy)或类似材质制成的PCB“基板”开始。

制作的第一步是光绘出零件间联机的布线,其方法是采用负片转印(Subtractive transfer)的方式将设计好的PCB线路板的线路底片“印刷”在金属导体上。

这项技巧是将整个表面铺上一层薄薄的铜箔,并且把多余的部份给消除。

而如果制作的是双面板,那么PCB的基板两面都会铺上铜箔。

而要做多层板可将做好的两块双面板用特制的粘合剂“压合”起来就行了。

接下来,便可在PCB板上进行接插元器件所需的钻孔与电镀了。

在根据钻孔需求由机器设备钻孔之后,孔璧里头必须经过电镀(镀通孔技术,Plated-Through-Hole technology,PTH)。

在孔璧内部作金属处理后,可以让内部的各层线路能够彼此连接。

在开始电镀之前,必须先清掉孔内的杂物。

这是因为树脂环氧物在加热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而它会覆盖住内部PCB层,所以要先清掉。

清除与电镀动作都会在化学过程中完成。

接下来,需要将阻焊漆(阻焊油墨)覆盖在最外层的布线上,这样一来布线就不会接触到电镀部份了。

然后是将各种元器件标示网印在线路板上,以标示各零件的位置,它不能够覆盖在任何布线或是金手指上,不然可能会减低可焊性或是电流连接的稳定性。

了解电脑主板的功能和作用

了解电脑主板的功能和作用

了解电脑主板的功能和作用电脑主板是电脑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承载着各种硬件设备的连接和信息传递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脑主板的功能和作用。

一、电脑主板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电脑主板,又称为主板、母板,是整个电脑系统的核心部件。

它作为电脑内部各个硬件组件的中枢,通过其上的插槽和接口与处理器、内存、显卡、硬盘等设备连接,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协调工作。

主板通常由多层电路板构成,上面布满了电子元件和导线,各个部件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规则组合在一起。

主板上有CPU插槽、内存插槽、PCI-E插槽、SATA接口、USB接口等,这些插槽和接口连接着各类硬件设备。

二、电脑主板的功能1. 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电脑主板提供了各种插槽和接口,使得各类硬件设备可以与主板相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CPU通过主板上的插槽与主板相连接,与内存和其他外设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传输。

此外,主板上的各类接口如USB、SATA等,可以连接外部设备,实现与外界的数据交流。

2. 电源供电和电压管理功能:主板上的电源插槽可以连接电源设备,为整个电脑系统提供电力支持。

主板还具备电压管理功能,通过电源管理芯片对电流进行调节和优化,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硬件设备的支持和管理功能:主板上的插槽和接口可以支持多个硬件设备的连接,如CPU、显卡、声卡、网卡等。

主板兼容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硬件选择和扩展能力。

此外,主板上还有集成的硬件管理芯片,负责管理和监控系统中各个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4. BIOS芯片和系统启动功能:主板上的BIOS芯片存储了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它是电脑启动和自检的重要组成部分。

BIOS提供了基本的硬件初始化、系统启动和设备驱动程序,确保系统在开机时能够正常自检和启动。

5. 性能调优和扩展功能:主板上的芯片组和BIOS设置提供了许多调优和扩展功能,如超频、调整内存频率等。

这些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脑硬件知识)第3章 主板

(电脑硬件知识)第3章  主板

时钟频率与周期的定义如下:f = 1/T 频率表示时钟脉冲在1秒内重复的次数。在CPU中,频率 的常用单位是MHz,即每秒钟发生100万个脉冲; GHz 即每 秒钟发生10亿个脉冲。与之对应,周期的常用单位是微秒 (μs)和纳秒(ns)。

3.按主板芯片组分类 图3-3所示为最常见的由两片芯片组组成的主板的 功能示意图。芯片组厂家提供的功能示意图常常 采用如图3-4所示的形式(Intel X38+ICH9芯片组 功能架构图)。

(1)北桥芯片(North Bridge Chipset) NorthBridge)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 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称为主桥 (HostBridge)。它主要负责CPU与内存之 间的数据交换,并控制AGP、PCIE数据在 其内部的传输,是主板性能的主要决定因 素。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 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主流的有P45、P43、 X48、790GX、790FX、780G等等。 NVIDIA还有780i、790等。


3.2.11 板载网卡控制芯片 网卡芯片一般在主板后部的I/O面板上的RJ45接口附近,网卡芯片较大,如图3-17所示。


3.2.12 I/O及硬件监控芯片 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芯片的功能主要 是提供一系列输入/输出的接口。部分I/O芯片还 能提供系统监控、检测功能,可以用来监控受监 控对象的温度、转速、电压等。I/O芯片比较大, 一般位于主板的边缘,如图3-18所示。

