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学期中

合集下载

冀教版冀人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附答案)

冀教版冀人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附答案)

冀教版冀人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附答案)1.天然材料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们利用人造材料制造许多物品。

2.用直尺测量书本的长度时,要将书本的一端对准直尺的起点,并在视线与尺面垂直的情况下读数。

3.气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热胀冷缩的性质。

4.碗、杯等常用物品通常由陶瓷材料制成。

5.在用陶土做陶器时,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但质量不会改变。

6.乒乓球瘪了,只要没有破损,可以通过充气的方法让它恢复饱满。

二、正确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20分)1.×每段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因温度变化而变形。

2.×冰是固态的水,不是液体。

3.×用感官进行测量可能不准确,但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可以使测量更准确。

4.×刻度尺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不一样。

5.√ 天然材料可以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人造材料。

6.√ 废旧塑料可以再生产利用。

7.×衣服可以由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制作。

8.×天然材料仍然有很多用途,但人造材料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9.√ 石头的形状不规则,硬度强,吸水性差。

10.√ 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会使水的温度继续升高。

三、准确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8分)1.A。

称重器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2.B。

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水迹会消失。

3.B。

醋受热后体积会膨胀,液面下降。

4.A。

冰变成水是因为温度上升。

5.A。

用尺子测量手掌长度是比较大小的正确方法。

6.A。

用热水烫会使车把套变软,更容易套进去。

小学三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小学三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小学三年级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什么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茎C. 叶D. 花2. 下列哪个不是昆虫的特征?A. 三对足B. 两对翅膀C. 有外骨骼D. 有脊椎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4.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可再生资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石油D. 水能5.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6.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储存养分D. 呼吸7. 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乌龟B. 蝴蝶C. 狗D. 蛇8.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火星C. 木星D. 土星9.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塑料10. 人体骨骼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能量B. 支持身体C. 调节体温D. 传递神经信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植物的茎可以运输水分和______。

12.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13. 地球绕着______转,这个过程称为公转。

14. 昆虫通常有______对足,一对触角。

15. 人体的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______组成。

16. 植物的花开放后,通过______来传播花粉。

17.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______。

18.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______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19.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体温恒定、有毛发覆盖身体、______喂养幼崽。

20.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______组成。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植物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根则不能。

()22. 所有昆虫都有六条腿。

()23.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2024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24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测试卷(期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认真填空。

(18分)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来表示。

2.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会穿的服装。

3.物体的质量=+ 。

4.液体常用和作单位,1毫升等于1 。

5.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等身体上的"尺子"来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6.不能从大自然直接得到,而是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或合成制成的材料叫,像金属、塑料、陶瓷和橡胶。

7.我们身边的物体,它们,但彼此又有很多共同之处。

8.使用停表时,要先按,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零。

9.塑料,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改性淀粉、生物降解剂等添加剂,可以使塑料的下降,有效地降低塑料带来的“”。

二、准确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x ")(24分)1.服装材料越厚越保暖,冬天我们应该穿得越厚越好。

()2.蒸馒头时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3.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水的温度。

()4.因为塑料的硬度很大,所以我们可以用塑料制成锅。

()5.可以用托盘天平来测量出苹果和橘子哪个更重些。

()6.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只靠天然材料是不够的。

()7.测量水的体积时,不用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8.冰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们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都是透明的。

()9.空气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

()10.人的感觉不一定可靠,用工具测量比我们的判断更准确。

()11.乒乓球瘪了,用开水泡一泡,一会儿就鼓起来了,因为乒乓球的外皮受热膨胀鼓起来了。

()12.只要看衣服的款式是否流行,不用管衣服是什么材料做的。

()三、正确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1.水沸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白雾,这些白雾是()。

A .雾霾B .液态的水C .水蒸气2.在做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猫C. 鲨鱼D. 蜗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塑料B. 玻璃C. 金属D. 橡胶4.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年C. 一个月D. 一周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结冰D. 生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3.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4.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5.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同时还有______作用。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3. 地球表面大部分被______所覆盖。

4.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5.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作用。

2. 描述一下水的沸腾现象。

3. 解释一下为什么地球有四季变化。

4. 简述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金鱼缸水温为20℃,如果他想把水温升高到25℃,需要加入多少℃的热水?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4. 小华家的花园是长方形,长为10m,宽为5m,求花园的面积。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求该三角形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植物会在春天开花。

