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读后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篇)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第一眼看《不抱怨的世界》,说实话没什么感觉,在我还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它已经在我手里了,既然这样,那就了解了解它好了。
在看完第一节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有所吸引,但不能说深深的,以前对这种几百页都是“讲道理”的书,可以说是很排斥,我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哪里吸引了我,让我有要把它看完的冲动,也许是因为它所讲的道理正是自己身上发生的,所以会对它感兴趣。
这本书主要就是鼓励大家快乐的生活,而不是抱怨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反应当代人的生活状况,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是个爱抱怨的人,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这本书的“传播者”——紫手环。
作者威尔.鲍温和大家玩了一个游戏,而这个游戏的主角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紫手环,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大家把紫手环戴在手上,一旦你发现自己抱怨了,那就把紫手环从这只手移到另一只手上,一直重复,记录一天你所移动手环的次数,看看你到底是不是个爱抱怨的人。
如果你可以做到坚持21天不抱怨,那么,你就成功了,不要小看这个游戏,告诉你,这是个挑战,不信,你试试。
有人问,为什么非得是紫手环,说实话,紫手环只是这个游戏的象征,其实它没什么意义,你可以随便一个手环,甚至是随便的一个东西,只要在你抱怨的时候可以移动,提醒你的东西都行。
当然有人会说,这根本就没什么用,那么你就错了,在你移动紫手环或其他东西的时候无形中就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人的正常反应都是觉得自己又抱怨了,所以想要停止这列行为。
而时间一久,习惯也就形成了,没有谁会喜欢满腹怨言的自己。
爱抱怨的人是不招人待见的,这个道理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宿舍里有一个人心情不好,那么整个宿舍里都是压抑的气氛,你的个人情绪会影响你身边的每个人,像这样的人,我们不自觉的就会反感,讨厌,谁会喜欢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呢?所以说,抱怨很能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你每天拉着的那张脸,会让别人看着都难受。
不要不相信,你试着换位思考一下,你喜欢每天都唉声叹气的人吗?你喜欢每天都看到沮丧的脸吗?如果你也不喜欢,那就试着玩玩我们的紫手环游戏。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篇)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书中详细写了如何做一个不抱怨的人。
首先是不抱怨自己,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坚强,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连自己都看不起,那么谁会看重你。
然后是不抱怨他人,不抱怨对手,不抱怨同事,不抱怨领导,不抱怨客户。
不要抱怨对手太强大,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相反,要感谢你的.敌人。
的确,他们曾经让你羞愧愤怒,让你咬牙切齿、痛不欲生,然而当你有一天回过头去看,你会发现,他们激发你的斗志,让你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我,实现自我。
他们,才是你最应该感激的人。
再然后是不抱怨工作,不抱怨家庭。
对于工作,自己虽从未感受过工作的辛苦以及快乐,但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却把自己认作每一个例子的主人公,从中学到了不上的经验,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涯建好了桥梁。
家庭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要抱怨自己的家庭不富裕,自己的爸妈如何如何不好,相反,不富裕并不代表不幸福,只要一家人一条心,快乐永远不会离开你。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2不抱怨的世界和紫手环相结合的创意,打动了我,毅然决然的放下了言情小说,读起了这本挺有意义的书《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并非是一部阐述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
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
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人们意识到了之后,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
在这时,一个套在手上的紫手环,勾起了你的有意识能力。
这本书我的帮助是非常大。
我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抱怨,努力的接纳自己,确定自我价值。
遇事多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刻都要努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
马云说过,“不抱怨的态度是人生的第一态度”,非常有道理。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篇)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每个人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是我们的抱怨对象。
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总是想在抱怨中寻找一种安慰,我们不想承认,自己过得很消极,总是在逃避。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无时无刻在抱怨,抱怨这个月的生活费不够,抱怨老师批评了自己,抱怨同学欺骗了自己,每天总是生活在抱怨中。
但书中一位因车祸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车祸之后,她经受了千辛万苦,不停的开刀与康复,饱受身体和精神的挑战,她是个很有资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她撞击它的驾驶者…但是她没有!她相反每天祈祷感谢救助他的医生,护士,和每天照顾她的丈夫,她谢天谢地,她感谢诸神,感恩自己可以浴火重生。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
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
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当然我们也希望改变,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
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人们意识到了之后,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
当改变之光随着情绪上的.抵触被带进了生活,就由“有意识的无能”踏入了“有意识的有能”。
《不抱怨的世界》,刚看到书名时很不解,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抱怨,但我们也讨厌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么,从来都离我们很遥远。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
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
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
《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5篇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黄金周假期中,学校要求我们读《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说实话,心里当时还忍不住抱怨:假期还有任务。
可当我开始读了这本书后,心灵不断地被震动着。
出生贫困的威尔·鲍温以超乎平常的毅力,考上了美国重点大学。
毕业后,他屡次找不到梦寐以求的工作,为此而感到伤心,不由地抱怨命运。
但在朋友的启发下,他站了起来,终究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之一。
他走上成功的奖台,只说了一句话:“你们都具有无尽的潜能,但只有不抱怨一切,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话使我恍然大悟。
有些人学滑板,摔了几跤就不学了,说:“都怪这滑板太难学,轮子又太少了,害得我摔死了!”这样,这位学生是永久也学不会任何技能的。
