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四 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is it now?A 7:20B 7:30C 7:402 What can Maria see in her new flat?A The railway lineB The fieldsC A brick wall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writerB A bookC A film4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restaurantB In a supermarketC In the man’s house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Jack knows the project wellB Jack is not tough enoughC Jack lacks patien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都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6 Where did the man go after work?A To a restaurantB To his houseC To a lock company7 Why is the man at the police station?A He had a car accidentB He was thought to be a thiefC He is reporting the loss of his car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8 What color jacket does the boy want to wear?A BlueB BlackC Gray9 What will the woman do first?A Go on the InternetB Do shopping with the boyC Find another jacket for the boy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10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A StormyB SnowyC Foggy11 When is the plane scheduled to leave?A At 12:30 pmB At 2:00 pmC At 3:00 pm1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next?A Make a phone callB Have some coffeeC Look at the flight schedule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13 Why did Mike leave his job?A He didn’t like the jobB He wants to go on a tripC He made some mistakes14 What does the woman worry?A Whether Ricky is helpfulB Whether Mike can get a better jobC Whether Mike and Ricky can get on well15 What do we know about Mike and Ricky?A They have common interestsB They worked in the same caféC They have seen each other recently16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do in the end?A Go to a caféB Call his bossC Meet Ricky sometime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17 How many new students are there this year?A 970B 520C 43018 What can students do in the Robinson Building now?A See some student workB Listen to a talkC Watch a film1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peaker?A The Sports Center can be used nowB The college has students over 19 years oldC A student ID card is needed to borrow books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suggest students do in the end?A Ask him more questionsB Return to the college hallC Go to the departments they’re interested in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高考文言文复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了解人们追求财富的普遍心理,但是强调要以义取财;他理解财富增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所以强调先富后教;他深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因此主张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无论是追求财富、创造财富还是分配财富,孔子都力求将其框定于仁德与道义的范畴之中,体现了他对社会公正的期许。

孔子认为追求财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语出《论语·里仁》,以下只注篇名)。

但是,当追求财富与坚守道义相矛盾时,孔子绝不会放弃道义。

如果不能通过正当渠道获得财富、摆脱贫贱,那就宁肯不处富贵、不去贫贱。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常有人以此为依据来证明孔子“重义轻利”,其实,孔子“重义”确是事实,“轻利”的说法则值得商榷。

他从不反对而且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只是当求利与道义不能两全时,他赞赏能坚守道义的君子,鄙视只知求取钱财而违背道义的小人。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基于道义的财富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是最贴切的表述。

孔子理解财富增长既是民众对富足生活的期许,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所以强调先富后教。

《论语》记载,孔子到卫国,感叹人口已经很多了。

人力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孔子看到这点感到很欣慰。

学生冉有问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

仅有基础是不够的,还要将人力资本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创造财富使民众富起来。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高一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共8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一、(2014届安徽安庆六校高三联考)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南歌子•游赏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 菰黍、昌歜,席间食品。

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小题1】上片末句为什么提及“古扬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小题2】下片末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出歌声动听、韵味悠长的?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二、(2014届安徽亳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8分)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往]王安石辞相后,晚年居住在江宁的钟山。

【小题1】简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绕”和“舞”字的妙处。

(4分)【小题2】王安石认为,与其“鸟鸣山更幽”,不如“不鸣山更幽”。

你怎么看?(4分’【答案】【解析】【小题1】三、(2014安徽省合肥八中等届高三上学期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8分)叹庭前甘菊花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小题1】请概括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特点。

(4分)【小题2】诗的五、六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解析】四、(201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②,木犀花③。

[注]①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

②酝藉:同“蕴藉”。

③木犀花:通称桂花。

【小题1】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

(4分)【小题2】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小题2】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大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幔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班级姓名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

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

他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于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的急功近利和浅薄轻率的风气,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巧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

所谓“厚积”“博观”,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

所谓“约取”,就是慎取、精取,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上,进行严谨阐释。

在《与张嘉父七首》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积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

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

“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

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载:“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

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

’”据此可知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孔子学术思想严谨,秉笔直书C.批判审查历史文献,方能治史 D.天子诸侯聚会河阳,乘兴狩猎2.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3.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

人们遵奉并服事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

”接著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公子),又六国之罪人也。

”从班固这两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历史概念?A、因果概念,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於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B、时序概念,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C、证据概念,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分等差的事证D、变迁概念,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4.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5.“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使学校教育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元至清, 科举考试的内容几百年一贯制地局限于儒家经典,命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

”上述材料说明了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科举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C.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制约和导向作用D.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6.梁启超说:“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

【高中语文】高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古典诗歌鉴赏(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古典诗歌鉴赏(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专题8:古典诗歌阅读1.【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2.【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台二中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四)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商周之际都分布着大量的青铜器遗存。

台西遗址位于河北省藁城市西部的台西村,其中出土了一定数量具有北方文化特色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包括铜戈、啄戈、羊首匕、铜刀和铜镞等。

由于台西遗址年代很早,而且地理位置处于中原商文化和北方长城地带之间,突显出它在北方系青铜器兴起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北方和境外都未发现这样早的相似遗存,所以属于早商文化的台西类型很有可能就是这些北方系青铜器的发源地。

这个遗址作为早商文化的北方类型,还有环首刀和銎镞等北方青铜器,陶器中兼有涞水富位三期的文化因素,因此中国最早的北方系青铜器很可能是借助商文化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制造出北方文化居民所需要的青铜器而形成的。