2. 请分析一下为什么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的现象。

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一、填补小能手。

(每空2分,共26分)1.(4分)每逢雷雨大风天气,树木在风雨中摇摆不定,但最终不会倒掉。

原因是大树的根具有的作用,它还可以吸收。

2.(4分)鱼类的皮肤表面生长着,而牛羊等动物皮肤上长有。

3.(6分)、、等矿石具有毒性,应当注意远离。

4.(2分)玉米、小麦等这些植物,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的根系,被称为系。

5.(4分)腐殖质最丰富的是我国东北的土;华北平原地区的土壤是土。

6.(6分)花岗岩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其成分主要有、、等。

二、我是小法官。

(每题2分,共20分)7.(2分)岩石的硬度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区分。

(判断对错)8.(2分)鸟类的羽毛能保温,也能帮助它们飞行。

(判断对错)9.(2分)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类也能冬眠。

(判断对错)10.(2分)矿产资源有限,不能随意开采使用。

(判断对错)11.(2分)迁徙是自然界中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判断对错)12.(2分)杨树的身体只有根、茎、叶,没有果实、种子。

(判断对错)13.(2分)沙质土中的含沙量最多。

(判断对错)14.(2分)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吸收水分。

(判断对错)15.(2分)靓靓同学在矿石区旅游时,发现了一块绿如翡翠的矿石,她应该先捡起来收藏好(判断对错)16.(2分)把凤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观察。

(判断对错)三、选择大乐园。

(每题3分,共24分)17.(3分)人们常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科学依据是()A.树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B.树叶挡住了阳光,地下的水分蒸发不出去造成的C.树叶的蒸腾作用,能释放水蒸气,降低温度18.(3分)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在()里长得更茂盛。

A.B.C.19.(3分)保水性能差且渗水快的是()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20.(3分)以下动物四肢中,主要适应水中环境的是()A.B.C.21.(3分)下列哪种岩石的硬度最大?()A.用手指甲划后留有划痕的B.用小刀划后留有划痕的C.用小刀划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22.(3分)为了能方便飞翔,鸟的羽毛的特点是()A.中空B.保暖C.颜色艳丽23.(3分)冬季,你不能见到的动物是()A.B.C.24.(3分)以下()是植物的果实。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期中试题(1-3单元)(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期中试题(1-3单元)(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试题(1-3单元)(含答案)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1-3单元)一、选择题1.用燃烧法可以检测食物中的()这种营养物质。

A.脂肪B.淀粉C.蛋白质2.通过(),可以将盐水溶液中的食盐和水分离。

A.蒸发B.过滤C.沉淀3.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4.酒精灯用完后应该()。

A.用灯帽盖灭火B.用嘴吹灭火C.用扇子扇灭5.要把食盐中含有的沙子、铁屑等杂质分离出来,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过滤→吸取→蒸发B.吸取→过滤→蒸发、C.蒸发→过滤→吸取6.雷雨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不在树下躲雨B.在雨中打电话C.用尖头金属杆雨伞7.酒精灯用完后应该用()熄灭。

A.灯帽B.嘴吹C.扇子扇8.用量筒取液体时,眼睛应该按图()的方法看。

A.B.C.二、填空题9.我们平时吃的各种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除了脂肪、糖类外,还有、、、。

10.一定量的水能溶解的食盐或白糖,且相同情况下,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比溶解的白糖的量要。

11.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

12.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的闭合回路,人们称这种闭合回路为。

13.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分为正、负两极,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14.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具有较大的威胁。

15.一个电路中,只有将电池、灯泡、导线、开关连接成一个回路,小灯泡才能发光。

电路元件中,控制着灯泡的亮与灭。

1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要。

(强/弱)三、判断题17.土豆滴了碘酒会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 ) 18.可以直接吹灭酒精灯。

( )19.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20.玻璃棒是导体。

( )21.遇到雷雨天时我们可在高大的树下躲避风雨。

( )四、简答题2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哪里来?食物能够提供给我们哪些营养?23.把一块固体方糖放在水中,怎么做可以让它迅速溶解?24.如果家中突然没有电了,可能是哪里出现了电路故障?25.小明不小心把一包粗盐倒在了地上,里面全是沙子,他决定自己尝试去除这些沙子,重新获得干净的盐,他是这样做的:(1)他先用装置将盐溶解在水中。

