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专题摄影中题材的选择

合集下载

摄影题材的选项定位

摄影题材的选项定位

摄影题材的选项定位摄影题材的选项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摄影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器材更新换代突飞猛进、摄影派生门类越来越细,可拍的题材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摄影人必须审势度时,适应发展要求,及时为自己的摄影追求把脉定位,选择适合自己拍摄的题材。

摄影题材选项定位是摄影人的必然选择。

当今摄影已经社会化了,摄影的普及,摄影群体的扩大,使部分摄影人陷入困惑。

“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拍什么。

或盲从追风拍风光,或跟大腕拍人体,数年过去,精力、财力花费不少,收获不大。

有的人说摄影之术“一小时能学会,一辈子学不精,”涵容了摄影内容之深,范围之广。

如果我们对摄影题材贪多求全,什么都想拍,势必会陷入“苗多不壮”之境地。

因此,有必要为自己摄影题材“间苗”、精减或小或密的弱苗,留下适合生长的“大苗”、“壮苗”,并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有足够的营养茁壮成长。

摄影题材选项定位是摄影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摄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同样进入了电子、信息、网络等高科技时代。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摄影人必须拍出精品佳作。

与之相适应,摄影人必须面对现实,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在摄影实践中尽早为自己拍摄题材选项定位,将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摄影空间之中,少走弯路,尽快培养和形成自己的摄影艺术风格并取得好的'成绩,不然将会落伍。

如何选项定位?笔者认为:首先,摄影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项定位。

大千世界,摄影者可拍的题材很多,不可能有如来之巨手,一切垂手可得。

常言道”十学不如一好”,从偏爱方面有目的的选择定位较为客观。

如从风光、纪实、人像、新闻、体育、动物、静物、科技、广告等摄影门类中任选一项确定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在这方面专心致志,潜心钻研,避其杂乱,方有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拍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照片。

青年摄影家邓伟,用8年的时间完成了拍摄世界上百位名人的题材,这种定位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定位。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达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达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达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在摄影中,主题选择与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决定了照片的意义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探讨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达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一、主题选择的重要性主题是照片的核心,它决定了照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一个好的主题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共鸣,并传达摄影师的意图。

主题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和观赏价值。

首先,主题选择能够帮助摄影师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不同的主题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情感,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题,摄影师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与观众产生共鸣。

其次,主题选择能够帮助观众理解照片的意义。

一个明确的主题能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照片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增强照片的观赏价值。

最后,主题选择能够提高照片的艺术性和创意性。

一个独特的主题能够使照片与众不同,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照片的艺术价值。

二、主题选择的技巧和建议1. 确定拍摄的目的和意图。

在选择主题之前,摄影师应该明确自己拍摄的目的和意图。

是想表达某种情感,还是想传达某种信息?明确目的和意图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主题。

2. 观察和感知周围的环境。

摄影师应该时刻保持观察和感知的能力,发现身边的美好瞬间和有趣的主题。

有时候,一个普通的日常场景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主题。

3. 寻找独特和有趣的主题。

摄影师应该尝试寻找一些独特和有趣的主题,这样能够使照片更加吸引人。

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使用特殊的光线等方式来突出主题的独特性。

4. 与主题建立情感联系。

摄影师应该与所选择的主题建立情感联系,这样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可以通过与主题互动、了解主题的背后故事等方式来建立情感联系。

5. 注意主题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选择主题时,摄影师应该注意主题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主题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围绕这个思想展开,避免主题过于杂乱或不相关。

三、表达主题的方法和技巧1. 通过构图来表达主题。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达技巧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达技巧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达技巧摄影是一种以影像为媒介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镜头捕捉到独特的视觉感受,并通过主题选择与表达技巧将这些感受传达给观众。

在摄影中,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和呈现的效果。

同时,表达技巧的运用也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将探讨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达技巧,以帮助摄影爱好者拍摄出更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一、主题选择1. 确定摄影主题在进行摄影创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作品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意境或观念。