4.按是否为整合型主板分类 整合型(All-In-One)主板,又称集成型主板或一 体化主板,即主板上整合了视频处理功能的主板。 显示卡的功能一般集成到北桥芯片中,集成显示 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显示缓存共享主存。 5.按生产主板的厂家分类 生产主板芯片组的厂家虽然只有Intel、AMD-ATi、 nVEDIA、VIA等几家,但生产主板的厂家却很多, 市场上常见的主板品牌有:华硕、微星、技嘉、 精英、昂达、升技、七彩虹、华擎、斯巴达克、 富士康、双敏、映泰、梅捷、捷波、磐正、磐英、 顶星、致铭、盈通等。

第五课 了解主板

第五课 了解主板
键盘/鼠标
控制芯片组的功能结构
芯片组(控制芯片组)
是主板的核心部件(相于“心脏”),一般由南桥 芯片和北桥芯片两块组成(也有南北结合一体)。
① 北桥芯片 :主要负责CPU、内存、AGP,PCIE×16等的接口及其连接控制等工作 ②南桥芯片 :主要负责PCI、软驱、硬盘、键盘等 接口及USB端口的连接控制,及管理总线的工作。
注意 :BIOS信息丢失并不是指BIOS内容被清除,而是 一些人为设置的选项没有被保存,例如时间、日期等会 恢复到出厂时BIOS默认值。
板载声卡芯片和接口
板载网卡芯片和接口
外置I/O接口 1、键盘鼠标接口 :(PS/2) 1)PS/2插座(小口)
ATX主板I/O面板使用PS/2型的六针微型DIN型键鼠接口插座, 该插座集成在ATX主板上,键盘接口一般为紫色,鼠标接口 为绿色
2)AT主板(大口):5针圆孔
2、串行口(COM) 是早期电脑与其它设备传送信息的一种标准接口。 如连接 COM接口的鼠标,COM接口的通讯设备等。9针,现 在的电脑一般有两个串行口COM1和COM2。
3、并行口(LPT) 简称并行口,是电脑与其它设备传送信息的一种标准接口,这种 接口将8位数据位同时并行传送,并行口数据传送速度较串行 口快,但传送距离较短。并行口使用25孔D形连接器,常用于连 接打印机(针式打印机 ),又叫做打印机接口。
BIOS(ROM—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 它实际上是被固化到计算机中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 的硬件控制。 目前的主板采用EEPROM来存放BIOS信息。可用软件更新BIOS版本。 目前主要BIOS版本有: Award(目前主流)、AMI(常见于486以前)、 Pheonix(笔记本电脑)三个生产商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主板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主板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主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主板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让学生掌握主板的选购技巧。

3. 培养学生具备主板故障的诊断与维修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板的基本结构:CPU插座、内存插槽、显卡插槽、硬盘接口、主板接口等。

2. 主板的功能:数据传输、信号处理、电源管理等。

3. 主板的选购技巧:品牌、性能、价格、兼容性等。

4. 主板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常见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方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组装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主板的关注。

2. 讲解主板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以实物为例,为学生讲解主板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 讲解主板选购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主板品牌、性能、价格和兼容性等方面的知识。

4. 讲解主板故障的诊断与维修:介绍常见主板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拆卸计算机,观察主板结构,学习主板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主板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诊断与维修主板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主板知识的学习。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主板的基本结构、功能、选购技巧和故障诊断与维修。

2. 计算机硬件:用于实操教学,让学生亲手拆卸和组装。

3. 教学视频:播放计算机组装过程,引发学生兴趣。

4. 故障主板:用于讲解和演示主板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主板选购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实操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拆卸计算机,展示主板结构,并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3. 学生实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拆卸计算机,观察主板结构,并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展示和PPT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主板的结构和功能。

2.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主板的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主板故障的诊断与维修过程。

