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各省市液体烧碱进口统计
中国烧碱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国烧碱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一、烧碱产能和产量2020年年底,全球烧碱产能达到9995.9万吨,中国烧碱产能达到4470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44.7%,生产能力位列世界第一位;国内行业集中度很低。
烧碱产业属于国家列示的产能过剩行业,政府严格限制新增烧碱产能,对落后产能进行逐步淘汰,鼓励并促进先进产能发展。
中国自2010年来,烧碱的产量及产能增长较为稳定。
2011—2014年增速较快,其中产量增速平均维持在10%以上,而产能也仍有约6.75%的平均增速;2015年,受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政策影响,烧碱产业链行业进行了结构化的调整,同时烧碱的产能产量环比均呈现负增长;经过2015年的调整后,2016—2020年,产能及产量增速相对平稳。
纵观近10年,中国产量从2011年的2466万吨增至2020年的3643.2万吨,涨幅为47.7%;产能相对稳定,从2011年的3412万吨涨至4248.5万吨,年增速约为3.59%。
二、烧碱需求分析随着近些年中国对于烧碱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上升,带动烧碱消费量的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10-2020年中国烧碱消费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到2020年中国烧碱消费量达到3532万吨,同比上升5.21%。
2015年消费量出现下滑,是由于受到产量下降的影响。
烧碱行业下游应用包括氧化铝32%、化工16%、造纸12%、纺织印染11%,其他29%。
2020年疫情冲击之后,国际铝价底部回升,氧化铝行业开工率趋势上行,推升烧碱行业需求量。
具体来看,全球烧碱需求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
与此同时,亚洲也是需求增速最快的区域,截至2020年年底,亚洲年需求量达到4673.8万吨,约占全球总需求的61.68%,而亚洲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年需求量为3256.3万吨。
欧洲地区的烧碱需求量与北美地区接近,2020年需求为1162.1万吨,约占全球总需求的15%。
据悉欧洲需求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化工、纸浆、皂业等领域。
2011年1月-2014年3月中国(HS15200000)粗甘油;甘油水及甘油碱液进口量及进口额月度数据统计报告

12,923,851.00
81.51%
2011年6月
21,032,214.00
-34.91%
8,124,225.00
0.82%
2011年5月
25,300,174.00
-10.85%
8,892,072.00
39.28%
2011年4月
28,007,194.00
-4.40%
9,798,356.00
2011年10月
30,692,043.00
21.38%
8,219,969.00
62.36%
2011年9月
50,954,592.00
81.44%
14,479,863.00
151.38%
2011年8月
24,052,476.00
-5.90%
8,215,208.00
37.98%
2011年7月
36,184,899.00
图表4:2011年1月-2014年3月中国粗甘油;甘油水及甘油碱液进口月度数据统计(千克、美元、%)
时间
进口数量
(千克)
进口数量同比
(%)
进口金额
(美元)
进口金额同比
(%)
2014年3月
51,325,628.00
26.09%
20,254,525.00
48.37%
2014年2月
62,034,634.00
113.20%
2013年10月
51,336,145.00
102.14%
19,656,757.00
152.79%
2013年9月
61,651,834.00
31.88%
23,260,784.00
烧碱调研报告

烧碱调研报告烧碱调研报告烧碱,也称为氢氧化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化学品。
为了更好地理解烧碱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调查了烧碱的主要用途。
烧碱是制造肥皂、洗涤剂和玻璃等产品的关键成分。
此外,它还在制造纤维素、染料、食品添加剂和药品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行业都对烧碱有着稳定的需求,并且预计未来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我们还调查了烧碱的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烧碱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有着稳定的增长。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增加促使了烧碱需求的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烧碱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在调查中,我们还关注了烧碱的生产和供应情况。
烧碱的生产通常通过氯碱法或电解法进行。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全球烧碱的主要生产国有中国、美国和日本等。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满足国内外的供应需求。
并且,这些国家的烧碱产能正在不断增加,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增长。
此外,我们还关注了烧碱的价格走势。
根据我们的调查,近年来烧碱的价格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需关系紧张所致。
然而,预计随着烧碱市场的增长和供应增加,价格将趋于稳定或逐步下降。
最后,我们调查了烧碱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烧碱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此外,绿色环保的烧碱生产技术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更加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方法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总结而言,烧碱是一种市场需求稳定且具有潜力的化学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增长,烧碱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我们对烧碱的调研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07-2017年中国纯碱进出口情况及价格分析