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有助于给作品赋予更具个性化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例如,主题可以是自然风景、人物肖像、城市建筑等,或者是表达个人情感、社会问题等。

2.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元素在摄影中,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元素可以是景物、物体、人物等,它们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拍摄自然风景时,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点、具有独特特色的景物来丰富作品的内容;在拍摄人物肖像时,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的人物特点或环境背景来表达主题的情感。

3. 注重构图与视角构图和视角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它们能够决定作品的形式美感和视觉效果。

在选择主题时,要注意构图的规则和原则,遵循黄金分割、对称、线条引导等构图技巧,使画面更具引导性和层次感。

此外,选择不同的视角也能够为作品带来不同的观感和表现力。

例如,通过俯拍、仰拍、近景等不同的视角来突出主题的特点和个性。

二、表达技巧1. 光影的运用光影在摄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打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合理运用光影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细腻,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利用侧光来突出主体的轮廓和纹理,利用逆光来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或者利用柔和的背光来呈现柔美的效果。

2. 色彩的运用色彩是摄影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能够传递情感和氛围。

不同的色彩搭配和处理方式能够赋予作品不同的情绪和意义。

例如,冷色调可以表达出冷静、寂寥的感觉;暖色调可以表达出温暖、活泼的氛围;黑白照片可以强调形式美感和纯粹的表现。

浅谈新闻摄影题材选择

浅谈新闻摄影题材选择

浅谈新闻摄影题材选择美摄界面浚谈新闻极景题钎遣择世界上没有州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瞬间,能人镜头者,皆有其故事.这故事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而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凡人小事.作为一名主流都市报的摄影记者,我认为在日常生活巾,无处不生辉.大干世界,人生百态,有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I:t常生活中的区区小事和平平凡凡的人.只要做有心人,本着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原来有许许多多值得引起我们拍摄欲望的东西.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人和事,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耐心地等待,总会走进我们的镜头.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人心,更多的摄影记者把手中的镜头对准了身边的"凡人小事",普通人的形象越来越多地占据报纸的版面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已成为新闻摄影拓展报道的一大门路,而且大有作为.熟视无睹的事物更容易出好作品那是2004年泉州的一个清晨,一条狗站在路叶1问,护着被车撞倒的小白狗,直到它不能动弹了才缓缓离去这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车祸,虽然有伤亡,但是经过的人准也不会拨打122电话报警.但《东南早报》记者赵伟经过时却没有熟视无睹,而是迅速拿出相机,用镜头定格下来这一幕,成就丁一个感人的瞬间.这是新闻照片《车祸》(附图2)拍摄的全过程.在一种散发着浓浓的人文主义的情绪下,记者用相机在平常中寻找到了不平常.从画面上看,这张照片构图简洁,马路的双黄线将图片上下分开,被撞的白色的小狗已口喷鲜血,横躺于马路.表明了小狗是在马路的中间被车撞倒的,画面上面还恰到好处的出现两个自行车的车轮.而这张照片最大的魅力是,当快门响起时,护着已死同伴的小黄狗也正好口陈英杰(东南早报,福建泉州362000)n,"llllm~"—_一._-一-棚●日目_---潞5黎-"互耐—盈蕊抬头对着相机.从镜头中,这条小狗向我们表现它内心无限的悲伤.而这一瞬间是文字所无法言传的.或许当车祸发生后,很多路人会"视而不见",或许当记者对准躺在路上的小狗,有的路人还会笑道:"现在记者真无聊,连狗死了也要拍."其实他们错了,任何事物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系列不同的瞬间形态,人一样,狗也一样,万物都一样.一条狗出车祸了,另一条狗赶忙跑过去,并在马路上静静地护着它.这条狗与死去小狗是什么关系呢?是哥们?还是情侣?或者只是路过的好心狗呢?这让人有着无限的联想.俗话说,狗是通人性的,确实! 它的行为让人感动,让人思考.这也正是我们所一直要表现的人文关怀的瞬间吗?果然,照片第二天见报后反响很好,很多读者纷纷致电"早报热线",表示对狗与狗"真情"的赞扬,一些好心读者还称要给死去小狗举行葬礼.这样的社会反响让我们出乎意外,也大受启发.人文_关怀,就是持人性的精神,就是发现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人文关怀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精神让你站在人类高度,达到人心深处.摄影师的心别人是能看见的,你的心有多少爱,感情有多深,你的作品会讲出来,不要小看了受众的理解力.