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善化寺旅游景点介绍

合集下载

《善化寺》.doc

《善化寺》.doc

《善化寺》善为佛旨,化即普度,善化~乃慈悲普度之意大同的《善化寺》,位于古城西南,俗称南寺,初建于唐代,叫开元寺,兴建于辽金,是佛入华夏最早的佛家寺院之一,比上下华严寺还要早,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真正的佛教古刹~华严宗庙。

善化寺面积一万三千九百多平方米,另有花园儿别院。

座北朝南,主寺院建于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为: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两侧,有观音殿和地藏殿。

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东西对称而建的有独具风格的文书阁、普贤阁楼阁高耸,东西对称,既方正端庄又别具风格,九檐单脊,八面玲珑,风铃悠脆,飞燕绕梁山门最前,为寺庙正门,门钉硕大双门厚重。

朱红高阶,石狮雄悍。

山门内高屋阔顶,金砖*漫地,彩绘壁画,护法狰狞。

东西两侧,四尊高大的护法天王,时刻尽责地虎视着人间的世事邪恶走下山门再上高台,眼前便是三圣殿了。

三圣殿是善化寺中殿,建于金代天会至皇统年间。

正面佛坛上供着华严三圣巨型佛像三尊:中为释迦牟尼,西为普贤菩萨,东为文殊菩萨,故而此殿称为三圣殿。

殿前东西两侧,正是对称而建的普贤阁、文书阁、各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是两座三间见方,九檐单脊的两层正方楼阁,两阁相对,高耸于寺院东西两侧,始建于金代贞元二年,一阁真古,一阁后建,但却修旧如旧,新旧难辨,阁中内置木梯,由内登楼,皆可眺望八方更是文人墨客,应试学子祈愿膜拜的圣殿大雄宝殿乃是善化寺之最大殿宇,前有月台,左右设有钟鼓二楼。

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正中供有五方佛像,从东往西依次排列:东方阿闪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西方阿弥陀佛、北方微妙闻佛。

大殿巨梁方柱高大宏伟,穹顶层层仿若九天殿内东西两侧的台基之上,置有二十四诸天官塑像,神态各异,性格鲜明。

西、南两壁之上,存有清朝康熙二十五年至四十七年间所绘壁画,内容均为佛教故事。

整座大殿庄严肃穆,雄伟壮观!跨过前院西侧的月门,进入西侧花园。

哦!豁然眼靓,别具洞天当园一面瑶池,池中碧水蓝天。

大同旅游景点简介

大同旅游景点简介

大同旅游景点简介大同旅游景点简介:1、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

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

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

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

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

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前。

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

2、善化寺善化寺(第一批国保)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

善化寺俗称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层层叠高。

东有文殊阁(已毁),西为普贤阁。

院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普贤阁均为辽金时期原构。

3、大同华严寺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故名华严寺。

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画、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典范。

4、魏都水世界魏都水世界是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规模最大、项目设施最完备的室内水上乐园,也是华北地区最全面的生态旅游休闲综合体。

乐园里有14种有名热带植物,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多样化的娱乐方式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是亲朋好友出游的必玩之处。

同时,除了主打水上娱乐外,园区内还有不少农业活动,打造了一个农业科技旅游观光综合之地,填补了大同市综合生态旅游项目的空白。

5、晋华宫煤矿大同晋华宫煤矿,建于一九五六年,矿井位于大同煤田东北边缘,总面积41万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5亿吨。

目前已形成了年产煤380万吨、拥有采掘、洗选、多种经营等煤矿设施和包括职工家属在内共五万多人的大型煤炭企业,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之一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唯一的多井口现代化矿井。

善化寺

善化寺

10 9平方米。这些塑像 、 壁画 , 人物姿态优美 自
然 , 有 珍 贵 的历 史 和 艺术 价 值 。其 中 尤 以 具 大 雄 宝 殿 内 的金 代 泥 塑更 为 绮 丽 ,是 寺 之 精 华 。 造 像 姿 态神 情 各 尽其 妙 , 一 雷 同 ; 其 无

