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左宗棠D.洪秀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每年被选为感动中国的人物是因为这一年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中国。
1839年最有资格当选为感动的中国的人物,只有林则徐,1839年虎门销烟的行为感动了中国的人民,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项B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选项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选项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焚烧圆明园,这是一场“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4.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猴首猪首牛首虎兽)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
这部允许如此残暴行径的法律是()A.《民法法典》B.《哈佛拉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D.《婆罗门法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型选择题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汉摩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成文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
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
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本题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2.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C.真主安拉D.宙斯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尼泊尔南部,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佛陀。
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
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真主安拉是伊斯兰教、宙斯神,希腊神话中的主神,第三代神王。
克洛诺斯和瑞亚之子,乌拉诺斯和该亚之孙,众神之神,奥利匹斯山最高统治者。
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3.有人说16世纪的西欧“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这主要是指()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新航路开辟③文艺复兴运动④启蒙运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影响的理解。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定西市安定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每小题3分,共60分。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C.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D.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4.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5.为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同时也为了抢救圆明园十二兽首遗产,圆明园十二兽首纪念币首次铸币。
圆明园十二兽首青铜尊在下列那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6.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7.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这里“红头军”是指()A.红巾军B.白莲教C.太平军D.捻军8.如果要给左宗棠写一篇传记,以下事迹应该写入的是()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②通过谈判收回伊犁③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④签订中俄《伊犁条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收复新疆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A.行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伊犁将军10.“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纪念的英雄是()A.邓世昌B.左宗棠C.林则徐D.李鸿章11.“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马尾海战B.丰岛海战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1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5_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甘肃永靖县为6 500名高中学生免除费用,实现了高中教育免费。
该县5年投入15亿元,改善办学条件,真正做到凡是教育的事优先办理,凡是教育的问题优先解决,凡是教育的困难优先帮助。
永靖县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是因为( )①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②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③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教育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运用。
题文中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教育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所以排除④,正确答案选A考点:教育的作用2.对于右边漫画中老师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做法正确,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B.做法正确,开除未成年学生不需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C.做法正确,开除调皮学生是学校的权利D.做法错误,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受教育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受侵犯,题文中老师开除学生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是违法的,所以正确答案选D考点:受教育权3.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教育,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
下列选项不属于义务教育特征的是( )A.特殊性B.强制性C.公益性D.统一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义务教育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统一性和公益性,所以BC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A考点:义务教育的特征4.“不花钱,有学上。
”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特征。
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简介2015。9doc

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简介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座落于西岩山脚下区委党校西侧(志远巷),始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24937平方米(约37.4亩);建筑面积12139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175人(女72人)。
其中专技人员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50人,专科学历18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有中学高级教师27名,中级教师87名,初级教师57名。
有1人被评为省园丁,10人次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3人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党务工作者、班主任、师德标兵),25人次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拔尖人才);57人次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工作者、班主任、师德标兵),63人次被评为区(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
学校现有学生2261名(女1074人),共设42个教学班。
建校伊始,学校确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
经过十年的发展,学校“德铸师魂,才塑新人”的教风,“勤奋严谨,善思乐学”的学风,“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校风已蔚然形成。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向市、区重点高中输送毕业生近3500人;向师大附中输送毕业生25人。
学校已被西北师大附中、定西市一中确立为“优质生源学校”。
在历年的全国数理化、英语等学科竞赛中共有206人次获奖;在历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158人次获奖。
学校体、音、美工作成效显著,建校以来,学校篮球、排球、音乐、美术活动小组为高一级学校输送特长生共计500余人;学校田径队在国家、省、市、区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先后被授予或确立为区级“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甘肃省教科所首批“实验学校”;省、市、区妇联“示范家长学校”;安定区“课改先进集体”;“全国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安定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基地”等。
学校党支部也多次荣获全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称号。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测试八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 英军B. 八国联军C. 英法联军D. 美俄联军3. 马克思曾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A. 获得赔款2100万元B. 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C. 开放五处口岸通商D. 允许在通商口岸修建工厂4.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
这位名将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C.邓世昌 D.丁汝昌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关天培 B. 林则徐 C. 邓世昌 D. 李秀成6.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五四爱国运动8.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其中与“灯塔指引”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成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9.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
精品: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可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土地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封号与耕牛 D.奴隶和铁犁【答案】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主。
其中“秦皇”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在地方推行郡县制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D.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秦皇”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秦皇”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
因为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3.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4.如果我们想说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哪些史实可作为证明材料①册封藏族宗教首领达赖、班禅②设置驻藏大臣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西藏相关的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五沟中心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请注意书写。
