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1--3单元
苏教版语文书六下第一单元习作范文

苏教版语文书六下第一单元习作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苏教版语文书六下第一单元习作范文篇1“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每当听到《童年》这首歌时,就会想到自己美好的童年,那时的童年是美好的,那时的童年是有趣的,那时的童年更是多姿多彩的!听到那首歌,让我想起最有趣的事,那就是鞋子不幸掉入泥潭的事。
有一天,我急急忙忙赶回外婆家,却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泥潭的一边,只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孩子手握子弹枪坐在一旁笑。
为什么他们围着一个泥潭呢?为什么那个小孩子坐在一旁笑呢?走近一看,原来,那个两岁的小屁孩是我大名鼎鼎的弟弟,围到泥潭边的人就是我的亲戚了。
“话说回来,为什么你们围着一个泥潭转呢?”“博博玩枪的时候,拿引力子弹到处乱射,最后掉进了泥潭里,现在在捞呢。
”说完,妹妹蹲下来,头低了下去,一只手扶着地,另一只就企图去捞子弹。
我可不能袖手旁观,正准备去捞时,突然,一根高大挺拨地竹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原来是舅妈找来的,看到竹子仿佛看到了希望,我一手从舅妈手中拿过竹子,对她说:“给我吧,我知道怎么捞。
”说完,我立马用竹子去打子弹,让它漂回来,结果它原地不动,我换了种方法,用竹子打它旁边的水。
可惜的是“原地踏步”,我又用竹子去推它,可它就像浸了水的肥皂,滑来滑去,碰也碰不到。
仿佛它在说“小样,想把我捞上来,你还太嫩了,再等一百年吧。
”“呵,你故意跟我作对是吧!”我放弃用竹子打它的方法,决定“入水”寻找。
首先,用棍子按了按泥土,觉得够硬,就想踩上去,我却浑然不知危险的到临,一股脑冲了下去,泥土却一大块一大块的掉下去,我知道危险来了,就连忙往旁边跑,可这四周都是“死胡同”——都是湿的,我越跑越慢,越跑越慢,一只鞋子最后掉进了泥潭中,另一只也相继掉进了泥潭,终于脱了身,可泥巴已漫延到裤脚。
旁边的人看见了,就连忙跑近点来看笑话。
我见不妙,连忙拿出鞋子往家跑。
洗完脚吃饭了,却看见妈妈板着个脸问来龙去脉,不用想,我一定完蛋了!回想起童年的一点一滴,真让我发笑,那时调皮的弟弟,那时冒冒失失的我,那时跑来看笑话的人,那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苏教版语文书六下第一单元习作范文篇2人们常说:“种豆得豆”现在每当我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笑出了声,因为这让我想起了种糖的经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姓名成绩一、想一想,填一填。
(每空2分,共26分)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2、下图1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克,蛋壳重()克,蛋黄重()克。
图1:图2:5、上图2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⑵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0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
3、梁才学校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需要绘制()统计图。
4、在一幅统计图里有2厘米的直条表示40吨,那么要表示60吨的直条的长应为()厘米。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主要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择()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2、灯塔村去年上半年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55%,副业收入占35%,其它收入占10%。
将此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其中扇形面积最大的是( )。
A 、农业收入B 、副业收入C 、其它收入3、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得优的有20人,得良的有15人,及格的有12人,不及格的有3人。
得优的占全班总人数的( )。
A 、40%B 、30%C 、24%4、扇形统计图甲中女生占56%,扇形统计图乙中女生占45%,甲乙两个统计图中所表示的女生人数( )。
A 、甲比乙多B 、甲比乙少C 、不能确定 三、细心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从折线统计图里不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 )2、在一副条形统计图里,直条越宽,表示数量越多。
( )3、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清楚。
( )4、如果要表示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8%,可以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 )5、条形统计图是根据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图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梦想追寻一、教学内容简介: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孩子们对于梦想的追寻与努力,培养了他们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正确朗读。
2.学生能够了解梦想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并制定个人梦想。
3.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展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梦想。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如何激发学生制定自己的梦想,并勇敢追求。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集体讨论图片内容,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
2.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和同伴一起讨论课文的意义,以及其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3.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解析课文,理解每个段落的意思,并且运用课文内容展开学生间的讨论。
4.梦想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找出实现梦想的途径和方法。
5.梦想制定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自己的梦想,并跟同伴分享。
6.开展活动结合学生的梦想,设计相关活动,例如梦想展示、梦想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为实现梦想做好准备。
七、教学延伸:1.通过讨论名人梦想的实现过程,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动力。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现梦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总结: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并引导他们制定自己的梦想。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主参与度不够,导致课堂氛围稍显僵硬。
因此,下一次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之,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梦想,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苏教版六下语文第1-2单元训练题

