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均相反应过程 (2)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习题答案

3-1 在反应体积为31m 的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中,环氧丙烷的甲醇溶液与水反应生成丙二醇32232COHCHOHCH H →+O H COCHCH H该反应对环氧丙烷为一级,反应温度下的速率常数为0.981-h,原料液中环氧丙烷的浓度为2.1kmol/3m ,环氧丙烷的最终转化率为90%。

若辅助时间为0.65h ,一天24h 连续生产,试求丙二醇的日产量为多少? 解 32232COHCHOHCH H →+O H COCHCH H( A ) ( B ) 一级反应h x k C C k t Af Af A 35.29.011ln 98.0111ln 1ln 10=-=-==h m h m t t V v /31)65.035.2(13300=+=+=丙二醇日产量=Af A x C v 0024=天/12.159.01.23124kmol =⨯⨯⨯kmol k /g 76M B=丙二醇日产量天/kg 2.111492.11576Q =⨯= 3-2一个含有A 和B 液体)/0.04molc /10.0c (B00L L mol A ==、 以体积流量2L/min 流入容积V R =10L 的全混流反应器,物料在最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A →2B+C 。

已知由反应器流出的物料中含有A 、B 和C ,L mol c Af /04.0=。

试求:在反应器内条件下,A 、B 和C 的反应速率?解 空时min 5min/2100===L Lv V R τmin5/)04.01.0(00L mol C C r r C C AfA Af AfAfA -=-==-ττmin /012.0∙=L molmin)/(024.02∙==L mol r r Af Bfmin)/(012.0∙==L mol r r Af Cf3-3 一个液相反应: A+B →R+S其中,min)/(71∙=mol L k ,min)/(32∙=mol L k 。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章

m 1c A0 c A 1 ln m x A 1 ln m 1 mc A m 1 m1 x A
m m xA ln m 1 m1 x A
cB 0 k t
3.3 反应温度
3.2 理想连续流动反应器(1)
一 平推流反应器
1.1. 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 流体在管内作平推流流动具有如下特征: (1) 在与流动方向呈垂直的截面上没有流速分布; (2) 而在流体流动的方向不存流体质点间的混合,即无返混现象; (3) 离开平推流反应器的所有流体质点均具有相同的平均停留时间, 而这个停留时间就等于反应时间。
k1 cQ k 2
cp
3.1.2 间歇反应器内复合反应的计算(4)
二 连串反应 等温间歇反应器进行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
K1 K2 A P Q

dcA k1c A dt dc p k1c A k 2 cP dt
t 0, c A c A0 , cP 0, cQ 0, 积分第一式: c A c A0 e k1t 或 t 1 c A0 1 1 ln ln k1 c A k1 1 x A
B
A
O
D
E
t
间歇反应器最优化反应时间
3.1.3 间歇反应器优化操作(3)
(2) 以生产费用为目标
AT
at a0t0 a f VR cR
dcR ac at a t a 0 0 f R dt dA dcR cR 当 T =0, dt dt t a0t0 a f / a dAT 2 dt VR cR
产物P的浓度先增大,在降低,存在极大值。可对cp对时间求导, 得最优化时间
topt ln k1 / k 2 k1 k 2

反应工程第三章 釜式及均相管式反应器-2

反应工程第三章 釜式及均相管式反应器-2
V0cA0 =V0cA + rAVR VR rA = k1cA τ= V0 VR cA0 = cA + rA = cA (1+ k1τ ) V0
cA0 cA = 1+ k1τ
对P作物料衡算: 作物料衡算:
V0cP0 + rPVR =V0cP
cP = rPτ = ( k1cA − k2cP )τ
k1τ cA0 k1τ cA cP = = 1+ k2τ (1+ k1τ )(1+ k2τ )
升高温度,对活化能高的反应有利 降低温度,对活化能低的反应有利
(2)选择率的浓度效应
rL 1 sL = = rL + rM 1+ k2 Cn2 −n1 A k1
n1>n2 n1<n2 n1=n2
CA升高→选择率增大 升高→ CA 降低→选择率增大 降低→ 选择率与C 选择率与CA无关
需要较高的C 需要较高的CA:
提高cA浓度,降低cP浓度,有利于提高瞬间 浓度, 浓度, 选择性,显然平推流反应器(或间歇反应器) 选择性,显然平推流反应器(或间歇反应器) 比全混流反应器易满足这一条件, 比全混流反应器易满足这一条件,应选用 平推流反应器。 平推流反应器。
全混流反应器的计算( 全混流反应器的计算(计算最佳空间时间 τopt和相应的cPmax值)。 以最简单一级反应为例: 在原料中, 在原料中,cA=cA0,cP0=cS0=0 在恒容过程中, CSTR中对A 在恒容过程中,在CSTR中对A作物料衡算:
二、连串反应
连串反应是指反应产物能进一步反应成其 它副产物的过程。 它副产物的过程。 作为讨论的例子, 作为讨论的例子,考虑下面最简单型式的 连串反应(在等温、恒容下的基元反应) 连串反应(在等温、恒容下的基元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 绪论介绍