只要我们记者用心去拍,能人镜头者,皆有其故事.从平凡中发现和寻找不平凡的意义2004年的母亲节,为没有采访线索而发愁的笔者和同事到街上去"搜街". 无意间,我看到一位阿婆,正坐在路旁缝衣服,阳光从她背后射来,逆光产生的光晕画面让我马上举起相机拍摄.后来我上前和她交谈,我才知道她叫周菊,前几天刚过完自己100岁的生El.现在她最大的孙子也已经55岁了,孙子也有lr自己的孙子了.我得知这些情况后,心中一阵狂喜和庆幸.喜的是刚才还没有线索,而47美摄界面阃瓤麴篡捕捉有价值的感人瞬间要选择好拍摄角度.我们拍摄的人像或者是景物,都必须要选择一定的角度,或正面,或侧面;或仰角,或俯角,等等.角度的确定,取决于拍摄对象的特点和摄影者的特殊要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音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叫作"新闻时有发生,视角各有不同."要捕捉有价值的感人瞬间.就要口林(闽东日报社,福建今天是母亲节,眼前的这位百岁老母亲不正是最好的题材吗?刚刚拍完照片后,我并没有就此马上走开,而是走上前和她多聊了几句.谁知竟挖掘到更多的故事.而后面发生的事情就更令人惊奇,周奶奶竟当场给我表演自己的"绝活"——穿针引线.百岁老人还能穿针引线,这种素材实在太难得了!我控制住激动的心情,细心地找好角度,按下了快门.当我拍完照片后.那种幸福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我为照片起了个标题,就叫"母亲节看百岁老母穿针引线"(附图3).编辑看到这张照片后,如获至宝,强烈建把这张透出浓浓温情,表现和谐社会的照片在头版刊发.果不其然,这张照片在《东南早报》头版见报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福建日报》和泉州网,新浪网多家媒体当天就转载了照片.这张照片还获得了2004年度全国地市州盟报新闻摄影大赛银奖.《母亲节看百岁老母穿针引线》照片的成功,再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凡人小事也能拍出大作品.新闻摄影,记者除了去记录和报道有重大意义的事和人,更多的还要从平凡中去寻找不平凡的东西.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重要的元素都应该在影像中保存,而被当事的主角不应也不可能全都由所谓的精英人物,主流人群来充当,这样会失之片面.金融革命,海归,健康时尚,科学进步,产业革命,都市48强宁德352100)学会选择不同视角抓拍.由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坐着或站着观看世界的,所以有时摄影记者仅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进行拍摄,如俯角或仰角,便能迅速增加照片的吸引力.你可以从三层楼上往下拍.也可以从某个孔眼往上拍,采用这些方法.可以给读者带来发展,一次次横空出世的大众文化,平静的情感生活状态……这些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主角往往都是由那些平常人来充当.我们的镜头就应对准他们,因为在每个事件发生的前后过程,总有无数个瞬间,只要坚持深入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考,用心去体验,便会抓住事物的本质,人物的面貌,情感的生动而形象真实的再现.同题摄影对准小人物挖掘新角度在当今资讯非常发达的时代,独家新闻的定义已失去原有的意义,而新角度, 新视点更容易出佳作.通常,面对同一题材的摄影采访,记者们为了避免同行间的画面重复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同题而不同场合,二是同场合而不同细节.事实上,能够做到同场合而不同细节,同位置而不同构图,同构图而不同表情,是多年来在新闻摄影竞争中许多摄影记者经常采用的"战术".而这种每个人之间的不同,正好彰显了摄影师看事情的不同角度.如果摄影者在摄影中独辟蹊径,把镜头转向小人物对此事的态度和作为,出现好片子的机会要大得多.2001年,中国足球队出线世界杯,着名体育记者李响来泉州签名售书,由于一种全新的,有时甚至是让人震撼的效果.选择新闻角度还有个拍摄上的构图技巧,摄影界有句技术行话叫做"远景取其态势,俯视展其规模".当然,能够在瞬间抓取最有价值的画面,这是对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要求.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还要求摄影者能够用视觉形象表现出这个事件的新闻性.也就是说.一张新闻照片除了应该具李响的到来使书店门口长队如龙.我挤不进,便索性在外围拍摄等待签名的人流.而第二天一见报,其他媒体都用李响为主图,来表现当天签名售书活动是多么的轰动.而《东南早报》却与众不同,刊发了一张一位老奶奶为上课的孙儿前来排队购书的辛苦画面,图片取名为"追星并不是年轻人的梦想"(附图1).这张照片见报后,深受好评.其他媒体的照片由于大同小异,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深.反而早报的照片却一下子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读者评价说,早报的照片之所以好,是因为角度抓得好,通过一个老太太为孙儿排队购书,从侧面表现了活动的热闹场景,画面简洁生动且创新意识强, 是同类题材的新闻照片中较为出色的. 这张照片获得当年华东六省一市新闻摄影大赛三等奖和福建新闻奖(摄影作品) 银奖.由此可见,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做有心人,而且更要有新闻敏感.平时一定多学习,多积累知识,掌握熟练的摄影技术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去判断在你面前发生的是与非;只有这样,才能当"小事"发生后你能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因为每天我们接触的人和事像万花筒一样,五花八门,哪些有新闻价值?哪些能提供信息?都要在瞬息万变中去判断,去"指挥" 手中的照相机.一。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报道特定主题或事件的新闻报道形式。

