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特色文化
遵义特色文化

遵义特色文化遵义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中国西部的重镇之一,贵州省第二大城市,属于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区域。
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1℃,全市森林覆盖率49%,是人类宜居城市之一。
遵义是中国著名的酒文化名城,出产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很多名酒。
遵义,商周时代诸侯小国鳖国,秦汉时代称鄨县,唐宋元明时代称播州。
居住在大娄山东麓鄨水流域的上古鳖族,是巴人的重要支系之一,也是蜀人的重要起源之一。
鳖令开创古蜀国开明王朝13代,并于开明9世时缔造蜀文化中心——成都城。
唐代,播州是巴蜀地区抵御高原部落国的边境重镇。
宋代,播州杨家将是西南地区抗击蒙古入侵的中坚力量。
元代,播州土司控制疆域北濒长江,南临红水河,横跨云贵高原。
明末战乱,四川惨遭屠戮,惟遵义府幸存。
清雍正年间,遵义划入贵州,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财政来源之一。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壮大的重要转折点。
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500米,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
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成为天然屏障,是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明显地把遵义市划分为两大片: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
全市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可分成三大类:熔蚀地貌区、熔蚀构造地貌区和侵蚀地貌区。
其中以溶蚀和熔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5%。
全市海拔最低处在赤水市境内与四川省合江县交界的习水河与赤水河汇合口,海拔221米;最高处在桐梓县的柏枝坝箐坝自然保护区牛角寨,海拔2227米,是大娄山山脉的最高峰。
遵义的传统风俗

遵义的传统风俗遵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传统风俗。
这些风俗不仅反映了遵义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传承。
一、婚俗在遵义,婚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传统的婚礼通常要进行三天三夜,从订婚开始,到迎亲、入洞房,再到送亲离开。
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仪式和规矩。
比如,在迎亲的时候,新郎要穿上红色的马褂,头上戴着红花,还要扛着一把大伞,象征着能够保护新娘。
而在入洞房的时候,则要有长辈在门口放置一些谷物、钱币等物品,寓意着新人能够共同担负家庭的责任,共同经营家业。
二、祭祀遵义人民非常重视祭祀活动,认为这是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方式。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就是遵义的祭龙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祭品,包括水果、鲜花、糕点等,然后在龙头山上举行盛大的祭龙仪式。
在祭龙仪式中,人们会跳龙舞、放烟花、鸣锣敲鼓,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三、节日除了祭祀活动,遵义还有许多传统节日。
比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
在这一天,遵义市区会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古代民族英雄屈原。
四、民间艺术遵义还有许多独特的民间艺术。
比如,蜀锦是遵义的传统刺绣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吸引了众多收藏家的关注。
此外,遵义还有著名的木雕艺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人们会在遵义市区举行一年一度的木雕展览,展示当地木雕艺术家的作品。
五、饮食文化遵义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
遵义人民喜欢吃酸辣味的菜肴,比如酸汤鱼、酸辣粉等。
此外,遵义还有著名的火锅文化,遵义火锅以其独特的调味和风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喜爱。
总之,遵义的传统风俗非常丰富多彩,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传统文化遗产,继承和传承下去。
遵义文化梳理

遵义文化梳理20万年前—桐梓人(原始文化)在华南地区“最早用火”,点燃遵义的史前文明战国-大夜郎国的一部分-大夜郎国文化基本介绍(黔北)秦汉—夜郎国-濮人土著居民-农耕文化、丹砂文化、祭祀文化-受秦文化渲染(黔北东部)秦灭-汉武帝开始管理开发南夷,不断吸纳由秦楚巴蜀人的文化观念和技术,吸收中原文化;舍人、盛览、尹珍(学习儒家经典和文字学)浙江大学张其昀将遵义2000年来发展的历史氛围9期,即夜郎期、戕牁期、播州期、杨保前期(白锦堡期)、杨保中期(穆家川)、杨保后期(海龙囤)、老城期、沙滩期、新城期一、农耕文化(自秦汉起)(黔北)1、先进的稻谷种植模式已在黔北出现。
