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

合集下载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及生活方式等基本概念。

2.了解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3.掌握少数常见微生物引起的人类疾病名称和其病因、防治措施。

4.意识到保护自然、正确处理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构建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即生物的层次结构和基本生命特征(细胞理论、遗传基础和能量代谢)。

4.2 学习新课(35分钟)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类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机体组成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等。

2.微生物的分类•细菌:常见于土壤、水体和人的口腔、肠道等。

在医药和食品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真菌:多以菌丝体形式存在,包括霉菌、酵母菌等。

应用广泛,如面包、啤酒、发酵豆腐等。

•古菌:多存在于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等极端条件下。

•病毒:是一类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引起很多疾病,如流感、腮腺炎等。

3.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微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质膜和细胞质等组成。

4.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多样,可以是单独自主生活,也可以是与其他生物共生。

包括自养、异养、寄生等方式。

5.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有益微生物:在食品的加工和储存中有着重要作用,如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和鲜花饮料。

•有害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可以引发传染病,如霍乱、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

6.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微生物不仅能够对人类产生益处,同时也能给人类带来害处。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正确处理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4.3 拓展(10分钟)探讨微生物在人类生活和技术中的作用。

1.生产:微生物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如酿造啤酒、制作酸奶、生产工业醋和有机肥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提高思辨能力。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5.教学拓展: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研究的前沿动态。
-组织学生参观微生物实验室,了解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原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生物的基本分类、细胞结构等概念,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微生物的分类、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不足。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微生物的奥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微生物的分类、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微生物的观察与实验操作,以及微生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微生物的奥秘。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微生物的分类,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特点。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
3.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分解、固氮、光合等,以及微生物与动植物、人类生活的关系。
4.掌握微生物在食品、药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了解微生物技术的原理及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学习兴趣。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

课题: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

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

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人类
二、食品来自微生物
泡菜的制作
三、微生物与疾病
艾滋病-艾滋病毒菌痢-痢疾杆菌
致癌物-黄曲霉素等中毒食物-有毒蘑菇等四、微生物医药及其应用前景
青霉素头孢霉素---真菌
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放线菌。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教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主要内容位于第五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本节课主要介绍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包括微生物对人类健康、食品、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重点:微生物的分类、特点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显微镜、微生物标本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微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重点讲解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3. 实践: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标本,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

4. 讨论:分析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5. 案例分析:以食品发酵、疫苗研发等实例,讲解微生物在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7.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3. 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 微生物在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微生物,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2)阐述微生物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3)谈谈你对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细菌、真菌、病毒。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真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形态,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微生物在食品发酵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如酵母菌在面包发酵中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变得松软;乳酸菌在酸奶发酵中产生乳酸,使酸奶具有酸甜口感。

医学微生物教学教案

医学微生物教学教案

医学微生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医学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医学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检测技术和应用。

3. 了解医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提高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医学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与医学的关系。

2. 医学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培养基的选择、配置和灭菌,微生物的接种、培养和鉴定。

3. 医学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显微镜观察、染色技术、生化实验等。

4. 医学微生物的应用:病原微生物的诊断、疫苗研发、抗菌药物筛选等。

5. 医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医学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 实验操作:培养医学微生物,观察其形态和生长特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传染病案例,探讨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和预防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医学微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

2. 实验材料:培养基、染色剂、微生物标本等。

3. 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

4. 参考书籍:医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

2. 期中考试: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等。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医学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培养方法、检测技术、应用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验教学12课时。

2. 教学计划:课时1-4:医学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课时5-8:医学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应用课时9-12:医学微生物的检测技术课时13-16:医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课时17-20:实验操作及实践教学七、教学注意事项1. 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 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 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案设计

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材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自制泡菜”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制泡菜”的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②认识有些疾病往往与细小的微生物有关,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辨证的看待微生物与健康、疾病、医药的关系。

④以微生物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微生物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与课件展示图片相结合。

讨论与归纳总结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语(复习知识、导入新课):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广泛分布在我们身边,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属于消费者,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内容,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食品1、有些微生物人们可以直接食用,如蘑菇、木耳、灵芝等。

2、有些微生物用于食品加工:①展示发酵现象图片,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发酵。

②向学生介绍酵母菌——发酵之母。

松软可口的馒头,香喷喷的大面包就是有了酵母菌的帮助才能烤制出来。

酵母菌有的呈球形和卵形,绝大多数酵母菌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样子很像盆栽仙人掌的出式出长,酵母菌本领非凡,它们可以把果汁或麦芽汁中的粮类(葡萄糖)在缺氧的情况下,分解成酒精和CO2,使糖变成酒。

它能使面粉中游离的糖类发酵,产生CO2气体,在蒸煮过程中CO2气体受热膨胀,于是馒头就变得松软,所以被称为发酵之母,酵母菌浑身是“宝”,它的菌体中含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科学家研究开发食用酵母,样子像牛肉和猪肉,被称为“人造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再次食用酵母。

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

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

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

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什么是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分成哪几种?(略)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微生物有关呢?(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微生物)2.引入新课: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微生物,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酵母菌可用来发酵,我们家经常用来蒸馒头。

我们的食物放几天可能就腐烂了。

酒放久了会变酸。

是的,微生物一直存在我们周围,而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微生物与食品。

微生物与食品我们生活中,很多食品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哪位同学来举例?(我们家有做蘑菇,它是真菌,还有木耳、山上的野蘑菇都是真菌,可直接食用)(酵母菌可用来做馒头。