2007-2017年中国纯碱进出口情况及价格分析1我国纯碱进出口情况我国是纯碱净出口国。
2017年我国出口纯碱152.2万吨,进口纯碱14.4万吨,净出口137.8万吨。
与国内纯碱总产量和总需求量相比,出口和进口占比都不高,仅作为国内纯碱市场供需平衡的调节途径之一。
1.1 纯碱进口概况1989年我国投产潍坊纯碱厂、唐山碱厂、连云港碱厂三个年产60万吨的纯碱生产企业,结束了国内长期大量进口纯碱的局面。
1990年起,我国开始成为纯碱净出口国家,同时进口量持续下降。
国内外纯碱价格是影响纯碱进口数量的主要因素。
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纯碱进口量接近20万吨,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纯碱进出口价差扩大,美国天然碱公司(ANSAC )凭借其成本优势,趁机寻求扩大其在中国纯碱市场的销售份额。
但在国内纯碱产能不断提升,人民币升值周期结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际纯碱并未能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2016-2017年,国内纯碱价格有大的涨幅,纯碱进口量也随之提升,其中2016年达到13.3万吨,2017年达14.4万吨,但仍占国内市场份额较小。
2007-2017年间,我国纯碱平均年进口量为5.9万吨,仅为我国纯碱产量的0.23%。
近年国内纯碱价格波动较大,下游采购避险情绪较强。
我国个别玻璃企业与国际纯碱主要出口商美国天然碱公司和土耳其爱硼矿业集团进行合作,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希望通过适量进口来达到平抑生产成本的目的。
目前我国纯碱进口以重碱为主。
1.2 纯碱出口概况自2007 年以来,我国纯碱的年出口量在 200 万吨左右,约占国内年产量的 5.6%。
我国纯碱与美国和土耳其的天然碱相比缺少成本优势,同时国内纯碱需求旺盛,纯碱销售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不高。
2009年我国纯碱出口量达到 230 万吨,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同时出口均价较低,仅为 178 美元/吨。
这一是因为 2008 年下半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国内纯碱价格从高位一路下跌,2009 年保持持续下跌态势,国内市场疲软、价格低迷、效益低下,传统纯碱出口企业增加了纯碱出口量,扩大了国际市场;二是因为国际市场油价飙升,导致国际海运价格随之高涨,加上人工成本上升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美国天然碱成本大大增加,我国纯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
安迅思解读:上半年液碱价格持续下跌 跌幅达24%

安迅思解读:上半年液碱价格持续下跌 跌幅达24%2014年上半年国内主流地区液碱价格基本处于单边下跌的状态,尤其是山东地区, 从年初660元 /吨的价格,跌至6月底500元 /吨左右,跌幅达到24%。
液碱价格下跌到底是因为产量增加还是因为液氯高价,安迅思为您逐一分析。
图1 2014年1-6月山东、江苏、广东32%离子膜液碱价格1、 产量明显增长,出口量减少从各方公布的数据,以及安迅思跟踪的企业开工情况来看,2014年上半年的液碱生产要远远好于2013年。
2014年1-6月的平均开工率在75%左右,比2013年同期要高5%左右,而2014年上半年的累计产量较2013年同期增长13%以上。
与此同时,下游氧化铝、化纤等行业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一再有减产消息传出,整体开工率下滑,需求不断萎缩,液碱市场持续供大于求的局面。
另外出口方面,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5月,中国烧碱累计出口量为67.1万吨,较2013年同期的95.2万吨减少近30%。
综上所述,国内外需求均在萎缩,而国内烧碱产量却在不断增长,供大于求的局面愈演愈烈,价格下跌也是意料之中。
450500550600650700750800J-14F-14M-14A-14M-14J-14山东江苏广东元/吨数据来源:Chemease图2 2013-2014年烧碱产量及净出口量对比情况(1-5月)2、 液氯价格长期高位三氯化磷、甲烷氯化物、环氧丙烷等行业的复苏,上半年液氯市场始终风生水起。
以江苏市场为例,当地液氯价格在经历春节期间的低位盘整过后基本处于高位徘徊。
图3 2013-2014年江苏液氯价格对比(1-6月)与2013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江苏液氯市场的价格平均高出200元/吨以上,价差最大的达到600元/吨,上半年均价涨幅达到42%。
图4 2014年上半年江苏液碱及液氯价格对比情况-500501001502002503002013年产量2014年产量2013年净出口量2014年净出口量数据来源:中国海关&Chemease万吨02004006008001,0001,2001-Jan 1-Feb 1-Mar1-Apr 1-May 1-Jun 20142013元/吨数据来源:Chemease从图3可以更直观地看到,2014年上半年,江苏市场氯涨碱跌的走势。
2014年1-6月山西省进出口贸易情况