通过出土的文物可知——务川茅天镇出土的铁犁2、生活方式明显特征:椎髻发饰、能耕田、聚邑而居二、丹砂文化(遵义务川县)1、背景介绍:(1)所在地:遵义市务川县,自秦汉起有2000余年丹砂开采历史有“丹砂古县”之称(2)开采民众:秦汉时期开始务川县一地土著濮人---仡佬族祖先(仡佬族是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土著民族)(3)地位:丹砂开采和水银冶炼技术从秦汉到明清一直很有名明清时期务川是贵州最重要的汞矿开采基地2、与丹砂有关的民俗事象(1)“宝王祭拜”(自秦汉开始)1)背景介绍:宝王---首先发现砂矿的人---尊为宝王菩萨(仡佬族的祖先)2)祭拜目的:希望其能带来好运(一般在山洞前)3)祭拜形式:小祭---采矿人洞前---猪头、香烛、白酒、纸钱---采矿人祈求打“发槽子(在山洞前举行有浓厚的原始特征)大祭---宝王庙---猪头---还愿年祭-宝王庙/大石头旁边---除夕夜、正月十四、七月半--过年过节祈运4)物化建筑:宝王庙---祭拜宝王5)相关民俗:务川傩戏(有关宝王祭拜内容、独特的宝王面具)-6)--相关链接—傩文化傩文化—驱疫纳疾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载体——傩戏傩戏类型:民间傩系列和军傩系列傩戏特色:带面具傩戏表演形式:过火海,上刀梯,高台舞狮地位:是中国原始文化和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2)尚红情结:1)民居:丹砂调制原料涂抹房屋器具---驱鬼降魔---红房子村寨2)饮食---红饭红米、3)服饰(喜红)3、以丹砂开采为依托的工艺、器具等生产技术物化旅游资源:博物馆陈列品---“炼汞土灶”比较珍贵4、制度文化-丹砂纳贡(秦汉-明末)三、手工技艺文化(自秦汉起)1、技术构成:手工制陶技术、制曲技术、酿酒技术2、相关文物-正安、务川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蒜头形青铜壶”、青铜钲四、祭祀文化(自秦汉起)(务川)1、文化缘由:当地民众尚巫鬼,好祭祀,精神上崇拜祖先。
旅游攻略--贵州遵义的十大特色小吃

旅游攻略--贵州遵义的十大特色小吃
遵义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其美食文化丰富多样,以下是遵义的十大特色小吃:
1. 遵义羊肉粉:遵义羊肉粉是遵义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羊肉鲜嫩、汤汁浓郁而著称。
2. 鸭溪凉粉:鸭溪凉粉是遵义鸭溪镇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凉粉细嫩、口感细腻而著称。
3. 遵义豆花面:遵义豆花面是遵义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面条筋道、豆花细嫩而著称。
4. 遵义鸡蛋糕:遵义鸡蛋糕是遵义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蛋糕细嫩、口感细腻而著称。
5. 遵义黄糕粑:遵义黄糕粑是遵义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粑皮酥脆、味道香甜而著称。
6. 遵义米皮:遵义米皮是遵义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米皮细嫩、口感细腻而著称。
7. 遵义豆腐圆子:遵义豆腐圆子是遵义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豆腐细嫩、口感细腻而著称。
8. 遵义红油米皮:遵义红油米皮是遵义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米皮细嫩、口感细腻而著称。
9. 遵义豆花烤鱼:遵义豆花烤鱼是遵义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以鱼肉鲜嫩、豆花细嫩而著称。
10. 遵义虾子羊肉粉:遵义虾子羊肉粉是遵义虾子镇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以羊肉鲜嫩、汤汁浓郁而著称。
这些小吃各具特色,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尝试。
遵义特色总结

遵义特色总结一、地理位置优势遵义市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北部,地处贵州中部高原,是贵州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之一。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遵义市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特色文化1. 红军文化遵义市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战略地区,因此红军文化成为其独特的特色之一。
在遵义市,可以追溯到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文化遗址,了解红军在这里的历史和革命精神。
2. 苗族文化遵义市是苗族的重要聚居地,苗族文化成为城市独有的特色。
苗族民间舞蹈、服饰、民俗等都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在遵义市,游客可以参观苗族风情园、体验苗族传统节日等,深入了解苗族文化的魅力。
三、特色美食1. 遵义小吃遵义的小吃以麻辣风味为主,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遵义特色小吃有豆腐脑、辣子鸡、酸菜鱼等,以辣味和酸味融合的独特风味,令人难以忘怀。
2. 遵义脆肠遵义脆肠是当地的传统名吃,以猪肉和猪皮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遵义脆肠独特的口感和香味吸引了广大食客前来品尝。
