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一地理《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习题(1)

精品文档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I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题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最为机动灵活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2.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B.管道运输C.海底隧道D.地下铁路运输3.京九铁路中段有一些明显的曲折,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A.与公路、水路的联接B.地形起伏C.有利于帮助沿线更多地区建立对外联系通道D.依河而建4.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A.地表岖崎,山高路险B.太阳辐射少,气温低C.高寒缺氧,多年冻土D.地震滑坡,积雪冰川5.交通网络是由A.线和面组成的B.点和面组成的C.许多线和点组成的D.点和点组成6.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②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③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④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7.下列运输特点的叙述,属于铁路运输的是A.速度最快、运价最高B.可以从门到门进行运输,灵活机动C.速度最慢,运价最低D.速度比较快,运载量比较大8.下列铁路线中与南昆铁路相交且属于国际铁路的是A.昆河线、湘桂线B.湘桂线、焦柳线C.昆河线、成昆线D.昆河线、焦柳线9.公路运输的特点是A.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B.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C.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D.运输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10.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按运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公路、铁路、水运、航空B.铁路、水运、公路、航空C.水运、铁路、航空、公路D.航空、公路、铁路、水运11.有关世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日益大型化②日益专业化③日益高速化④日益单一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A.网络化B.高速化C.专业化D.综合化13.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最灵活和连续性最好的的运输方式分别是A.公路、管道B.公路、航空C.水运、航空D.管道、航空14.关于交通运输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运输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②山东省的公路运输线均属省级运输线 ③我国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十分发达④地区运输网密度的大小,反映该地区交通运输通达性的强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15.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 A.青藏铁路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没有作用 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 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16.下列有关交通运输线、点、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京九铁路在选择线路走向时把自然因素列在首位B.上海港能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交通位置优越是其重要的区位因素之一C.莫斯科市的放射状铁路,对该地区能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D.交通运输网的发展随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完善 17.下列运输方式中,投资少、运量大、成本低的是 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管道运输D.水路运输18.适宜远距离水运的产品是 A.新闻印刷品B.电脑芯片C.铁矿石D.鲜花19.为了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投资兴建的铁路有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装…………订………线………内………①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②南宁至昆明的铁路③北京至九龙的铁路④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③④20.就交通运输的连续性而言,下列排列顺序渐强的是A.水路、铁路、公路B.航空、管道、公路C.铁路、公路、管道D.水路、公路、铁路21.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时,通常采用A.水运或铁路运输B.公路或铁路运输C.航空或铁路运输D.水运或公路运输22.现在有些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原则,其目的是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B.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C.抑制私人出租车工协作D.让公共汽车(电车)等多挣点钱23.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中,现在的主导因素往往是A.地形B.气候C.经济D.水文24.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矿产25.从伦敦开往上海的货轮,最便捷的航线主要经过A.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C.好望角、直布罗陀海峡D.马六甲海峡、好望角二、综合分析题(共50分)1.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的运价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最运输方式运距<80Km时,用_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80Km~550Km时,用__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550Km时,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和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运输。
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一、填空题1、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________变化。
同样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________.2、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________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________.3、由________和________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各个聚落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互接,形成沿________的大城市带。
4、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交通、地形等.平原地区交通________,商业网点沿________分布,密度大。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________,交通运输方式________,密度小。
5、________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很多商业网点以________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________沿线。
二、选择题6、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7、读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三、综合题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黑点表示某种地理事物,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 )。
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下图是“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没有什么影响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解析:第1题,交通线的发展,会使城市空间形态趋向于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线的衰落,将使城市沿交通线伸展的形态保持不变。