在摄影报道中,摄影师通常会采访相关的人和事情,获取珍贵的一手信息,并通过摄影来呈现这些素材。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到的专题新闻摄影报道主题:
1. 自然灾害:例如飓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摄影师可以报道受灾地区的救援行动、恢复重建过程等。

2. 社会热点事件:例如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社会流行病等,摄影师可以报道事件的主要参与者、目击者、当事人等。

3. 科技前沿: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摄影师可以报道科技创新、技术变革对社会的影响等。

4. 文化遗产:例如古代建筑、艺术品、文物等,摄影师可以报道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5. 环保行动:例如气候变化、垃圾分类、能源转型等,摄影师可以报道环保组织的行动、科学家的研究、政策的制定等。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需要摄影师具备扎实的新闻摄影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需要相关题材的专业知识和背景了解。

在报道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注意构图、用光、拍摄角度等方面的技巧,确保报道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创作灵感技巧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创作灵感技巧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创作灵感技巧摄影艺术是一门通过镜头捕捉和表现现实的艺术形式。

在摄影过程中,主题选择和创作灵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主题选择和创作灵感两个方面探讨摄影中的技巧和方法。

1. 主题选择主题是照片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情感。

选择合适的主题是拍摄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主题选择的技巧:1.1 观察和倾听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倾听人们的故事和经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主题。

例如,一个孩子的微笑、一对年长夫妇的牵手、一片美丽的风景等等,都可以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主题。

1.2 寻找个人兴趣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会让我们更有激情和耐心。

摄影可以成为一个表达自我的方式,通过拍摄我们热爱的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深入主题一旦确定了一个主题,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来拓展这个主题。

这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观看相关的影片、与专家交流等方式实现。

深入了解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捕捉到细节,以及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