化学反应工程  绪论介绍
研究宏观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称为宏观动力学。 本征(微观)动力学,即化学动力学,是在理想
条件下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和反应物系组成、 温度、压力等参数,不包括传递过程及反应器结 构等参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区别:在于是否考虑反应器结构和操作条件。
19
高 低 并 列 的 提 升 管 装 置
20
11
第三阶段:现代化学工业(二战前后)
在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 中,各种催化反应被广泛应用,这就要求在反应 技术和反应器设计方面作出重大努力。尤其是在 生产规模日益大型化趋势的影响下,促使化学工 程学科形成了一次理论综合:即从动量传递、热 量传递、质量传递的角度深入研究化工生产的物 理变化过程,以及从“化学反应工程”的角度来 研究化工生产的化学变化过程。从而使化学工程 学科上升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全面学科。
7
绪论
一、化学反应工程的学科历史 二、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三、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 四、化学反应工程的学习目的 五、化学反应工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8
一、化学反应工程的学科历史
第一阶段:古代的化学生产(17世纪以前) 这一时期经历了实用化学、炼丹和炼金、医
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等时期。早期化学知识来源于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同时在人类对自然界万 物的本原构成的探索中,诞生了古代朴素的元素 观。古代化学具有实用和经验的特点,尚未形成 理论体系、是化学的萌芽时期;另一方面,尚未 形成有规模的化学加工实践。
学习本门课程,学生应牢固地掌握化 学反应工程中最基本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增强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将突出 阐述反应工程理论思维方法,重点讨论气 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宏观动力学及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并以开 发实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反应工程 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陈甘堂著)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陈甘堂著)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陈甘堂著)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2-4三级气相反应2NO+O22NO2,在30℃及1kgf/cm2下反应,已知反应速率常数2kC=2.65×104L2/(mol2 s),若以rA=kppApB表示,反应速率常数kp应为何值?解:原速率方程rA=dcA2cB=2.65×104cAdt由气体状态方程有cA=代入式(1)2-5考虑反应A课所以kp=2.65×104×(0.08477×303) 3=1.564后当压力单位为kgf/cm2时,R=0.08477,T=303K。

答p p 2rA=2.65×10 A B =2.65×104(RT) 3pApBRT RTp表示的动力学方程。

解:.因,wwnAp=A,微分得RTVdaw案24网pAp,cB=BRTRT3P,其动力学方程为( rA)=dnAn=kA。

试推导:在恒容下以总压VdtVδA=3 1=21dnA1dpA=VdtRTdt代入原动力学方程整理得wdpA=kpAdt设初始原料为纯A,yA0=1,总量为n0=nA0。

反应过程中总摩尔数根据膨胀因子定义δA=n n0nA0 nA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Y http://.cn.co(1)mol/[L s (kgf/cm2) 3]m(1)则nA=nA01(n n0)δA1(P P0)δA(2)恒容下上式可转换为pA=P0所以将式(2)和式(3)代入式(1)整理得2-6在700℃及3kgf/cm2恒压下发生下列反应:C4H10发生变化,试求下列各项的变化速率。

(1)乙烯分压;(2)H2的物质的量,mol;(3)丁烷的摩尔分数。

解:P=3kgf/cm2,(1)课MC4H10=58,(2)w.krC2H4=2( rC4H10)=2×2.4=4.8kgf/(cm2 s)PC4H10=PyC4H101 dpC4H10= P dt2.4-1==0.8 s 3w(3)nC4H10=nyC4H10=n0(1+δC4H10yC4H10,0xC4H10)yC4H10dnH2dtdnH2dt=hdaw后n0=nC4H10,0=δC4H10rC4H10=反应开始时,系统中含C4H*****kg,当反应完成50%时,丁烷分压以2.4kgf/(cm2 s)的速率dyC4H10dt答1rCH=2.4224wdnC4H10dt案116×1000=2000mol582+1 1==21网dyC4H10=n0(1+δC4H10yC4H10,0xC4H10) dt=2000×(1+2×1×0.5)×0.8=3200 mol/s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Y http://.cno2C2H4+H2,dP=k[(δA+1)P0 P]=k(3P0 P)dtm(3)dpA1dP= dtδAdt2-9反应APS,( r1)=k1cA , ( r2)=k2cp,已知t=0时,cA=cA0 ,cp0=cS0=0, k1/k2=0.2。