计算机主板ppt

计算机主板ppt
返 回
1.1 主 板 标 准 结 构 8.高级电源配置接口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Power Interface)功能. 9.STR(Suspend to RAM)技术. 1.1.2 Micro ATX结构 Micro ATX结构与ATX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减少了 部分扩展槽,最多支持四个扩展槽,所以习惯上又称 Micro ATX结构主板为小板.通常Micro ATX结构的主板 价格便宜,但扩充性不如ATX结构好. 1.1.3 NLX结构 NLX结构的主板将强电,扩展槽等部分从原主板 上分离出来,单独设置在一块扩展板上,这样就大大提 高了主板的可靠性,减少了信号传输中的干扰和衰减, 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返Hale Waihona Puke 回1.4 主 板 总 线PCI总线插槽分为5V供电电源和3.3V供电电源 两种,如图2-12和2-13所示.
图 2-13 3.3V电源PCI总线扩展插槽引脚图
返 回
1.4 主 板 总 线 2.4.3 PCI-X总线 PCI-X总线可使用32位/64位宽度的总线,其工作 频率提升到133MHz,允许的最大带宽达1066MB/S. PCI-X总线具有如下特点: 1.PCI-X总线允许目标设备仅与单个PCI-X设备间 进行数据交换,提高了目标设备与PCI-X设备间进行数 PCI-X 据交换的速度. 2.如果PCI-X总线设备没有任何数据传送,总线 会自动将PCI-X设备暂停,以减少PCI设备间的等待时 间. 3.PCI-X总线有可变的工作频率.目前PCI-X总线 可以支持66/100/133MHz三种频率,而在未来,它还将 提供更多的频率支持.
返 回
1.4 主 板 总 线 2.4.4 AGP总线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端口是在 PCI总线基础上专门针对3D图形处理开发的高性能总 线,AGP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让视频处理器 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即在使用AGP芯片的显示卡 与主存之间建立专用通道,使3D图形数据直接传送到 主存,而不需要经过PCI总线.这避免了经过窄带宽 的PCI总线而形成系统瓶颈的现象,增加3D图形数据 传输速度. AGP接口的发展经历了AGP1×,AGP2×,AGP Pro,AGP4×,AGP8×等阶段.AGP1×总线数据宽 度为32位,工作频率为33MHz,并利用时钟的上升沿 和下降沿同时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率可达264MB/s.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第2章-计算机主板精选全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第2章-计算机主板精选全文
图2-4 AT结构主板
2.3主板的体系结构
2.3.3 南北桥体系结构 从英特尔奔腾到奔腾四,再到酷睿,主板上的芯片组的结构和作用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分为两部分,由两块集成芯片组成,通过专用总线进行连接,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桥”。简单来说,桥就是一个总线转换器和控制器,它实现各类微处理器总线通过一个PCI总线进行连接的标准,可见,桥是不对称的。在桥的内部包含有兼容协议以及总线信号线和数据的缓冲电路,以便把一条总线映射到另一条总线上。 目前流行的主板上有两块桥,一块负责与CPU、内存、显卡连接,另一块与ISA、PCI总线上的各种板卡、键盘、鼠标、USB接口等输入/输出设备进行连接。我们习惯上将与CPU连接的芯片称为北桥,与I/O设备连接的芯片称为南桥。 但是随着酷睿i3、i5新处理器的出现,由于芯片集成技术的提高,CPU生产商将内存控制器及显示控制器都集成到了CPU内部,这使得主板上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北桥”,而只有一个相当于“南桥”的芯片了,典型的例子如H55主板。
2.3主板的体系结构
2. 主板的主要技术参数 1) 速度 现在的多媒体应用使得CPU要处理的数据和外设之间交换的数据量大为增加,而CPU与内存、CPU与外设(显示卡、IDE设备等)、外设与外设的数据通道都集成在主板上。主板的速度制约着整机系统的速度。 2) 稳定性 计算机的各部件都可能出现性能不够稳定的情况,但都不如主板对系统的影响大。一块稳定性欠佳的主板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暴露出其弱点,而这种不稳定性往往以较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找不到IDE硬盘,显示器无显示,死机等,让人误以为是CPU或外设出了问题,而实际上是由于主板的性能不稳定所造成的。
2.3主板的体系结构
现在的PC机主板上都提供了新的总线插槽——PCI-E(PCI-Express)。PCI-E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喻义为第三代输入/输出接口,是由Intel公司提出的,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 PCI-E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E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解电脑主板主板结构从大体上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几乎每一块同档主板结构都基本一样):1. 处理插座:这自然是用来安装处理器(CPU)的。

处理器插座的结构要根据相应主板所采用的处理器架构来具体决定。

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器架构,即Socket和Slot。

前者是在处理器芯片底部四周分布许多插针,通过这些针来与处理器插座接触,如图2左边所示的是Socket处理器插座,右边所示是Socket处理器背面图。

采用这种处理器架构的主要有Intel 奔腾处理器、Socket 7、PⅢ和赛扬处理器的Socket 370、P4处理器的Socket 423和Socket 478;AMD处理器K6-2所用的Socket 7、Athlon 系列处理器用的Socket 462、最新Hammer处理器系列处理器也是用Socket架构,目前它可算是一种主流处理器架构,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么多Socke架构,往往不同的只是插针数及内部电路不同,外观基本一样。