三圣 殿 因供奉 “ 严三 圣 ” 华 而得名 。它 与寺
2 1. 米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金代山门。 间( 1 0 , 3 殿
顶为 单檐 五 脊 , 面辟 窗 , 间南 北 皆设 门 , 南 中 殿 前后 , 中间各 悬 额 一方 , 为 “ 前 善化 古 寺 ”后 为 ,
“ 威德护世” 。殿 内两侧 因置 四大天王彩像 , 故
也称 天 王殿 。
容貌秀丽。 特别是那位合掌露齿菩萨, 她的一笑,
千般 妩媚 , 种神韵 。 万
经柜内还保存着明、 清两代经书 11函 , 73 共
12 3 。 8 0册

山 研
一 第 . 4 一0 o 3 总 I 期 1 . o
苍松紫杏 , 高乔低灌 , 树木翳翳 , 清香宜人。建
筑 高低 错 落 , 次 分 明 , 我 国现 存 辽 金 建 筑 主 是 最 多 的一座 寺 院 。古建 筑专 家梁 思成先 生 也 曾
善 化 寺 是 一 座廊 院 式 布 局 的寺 院 , 规 制 其
大、 布局完整 的佛 教寺 院。寺内的建筑和塑像 吸取了宋 、 、 辽 金三代的精华 , 形成 了 自已独特
的艺 术风 格 。 据善 化 寺 内金 代 碑 记载 :寺 建 于 唐 , 皇 “ 明 时与 道观 皆赐 开元 之号 。 ” 由此 可 以看 出 , 为 作
奇特的发现 , 外檐东北角转角铺作 , 承托老角

善化寺让人看不够的胜境

善化寺让人看不够的胜境

善化寺:让人看不够的胜境赵永宏善化寺在我们心中有“大隐于市”的感觉。

它位于古城的中心地段,但又隐身于城市的商厦与楼群之中。

漫步于此,我们或许很难感到繁华的街市之中竟然会有这么一处幽静的好去处。

品读善化寺,感受其“内敛”与“低调”,感受那种肃穆与庄重。

善化寺秉承辽金之气度,整体布局规整。

其精神气质也堪称佛教圣地的典范。

每一次探访与品读,游客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今,善化寺可观可赏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内敛的芳华进一步彰显。

复建了民国年间毁于火灾的文殊阁、东西廊房、腋门和围墙,使寺院内的对称美感凸显,恢复了善化寺历史上的完整风貌,让这座古刹更加肃穆清幽,重现鼎盛时期的风貌。

现在的善化寺周边配套设施齐备,寺内被游客称道的西花园主要建筑有得月榭、船舫、扇形亭、风月书屋、四角亭、八角亭、禊赏亭、长廊,还有1000平方米的人工湖。

湖、山、泉、石、榭、舫、亭、廊汇成西花园古典园林胜景。

停车场在寺前广场西侧,8000平方米的寺前广场,已成为市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漫步善化寺,亭台水榭境生象外,湖光山石韵自意中,好似置身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神武门和皇家后花园之中,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善化寺这一宁静雅致的中国传统园林,已成为古朴庄重的辽金建筑的秀美点缀,让这座千年古刹更加风姿动人。

尤其是春夏游览善化寺,满眼油松、国槐、丁香树、杏树等给这座寺院以烘托,园林式的寺庙,可观、可赏、可静坐、可沉思。

善化寺西花园,倚九曲回廊中,看绿树葱茏,听风声水声,真的是别有一番韵致,这个景点不亚于北京的一些精华景点。

善化寺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而那幅楹联“九百年风云变幻宠辱不惊静观世变,七王朝岁月沧桑沉浮无意闲看人忙”又道出了善化寺的文化积淀。

山西善化寺介绍

山西善化寺介绍

山西善化寺介绍殿顶当心间,有一斗八藻井,藻井内围列两层斗拱。

藻井,是一种高级天花板,一般只用于官式建筑,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的上方等重要位置,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斗八等,藻井中心和四角的龙凤等纹样都是明代所绘。

藻井,一方面增大了佛像上部空间,同时又避免了天花板与佛像距离太近所产生的压抑感。

殿内因采用了减柱法故空间宽敞,即节省了木材又适于参禅礼拜的活动。

大雄宝殿为寺内之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最后方。

建筑在2.24米高的砖台之上,前有宽敞的月台,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十架椽屋单檐四注筒板瓦顶。