第2题,明清时期,大运河运输繁忙,沿河城市商贸繁荣。
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答案:1.D 2.C读“安徽省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3题,图中①地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易发展成为城市。
第4题,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物资运输和人们出行,利于聚落的发展。
同时,聚落的发展,增加了运输需求,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沿河设城在我国南方较为明显,但北方城市沿河分布也有利于取水。
沿河分布的城市多呈条带状。
答案:3.A 4.A5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区应建在(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B.居民住宅区内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解析: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可以满足商业区的这一要求。
#北京大兴区三中学高一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练习题一、选择题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分别体现最灵活、最高效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公路B.水运、铁路C.公路、航空D.航空、管道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B.水路、公路、铁路C.公路、铁路、水路D.公路、水A.铁路、水路、公路路、铁路3.仅从运费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在a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A.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③①C.②代表的运输方式在ab区间运费最省D.c点以外的合理运输方式是③4.下列产品适宜选择交通运输方式③的是< )C.服装A.木材B.蔬菜D.药品石家庄市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为人口超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
据此回答5~6题。
5.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D.工农业基B.矿产资源丰富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A.地处华北平原础好6.石家庄的变化说明了<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B.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看城市建设规模的大小C.交通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城市的兴衰D.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7.有关我国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道汇合处,而不与河道相临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的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8.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D.河口位置B.河流的发源地C.过河点位置A.两条河流的汇合处9.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 )A.尽量利用省道、国道为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网络B.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C.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D.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作业含解析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下表中数字1~5表示海运、河运、航空、大路、铁路5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1→5〞表示“优→劣〞。
分析表格数据,完成1~2题。
1.为协作昆明世界花卉中心的建设,你认为交通运输方式中首先应考虑的是( D )A.② B.③C.④ D.⑤解析:结合题目以及表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拟可推断出:①表示铁路,②表示河运,③表示海运,④表示大路,⑤表示航空。
花卉保质期短,需采纳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即航空。
2.杭州为浙江省最大的城市,每年从舟山运输大量海鲜产品到杭州销售,其最正确运输方式是( D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及鲜货,假设为短途运输相宜采纳大路运输,假设为长途运输相宜采纳铁路运输。
海鲜产品由舟山到杭州路程较短,故相宜采纳敏捷性最强的大路运输。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工作,充分发挥掩盖31个省份、全长2.7万千米的“五纵两横〞高效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的作用。
结合以下图,答复3~4题。
3.“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 )A.大路 B.海运C.铁路 D.管道解析:大路运输具有机动敏捷的特点,且速度较快,故适于鲜活农产品运输。
4.“绿色通道〞开通的意义为( B )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数量,有利于农夫增产增收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③增加了交通流量,加剧了交通紧急状况④切实转变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促进商品农业进一步开展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解析:“绿色通道〞的开通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开展,提高农产品销售数量,扩大其销售范围。
读以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港口,条件最好的是( A )A.甲B.乙C.丙D.丁解析:港口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水域条件,要江阔水深,空间大;陆域条件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以城市为依托。
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1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下表中数字1~5表示海运、河运、航空、公路、铁路5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1→5”表示“优→劣”)。
分析表格数据,完成1~2题。
交通运输方式基建投资运载量运价速度连续性灵活性劳动生产率线路运具① 5 1 2 3 3 1 3 3② 3 3 3 2 5 5 4 2③ 1 2 1 1 4 4 5 1④ 4 4 4 4 2 2 1 5⑤ 2 5 5 5 1 3 2 41.阿拉伯半岛各国缺少的运输方式是A.②B.③C.④D.⑤2.2010年1月,某某阿勒泰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雪灾,国家民政部向某某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救灾物资。
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A.① B.②C.③ D.⑤解析由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可判断:①为铁路,②为河运,③为海运,④为公路,⑤为航空。
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缺水河流,因此缺少河运;水陆交通受雪灾影响,无法运送救灾物资,应选择航空运输。
答案 1.A 2.D2017年7月9日,国家高速铁路网“四纵四横”之一徐兰客运专线西段某某—某某客运专线(宝兰客运专线)全线通车,标志着兰新高铁全面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现有的兰新铁路将主要用于货运。
下图为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最可能的原因是A.雪山连绵,地形阻隔B.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C.沿河谷修筑,降低成本D.加速某某省矿产资源的开发4.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 km的防护设施(图乙),其主要作用是A.减小气温变化 B.防洪水C.防大风 D.防噪音5.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兰新铁路实现客货运输分离,其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物资运输能力将极大提升B.铁路沿线有望出现新的产业带和城市带C.大规模发展特色种植业D.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解析第3题,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现有的兰新铁路主要用于货运,兰新高铁用于客运,可以加大货运、客运流量,提高运输效率,这样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综合测试3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综合测试3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以下3题。