台西出土的羊首匕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兽首装饰,这种装饰方法在属于晚商文化的殷墟妇好墓中更为普遍,而且妇好墓中弓形器的端头都是中国北方特有的装饰:兽首、铃首和蛇首。

这说明进入商代殷墟阶段,中国北方青铜器与商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

朱开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今鄂尔多斯市东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

早商时期的朱开沟遗址的青铜器或者铸范分为三种文化因素:商文化因素、中国北方文化因素以及草原文化因素。

从整体上看,朱开沟遗址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虽然不是商代晚期北方系青铜器的直接源头,它们之间可能是不同的发展谱系,但是它证明了在中国商代早期的中国北方就完全有能力生产具有北方特色的青铜器。

商文化与北方文化的联系方式存在着很多可能,人群迁徙、贸易、领土扩张等,其中两地人群的联姻也是较为常见的联系方式。

殷墟妇好墓是商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发现之一,随葬品极其丰富,在众多的随葬品中,包括大量的武器和一些非商文化因素的个人随葬品,如铜镜、弓形器、车马器以及草原风格的青铜刀。

因此有学者认为妇好很可能来自商王朝统治区之外的方国,属于北方民族的女子嫁入商王朝。

妇好随葬的铜罐,器物较小,从形制上看与商文化因素格格不入,很显然是具有北方文化风格的器物。

北方系青铜器在中国北方是从靠近中原的燕山以南发展起来,逐渐向北传播的。

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中来自燕山南麓商末青铜器的兽首刀就是很好的例子。

它是商周之际在长城沿线非常流行的一种北方青铜器,而且在殷墟也有发现。

它的演变系列较为清楚。

从兽首刀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晚商时期的北方青铜器在靠近中原文化的燕山南麓的长城沿线,很可能这里是商末周初北方青铜器的发源地,然后逐渐向北传播,经朝阳、赤峰、巴林左旗到奈曼,这条传播路径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中。

总之,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与欧亚草原地区的人群无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地的青铜文化尤其是青铜器遗存存在着相当大的相似性,这种文化共同性并非是单一地区起源传播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其形成必有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位于河北省藁城市西部台西村的台西遗址出土了包括铜戈、啄戈、羊首匕、铜刀、铜镞等在内的一定数量的具有北方文化特色的青铜器。

B.台西遗址的年代和位置突显出它在北方系青铜器兴起中的重要作用,早商文化的台西类型很可能就是这些北方系青铜器的发源地。

C.台西遗址当中的青铜器和陶器的特点表明,中国最早的北方系青铜器很可能是借助商文化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制造出青铜器而形成的。

D.台西出土的羊首匕的装饰方法借鉴了殷墟妇好墓中的装饰方法,而妇好墓中有些器物带有中国北方特色的装饰,表明北方文化与商文化的密切联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商文化因素、中国北方文化因素以及草原文化因素这三种文化因素存在于朱开沟遗址的青铜器或者铸范中。

B.在商代晚期朱开沟遗址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证明了商代早期的中国北方就完全有能力生产具有北方特色的青铜器。

C.人群迁徙、贸易、领土扩张等都可能是商文化与北方文化的联系方式,其中两地人群的联姻也是较为常见的联系方式。

D.殷墟妇好墓随葬品中包括大量的武器和一些非商文化因素的个人随葬品,如铜镜、弓形器、车马器以及草原风格的青铜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妇好随葬的铜罐,器物较小,从形制上看与商文化因素格格不入,很显然是具有北方文化风格的器物,所以妇好属于北方民族的女子嫁人商王朝。

B.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中来自燕山南麓商末青铜器的兽首刀,是商周之际在长城沿线非常流行的一种北方青铜器,而且在殷墟也有发现。

C.靠近中原文化的燕山南麓的长城沿线,很可能是商末周初北方青铜器的发源地,然后由此逐渐向北传播,经朝阳、赤峰、巴林左旗到奈曼。

D.中国北方地区与欧亚草原地区的青铜器遗存存在着相当大的相似性,这种文化共同性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其形成必有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

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

移虔州教授。

以尝言隆祐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注】。

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

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日:“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日:“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

”右司谏陈罐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

”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

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

”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

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祐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破田畴,发墟墓,朴至,请罢之。

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

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

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日:“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

在广南,止其帅孙埃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

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

朴尝自志其墓日:“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

”盖叙其平生云。

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注】鞫:审问。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B.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C.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D.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绍圣、熙宁、元丰、贞观、康熙。

B.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C.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

如“位在廉颇之右”。

官位前加“右”表示比加“左”地位高。

D.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事迹或悼念性的文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朴耿直刚正,敢于进言。

他因曾经言说隆祐太后处事不当而被停职查办;他批评翰林承旨范纯礼不敢言,没有范父的风范。

B.李朴指摘时弊,忠于朝廷。

他入朝答对,认为自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如果今天政事不当,必定导致不能挽救的局面。

C.李朴傲视当朝权贵。

中书侍郎冯熙载想以邂逅的方式与李朴相见,李朴笑道,既然不能见蔡京,就更不能邂逅冯熙载。

D.李朴历任官职,颇有声望。

他相继担任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令、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在任职之处都留有很好的名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

(5分)------------------------------------------------------------------------------------------------------------------------------------------------------------------(2)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西台①哭所思谢翱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②。

【注】①西台:为汉隐士严光垂钓处,诗人在此设文天祥神位。

②《八哀》:杜甫曾赋五言古诗八首,悼念八位文臣武将。

8.诗的首联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情感抒发起了什么怍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9.从全诗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3) 《涉江采芙蓉》中,相爱的两人不能生活在一起,只能孤独终老的一句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