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5近三年高考实验专题

合集下载

近五年高考实验题汇总(带答案)

近五年高考实验题汇总(带答案)

近五年实验题汇总一、运动试验1.(2014)(6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

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小车受到摩擦力。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轨道倾斜平衡摩擦力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2015)(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的速度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

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1.40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1.4_____m/s。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2016)(5分)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 、30Hz 和40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和图(b )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2)已测得=8.89cm ,=9.50cm ,=10.10cm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

历年高考试题实验题汇编教师版

历年高考试题实验题汇编教师版

历年高考实验题汇编【15年高考】六、(本题共12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无毒、难溶于水的固体,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

工业生产过程如下:①在NH4Cl溶液中加入Ca(OH)2;②不断搅拌的同时加入30% H2O2,反应生成CaO2·8H2O沉淀;③经过陈化、过滤,水洗得到CaO2·8H2O,再脱水干燥得到CaO2。

完成下列填空3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工业上常采用Ca(OH)2过量而不是H2O2过量的方式来生产,这是因为。

34.检验CaO2·8H2O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35.CaO2·8H2O加热脱水的过程中,需不断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氧气,目的是、。

36.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

下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的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若所取产品质量是m g,测得气体体积为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过氧化钙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测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

七、(本题共12分)甲醛是深受关注的有机化合物。

甲醛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在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醛水溶液,经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甲醛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滴定氢氧化钠。

完成下列填空:37.将4.00 mL 甲醛水溶液加入到经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用浓度为1.100 mol/L 的硫酸滴定,至终点时耗用硫酸20.00 mL 。

甲醛水溶液的浓度为mol/L 。

38.上述滴定中,若滴定管规格为50mL ,甲醛水溶液取样不能超过mL 。

39.工业甲醛含量测定的另一种方法:在甲醛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将甲醛氧化为甲酸,然后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HCHO + H 2O 2 → HCOOH + H 2O NaOH + HCOOH → HCOONa + H 2O已知H 2O 2能氧化甲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024高考物理实验历年题目大盘点

2024高考物理实验历年题目大盘点

2024高考物理实验历年题目大盘点200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目:实验一:测定直流电源电压实验内容:利用恒定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直流电源的电压。

实验二:用简易光电效应测定光的功率实验内容:利用简易光电效应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功率的光源的辐射功率。

实验三:测定木块在水中的浮力实验内容:利用浮力平衡原理,测定木块在水中的浮力。

实验四:测定玻璃棒与硅胶橡胶之间的摩擦系数实验内容:利用滑动摩擦实验装置,测定玻璃棒与硅胶橡胶之间的摩擦系数。

2008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目:实验一: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电压和频率实验内容:利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实验二:测长度公差实验内容:利用千分尺,测量铜丝的长度,计算长度公差。

实验三:测计时器的示数与时间关系实验内容:利用计时器的示数和时间关系,测量计时器的精度。

实验四:测时间常数实验内容:利用带有电阻和电容的电路,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2012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目:实验一:测定垂直磁场与水平磁场的夹角实验内容:利用磁力计,测定垂直磁场与水平磁场的夹角。

实验二:测定皮肤的电阻率实验内容:利用电阻计和导电液体,测定皮肤的电阻率。

实验三:测量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实验内容:利用声音频率计和声级计,测量声音的频率和强度。

实验四:测量杨氏模量实验内容:利用弹性体的悬挂和测力计,测量杨氏模量。

2016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目:实验一:测量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实验内容:利用电阻、电源和电流表,测量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实验二:测量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关系实验内容:利用弹簧振子,测量振子的周期和振幅关系。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内容:利用光杆和光条,测量光的折射率。

实验四:测量电池的内阻实验内容: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池的内阻。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目:实验一:测定电流大小实验内容:利用电流表和电阻,测定电流的大小。

实验二:测量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实验内容:利用金属膨胀实验装置,测量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2012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

2012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

2012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1.(10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 和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 .M =20 g ,m =10 g 、15 g 、20 g 、25 g 、30 g 、40 g B .M =200 g ,m =20 g 、40 g 、60 g 、80 g 、100 g 、120 g C .M =400 g ,m =10 g 、15 g 、20 g 、25 g 、30 g 、40 gD .M =400g ,m =20 g 、40 g 、60 g 、80 g 、100 g 、120 g(3)图2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 A 、B 、C 、D 、E 、F 、G 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AB =4.22 cm 、s BC =4.65 cm 、s CD =5.08 cm 、s DE =5.49 cm 、s EF =5.91 cm 、s FG =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 _______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甘肃省近5年高考的实验题总结

甘肃省近5年高考的实验题总结

甘肃省近5年高考的实验题总结,归纳近5年甘肃省的高考物理试题一直采用全国卷,实验题由赋分值不同的两道题组成,具体情况如下:2008年螺旋测微器的应用;用两个伏特表测电阻。

2009年多用电表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研究平抛运动。

2010年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传感器的应用——热敏电阻2011年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多用电表测电阻。

2012年电学黑箱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1.试题的模式小题:主要考查的是独立完成实验的歩骤及能力,常体现在基本仪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的操作方面,赋分值约为6分。