)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1.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北京条约》D.《瑷珲条约》 2.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的三部曲”。
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说法的是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被称为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是:A.魏源B.严复C. 梁启超D.陈天华4.下图是现在我国一些名牌大学的校徽。
你能说其中哪一所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吗?A B C D5.在“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哪一条措施最受顽固派和许多官员的反对?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海陆军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6.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张謇,他提出的口号是A.实业救国B.自强保种C.师夷长技以自强D.师夷长技以制夷 7.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早年的行医实践中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他“医国”的思想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A .创立同盟会B .提出三民主义C .建立中华民国D 、创建黄埔军校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A .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B .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C .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 .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9.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
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北伐战争D 、广州起义10.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背面的答题卡表格内1.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A. 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B. 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C. 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 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3.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地点是在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武汉4.胡适先生1923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创造的“新时代”是A. 君主专制时代B. 君主立宪时代C. 民主共和时代D. 民主科学时代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A. 天津B. 上海C. 北京D. 南京6.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A. 农民阶级B. 工人阶级C. 民族资产阶级D. 青年学生7.“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中华民国的建立C. 遵义会议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黄埔军校创办于A. 1912年B.1921年C. 1924年D. 1927年9.北伐战争的对象不包括A.吴佩孚B. 孙传芳C.张作霖D. 袁世凯10.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 武昌起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井冈山会师11.井冈山会师的双方是A. 朱德、毛泽东的队伍——陈毅的队伍B. 朱德、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C. 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D. 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12.下列选项与遵义会议有关的是A.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B. 三军会师,长征胜利C.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A. 遵义B.瑞金C. 吴起镇D. 会宁14.九一八事变后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沦陷的是A. 华东地区B. 华北地区C. 平津地区D. 东北地区1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 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C.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D. 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16.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誓师北伐B. 九一八事变C. 东北抗日义勇军成立D. 七七事变17.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A. 南京大屠杀B. “三光政策”C. 细菌战D. 旅顺大屠杀18.1938年春,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的国民党指挥官是A. 李宗仁B. 张学良C. 杨虎城D. 张自忠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的A. 8月15日B. 9月2日C.9月9日D. 10月25日20.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A. 1944年B. 1945年C. 1946年D. 1947年2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A.《论统一战线》B.《论解放区战场》C.“双十协定”D.《论联合政府》22.三大战役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3.解放南京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4.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A.1840年,鸦片战争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C.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A.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B.1898年的戊戌变法C.1911年的辛亥革命D.1919年的五四运动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南京这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静海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太平天国博物馆,中山陵,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等等,承载着历史发展的变迁。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城市,追忆历史往事,完成下面的问题。
(1)静海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地。
该条约是清政府在哪次战争战败后签订的?(2分)该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2)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
日军攻占南京是在何时?(2分)(具体到年月)在这一屠杀事件中,遇难同胞的人数是多少?(2分)(3)太平天国博物馆是中国收藏保管、陈列宣传、调查研究太平天国文物史料的专题博物馆。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2分)被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首领是谁?(2分)(4)中山陵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哪一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这次革命在社会上起到了怎样的思想解放作用?(2分)(5)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南京解放35周年于1984年修建的。
南京是什么时候解放的?(2分)(具体到年月日)渡江战役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分)27.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代以后,却对中国连续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请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30分)〖殖民扩张〗材料一:经次一战……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因此割让与战胜国。
战争赔款两亿两是一种极难承受的财政负担。
材料二: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材料三:早有准备的日军,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
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回击。
中华民族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经次一战”指的是哪一战争?(2分)“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被日本占领与哪一条约有关?(2分)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2)材料二的内容与日军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3分)该事变的结果使中国哪一地区被日本占领?(3分)(3)材料三中的“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是日军在哪一次事变中的侵略行径?(3分)这一事变后国内出现了怎样的团结抗战局面?(3分)〖战败投降〗材料四:在中国抗日军民、苏军和美军的打击下,日本天皇于8月15日向全国广播了《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4)请各举一例战役说明国民党、共产党对日本侵略者的打击。
(4分)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警钟长鸣〗材料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急剧发展,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开始大量出版否定侵略历史的图书,美化战争,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
材料六:当今的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也让人看到日本军国主义余孽的阴影。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侵略的言行,受害最深的将是日本年轻一代,如果不吸取教训,历史还会重演。
(5)材料五、六中突出的反映了日本国内出现了怎样的现象?(2分)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第三次历史月考答案一、选择题:1——5DBBDC 6——10DDCDB 11——15DADDC16——20DAAAC 21——25CADAD二、材料解析题:26.(1)鸦片战争。
(2分)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2)1937年12月。
(2分)30万。
(2分)(3)洪秀全。
(2分)华尔。
(2分)(4)辛亥革命。
(2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分)(5)1949年4月23日。
(2分)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或者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2分)27.(1)甲午中日战争。
(2分)《马关条约》。
(2分)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分)(2)九一八事变。
(3分)东北地区。
(3分)(3)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
(3分)全民族抗战(或者国共第二次合作或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分)(4)国民党:台儿庄战役;(2分)共产党:平型关大捷(或者百团大战)。
(2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者全民族共同抗战)。
(4分)(5)现象: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或者否定侵华战争)。
(2分)做法: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认真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等等。
之余言之有理即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