三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

三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

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的学科,它探究的是物质世界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并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自然界的一些基本规律。

下面是我对三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首先,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基本性质。

我们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不同的形态和状态。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性质,并学习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

这些知识让我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物质变化过程和规律。

我们了解到,物质可以发生两种基本类型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或状态的改变,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永久性改变。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了物质的熔化、凝固、蒸发等物理变化过程,并了解到这些过程都是可逆的。

在化学变化方面,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如金属与酸反应、硬币上的铜被氧化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除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

我们了解到生物是指所有具有生命活动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了一些日常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比如,我们了解了动物的蜕皮现象、昆虫的群居习性、鸟类的迁徙行为等。

这些知识让我们对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验。

通过实践和观察,我们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学习物质变化过程时,我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水的凝固过程、观察金属在酸中的反应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观察到了物质的变化,还学会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三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鹦鹉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什么?A. 森林B. 海洋C. 草原D. 沙漠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2. 恐龙曾经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3. 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

()4. 月亮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5. 鸟类是唯一会飞的脊椎动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______。

2. 植物通过______进行呼吸。

3. 人类大脑的主要部分是______。

4. 光年是用来衡量______的单位。

5.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是指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2. 描述食物链的基本组成。

3. 什么是光合作用?4.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5. 什么是生态系统?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野外发现一种植物,它的叶子是绿色的,花朵是黄色的。

请问,这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汽车行驶的总距离是多少?3. 小红在花园里种了一些花,花的颜色有红色、黄色和蓝色。

请问,这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请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 一个球体的半径是3厘米,请问这个球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变化。

2.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海洋生物能够在水下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制成物品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

3、我知道的新材料有:(合金材料)(高强度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二、判断题1、一种物品只能用一种材料制成。

(×)2、塑料杯遇到热水一定会变软。

(×)3、塑料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4、“白色污染”指的是白颜色的污染物。

(×)5、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

(×)三、天然材料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或形成的材料,人造材料是指对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的人们所需要的材料。

在下列所给出材料中,人造材料有: B C D F G H J N天然材料有: A E I K L M OA棉花B塑料C玻璃D纸张E木头F陶瓷G布纤维H橡胶I石头J石灰K麻L丝M石油N钢材O沙土四、简答题:1、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耐磨等特点,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2、什么是“白色污染”?请你请教专家,提出有关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答:“白色污染”是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

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1)回收塑料,要把塑料物品(如塑料袋、塑料杯)分类放置,分类回收,以利于再加工。

(2)在制作塑料制品尤其是易废弃的生活用品时,加一些添加剂,使之埋入地下易腐烂(注意不能焚烧,因为有的塑料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五、实践操作题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1、 物体发声时出现的共同现象是:(物体都在振动),这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停止发声时出现的共同现象是:(物体停止了振动),这就说明:没有(振动),就不会产生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4、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5、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能给我们(传递)信息和知识,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6、声音有好有坏,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两大类。

7、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它的单位是(分贝)。

8、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9、地球上存在空气,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宇航员只能依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二、判断题:1、有物体就能产生声音,没有物体就不能产生声音。

( × )2、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不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 × )3、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

( √ )4、耳机里厚厚的垫子主要是为了防止耳机内的声音传出。

( × )三、选择题:1、小红在做钢尺发声的实验时,拨动尺子后立即用手按住它,这时尺子( B ) A 继续发声 B 停止发声 C 声音变高2、声音不能在(D )中传播。

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真空 3、当你用棍子敲打三个装有水的杯子时,能发出高音的是( C ) 4、把闹钟放在玻璃罩里,抽去空气后,只能看见铃锤在敲铃,却听不到铃声,这是因为( A )A 玻璃罩里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B 玻璃具有隔音能力,不能传声四、简答题:1、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减少噪声的方法有哪些?答:噪声可以使人的情绪烦躁不安;人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巨大的噪声可以损伤人的听力,致人耳聋。

减少噪声的方法有:(1)禁止鸣喇叭;(2)植树造林;(3)关闭门窗;(4)在机动车上装消音器。

2、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和图表示出来。

答:(1)房屋外部要选择容易反射声音的材料(如塑料、玻璃),(2)房屋内部要选择容易吸收声音的材料(如地面要铺上地毯、内墙表面凹凸不平)。

(3)玻璃要做成双层的、窗帘要做成带皱褶的,这样可减少噪声的传入。

(4)在房屋的周围设立标牌、植树等来减少噪声。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光复习题一、填空题:1、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它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大类。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能让绝大部分光通过的物体叫做(透明)物体,例如(玻璃)(空气)等;只能让部分光通过的物体叫做(半透明)物体,例如(毛玻璃)(太阳镜);几乎不能让光通过的物体叫做(不透明)物体,例如(铁片)(硬纸板)。