通面阔40.5米,通进深24.88米,以檐柱中线计算面积为1007.64平方米,连同台明总面积为1390.25平方米。

加之月台面积592.064平方米,踏步面积27.45平方米,翻修工程总面积为2009.76平方米。

大殿内外檐均施斗拱,计八种。

斗拱用材较大,单材26X17厘米,契高12厘米,同“法式”规定二等材十分接近。

外檐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抄重拱造,外第一跳华拱上置瓜子拱及慢拱,第二跳华拱上置令拱及批竹耍头(四椽栿出头),上承替木及撩风槫;栌斗内侧出两跳华拱,偷心造,承四椽栿。

转角铺作正侧面各增附角栌斗一个,其所用斗、拱等构件与柱头铺作者对应一致。

东北角斗拱最上一层角华拱的平盘斗上,置木雕角神一尊,形似朱儒,刻工简练古朴,无疑为大殿初创时遗物,留存至今实属难得。

补间铺作的栌斗,尺寸小于转角和柱头铺作,其下置长方形横木,隐刻出驼峰。

前后当心间补间铺作,从栌斗两侧出60度斜华拱二层,与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同一部位者相同。

梁架结构中的推山做法很有特点,也是此次维修测绘中最大新发现。

它使用了上下两层续角梁,下层者从平面45度方向由下至上直接延伸到内柱部位;上层者交到推山后脊槫的端部,二层之间的水平距离长达2.5米,这与宋“法式”和清“做法”的推山做法及尺寸均不相同,它的独特做法是两山面檐步以上椽子均为二层,而上层包括续角梁均隐蔽在下层角梁椽子和望板之上,一般难于窥见。

辽金瑰宝——善化寺

辽金瑰宝——善化寺

辽金瑰宝——善化寺作者:杨雪兰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4期摘要:善化寺是我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巨大、布局严谨的辽金寺院建筑群,其建筑、雕塑、碑刻、壁画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游牧民族与儒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多得的辽金艺术瑰宝。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挖掘、整理和研究。

关键字:辽金;善化寺;文化;建筑;雕塑;碑刻一、善化寺概况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古城内永泰街西侧。

是一座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辽金时期佛教寺院。

善化寺的建筑雕塑碑刻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化寺创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赐名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更名大普恩寺。

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陷西京(今大同),寺院遭受战争毁坏,“仅存者十不三四”。

当时寺院住持圆满大师决心重修。

于天会元年(1128年)到皇统三年(1143年),历经十五年,寺院修葺一新。

明、清两代也多有修缮。

明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赐名善化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

善化寺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由南至北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

附属建筑则罗列于中轴线两侧。

大雄宝殿前有东西对称的文殊阁与普贤阁,之间以廊连接,形成主次分明,左右对称,错落有致的完整格局。

二、善化寺辽金建筑的特色辽金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古代建筑体系中有着重大功绩。

它上承唐宋古朴雄浑的建筑风格,又独具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特点,是对唐宋建筑的继承和延伸。

善化寺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基本上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格局方法,建筑形制及殿堂结构保持了唐代博大宏伟、庄重稳健的气势。

(一)天王殿:寺院之山门,建于金天会(1123年)至皇统(1149年)年间。

善化寺看碑

善化寺看碑

善化寺看碑作者:冯新生来源:《中关村》2011年第09期我站在善化寺高处,手搭凉棚遥望南方,试图搜寻朱弁在17年后回归临安(杭州)的路径……山西大同善化寺,坐落于较为繁华的市面内。

周边楼房林立、山门前车水马龙。

清晨,穿越人流熙攘的闹市,轻步入寺,烟尘、异味、喧嚣倏然远去,耳膜中融入的,是古柏枝叶间的柔婉的鸟啼和时而传来的风入竹之声。

我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欲望、烦恼、忧思、失落渐渐被悠扬的钟磬音驱散,“放下得自在”的禅趣,像是名刹古井中汲取的清水,虽然无色、无味、无品牌、无包装,却让干渴者酣畅淋漓。

恰似众多禅林一样,善化寺在千百年风霜雪雨中也是几经磨难。

唐开元年间,玄宗下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于是,善化寺前身——开元寺应运而生,当时光推移到五代后晋时,寺院改为大普恩寺,牌匾高悬之后,这里僧侣逐年增多、信众日渐密集、香火旺盛、景况空前。