第三章 第二节 平推流

第三章 第二节 平推流

0级
1级 2级
n级
rA kcA
rA kc
2 A
1 1 1 xA c A c A0 c A0 1 x A
1 n 1 n c1 A c A0 n1
rA kc
n A
k


n1 ( 1 x )1n 1 ( n 1 )c A 0 k
7
化学反应工程
由于nt0=1.5,有
1 3 xA nt nt 0 n A0 A x A 1.5 1 x A 2 2
n A0 (1 x A ) nA 21 x A pA p p nt nt 3 xA
n pP P p nt
12
nP 0
xA n A0 xA 2 p nt 3 xA
就等于反应时间t。
t t

L
0
dl u

V
0
dV v
u表示流体在反应器内的流速,l表示管内的轴向距离。
如果反应流体在整个过程中密度ρ恒定,即v=v0(v0为流体
在入口时的体积流量),上式可写成
t t V v0
恒容反应过程平均停留时间,反应时间和空时是一致的。
4 化学反应工程
k 106.48kmol m3 .h .MPa ,操作压力为0.10133MPa,
若要求丁烯转化率为0.9,空时应为多少?
15
化学反应工程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解:
膨胀因子
cA
111 A 1 1
c A0 (1 x A ) c A0 (1 x A ) 1 A y A0 x A 1 0.5 x A
平推流反应器中

化学反应工程(中山大学)第3章 均相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工程(中山大学)第3章 均相反应过程

⑵.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不同反应器能提供不同的三传环境
反应器特性
(1)流动状态 (2)混合状态 (3)传热特性
这些特性因反应器的结构和几何尺寸而异
3.1 概述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3.1.1 停留时间和返混
停留时间是指从物料进入反应器起至离开反应器为止所经历的 时间。
返混是指停留时间不同的流体粒子之间的混合。 在反应器中,由于返混会导致反应器内各处物料停留时间不 一,引起反应程度差异,使各处物料浓度分布不均、反应结果 变化。
若空速为4h-1,就意味着在规定条件下,每小时进入反应器的物 料相当于4个反应器的体积;若空时为2h,指的是在规定条件下, 每2h就有相当于一个反应器体积的物料通过反应器
3.2 简单反应器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3.2 简单反应器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3.2 简单反应器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3.2 简单反应器
恒容条件下,
t CA dCA (间歇釜) CA0 (rA )
CA dCA (平推流) CA0 (rA )
3.2.2 平推流反应器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3.2.2 平推流反应器
实例
例3-2,3-3
课后习题2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3.2.3 全混流反应器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CH3COOH(A)+C2H6OH(B) = CH3COOC2H5(R)+H2O(S)
原料中反应组分的质量比为A:B:S=1:2:1.35,反应液的密度 为1020kg/m3,并假定在反应过程中不变。反应在100℃下 等温操作,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rA k(CACB CRCS / K )

反应工程习题

反应工程习题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化学化工学院
• (3)若用两个3×10-3m3的CSTR并联操作,每一个反应 器 • 取1/2的流量,转化率为多少? • (4)若将一个3×10-3m3的PFR放在一个3×10-3m3的CSTR • 之前或之后,哪一个转化率较高? • (5)若用两个3×10-3m3的PFR串联或并联操作,哪一个 转 • 化率较高?
反应工程习题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化学化工学院
VRP 1 1 1 ln ( 1 x A) ln v V k 1 x A 1 x A () 1( / 2)得: 0 RP VRC VRC xA xA k( 1 x A) v0 1 ( 1 x A) ln 1 x A VRP VRC xA 当x A 50%时,且VRP VRC VRP 1 1 1 1 ln k C ln ln v0 kP 1 x A 1 x A k C 1 0.5 k C 1 则有: 1 ln VRC xA xA 0.5 k k P 1 0.5 P kP ( 1 0.5) k( ( 1 x A) v0 C 1 x A)
化学化工学院
例题:在一有效容积为200cm3的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某一级不 可逆反应,当体积流量为40cm3/min时,测得其出口转化率为 60%,问当体积流量为20cm3/min时,出口转化率为多少?
(过程为等温恒容过程)
反应工程习题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化学化工学院
VR 1 1 解: 是一级反应 = ln ; ;且VR 2 VR1 ; x A1 60% k 1 x A v0 1 1 1 ln ln k 1 x A2 1 x A2 2; 1 1 1 ln ln k 1 x A1 1 x A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速:
v0 FA0 SV V c A0V
因次:时间
-1
பைடு நூலகம்
空速的意义: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所处理的物料量。 空速越大,反应器的原料处理能力越大。
3.2 简单反应器
3.2.1 间歇反应器
2 反应容积的计算
例题3-1
P33
3.2.2 平推流反应器