4、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产生(影子)。

5、同一个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早晚(长)、中午(短)。

6、光照射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7、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

物体表面越(光滑),光的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8、平面镜里的像与实际物体大小(相等),上下方向(相同),左右方向(相反)9一个人要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

10、(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11、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就说明: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七色光混合后成为(白光)二、判断题:1、太阳和月亮都能给我们带来光亮,所以它们都是光源。

(×)2、光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影子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3、光的反射现象只有在表面光滑的物体(如镜子)上才能发生。

(×)三、连线题电灯蜡烛电视机日光灯萤火虫手电筒火柴交通信号灯天然光源人造光源激光篝火玻璃墙幕闪电水母油灯星星太阳四、简答题:1、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答:透明材料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半透明材料可用于制作太阳镜,也可用于做百叶窗、窗帘等,以控制进入屋内的光线数量;人们需要遮蔽光线时就使用不透明材料,如:洗相片的暗室等。

2、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情?答:⑴我们每天都在镜子面前穿衣戴帽,洗脸刷牙;⑵外科医生通过小平面镜来观察牙齿或耳朵里不易观察到的部分;⑶舞蹈赏练功房里用大平面镜来练习舞蹈,观察舞姿;⑷用两块平面镜还可制成潜望镜;⑸皮影戏3、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答:在强光下工作和学习,容易对眼睛造成损伤,应该避免在强光下工作和学习,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出门时戴太阳镜等。

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彩虹?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在下雨时或雨后的天空;瀑布面前都可看到彩虹。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1.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2. 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或人造材料尤其是人造新材料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如果没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将会怎样?)答:人类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材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各种优越性能的材料,而材料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没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社会各个方面都不会有大的发展和进步。

3.什么是“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答:“白色污染”是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

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1)回收塑料,要把塑料物品(如塑料袋、塑料杯)分类放置,分类回收,以利于再加工。

(2)在制作塑料制品尤其是易废弃的生活用品时,加一些添加剂,使之埋入地下易腐烂(注意不能焚烧,因为有的塑料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4.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从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答:物体停止发声时其振动也停止。

这说明了没有振动,就不会产生声音。

6.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传播的方式,方向是什么?答: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7.声音的大小、高低与什么有关?答: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8.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什么是噪声?答: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使人烦躁的声音叫噪声。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

人长时间受到喧闹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

巨大的噪声可以损伤人的听力,致人耳聋。

9.怎样减少噪声?答:可以:(1)禁止鸣喇叭;(2)多在路旁植树;(3)关门窗;(4)装消音器等来减少噪声。

10. 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

答:(1)房屋外部要选择容易反射声音的材料,房屋内部要选择容易吸收声音的材料。

(2)双层玻璃、带皱褶的布帘可减少噪声的传人。

(3)可以通过在房屋的周围设立标牌、植树等来减少噪声。

11.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答:透明材料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半透明材料可用于制作太阳镜,也可用于做百叶窗、窗帘等,以控制进入屋内的光线数量;人们需要遮蔽光线时就使用不透明材料,如:洗相片的暗室等。

12.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答: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的物体会全部通过,遇到半透明的物体光会部分通过,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不能通过。

13.光能透过哪些物体?答:光能透过透明的物体,像玻璃、水、透明的塑料等。

14.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答:遇到镜子时会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反射现象。

15.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什么有关?答: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或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16、彩虹能告诉我们什么?答: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17. 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答:在强光下工作和学习,容易对眼睛造成损伤,应该避免在强光下工作和学习,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出门时戴太阳镜等。

18.关于电你想提出哪些问题?答:(1)电池里为什么会有电?(2)灯泡里的灯丝是用什么做的?(3)电池是谁发明的?(4)风、水、太阳为什么能发电?(5)为什么电能电死人,而电池不电人?19.电是怎么来到我们家中的?答:电是发电厂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后,经过高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送,最后才成为我们家中的电源。

我们插上电源插头,家用电器就能工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