四、旅游资源1.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遵义市著名的自然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位于贵州省乌江上游的白云区境内,瀑布水势浩大,水花四溅,景色壮观。
游客可以欣赏到瀑布的震撼和自然的力量。
2. 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是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会议——遵义会议而建立的。
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通过展览和解说,向游客介绍了遵义会议的背景、意义和影响,使游客更加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3. 航空博物馆遵义市航空博物馆展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航空器、发动机、模型等,向游客展示了中国航空科技的进步和成就。
五、总结遵义市作为贵州省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特色。
红军文化和苗族文化成为城市的独特标志,特色美食和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通过了解遵义市的特色和魅力,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和多元文化。
遵义的传统的节日习俗饮食建筑人物

遵义的传统的节日习俗饮食建筑人物遵义,简称“遵”,古称播州,是贵州省地级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和2个自治县,总面积3076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27.07万人,城镇人口312.42万人,城镇化率49%。
踩山节: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
第一天上午,要举行立竿仪式,是在山坡中央竖起一根系着松柏枝条和鲜花彩旗的花杆,作为采花山的标志。
花杆竖好后,年长者向人们敬酒祝福,同时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芦笙悠扬,男女老少跳起蹬脚舞,耍狮灯,一片欢腾。
晚上,篝火雄雄,人们围坐在篝火旁饮酒对歌,通宵达旦。
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舞、对歌、尽情欢笑,聚亲会友,共庆新春。
砍火星节: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
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
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
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
祭山节: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
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
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
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
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吃新节:孟秋季节,繁忙的农田管理基本结束,作物初熟,丰收在望。
仡佬族人认为,这是天地、祖宗保佑的结果,所以新粮一熟就怀着喜悦、感激之情,迎请天地与祖宗尝新。
贵州遵义的红色文化介绍两分钟

贵州遵义的红色文化介绍两分钟遵义,位于中国贵州省的中北部,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这里,红色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遵义红色文化的代表之一。
纪念馆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始建于1957年,是为了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的。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整个过程和重要历史意义。
除此之外,遵义还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如娄山关、桐梓县等。
娄山关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关口,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
而桐梓县则是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拥有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遗迹。
遵义红色文化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参观这些红色旅游景点,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遵义红色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遵义是一座充满红色文化的城市,这里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传承革命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遵义的传统风俗