然而,阳光雨露之后总难免出现阴霾与风沙,即便是与世无争的寺院也未能免俗,辽末,战事频发,一时间烽烟四起,金兵攻陷辽“陪都”西京(大同),大普恩寺被洗劫、被焚烧,一时间晨钟暮鼓声断,刀剑碰击声起,青灯深殿、松竹弄影的佛门静地惨不忍睹:繁茂的古柏在厮杀声中折枝断腰,高阔的唐式建筑在烈焰焚烧中相继倒塌!6年后,一个春阳朗照的清晨,这里走来一位足蹬芒鞋、身披袈裟,慈眉善目的长者,凝视着眼前的残垣断壁、满目荒凉发下宏愿:为弘扬佛法,定要让古寺重振雄风。

这位长者转身而去后,带领众弟子走遍大江南北,说法化缘、筹集善款,一心建寺。

不久后,一些工匠和信众在高僧的感召下纷纷走来,或修复殿阁,或捐赠钱物。

一连15个寒来暑往,都在为古寺焕然一新而不懈努力。

试想,那时宋金战火未息,兵匪四处为患,无功利目的、无官府资助地修复一座古寺,其工程谈何容易!好在佛法无边、众志成城,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在破败的大普恩寺旧址上,一座气势恢宏的寺院揭开帷幕,容光焕发地呈现在众多香客面前。

到了明代,这座历经千般磨难的名刹高悬起“善化寺”的金匾。

大同10个最著名的景点_排行榜

大同10个最著名的景点_排行榜

大同10个最著名的景点_排行榜10、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

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

9、天镇县新平堡新平堡村位于山西省较北端,离天镇县城30公里,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

新平堡村地形为典型的“两山夹一川”,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村域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0亩,其中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小杂粮为主,旅游业收入逐年递增。

8、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是国家3A级景区,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8月,是全国剪纸类最大的广灵剪纸专题博物馆。

建筑面积3600┫,设有十三个大展厅和一个地下收藏厅,现藏品达到16000余件。

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晋北绿色经济区”、“京西旅游休闲地”、“塞外民俗风情园”――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城东,门前为201省道,右边是同广高速公路出口,交通非常便利。

是全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剪纸专题博物馆。

7、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于2005年8月由国土资源部审批通过,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及省市重点支持的云冈域旅游景点配套项目,同煤集团以晋华宫矿“煤都井下探秘游”项目为依托,凭借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的地理位置,依靠悠久的采煤历史文化和罕见的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取得了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成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公园集工业遗址保护、环境更新、生态恢复与绿色矿山建设于一体,这是一座新型休闲观光园区,也是为世人留下完整近代工业记忆的矿业文化创意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同善化寺旅游景点介绍
(三圣塑像作者:寡人好色)
善化寺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寺庙群,是中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全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

南面高大的是山门,中间是三圣殿,北面是大雄宝殿,层层迭高。

此外,善化寺还有玲珑秀丽的普贤阁、文殊阁、廊庑配殿等。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区小南街
门票:20元(学生、老人60-70岁半价,70岁以上老人和军人免票)
开放时间:8:00-17:00
景区交通:乘公交车17路,华林站下,走到永和食府,西拐20米即到。

周边景区:九龙壁鼓楼华严寺
景区地图
景区相关资料
一、概述
善化寺俗称"南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初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年,改名为大普恩寺,到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分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才更改为今名。

全寺占地15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并逐渐升高。

除此之外,
中轴线东有文殊阁,西为普贤阁,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体现了唐代建筑布局的风格。

寺内十分平坦,松柏成林,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辽、金寺院。

二、内部看点
(作者:寡人好色)
山门
又称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门前有月台、踏步,一对石狮雄踞其上,殿的左右次间有明塑的四大天王像,横眉怒目,姿态威严。

山门殿柱分布整齐,前后檐柱各6根,纵向立柱6根,内外柱同高,是此殿的独特之处。

山门的梁栿都是月梁式,砍削规整,形制美观,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金代山门。

(作者:老苑)
三圣殿
俗称"过殿",建于金天会、皇统年间,因殿内置毗卢遮那佛(中)、文殊(左)、普贤菩萨(右),名华严三圣,而得名。

三圣殿高17.5米,宽34米,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斜拱宏大华丽,是金代斗拱的典型作法;殿的内部平面采用减柱法,显得空间十分开阔;左右次间各出60度斜拱,形如花朵怒放,佛坛上的华严三圣是金代的原塑。