苏教版六下语文第1-2单元训练题一.拼拼写写dang di guan gai xun se yang yi yu xie ()()()()()dan qing shou lian mei gui du juan shi deng()()()()()xi xiao qi hei guo lu zhan lan tian jing()()()()()you tong tun bu shi sun feng huo wang tu()()()()()wei jun yan hou ling chen jian mie na han ()()()()()xi mie chu fang zhu xin lou ti wu gu ()()()()()he ai pu sa zhen er yu long ku die han niang()()()()wei wei zhuang guan chong shan jun ling ru chi ru zui()()()二.课文回放1.《长江之歌》中赞美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诗句是2.请写出一句有关长江的古诗句,3.《三亚落日》中,你最喜欢的描写落日景象的语句是原因是4.《烟台的海》按的顺序描写了冬天海的,春天海的,夏天海的,秋天海的。
5.《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课文按照的顺序依次写了→→→→→的情况。
此外,也是文章的线索。
6.卢沟桥事变发生于年月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的序幕。
从此,一场伟大的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7.《半截蜡烛》记叙了在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他们的、、和精神。
8.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称他为“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9.《夏日绝句》是宋女词人所写。
诗中,“,”两句表现了作者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诗中李清照怀念古人,目的是讽刺。
10.本学期我们应该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1)、行万里路(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1-6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一填。
(12分)1. 要反映某校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2. 要反映王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与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3.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而且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4. 表示部分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时,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5. 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扇形表示()和部分的关系,圆代表的是总体,即100%,扇形代表(),圆的大小与总数量无关。
6. 下面是某校学生年龄分布情况统计图,14岁学生的人数占该校学生人数的()%。
7.空气中主要成分的体积含量各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比情况如下图。
(1)氧气的体积含量占空气总体积的()%。
(2)氮气的体积含量比氧气的体积含量多占空气总体积的()%。
(3)500升空气中含氧气()升。
8. 在扇形统计图中,若各个扇形的面积之比为4∶3∶2∶1,则最小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二、我是小法官。
(8分)1. 扇形统计图中不能看出总数量的具体数值。
()2.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3. 要想直观地看出某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应选择条形统计图。
()4.下面是六(2)班50名学生课外上网时间情况统计图。
由图可知,该班学生课外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有9名。
()三、精挑细选。
(10分)1. 若扇形统计图中的40%表示600千克,则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
A. 240千克B. 600千克C. 1500千克D. 1200千克2. 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表示的百分比之和()。
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3. 扇形统计图中某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30%,此扇形所对的圆心角为()。
A. 120°B. 108°C. 90°D. 60°4. 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72°,这个扇形所表示的量占总体的()。
A. 72%B. 40%C. 20%D. 5%5. 六(3)班评选三好学生,采取1名学生只投1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投票结果如下。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1 我在成长 课件1

二、讲授新课
了解知 识 :
(3)人体生长包括身高、体重的增长和整体各部分比 例的变化,出生后一年内身高共增加50%,以后增长速 度逐渐减慢。从青春期开始,身高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 从出生到成年,身体各部分发育是不均衡的,头只长了 一倍,躯干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
再见
苏教版
45
40
6岁 7岁 8岁 9岁
30
●
●
体重(千克) 20 25
28
30
25
●
20
●
身高(厘米) 110 125 135 140
15
10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年龄 (岁)
二、讲授新课
(三)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身高(厘米)
140 130
● ●
●
6岁 7岁 8岁 9岁
110
●
100
二、讲授新课
(一)收集成长的证据
我感觉身体重了。
感觉脚印比从前大了。
二、讲授新课
(一)收集成长的证据
猜一猜 看一看明星的小时候与现在的对比照片。
姚明
二、讲授新课
(一)收集成长的证据
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2
4
1
3
二、讲授新课
(二)测量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
刚才有同学说,自己今年比去年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你是 怎么知道的?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
我们将成为巨人,长得高高的。
二、讲授新课
(三)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做一做:
老师从学校卫生室拿来了健 康卡片,参照上图的曲线图在书 后活动记录上用铅笔和格尺绘制 自己从一年级到现在的身高、体 重曲线图。
小学数学-有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试卷(第1-5单元)

小学数学-有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试卷(第1-5单元)二、对号入座(25分)1. 30÷________=35=________小数=________%=________折。
2. 比4米多20%是________米,75比________多25%.3. 1.03千米=________米200分=________时________分。
4. (1)4.5升=________升________毫升(2)2500克=________千克。
5. 把一个数去掉百分号,就比原来增加49.5,这个数原来是________.6. 把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15.2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7. 在平地挖一个圆柱形的水池,水池的深是4米,直径是6米。
这个水池占地________平方米,需挖土________立方米。
8.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14立方米,底面积是19平方米,这个圆锥的高是________.9. 一个圆柱形容器与一个圆锥形的容器底面积相等,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后全部倒入空圆柱形容器内,这时水深6厘米,圆锥形容器的高是________厘米。
10. 已知a:5=6:b,那么ab+7的值是________.11. 一件零件长度是4毫米,把它画在图纸上是6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________.12. 小红步测一段40米长的距离,三次分别用了63步、66步、63步,小红走一步的平均长度大约是________米。
照这样的步子,她从家到学校走了800步,她家到学校大约是________米。
13. 在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3厘米,上午8点30分有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上午10点30分到达,这架飞机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14. 如果Y=X4,X和Y成________比例,Y=4X,X和Y成________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3教案