它有一个手柄,压下后处理器插针就可以与插座很好的接触。

注意这种架构的处理器在插入主板处理器插座时要注意方向,只有一个方向可以插入,要对准处理器与处理器插座的缺口位,千万别插反了,强行插入会把插针弄弯,甚至折断了。

另一种处理器架构就是Slot架构,它是属于单边接触型,通过金手指与主板处理器插槽接触,就像PCI板卡一样,在早期的PⅡ、PⅢ处理器中曾用到,Intel把它称之为“Slot 1”。

AMD也过这种架构,称之为“Slot A”。

两者不同的也只是具体接触边数量和内部电路有所区别,外观基本一样。

如图3所示的左图是华硕的一款支持Slot 1 PⅢ处理器的主板,右边图所示的是Slot 1架构的Intel处理器。

要注意这种处理器的安装也有方向的,通常也只能有一个方向可以安装,类似于内存的安装,主要是看准缺口。

图3说到处理器,就不能不说处理器的两个基本参数:(1)处理器主频(Frequency),也俗称“处理器速度”(Speed);(2)前端系统总线(Front System Bus,FSB)。

前者是指处理器的实际工作频率,也即运行速度,就是指处理器的主频,如我们常说的2.6G\3.0G\3.06G等都是指处理器的主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处理器的主频决定了处理器的性能,所以Intel在近两年利用它的处理器架构优势拼命拉开与AMD 差距就是这个原因。

但也不是绝对的,处理器的综合性能还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缓存大小、总线频率等。

后者是指处理器总线的工作频率,它与处理器的核心频率相关。

因自Intel P4处理器以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器可以在一个周期内的上升、下降沿各执行2次操作指令,所以它的总线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4倍。

目前最快的核心频率为200MHz,对应的总线频率就为800MHz。

533MH z和400MHz总线的核心频率对应为“166MHz”和“100MHz”。

目前计算机处理器市场中主要是Intel和AMD,在主频和总线频率上目前仍是由Intel在引领着市场潮流和方向,Intel的P4极限频率处理器800MHz FSB 3.2GHz也于6月23号正式发布,而AMD目前的最高主频标称值虽也为“3200”,但实际频率中有2.2GHz。

在总线频Intel 在今年初就推出了800MHz的FSB,AMD的Operation也是800MHz FSB,但是其桌面版Athlon 64按计划要等到今年9月30号。

2. 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它对主板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正因如此,所以在新规格处理器推出之时必定会相应的主板芯片组同步推出,它是与处理器保持同步的。

主板芯片组主要分两部分,分别由一块单独的芯片负责,这两块芯片就是通常所说的南桥和北桥了。

图1中“3”所示位置是主板北桥芯片位置,图中是加了散热器,所以看不到北桥芯片。

与之对应的就是如图1中标注为“14”的南桥芯片。

通常北桥芯片是离处理器最近的一块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

南桥芯片离处理器比较远,因为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

图1所示主板中的南桥芯片如图4所示。

图4如图5所示的是Intel最新的i875P芯片组结构图,其它主板芯片组基本方框结构类似,不同的只是南、北桥芯片、连接的控制器及其互相连接的总线技术等。

图中的82875P芯片就是北桥芯片,它直接与P4处理器相连;而ICH5芯片则是南桥芯片,它不与处理器直接相连,而是通过Intel的集线器结构(Intel Hub Architecture)与北桥芯片相连。

由图中可以看出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

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等,这些技术一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可能南桥芯片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北桥芯片。

而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内存了控制器、AGP图形卡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因为内存标准与处理器一样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北桥芯片是肯定不同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所采用的内存技术就完全不一样,而是不同的芯片组北桥芯片间肯定在一些地方有差别。

有的芯片组只有一个单芯片,即只有南桥芯片,北桥芯片功能集成在处理器中。

图53. 内存插槽内存插槽当然是用来插入内存的,它也是采用金手指接触法与内存条的金手指接触。

俗称为“RAM DIMM”。

如图1中标注为“2”的就是4条内存插槽。

注意不同的内存,内存插槽的结构也有所区别,从外观上来看主要体现在长度上的区别。

目前主要有两种内存,一种是168线的SD内存,也就是说它有168个与插槽接触点,两面各84个金手指接触点;另一种就是现在主流的DDR内存,它是184线的。

因为结构及电气性能(主要是指电压)都不同,所以两者不能通用。

如图6所示上图是图1中标注为“2”部分的放大图。

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华硕的这款支持800MHz FSB的主板中,4条内存插槽用两种不同颜色区分(蓝色和黑色),这主要是因为最新的800MHz FSB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内存,而要实现双通道必须成对地配备内存,用不同颜色区分就更加方便用户配置双通道,只需要将两条完全一样的DDR内存插入到同一颜色的内存插槽中即可。