殿内两侧尚保存有四块石碑,其中西侧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是南宋使金通问副使朱弁撰,朱氏幽居该寺任教14年,目睹了寺院重新修建的经过,故而碑文不仅文采飞扬、字迹逎劲,而且记载翔实可信,是研究善化寺的重要文献资料。

大雄宝殿
始建于辽代,金天会、皇统年间重修,殿的台基高3米,殿前月台东西长31米,南北宽21米,明万历年间增建牌坊三间,钟鼓亭各一座。

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明间与左右稍间设门,四壁无窗。

单檐五脊顶,屋顶坡度平缓,没有推山,充分体现了辽代建筑的特征。

殿内正中有平藻井两间,剩下的都是彻上露明造,斗八藻井内围列斗拱两层,雕制精湛,其形制、手法属于典型的辽代形制。

大殿正中佛坛上塑有五方佛,端坐在莲台上,佛身高4.05米,泥塑,金身,衣纹流畅,姿容凝重,气宇轩昂。

东西两侧的二十四天王像,高3米多,体态丰伟,神情有不同。

西、南两壁上绘满了佛教故事壁画,线条流畅圆润,人物栩栩如生,虽然是清朝康熙二十五年至四十七年所绘,但还保存着元代的遗风。

(作者:老苑)
普贤阁
位于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西侧,坐东向西,是一座两层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重檐九脊顶,结构精巧。

金代贞元二年(1154年)重新修建。

普贤阁设有平座暗层(即两明层之间有一暗层),做法与应县木塔十分相似,是研究中国木构建筑发展史的重要例证。

阁内有楼梯可以攀登,二层外围设栏杆,可凭栏远眺。

(作者:老苑)
文殊阁
位于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东侧,民国初期,由于紧临文殊阁的一皮匠铺子失
火,文殊阁被毁,近百年来,这一古建群中只留下一处文殊阁空荡的台基。

目前,对文殊阁的保护复原工程已经完成,修复后的文殊阁再现了善化寺古建寺院内的对称美感。

同时按照历史原貌修复的还有寺院内东西两侧对称的百米廊亭。

(作者:老苑)
五龙壁
位于天王殿西侧,普贤阁南面,原为兴国寺山门前的照壁,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980年拆迁至善化寺内。

五龙壁高7米,厚1.48米,共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下部为须弥座,座面雕有牛、马、蛇、兔、鹿、狗。

狮、象、膜鳞、狡倪等十多种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中部宽大壁面之上雕有五条四爪金龙,腾云驾雾,大有龙飞虎跃之势。

正中一条金龙,为五龙壁之核心,龙头向前,龙尾摇摆,鳞光闪亮,别具风采。

两侧各有二龙互相对称,中龙色泽稍淡,仿佛由天降下,正在兴云播雨。

南北两侧游龙、龙身略呈卷曲,昂首挺胸,伺机腾飞上空;顶部为仿木构建筑形式,上有琉璃瓦覆盖,下有琉璃斗拱支撑,两端置有鸦吻垂脊兽。

五龙壁旁侧有一尊铁牛,保存完好,四肢健壮,原在御河西岩,为镇压河妖,消除水患而铸造伫立,后移于此处。

三、传说故事
大雄宝殿殿内两侧,按佛法传统塑有二十四天王像,但是佛像总数却有二十五尊,这是因为其中的鬼子母像是由两尊塑像组成。

鬼子母神,高3.66米,姿态幽雅,表情含蓄,俨然是贤淑贤惠的妇女形象,其左下方,有一尊小塑像,高为1米,但却青面红发,狰狞恐怖,形象丑恶。

传说,鬼子母曾经是一个美丽少妇,怀孕时前去拜佛求神,途中被强盗杀害,因此心怀愤恨,变做饿鬼,报复人间,最终在佛祖的感召下,鬼子母幡然醒悟,皈依佛门,成为护法神。

景点图片
善化寺大门石刻作者:寡人好色
善化寺内的塑像作者:寡人好色
善化寺钟亭作者:老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