遵义的传统风俗遵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在这个城市里,人们一直秉承着一系列传统的习俗和礼仪,这些习俗和礼仪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着遵义的传统风俗展开,带领读者一起探索这座城市的文化精髓。
一、传统节日遵义的传统节日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节日不仅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仪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节日是春节和清明节。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遵义最为盛大的节日。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里贴春联、挂灯笼、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同时还会进行一系列传统的祭祀活动。
在遵义,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活动是腊八节和年夜饭。
腊八节是在农历腊月八日,人们会吃腊八粥,以祈求健康长寿。
而年夜饭则是在除夕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品尝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幸福。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神圣的节日之一,也是遵义人民十分重视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到祖先的坟墓前祭祀,烧纸、撒白花、磕头等等,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同时,还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放风筝、踏青等等,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二、传统婚礼婚礼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而在遵义,婚礼更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仪式。
在传统的遵义婚礼中,有许多需要遵循的规矩和礼仪。
首先,婚礼的日子是非常重要的。
在遵义,人们相信“黄道吉日”,所以要在黄历上选择吉日进行婚礼。
同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瑞兽婚礼仪式,如请龙、请虎、请麒麟等等,以求婚姻美满、幸福安康。
其次,婚礼的流程也是十分复杂的。
在传统的遵义婚礼中,新娘要先回娘家拜祖先,然后再去新郎家进行婚礼。
在婚礼仪式中,还有许多需要遵循的规矩和礼仪,如敬茶、拜堂、献花、送嫁妆等等,每一项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最后,婚礼的酒席也是需要讲究的。
在遵义,人们非常讲究“三拜九叩”,就是新人在敬酒时要三拜九叩,以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特色文化
遵义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中国西部的重镇之一,贵州省第二大城市,属于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区域。
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1℃,全市森林覆盖率49%,是人类宜居城市之一。
遵义是中国著名的酒文化名城,出产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很多名酒。
遵义,商周时代诸侯小国鳖国,秦汉时代称鄨县,唐宋元明时代称播州。
居住在大娄山东麓鄨水流域的上古鳖族,是巴人的重要支系之一,也是蜀人的重要起源之一。
鳖令开创古蜀国开明王朝13代,并于开明9世时缔造蜀文化中心——成都城。
唐代,播州是巴蜀地区抵御高原部落国的边境重镇。
宋代,播州杨家将是西南地区抗击蒙古入侵的中坚力量。
元代,播州土司控制疆域北濒长江,南临红水河,横跨云贵高原。
明末战乱,四川惨遭屠戮,惟遵义府幸存。
清雍正年间,遵义划入贵州,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财政来源之一。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壮大的重要转折点。
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500米,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
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成为天然屏障,是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明显地把遵义市划分为两大片: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
全市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可分成三大类:熔蚀地貌区、熔蚀构造地貌区和侵蚀地貌区。
其中以溶蚀和熔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5%。