现在几乎所有支持双通道内存的主板都采用这样的颜色标注方法。

注意插入内存时也要注意方向,并不是随便那个方向,可以先拿内存条与对应的内存条插槽比一下,看内存条的缺口位是否与插槽的凸起位是否吻合,否则强行插错后就会引起内存烧毁。

通常正确插好后,内存固定得非常牢固,并且插槽两边的固定耳会准确地卡住内存的相应缺口上,如图6下图所示。

4. PCI和AGP插槽因为目前的主要内置板卡基本上都是采用PCI总线接口的,所以在主板当中插槽最多的肯定就是PCI,如图1所示主板中标注为“13”的就是PCI插槽,它通常采用乳白色。

在这块主板中有5条PCI插槽,通常最少也有3条。

原来一些计算机中还保留有ISA插槽,但随着ISA接口的外设日趋淘汰,现在新的主板上基本上都没有ISA插槽,但是也有例外,超微竟然在i875P芯片组主板中推出了3条ISA插槽,如图7所示。

这样的复古行为到底有多少人领情真是很难预料。

ISA插槽通常采用黑色,它比PCI接口插槽要长些,参见图7。

图7在目前来说采用PCI总线接口的板卡主要有声卡、网卡、内置Modem、内置ADSL Modem等,以前的显卡也主要是PCI接口的。

要注意同一主板上这么多PCI插槽,都是通用的,可以随便选择一个未用的插上声卡、网卡或者内置Modem板卡,不过最好间距均衡一些,以便更好地散热。

说到PCI,就不能不说AGP总线接口了,它是专门从PCI接口中分离出来的,主要针对图形显示方面进行优化,专门用于图形显示卡。

所以现在的显卡基本上都是AGP接口的。

AGP卡又称“图形加速卡”。

AGP标准也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从最初的AGP 1.0、AGP2.0 ,发展到现在的AGP 3.0,如果按倍速来区分的话,主要经历了AGP 1X、AGP 2X、AGP 4X、AGP PRO,目前最新片版本就是AGP 3.0,即AGP 8X。

AGP 8X 的传输速率可达到2.1GB/s,是AGP 4X传输速度的两倍。

AGP插槽在如图1中的位置就是“12”。

AGP插槽通常都是棕色(以上三种接口用不同颜色区分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用户识别),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它不与PCI、ISA插槽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而是内进一些,这使得PCI、ISA卡不可能插得进去当然AGP插槽结构也与PCI、ISA完全不同,根本不可能插错的。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里所说的ISA、PCI和AGP都是在台式机中才可见到的,在笔记本电脑中,由于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像台式机主板那样留样那么大条的插槽,而是采用一种专用的微型总线接口——PCMCIA,这种接口非常精细,占用空间小,它也主要是应用于网卡、Modem板卡之类,如图8所示的就是一款PCMCIA网卡,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总线接口的外观,因为这种结构的特殊性,所以要与其它设备连接的话(如电话线、网线等),都需要一条转接线图8最后介绍一下最新的接口标准,那就是PCI-Express,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Intel提出的,很明显Intel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标准。

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

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

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要实现全面取代PCI和AGP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目前能支持PCI-Express的芯片组主要是Intel的i875P,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款主板提供对它的支持。

5. 硬盘接口硬盘接口当然是用来与硬盘进行连接的。

目前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硬盘接口标准,一种就是传统的并行ATA标准,也称IDE接口。

另一种是最新的串行ATA,又称为“SATA”。

两者的最根本区别当然还是传输速率,产行ATA的最新版本为ATA/133,它的传输数据为133MB/s,而SATA的第一版SATA 1.0的传输速率就可达到150MB/s,据说第二版、第三版传输速率分别可达到300MB/s、600MB/s,是传统并行ATA所无法达到的。

并行ATA自ATA 66版后就开始采用80芯40线的数据线,而串行SATA只需要15芯4线即可。

数据线数量可大减少,这样一则更加有利于标准的继续发展,再则数据线减少后功耗自然就降下来了,同时还大大方便安装等。

如图1所示“15”为传统并行ATA,即IDE接口,“16”所示的是串行SATA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