3.我先请一个同学将这一段读一读。
现在谁来说说, 每个人是如何笑的?4.同是写笑, 每个人笑的又各不相同。
有的笑弯了腰, 有的笑岔了气, 还有的笑得要揉肠子。
可见当时刘姥姥的行为是多么地令人发笑。
4.因为人物的性格不同, 所以笑的方式也就不同。
下面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这个片段,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1~2人物来说说从她们的“笑”中, 你读出些什么?(史湘云: 性格开朗好爽, 不拘小节。
林黛玉: 娇弱, 经不起大笑, 都“岔了气”。
贾宝玉: 最得贾母宠爱, 一个“滚”反应了他受到了贾母娇惯的待遇。
王夫人:笑得忘情了, 她知道这场闹剧是王熙凤导演的, 但她不点破, 只是指着她。
薛姨妈: 本来想撑住的, 控制情感的, 虽然在这里最后笑得忘乎所以, 但还是可以看出她一贯的性格。
仆人: 不能像主子一样笑得肆无忌惮, 所以只能“躲”着, “蹲着”, 而且要忍着, 还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 服侍笑闹中的主子。
)5.看, 这一大段的描写, 作者虽然都是在描写笑, 但是通过对每个人不同的笑的描写, 惟妙惟肖地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他们的身份、地位。
这在我们写作中叫做“间接描写”。
而作者开始先写集体的笑, 而后再一一展开详细描述。
这叫做“点面结合”。
6.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片断, 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性地朗读, 达到欣赏美文的目的, 以及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生活运用1.在我们生活中, 也有各种各样的笑。
我们看书本60页, 我们先来看看“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这些笑各是怎样的笑。
请同桌之间相互表演一下这些笑。
2.各种各样的笑, 下面这些句子中该是什么笑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cm
18.84cm 六年级数学1~3单元阶段检测
一、填空(24分)
1.4.06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7.45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8平方分米=( )平方米
3.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 )剪开,可以得到一个( ),它的一条边等于圆柱的( ),另一条边等于圆柱的( )。
4.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6.将一个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卷成圆柱筒,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7.把一个体积为63立方厘米的圆柱形木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右图是一个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
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9、商场里有三轮儿童车和四轮儿童车共10辆,一共有36个轮子,四轮儿童车( )辆,三轮儿童车( )辆。
10、一个高是5厘米的圆柱,如果高减少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25.12平方厘米。
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它的高与底面半径的比是( )。
12、一个底面半径2分米的圆柱,把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增加24平方分米,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二、判断 (6分)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 )
2.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不一定相等。
( )
3.等底等高的圆柱比圆锥体积大24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
( )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都只有一条高。
( )
5.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清楚。
()
6.求通风管的表面积也就是求它的侧面积。
()
三、选择题(9分)
1.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就扩大()。
A、1
2
B、2倍
C、4倍
D、8倍
2.要想直观地表示我校2000—2007年六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应选用()来反映。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3、扇形统计图甲中女生占56%,扇形统计图乙中女生占45%,甲乙两个统计图中所表示的女生人数()。
A、甲比乙多
B、甲比乙少
C、不能确定
4.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相比较。
()
A、长方体体积大
B、正方体体积大
C、圆柱体积大
D、一样大
5.一个圆锥的体积、底面积与一个圆柱的体积、底面积相等。
已知圆锥的高是6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厘米。
A、2
B、3
C、12
D、8
6.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同一个圆柱的两种不同的切分。
(平均分成两块)
甲甲h
乙
乙
h
甲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乙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A、πr
B、2rh
C、2πr²
D、4rh
7.一个圆柱形水桶的容积()它的体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8.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体积的()。
A 、13
B 、12
C 、14
D 、3倍 9.把一根5米长的圆木截成三段小圆木,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分米,这根圆木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 、10
B 、40
C 、100
D 、200
四、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6分)
4.75×37.5%+ 38 ×
5.25 910 ÷[(57 -314 ) ×34 ] (38 +127 )×8+1927
五、解决问题(40分)
1、实验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几人?
2、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完成这批零件的
9
4,还有50个没有完成,这批零件多少个?
3.做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4米,深2米。
在它的底面与周围抹上水泥,抹
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4、有三堆围棋子,每堆90枚。
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三分之二是白子,这三堆一共有黑子多少枚?
5.一个圆柱形玻璃缸,底面直径20厘米。
把一个底面半径8厘米的圆锥完全放入水中,水面上升了3厘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
6、一块菜地里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下图。
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请把下表填写完整?萝卜占总数的()?
7、六年级同学制作的同样大小的数学小报共165张,正好贴满了15块展板,每块小展板贴5张,每块大展板贴20张。
大、小展板各有多少块?
8、一个5厘米高的圆柱底面直径是4厘米,沿着直径和高切开后,求半个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