2. 创作灵感技巧一旦确定了主题,创作灵感是摄影师表达主题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创作灵感技巧:2.1 视觉构图视觉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各个元素,以产生美感和吸引力。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平衡、对称、透视、引导线等。

选择合适的构图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主题和情感。

2.2 使用光线光线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合理地利用光线可以改变照片的氛围和效果。

清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常常被认为是最适合拍摄的时段,但不同的主题可能需要不同的光线条件。

2.3 掌握后期处理技巧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和色调等参数,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照片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熟练掌握后期处理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呈现主题和表达情感。

2.4 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可以决定照片的视角和立体感。

尝试不同的角度和拍摄高度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并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总结:选择合适的主题和灵感是摄影创作中的重要步骤。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现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现

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现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记录下生活的瞬间,传达出摄影师对于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在摄影中,选择合适的主题以及如何表现这一主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摄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表现的技巧与方法。

一、主题选择的重要性在摄影过程中,主题选择是起点,也是决定拍摄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主题选择能够让作品更加有说服力和触动人心。

1. 抓住独特性:选择一个独特的主题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并打动他们的心灵。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寻常的主题,或者通过不同角度拍摄寻常主题,都能获得独特的作品。

2. 创意表达:摄影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主题的创意表达来展现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想法。

主题的选择需要紧密结合摄影师的情感、观点和价值观。

二、主题选择的技巧主题选择需要结合摄影师的兴趣、视觉感知和观察力。

以下是一些选择主题的技巧与方法。

1. 兴趣与热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能够让你更有动力去拍摄,也更容易获得出色的作品。

了解自己的兴趣领域,寻找与之相关的主题进行拍摄。

2. 观察与感知:对周围的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寻找有趣的主题。

细心观察能够发现平凡事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将其作为主题进行拍摄。

3. 社会关注与记录:选择一些与社会相关的主题进行拍摄,记录下真实的社会生活。

这既能展示摄影师对社会的关注,也能通过影像传递有意义的信息。

三、主题表现的技巧主题的表现方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传达效果和观赏感受。

以下是一些主题表现的技巧与方法。

1. 构图与视角:使用恰当的构图和视角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

尝试使用对称、逆对称、弧线等构图方式,选择合适的视角,从不同角度呈现主题。

2. 色彩与光影:色彩和光影是摄影中重要的表现手段,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利用色彩搭配和光影效果,突出主题,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运用细节:通过捕捉细节展现主题的独特之处。

细腻的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传达摄影师对主题的理解和情感。

四、案例分享以下是几个不同主题的摄影案例,展示了主题选择与表现的技巧。

让摄影版面生动起来试谈专题摄影报道的题材选择与编排方法

让摄影版面生动起来试谈专题摄影报道的题材选择与编排方法
总体上说,摄影图片的题材具有广阔的空间,但 也有自己相对的专长。它不善于综述,但长于刻画,
不善于夹叙夹议,但长于动感表现,运用得好,就 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南方周末》的“写真”版于1 9 9 9年1 O月曾 登出《西部野牦牛队在行动》的摄影专题,讲述了 偷猎者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残酷而疯 狂地捕杀野牦牛,使之面临灭绝的事实。专题用l 4 幅照片,实录了动物保护组织野牦牛队的队员们,在 艰苦的条件下,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同凶残的犯 罪分子搏斗,甚至有时双方还得合作“共生”的奇 特场景。这组图片将雪域高原的辽阔苍茫,野牦牛队 队员的雄健粗犷,犯罪手段的暴力血腥,藏羚羊活跃 而孱弱的身影和被屠杀时哀怨的双目等等作了淋漓尽致 的展示,让人触目惊心,过目难忘。编辑编排的这 组图片,不仅给人视觉的震撼力,更唤起人们保护环 境、珍爱家园的深层意识。
·新闻摄影·
新闻知识(2002.5)
让摄影版面生动起来
试谈专题摄影报道的题材选择材选择
新闻摄影所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无所不及。当 然,新闻报道不管是文字的或图片的,也不是见啥抓 啥,“拾到篮里都是菜”。他们都有独特的视角,都 对事件进行选取。特别是新闻摄影,它所强化的是事 件特定的瞬间和场景。新闻摄影当然可以叙述过程, 但它更注莺捕捉过程中的典型时刻。近几年,报纸摄 影专版多见一个题材的专题性报道,这是为了突现主 题,让新闻事件具有更强的扩张性。
摄影专版上的文字,不论是配文还是图片说明,都 要紧扣画面来衍生,但又不要重复画面上已有的信息; 不能先写文章,然后把图片当成配图,应让图片语言说 话,文字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去讲述、挖掘画面j二没有, 但又能充分表现主题、与图l画息息相关的内容。图片是 用形象“说话”的,深刻的主题常常不是一览无余,文 字的补充与渲染,常常会形成理想的阅读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专题摄影中题材的选择
作者:陶灿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5期
摘要:我在山西平遥古城参加摄影展时,被中国摄影师顾莹拍摄的《角落里的生命——生息在地球三极》专题摄影深深地震撼。