2014年1-6月山西省进出口贸易情况2014年1-6月,山西进出口完成6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4.2%,其中出口完成30.88亿美元,同比下降13.1%,进口完成32.24亿美元,同比下降15.2%。
贸易逆差1.36亿美元。
煤炭、焦炭、金属镁、不锈钢一直以来都是山西的四大出口支柱。
上半年,除煤及褐煤出口下降外,其余三类均有较大增长。
煤及褐煤出口3102万美元,同比下降64.7%;焦炭及半焦炭出口11377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663万美元,同比增速206.3%;钢材出口104578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346万美元,同比增速51%;镁及其制品出口1185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373万美元,同比上升82.9%。
出口增速下降主要原因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由正
转负。
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12.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39亿美元,同比下降37.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65.8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类出口7.32亿美元,同比下降47.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13.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69亿美元,同比下降49.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29.2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6.45亿美元,同比下降50.6%,较上年同期回落473.3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进出口双下降。
一般贸易进出口38亿美元,同比下降10.6%。
其中,出口15.55亿美元,同比下降7.3%,进口22.46亿美元,同比下降12.7%。
加工贸易进出口22.93亿美元,同比
下降11.6%,其中,出口14.77亿美元,同比下降18.9%,进口8.16亿美元,同比增速5.4%。
“烧碱行业现状及市场影响因素分析”教案讲义

第一部分:中国烧碱行业总体情况分析
省份
山东 江苏 浙江 天津 山西 河南 内蒙 新疆 四川
企业数量
39 20 7 3 9 12 9 3 7
总产能
900 457 155.5 125.5 121 212.5 237 196 134
截止到2012年9月,中国烧碱装置总能力达到3629万吨,山东、江苏、内蒙古地区烧碱 产能总量位居全国前三位,新疆、内蒙古、河南等中西部地区产能增长迅速,东部地区产能 总体变化较小。据CCAON统计数据估算,预计到2012年底,中国烧碱总产能将达到3800万 吨的水平。
)
企业名称
产能规模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
100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88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87
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6
山东金岭集团有限公司
80
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75
山东海力化工有限公司
70
东营协发化工有限公司
62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2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55
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
4、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粒碱有可能进一步取代片碱,主要由于相对于液碱 ,粒碱运输半径大、纯度更高、更易储存;相对于片碱,粒碱流动性好、 溶解率高、质地更干燥更均匀。从国外烧碱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粒碱逐 渐取代片碱将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中国烧碱下游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一、中国烧碱历年表观消费情况
2 3.42 1.7 1.5 1.5
出口量
24.3 41.05 37.85 37.3 29.1 83.4 133.1 147.4 207.47 152.72 154.3 216 225
氢氧化钠水溶液,液体烧碱(HS 281512)2017 俄罗斯(85个)进口商排

氢氧化钠水溶液,液体烧碱(HS 281512)俄罗斯(85 个)进口商排名(按 进口额排名)
SODIUM HYDROXIDE AQUEOUS SOLUTION (SODA LYE OR CAUSTIC SODA). (HS 281512)2017 RUSSIA Importer Rankings
全球最大的贸易统计数据库 – GTA2017 年终统计结果显示:2017 年 1-12 月 氢氧化钠水溶液,液体烧碱(商 品编码 281512)俄罗斯进口商共计 85 个
按采购金额排序 Ranked by import amount
排名 Rank
1
公司名称/Company Name ООО "ОКСАЙД"
2
ООО "РОШ ДИАГНОСТИКА РУС"
3
ООО "ТЕХНОЛОГИЯ ОЧИСТКИ ВОДЫ"
4
ООО "КИИЛТОКЛИН"
5
ПАО "ПИГМ ЕНТ"
6
ООО "ЦИТРОБЕЛ"
7
ЗАО "АНАЛИТИКА"
8
ООО "ЛЕССТРОЙТОР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