基本概念
活塞流模型(平推流): 基本假定: (1) 径向流速分布均匀,所有粒子以 相同的速度从进口向出口运动。 (2) 轴向上无返混 符合上述假设的反应器,同一时刻进 入反应器的流体粒子必同一时刻离开 反应器,所有粒子在反应器内停留时 间相同。 特点:径向上物料的所有参数都相 同,轴向上不断变化。
计算出口浓度或转化率 对于一级反应:
cA 0 cA1 1 kcA1 cA1 cA 2 2 kcA 2
依此类推:
cA 0 cA1 1 k 1 cA 2 cA 0 cA1 1 k 2 1 k 1 1 k 2
cAN
cA 0

1级
rA kcA cA cA0 /(1 k )

2级
1 rA kc A c A ( 1 4kc A0 1) 2k
2
例:
一级不可逆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 求在50℃,反应转化率达70%所需的空时.若 v0=10m3/h,求反应体积. 已知A R rA=kcA
T2
(2)化学平衡 温度对反应平衡常数的影响
d1nK H r dT RT 2
根据热力学研究,有关化学平衡的几点结论:①--⑥
(3)反应温度和最优温度
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r k f ( X A ) k g( X A )
r dk dk ( ) xA f ( X A ) g( X A ) T dT dT



r 0


k f ( X A ) k g( X A )
吸热反应


E>E

dk kE dT RT 2



dk kE dT RT 2




E
2

RT
k f ( X A )>
E
2
RT
k g( X A )
(
r E E ) xA k f ( X ) k g( X A ) A 2 2 T RT RT
第三章 均相反应过程
3.1 概述

反应时间:
停留时间: 平均停留时间:



空时:
空速:
V 反应器体积 t v 反应器中物料的体积流 量 V 反应器体积 v0 进料的体积流量

空时与空速的概念:
空时:

V 反应体积 v0 进料体积流量
(因次:时间)
表明 Qo , 处理能力
考虑N个平
推流反应器的串联操作,
对串联的N个反应器而言
xAi dx xAn dx VRi VR A A xAi 1 r 0 rA FA 0 FA0 A
3.3.2 全混釜的串联
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操作
N个全混流反 应器串联操作在工业生产上经常遇到。 其中各釜均能满足全混流假设,且认为 釜与釜之间符合平推流假定,没有返混, 也不发生反应。
层流
湍流
活塞流
第四章
管式反应器
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式
表3-1
表3-2
例:
一级不可逆反应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 求在50℃,反应转化率达70%所需的空时.若 v0=10m3/h,求反应体积. 已知A R rA=kcA
K=9.52×109×e-7448.4/T cA0=2.3kmol/m3
若将不同型式的反应器串联操作,可用图解
计算。
3.3.4
循环反应器
在工业生产上,有时为了控制反应物的合适浓度,
以便于控制温度、转化率和收率,或为了提高原 料的利用率,常常采用部分物料循环的操作方法, 如图所示。
循环反应器的基本假设:①反应器内为
理想活塞流流动;②管线内不发生化学 反应;③整个体系处于定常态操作。 反应器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VR FA1
xA 2 xA1
dxA rA
为方便起见,设循环物料体积流量与离
开反应系统物料的体积流量之比为循环 比β,即 v3 FA 3
v2 FA 2
对图中M点作物料衡算:
FA1 FA 0 FA 3 FA 0 FA 2 cA1 v1 v0 v3 v0 v2
0
x A1
P
Vrp v0c A0
xA2
0
dxA [rA ( x A )]
xA
x A2
对反常动力学情况,结论与正常动力学相反。
3.3 组合反应器 3.3.1 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或并联
(1)平推流反应器的并联操作
VR=VRl+VR2
因为是并联操作,总物料体积流量等于各
反应器体积流量之和: v0=v01+v02 由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 x dx V A cA 0 0 r v0 A
K=9.52×109×e-7448.4/T cA0=2.3kmol/m3
h-1
补充
管式与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的比较
前提条件:进行相同的反应; 采用相同的进料流量与进料浓度; 反应温度与最终转化率相同。 分三种情况 1.正常动力学
2.反常动力学
3.反应速率有极大值的情况
正常动力学
A B
A2
xA 1
rA
式中,F’A0是一个虚拟的值,它由两部分
组成,新鲜进料FA0和循环回来的物流v3 中当转化率为0时应当具有的A的摩尔流 率。即: 0 v1cA0 v0 v3 cA0 FA
由此得到循环反应器体积:
dxA VR 1 FA 0 xA 2 r 1 A
xA 2
当循环比β为0时,还原为普通平推流反
应器设计方程。 当循环比β→∞时,变为全混流反应器设 计方程。 当0<β<∞时,反应器属于非理想流动反 应器。 最佳循环比的确定?
3.3.5 半连续操作的反应器
一、半间歇釜式反应器的特征 半间歇操作又称半连续操作,同时具有间歇操 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征。以反应物A和B,产物为 R为例,几种常用的半间歇操作方式:
全混流反应器图
对稳态操作,有:
dni dt
0
0
则物料衡算通式变为:
v0cA0 vcA V (rA )
连续釜式反应器物料衡算式
V
v0 (c A0 c A ) (rA )
v0c A0 x A c A0 x A V (rA ) (rA )
表 全混流釜式反应器的设计式
对任意第i釜中关键组分A作物料衡算。 对恒容、定常态流动系统,V0不变,
Vi i v

,故有:
cA 0 xAi xAi 1 cAi 1 cAi i rA i rA i
对于N釜串联操作的系统,总空间时间:
1 2 N
达到相同的转化率, 管式反应器所需的反应体积小于釜式反应器
反常动力学
M
G
v0c A0 x A2 VrM [rA ( x A )]
N
v0c A0 x A1 v0c A0 ( x A2 x A1 ) VrM [rA ( x A1 )] [rA ( x A2 )]
1 (rA ) L
(a)反应物B一次投入反应器,A在反应过程中连续 加入,反应过程中不出料,反应结束后一次出料; 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要求严格控制反应器内 A 的浓度,防止因 A 过量而 使副反应增加的情况; 保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放热反应。 A浓度低,B浓度高对反应有利的情况。
( b )反应物 A 和 B 同时连续加入反应器,反应过程 中不出料,反应完毕后,一次出料。
对整个体系而言,有:
可以推导出:
v2 v0 1 A xA 2
xA1
FA 2 FA 0 1 xA 2

1
xA 2
平推流反应器设计方程中,转化率的基
准应当与反应器入口处体积流量及这一 体积流量下转化率为0时的A组分的摩尔 流率对应: x dxA
0 VR FA
3.4 非等温过程
3.4.1 温度的影响 (1)反应热和温度 热效应 ΔHr 放热反应‹0 ;吸热›0 如已知的反应热为在温度T1时的数据,而系统的反应 温度为T2,此时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而求得。

H r 2 H r1 (a b T c T )dT
, , , 2 T1
A
尽可能减少返混是保持高转化率的前提
条件,而只有当并联各支路之间的转化 率相同时没有返混。如果各支路之间的 转化率不同,就会出现不同转化率的物 流相互混合,即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流的 混合,就是返混。因此,
1 2
是应当遵循的条件
VR1 : VR 2 v01 : v02
(2)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操作
二、半间歇釜式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半间歇液相釜式反应器中反应物及产物可以处 于互溶的液相或不互溶的液-液非均相。如果属于液 - 液非均相,还涉及液 - 液相之间的微观混合等问题。
以等温半间歇液相均相反应为例,作物料衡算 如下: vc A0 (rA )V d (Vc A ) 3-34 式中是釜式反应器中液相反应物料的体积,随时间 而变。设操作开始时先向反应器中加入体积为 V0的 物料 B ,然后连续地输入浓度为 cA0 的反应物 A ,体 积流量恒定为v,过程中不导出物料,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