摄影师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下地球三极多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真实反映了人类与它们的互利共生、生存竞争关系,进而唤起人们对大自然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专题摄影地球三极野生动物
中图分类号:J4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083-02
专题摄影是指较为细致深刻地刻画人物或者动物的面貌,概括或者深入地反映事件的发展过程,揭示其内在的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的摄影形式。

摄影师深入拍摄一个专题,时间跨度有长有短,往往可以跟踪好多年,甚至更长。

所以,专题摄影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对所拍摄的题材内容进行选择,题材的选定就成为该专题摄影的重要因素。

现实中有很多摄影题材供我们选择,比如野生动物、风光、生态、人像类等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士开始拍摄野生动物题材的专题。

如每年非洲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迁徙大军旁会有中国人的面孔出现,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大草原也活跃着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的身影。

中国摄影师顾莹的《角落里的生命——生息在地球三极》专题摄影选择的题材就是野生动物类。

影像天然具有这样的力量,摄影师以旁观、纪实的态度,记录了几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记录人类与它们的互利共生、生存竞争,来唤起人们的自然环保意识,尤其是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和保护,让更多人关注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她的这个野生动物题材的专题摄影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坚强而脆弱,当今野生动物不仅被驱赶出人类的生活圈,自然栖息地也被肆意侵占、过度开发。

很多野生动物无处藏身,陷于生存的绝境之中。

即便在地球的南极、北极包括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也受到人类发展的威胁。

摄影师顾莹成功选择野生动物题材,以表现、揭示拍摄对象的某种内在特质或者行为来展开,通过细节的描述和刻画启发观者对于图片主题的深入思考和想象,从而将自己的思想间接地传达给观者。

同样,顾莹不希望所拍摄的这三种生活在地球“角落里”的野生动物影像成为一种隐喻,成为现代人消费性的观看对象,成为一种猎奇、一种明信片式的纪念,甚至成为它们未来的遗像。

该专题摄影的题材选择,主要应该处理素材能否突出主题的问题,首先应该做到简洁和明确,观者看到照片不需要借助文字的说明,就能明白摄影师表现的故事。

一般情况
下,一组专题只有一个主题,图片内容主要选择典型的主题的代表,不能画蛇添足,无关紧要的画面内容不用面面俱到,才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题。

专题摄影题材的选择有好有坏,体现摄影师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魅力。

从图片数量上而言要少而精,图片多了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将观众的视线集中在摄影师所要表达的主题上。

专题中的摄影作品首先需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才能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摄影师的思想和观点。

《角落里的生命——生息在地球三极》是以野生动物为题材进行拍摄创作,作品抓住了观者的注意力,使观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观看整个专题。