全市海拔最低处在赤水市境内与四川省合江县交界的习水河与赤水河汇合口,海拔221米;最高处在桐梓县的柏枝坝箐坝自然保护区牛角寨,海拔2227米,是大娄山山脉的最高峰。
遵义特色文化
遵义丝织品
遵义丝绸,历史悠,是贵州丝绸的发源地。
清乾降时,由外传来了柞蚕放养和巢丝法和技术。
到清道光年间,遵义就已成为贵州丝绸贸易中心。
近年来,所生产的丝绸织品畅销国内,甚至销到南洋各地,产品质量与杭绸不相上下。
此外,遵义的丝织品还有工农被面、缎背经、美丽绸等。
丝织品的特点是:绸身紧密,手感光滑柔软,温润如玉,轻飘而绚丽,具有桑蚕丝所特有的天然光泽。
遵义的丝织品,远销北京、上海、兰州等地。
生丝、和服绸还外销日本,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茅贡米
贵州省湄潭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湄潭茅坝米在明嘉庆年间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而美名远扬故称为“茅贡米”。
茅贡米色泽光亮,晶莹饱满,煮食浆汁如乳,米饭油亮粘润,天然清香,入口松软有弹性,回味香甜悠长,为米中精品。
遵义朝天椒
遵义朝天椒又名遵义小辣椒、虾子朝天小辣椒,因虾子辣椒市场而得名。
成熟后色泽鲜艳、油润红亮、果型美观、肉厚质细、辣素适中、风味浓香,因品种而异,呈圆锥形、长指形、樱桃形或子弹头形,单生或簇生,果实朝天。
遵义小辣椒营养丰富,鲜椒中每克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198毫克,在我国众多的辣椒品种中居前列。
胡
萝卜素的含量仅次于胡萝卜。
其药用价值据姚可成《食物草本》记载具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的功能。
现代医学亦证明,辣椒所含的辣椒素确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兴奋神经、增温御寒、促进血液循环和杀虫败毒作用。
余庆苦丁茶
余庆小叶苦丁茶属多年生常绿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400-800米地区,混交群落的中下层,具有较强的耐荫性。
余庆小叶苦丁茶,系采摘木樨科粗壮女贞的幼嫩芽叶经加工而成,与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生产的“大叶苦丁茶”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属不含咖啡碱的代用茶饮品。
它生长在贵州境内乌江河流域喀斯特地貌中。
这里山清水秀,无任何环境污染,为小叶苦丁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得余庆县生产的小叶苦丁茶品质优良。
余庆小叶苦丁茶的特色是色泽翠绿,香气嫩香持久,滋味微苦甘醇,微苦回甜,条索紧结,口感独特,具有“三绿”特征,即干茶绿、叶底绿、汤色绿。
豆花面
豆花面是遵义人的一种独创。
面条上盖着一团雪白的豆花,面条浸在豆浆之中。
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是用前一次点豆腐的窖水存放几天后成为酸汤。
用这种酸汤点豆腐,使豆腐没有石膏或卤水的苦涩味,比一般豆腐细嫩,比豆腐脑紧扎。
遵义豆花面创制于本世纪初,迄今已近百年之久。
今天的遵义市,豆花面馆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红。
豆花面味道的好坏,关键在肉梢。
清朝末年,豆花面是一种素伺,后来经过改进,加上了肉梢。
肉梢是用猪腿筋肉和鸡肉切成肉丁,然后用鱿鱼和榨菜丁,拌上适量甜酱、胡豆酱等,再用猪肉和菜油各半的混合油炒熟,加上几颗香酥的花生米,放入小碗内,再佐以辣椒、酱油、味精、葱、姜、鱼、香菜等的香料。
吃时,将大碗的面条内蘸食肉梢就可以领略到无穷的风味。
石佛洞牛肉干
遵义石佛洞牛肉干至成立以来已获得了两枚国际金奖、四枚国家金奖和多项省市的奖牌。
遵义市石佛洞牌牛肉干系列产品,是以贵州高原盛产的鲜牛肉为主料,加上白糖、蜂蜜、精盐、料酒、味精、花椒、辣椒、自配香料等精工细作而成,口味有麻辣(川味)、五香(广味)沙嗲和其他多种口味,形状有片、条、方颗粒(糖果式)丝等。
其味道香浓可口,很有劲道。
绥阳空心面
遵义绥阳空心面,又称为“手工盐面”、“空心盐面”、“银丝面”等等,流传于民间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有名的特产。
早在明清时期就以独特工艺和鲜美风味成为贡品。
“条条银龙游碧水、颗颗油珠泛玉波、阵阵清香扑鼻来、口口美味牵肠肚”。
空心面系纯手工制作,无任何化学添加剂,细小如丝,色白如银,中空,味咸,入锅久煮而不烂,细嚼绵软有劲,细嫩爽滑,并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
清淡煮食,特别适应中老年,孕产妇,婴幼儿补充营养之用。
空心面制作时采用当地的精制面粉,加上适量香油、以及用纯土鸡骨泥熬成的汤加上少许盐拌和后,揉成细条,两头穿小棍,使油盐充分渗透后,挂高架上,用双手慢慢下拉,拉到一定程度面条便形成空心,再让其自然下坠,晒干只取中间空间部分,即为空心面。
凤冈养生油茶
凤冈县古有“夜郎古地”之称,追根溯源,凤冈养生油茶是传承了唐宋时代的煮茶遗风,风格独具,凤冈土家人至今仍有“一日不喝油茶汤,干起事来心发慌”的传统,油茶是凤冈土家人世代传承的饮食习俗。
洋芋粑粑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不同的佐料,入味爽口。
“遵义”其名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遵义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省最大工业城市,以生产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而驰名中外。
遵义会议会址坐落在遵义市老城,多年来,游客骆驿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