而有的人则坚持不懈,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具有这样的精神,再难的事,在他看来都是小菜一碟!海伦?凯勒固然残疾了,但她丝绝不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而是更努力地使自己从一棵弱不由风的小苗成长为一棵高大挺立的苍天大树。
不论是讥笑与困难,她只当作是对自己的锻炼。
你想想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成绩的人,哪个不是靠着这类不抱怨一切、乐观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一鸣惊人的呢?一个个励志故事如流星一般在我的脑海中划过。
威名不是靠关系和钱财买来的。
真实的名人,是通过千锤百炼和不懈的努力诞生的,不是从风平浪静和自由安闲中成长出来的,真实的成功人士,是从苦难中磨练出来的。
要有顽强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不抱怨的心,具有这一切,就一定会成功的!要敞开胸怀,修养一颗包容的心。
有时,我们会由于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而心生抱怨。
而这类抱怨经常是自己被冒犯的一种宣泄。
它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会导致夫妻不睦、朋友不和,特别在工作中,会在同事之间产生隔阂。
学会包容,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就是解放自己,提升自我。
作为工作职员,包容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他人,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承受委屈、承受挫折,真正做到言行有度,举止有方,谦恭礼让,平易随和。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励志型的读物,讲述了一个不抱怨的少年的成长之路,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哲理思考。
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每个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的阅读体验非常棒,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我们都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叫苦叫累,而是要积极面对,努力克服。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心存感激”的道理——当我们抱怨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我们拥有的美好,而当我们感恩时,我们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表达了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更在于呼吁我们应该有一种“不抱怨”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意味着我们应该看到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是被抱怨所笼罩。
这本书提醒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坚持不抱怨的信条,才能迈向成功之路。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创造我们自己的机会。
在书中,少年在经历困境后,他没有放弃,而是抓住了成功的契机。
这告诉我们,机会是存在着的,只要我们有心,有勇气,不断探索,勇往直前,就一定会迎来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去更多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成功。
总之,这本书让我非常受益,真正体会到了“不抱怨”的道理,并且告诉了我成功的根本在于自己,只有我们持积极的态度,不断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不抱怨”的心态,坚定不移地走在成功之路上,必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由书法家王羲之的孙女——王文川所著的书籍。
这本书以王文川母亲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为人处世如何“不抱怨”的故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中所传递的平和、坚韧和乐观的情感。
通过读书人物母亲的遭遇,我意识到,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学会用平和、坚韧和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不抱怨,而是要用心去感悟美好的一面,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一切问题和挑战。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30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30篇)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第1篇:最近市场上畅销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该书的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
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是想最终实现人们“平和心态”在自我个性中的生根。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是抱怨同事、上司、老板过分注重“关系网”,抱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像纤维在绳子中无处不在。
生活在这种抱怨文化中,我们的想法、感觉、做法常常会因为抱怨、争吵、吹毛求疵、批评而受到影响。
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我身上。
出现差错时,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该抱怨谁呢?”我们真的应对了这么多不公吗?抱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进取的变化吗?大多数人都会坚定地回答:没有。
太多的抱怨只是增添了我们无尽的忧愁,只是让我们更加悲观地去应对生活。
然而,为什么人们总要抱怨?原因也许是:人们只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
俗话说的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
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出异彩纷呈的人生。
生活本来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
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我的人生照样很精彩。
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何不想一想放纵笑容;你不能改变天气,你何不改变心境。
俗话说:风雨之后才见彩虹。
人生也是如此,历经磨练往往能造精彩的人生。
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曾做了1000多次实验,并且都失败了。
有一邻居嘲笑他:“你怎样做1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爱迪生说:“我不是发现了1000多种不适宜做灯丝的材料了吗?”爱迪生能换个角度看待失败,深信必须能获得最适宜的材料,正因为有这自信,所以能不懈努力,最终最终获得成功。
小时候兄弟姐妹中属我的成绩最差,哥哥姐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中专走上工作岗位,而我两次都没有考上中专,并在第一年的高考中落榜,邻居们经常会拿我和哥哥姐姐们比较。
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读后感

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特别棒的书,叫《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哎呀,这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心里头有好多好多的想法想要跟大家说一说!书里讲的那些道理,就好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心里那些暗暗的角落。
以前我总觉得,生气嘛,就是忍不住的,谁还没个脾气呀?可这本书告诉我,生气就像是给自己心里放了一把火,烧得自己难受,还解决不了问题。
这难道不是很傻吗?比如说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结果他不小心把我的玩具弄坏了。
我当时那个气呀,就像一个马上要爆炸的气球!我冲着他大喊大叫,小伙伴吓得都不敢说话了。
后来我想想,这又有什么用呢?玩具也回不来了,小伙伴还被我吓得不敢跟我玩了。
这不就是因为我生气,把事情变得更糟糕了吗?还有计较这事儿,我以前也老是爱计较。
谁多吃了一口我的零食,谁比我多考了几分,我都能在心里琢磨半天。