大题:主要考查对课本上实验的迁移、设计能力,可以是新实验用旧方法,可以是新实验用新方法,也可以是旧实验用新方法等等。

赋分值约为11分.2.考查重点近几年考查的重点是力、电学实验,多是教材中的实验或在此基础上的变形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分析和设计能力。

赋分值约为18分左右,相对比例占11%--14% 左右。

力学实验相对直观、原理明确。

但是,误差难以控制,通常题目以定性为主,考查实验操作说明和理论推导。

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在电学实验上;电学实验误差较小,读数较准确。

数学表达性好。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的,可以是考操作、测量、读数、误差分析,也可以进行实验设计。

3.考查热点(1)实验器材的选择及使用(2)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的确定。

(3)实验步骤:如实验步骤的排序、改错、补漏等。

(4)实验数据的处理:图象法,平均值法等。

(5)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

4.命题趋势(1)仪器的选用是实验考核的基础内容。

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原理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长度和电路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高频繁的考点。

(2)近年来,高考实验题不仅考学生实验,也考演示实验,而且出现了迁移型实验、应用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甚至还出现了“研究性学习”类实验。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实验题汇总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实验题汇总

力学实验1.(15福建卷)(18分)(1)(6分)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①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cm;②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③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6.93cm;A;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2.(15海南卷)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a)和(b)所示。

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cm,高度为________mm。

【答案】,3.(15四川卷)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 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 cm.。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 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

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4.(15安徽卷)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

历年高考试题实验题汇编学生版

历年高考试题实验题汇编学生版

历年高考实验题汇编【15年高考】六、(本题共12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无毒、难溶于水的固体,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

工业生产过程如下:①在NH4Cl溶液中加入Ca(OH)2;②不断搅拌的同时加入30% H2O2,反应生成CaO2·8H2O沉淀;③经过陈化、过滤,水洗得到CaO2·8H2O,再脱水干燥得到CaO2。

完成下列填空3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工业上常采用Ca(OH)2过量而不是H2O2过量的方式来生产,这是因为。

34.检验CaO2·8H2O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35.CaO2·8H2O加热脱水的过程中,需不断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氧气,目的是、。

36.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

下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的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若所取产品质量是m g,测得气体体积为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过氧化钙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测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

七、(本题共12分)甲醛是深受关注的有机化合物。

甲醛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在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醛水溶液,经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甲醛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滴定氢氧化钠。

完成下列填空:37.将4.00 mL甲醛水溶液加入到经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用浓度为1.100 mol/L的硫酸滴定,至终点时耗用硫酸20.00 mL。

甲醛水溶液的浓度为mol/L。

38.上述滴定中,若滴定管规格为50mL,甲醛水溶液取样不能超过mL。

39.工业甲醛含量测定的另一种方法:在甲醛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将甲醛氧化为甲酸,然后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HCHO + H2O2 → HCOOH + H2O NaOH + HCOOH → HCOONa + H2O 已知H2O2能氧化甲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最新2012高考物理实验归纳总结(高中全套) 实验专题

最新2012高考物理实验归纳总结(高中全套)  实验专题

专题 2012高考物理实验全攻略知识结构: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科综合对实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它包含两个方面: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³0.022/2)m=2³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掌握实验方法步骤;(3)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实验装置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下面几个是应特别注意的:①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高考实验专题1.(2014·全国大纲版理综化学卷,T29)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

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

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

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 __________ ,其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

加人冷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 (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4)用CuCl2• 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

2、〔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A 中加入4.4g 异戊醇6.0g 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

开始缓慢加热A ,回流50min 。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 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 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脂3.9 g.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 的名称是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填标号〕 .a 、直接将乙酸异戊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 、直接将乙酸异戊从分液端斗的下口放出c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脂从下口放出d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酚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 4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 (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_ (填标号).a. 30 %b. 40 % c 、60% d 、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3、[2013高考∙全国Ⅰ卷∙26]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 中加入20 g 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 浓硫酸。

b 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 ,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l0 g 。

回答下列问题:+ H 2O 浓H 2SO 4 △(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已烯产率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4.(2012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

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

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气体。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进行分离提纯:① 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 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③ 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3)经过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重结晶B. 过滤C. 蒸馏D. 萃取(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25mlB. 50mlC. 250mlD. 500ml5、(2014年重庆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0-)规定葡萄酒中SO 2最大使用量为0.25g ·L -1.某兴趣小组用题9图I 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 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1)仪器A 的名称是 ,水通入A 的进口为 。

(2)B 中加入300.00mL 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 2全部逸出并与C 中H 2O 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除去C 中过量的H 2O 2,然后用0.0900mol ·L -1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题9图2中的_____;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 =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若用50mL 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 (填序号)(①=10mL ,②=40mL ,③<10mL ,④>40mL)(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 溶液25.00mL ,该葡萄酒中SO 2含量为 g ·L -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__________6.(2012·大纲全国,28)(15分)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 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a .关闭漏斗开关;b .熄灭酒精灯1;c .熄灭酒精灯2(4)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 g ,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 g ,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2O 2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31)(20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I)2H2S(aq)+SO2(g)=3S(s)+2H2O(l)(II)S(s)+Na2SO3(aq)Na2S2O3(aq)(III)(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 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a .烧杯b .蒸发皿 c.试管 d .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8.(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25)(15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

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右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

装置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1)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3)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

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

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g·L-1。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