使它们松软)(我们酿红酒也要用酵母)制作泡菜和酸牛奶主要是哪种微生物起作用?说出这种微生物的来源?(制作泡菜时主要是乳酸菌起作用,主要来源于用过的泡菜坛、料液中)制作酸牛奶时,为什么要将接种后的牛奶置于30—35摄氏度的环境中?(有利于乳酸菌的快速繁殖)任何生物都有一定适于生存的温度。

太低、太高都不行。

平常还有利用温度来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吗?(夏天太热,温度适合微生物的繁殖,把食物放在冰箱,可以减慢繁殖速度,维持食物新鲜,食物就不容易发霉,变馊)(在学习合理膳食后,我们知道隔顿饭菜和熟食必须加热才能食用。

就是用高温杀死细菌)某些细菌和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使食物腐败或腐烂。

这些食物又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霉花生、过期食物。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导学
本课时主要探究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是:
•知道微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数量;
•理解微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微生物的生态角色。

学习过程
Part 1 微生物概述
1.让学生自己先了解一下微生物的概念,普通人说的“细菌”和微生物的关系。

2.学生讲述、老师解释,给出一个科普视频以及示意图说明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可以自己找一些相关资料进行查询。

3.让学生利用图书馆书籍和网络,获取更多的微生物信息,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微生物代表介绍,并汇报给同学们。

Part 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让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进行思考,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搜集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回答以下问题:
–人类对微生物起什么样的作用?
–微生物对人类又有什么影响?
–人类和微生物之间有怎样的协同关系?
–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
最后由小组代表上台总结回答结果。

Part 3 微生物的生态角色
1.让学生发现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角色与功能,例如维生素生产者、土壤改良者、污染物分解者等。

2.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提出更多的微生物在各自领域中的作用,并且代表组织一人上台提出展示。

总结
本课时重点探究了微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数量,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的生态角色。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到微生物的重要性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应该从生态和环保的角度来认识和保护微生物群体,保护生命共同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以上举的例子从致病原因上属于传染性疾病,那么有没有也是微生物引起但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4.俗话说:“病从口入”,为了防止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习惯?
5.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完全防治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吗?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微生物与医疗:
1.引入:其实微生物不仅能致病,还能治病。读P62内容,请你列举哪些微生物与医药冶病有关?
回顾、齐读P63最后一自然段
达标检测
巡查、激励、评析
做题、回答
作业
五分钟测试
板书设计: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课后反思:
附:达标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观看微课《“舌尖”上的真菌和细菌》,理解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科学意识,辩证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疾病、医疗、食品的关系
教学难点
解释泡菜制作中的相关问题,并以此理解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互动、归纳等
不是。
治病
真菌:青霉素、头孢霉素(杀菌,消炎)
放线菌: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
不能
产生抗药性,副作用大等。
疫苗
真菌:酵母菌:酿酒、馒头、面包(使用微生物);蘑菇、木耳、灵芝等(可直接食用或制药);
细菌:醋酸菌酿醋,乳酸菌制酸奶、泡菜等(使用微生物)。
(美味、降血压、降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美容等)
生物防治、污水处理、新能源(沼气)。
优势:环保、节能、减少污染……
归纳总结
经过今天的学习,现在你如何诠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生活在我们周围,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畜患病、食物腐败,但是大多微生物是有益于人类的,我们应该不断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使我们的“朋友”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引出课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它们属于微生物。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微生物存在,如手、教室、门把手,甚至是洗过的手也有少量微生物的存在。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微生物与疾病:
1.由甲流引入,微生物可以致病,人类历史上曾遭受多次严重的瘟疫流行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
2.齐读P60第2-4自然段,请你列举传染的致病微生物。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图片,复习提问:
图片展示的属于哪一类生物?如何看待结果?
2.引入新课: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无论是在空气中、水中、在我们身体的皮肤表面,微生物无处不在,他们到底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呢?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课题名称: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备课组:生物组 备课时间: 月 日 上课时间: 月 日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疾病、医疗、食品的关系;
2.解释泡菜制作中的相关问题,并以此了解微生物在食品应用的原理
能力目标
1.联系生活,通过观察和信息收集列举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获取制作泡菜的信息,课后尝试自制泡菜。
2.齐读P63小资料:抗生素的发现,知道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及对人类的贡献。(抗生素:5000多种)
3.抗生素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效果明显,那么可以随便食用吗?
滥用抗生素危险,为何不能滥用抗生素?
4.微生物除了可以生产抗生素还可以用于什么医疗产品?
微生物与食品:
1.引入:微生物不但可以制药,在我们生活中,很多食品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请同学举例。
观看微课
布置实践操作,解释P62讨论:1-3
要求学生课外尝试制作泡菜。
解释
思考、讨论并尝试回答
新课讲解
目前,我们不但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对微生物有了很好的利用,在农业、环境保护和新能源方面,微生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展示图片。
环境保护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请查阅与微生物有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2.理解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观看微课:《“舌尖”上的真菌和细菌》:微生物发酵作用:
酵母菌缺氧气条件下的呼吸:(酿酒)
有机物→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乳酸菌缺氧气条件下:(制酸奶、泡菜等)
糖类→乳酸+能量(少量)
如:流感病毒
艾滋病毒、痢疾杆菌。
黄曲霉、毒蘑菇(中毒)等等
勤洗手,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多喝水,睡眠足,瓜果蔬菜牛奶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