可书里说,计较就像背着重重的包袱,让自己走得越来越累。
这多形象啊!就像我背着那么多计较的心思,怎么能轻松快乐地跑起来呢?再说说抱怨。
我以前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儿,就爱跟爸爸妈妈抱怨。
作业太多啦,老师太严厉啦,反正能抱怨的我都要抱怨一通。
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抱怨就像是往自己的鞋子里放石头,走起来能舒服吗?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没跑好。
我就不停地抱怨,说天气太热啦,跑道太硬啦。
结果呢?我的心情变得超级差,后面的比赛也都没心思参加了。
现在想想,我要是不抱怨,而是总结经验,下次说不定就能跑好了呢!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啊,我们的生活就像一场旅行,要是一路上总是生气、计较、抱怨,那得多累多无趣啊!我们应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去为那些小事烦恼。
你们说,要是大家都能做到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那这个世界得多美好呀?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没有争吵,没有烦恼,那该多棒!我觉得呀,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努力做到这“修心三不”。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8篇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8篇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8篇【篇一: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抱怨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通过认真阅读威尔·鲍温的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浅,认识到“不抱怨”的内涵。
书中鲍温牧师说:“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我们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篇篇的翻阅《不抱怨的世界》,这是一本很棒的心灵励志书。
看了这本书后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慢慢沉浸在书中世界时,才发现,它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
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喜悦……而这本书就是反照内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们没有表露,但在言语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产生。
当然,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
没有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如此认为:我们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己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抱怨是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
书中主人公的狗被车撞了后,就差点让他自己成为了愤怒及抱怨的奴隶,是理智让主人公在抱怨的行为中停了下来,没有让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内心世界对自己行为的理性剖析与理解,而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给予我们做到的。
在书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书中的一句话让我顿然醒悟:“诚实面对情绪,安于自己的不安,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必惊慌,既然已经产生了,就应该诚实勇敢的面对它;就应该去想办法结束它,也才能最终安于自己的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在单位组织的“书香励志品读青春”主题读书热潮中,美国作家威尔·鲍温所著的《不抱怨的世界》是我阅读的第一本书,说句实在话,当我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它的第一印象是:这一定又是某些所谓的大师废话连篇的说教,花时间阅读它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于是开始我是怀着一种略带抱怨的心态来阅读这本《不抱怨的世界》。
但当我读完了本书第一节紫手环的力量时我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识是错误的,并对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我飞快阅读完了整本书,发现这本书丝毫没有专家的说教做派,而是通过朴实幽默的语言,生动平时的事例,向读者一步步阐释了抱怨的危害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我们事业和生活的巨大正面影响力,书中许多观点和事例都直击我们现代人生活现状和脆弱的内心,给我的心灵极大的触动。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无意识的无能,讲述的是许多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沟通心理,即不满,从而产生抱怨。
第二部分有意识的无能,则是人们开始为了更好地沟通而开始慢慢地懂得不要去抱怨,并在现实中积极地贯彻这一思想。
第三部分有意识的有能,表达的是当一个人在做完前两步后自觉地感到提升到了另一种境界——幸福感与快乐哲学,并进一步展望美好的愿景。
第四部分无意识的有能,这
一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恐怕已很深远:你可以通过小小的善意来感动周围人,并将此信念一直传递下去,最终将这种幸福感传递给世界上的每个人。
这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书中第一部分中的“你抱怨的事真有那么严重吗?”章节,我们之所以抱怨不休,就是因为我们将自己抱怨的对象定位得太过于严重,以至于自己陷入自己意识中假想困境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从而丧失了正确处理问题的力量,而如果我们在张口抱怨前能先冷静下来问问自己“我抱怨的事真有那么严重吗?”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之前自己所抱怨的内容十有八九并非无药可救,是不清醒的头脑自己成为了愤怒及抱怨的奴隶。
要消除抱怨以及抱怨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弄清“你抱怨的事真有那么严重吗?”这个问题,从而学会用积极冷静的心态来面对问题是关键,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时候,能做到从积极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读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我认为它们完美的诠释了成功者是怎样选择看待问题的最佳视角,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有两家鞋厂为了开发市场,分别派业务员前往非洲考察当地的需求量。
甲厂的业务员考察回来,立刻晋升为主管;乙厂的业务员考察回来,却从此被冷落在一旁。
同样去非洲考察,为什么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呢?原来,乙厂的业务员,到了非洲,当天就发了一封电报回厂报告。
电报的内容是:“完了!一点希望也没有,因为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
”而甲厂的业务员到了非
洲,当天也发了一封电报回厂报告,电报的内容则是:“太好了!希望无穷,因为这里的人都没有鞋子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山去。
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
想改变你的世界,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难题和挑战。
在困难面前,我们发出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能够解决问题吗?答案是不能!那甚至会使问题越来越糟糕!互相抱怨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消极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人和团队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试想,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的言语,改变自己的思维,只要成为积极改变的模样,就能改变世界,每个人拥有无尽的潜能,不抱怨才能迎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