图片是生动而自然的,能够充分揭示主题的鲜明形象,观者一看就知道表现的是什么,而无需借助文字的说明。

专题摄影中的每一幅图片都不能被忽视,否则将不能完整地反映主题和表达思想。

顾莹所拍摄的这一系列照片,每一幅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代表性。

今天我们一般不会缺少好看的图片,而缺的是系列组照、具备深刻思想内容的专题摄影。

在全民“读图”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具备敏锐发现题材的专题摄影素质。

同时我们如果想成为更为专业的专题摄影师,首先要有专题摄影头脑,有时候少量的照片无法表达事件的来龙去脉或思想观点,只有系列组照才可以直观地呈现、更好地体现出来。

另外一点也非常重要,专题摄影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图文编辑水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照片,如果没有后期编辑,则看上去非常一般,经过后期图文编辑后就变得非常精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专题摄影题材的选择与创作实践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并提炼生活。

有些专题摄影不是一拍就能成功的,需要摄影师对素材进行长期的积累,不断留意所拍摄影专题的故事细节,并且尝试很多次抓取,然后对拍摄的素材进行精选和提炼,再用合适的图文编排把素材组织起来,只有这样,专题摄影的形式才能更加丰富,更好地为拍摄的专题摄影主题服务,把专题摄影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摄影师顾莹的《角落里的生命——生息在地球三极》摄影专题,选用野生动物题材,是她深入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中身临险境,才拍出了如此令人震撼的照片。

为了完成这个题材的拍摄,她多次跟随赴南、北极的团队进行实地拍摄,这对于一位女性摄影师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所以专题摄影题材的选择,一定要求摄影师们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包括对身体的要求以及财力的支持都要考虑在内,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力作为前提支撑,该专题摄影很难顺利地完成。

选择题材的原则也可以是“就近”。

“近”有两重含义:一是相对于远的物理距离,二是贴近和了解。

专题中每张照片的情感动机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诚恳,这绝非技巧能代替。

《角落里的生命——生息在地球三极》摄影专题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摄影师顾莹通过在地球三极的亲身经历,近距离接触到这些野生动物,才对它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拍出了如此成功的专题摄影。

根据摄影师的主观思想,相同的题材可以拍摄出不同的摄影专题,反映出不同的状态,产生不同的感想。

比如拿野生动物为拍摄题材为例,摄影师可以拍摄一组野生动物无拘无束生活的组照,表达出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美,也可以拍摄一组野生动物生存艰难的组照,表达出在人类的破坏和干预下,野生动物们日渐灭亡的情景。

所以今天的专题摄影,题材的选择是具有开放性的。

选择最佳的拍摄题材是做好专题摄影的基础,早在20世纪70年代,苏珊·桑塔格就曾感叹:“自1839年摄影术面世,此后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拍摄过,或看起来如此。

”仅靠题材本身已经难以吸引读者,真正吸引读者的在于作品背后所产生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一组作品的价值越丰富,就越可能成功。

目前,专题摄影的题材选择相对较宽泛,一般情况下,只要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故事都可以通过专题摄影记录下来,但严格意义的题材选择需要对拍摄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甚至是亲自扎根基层,实际考察很长时间。

专题摄影具有深远影响力,要求专题摄影师不能受到拍摄对象的不利牵制,而是应该自由、自主地进行实地拍摄。

提高系列组照的拍摄效果,应当时刻保持摄影镜头的活力,注重镜头的选取、拍摄角度的不同等。

通俗来看,即便给观众看到的是大量图片,也要让观众对这些照片始终感兴趣,不觉得疲劳、无聊和无趣,而恰恰是看到了这套专题摄影,促使大众理解、思考该题材反映的事情。

总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题材和主题进行专题摄影拍摄,可以很大限度上减缓专题创作的压力,可以使摄影师更游刃有余,同时也能增加其拍摄专题摄影的动力,提高所拍专题摄影的质量,使观众们更加认可,更加认真地观看和思考其反映的专题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社会共鸣。

责任编辑:景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