1.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3.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货源充足B.人口集中C.交通便利D.金融市场活跃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回答以下2题。
4.根据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地形条件好D.气候适宜5.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石化工业的区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④有丰富的水资源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⑥有廉价的土地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⑤⑥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以下2题。
6.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B.乙C.丙D.丁7.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首发时速350千米“和谐号”动车组,在广州、长沙、武汉三个省会城市同时开出,仅用3个小时,千里武广间就实现了直达。
据此完成以下2题。
8.决定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双选)( )A.地形因素 B.矿产资源因素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9.建设武广高速铁路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双选) ( )A.促进沿线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B.促进城市间经济联系C.完善北方铁路网络布局D.缓解京广线客运压力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进行,我周的许多城市就是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结合下图回答以下3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5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下图为两城市间航空、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与运量、运费、运速和气象因素影响的相关性示意图。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增大;受气象影响最大且相等的是空运和水运;运量最大的是水运,最小且相等的是空运和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运速大于公路运输。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与所示的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A.a——运量B.b——运速C.c——运费D.d——气象2.①线表示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答案】 1.D 2.B【解析】据题干“受气象影响最大且相等的是空运和水运”可知,②和④运输方式在d轴上的数值重合且最大,故d轴表示的应该是气象因素。
同理,可推知b轴表示运量,进而可知②表示空运,④表示水运,③表示公路运输,①表示铁路运输。
而铁路运输速度大于公路运输,故c轴表示运速,a轴表示的应是运费。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城市1月某日21时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为市中心。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城市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是图示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B.城市中心海拔低,故气温高C.O、P两点的温差为2℃~3℃D.图示气温的分布会导致近地面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答案】 A【解析】由图可知,该图反映了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市因生产、消费等活动释放大量人为热,从而导致市区温度较郊区高的现象;该效应并非海拔的差异导致的;O、P两点之间有四条等温线,两地温差应为3℃~5℃;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市区。
4.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
由图可知,该河流在城市大致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答案】 B【解析】宽阔河流流经的地区,气温较两岸低,因此等温线向高值处弯曲;由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知,该河流分布在图中等值线向中心弯曲处,其在城市大致为南北走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
其影响》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分别体现最灵活、最高效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公路B.水运、铁路C.公路、航空D.航空、管道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水路、公路 B.水路、公路、铁路C.公路、铁路、水路D.公路、水路、铁路
3.仅从运费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③B.在a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①C.②代表的运输方式在ab区间运费最省D.c点以外的合理运输方式是③
4.下列产品适宜选择交通运输方式③的是()
A.木材B.蔬菜C.服装D.药品
石家庄市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为人口超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
据此回答5~6题。
5.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华北平原B.矿产资源丰富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工农业基础好
6.石家庄的变化说明了()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B.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看城市建设规模的大小
C.交通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城市的兴衰D.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7.有关我国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道汇合处,而不与河道相临
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的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8.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两条河流的汇合处 B.河流的发源地C.过河点位置D.河口位置
9.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
A.尽量利用省道、国道为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网络B.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
C.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D.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
读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B.c运输方式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11.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
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
读“我国各交通运输方式在旅客周转量中份额的变化图”,(周转量=运距×客运量)回答12~13题。
1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航空、公路 B.公路、铁路、航空C.航空、公路、铁路D.铁路、公路、航空
13.在货运中主要采用③运输方式的企业是()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
国。
下图为某区域国道上加油站的分布图。
分析回答14~15题。
14.影响加油站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B.车流量C.地价D.炼油厂的位置
15.推测距大城市最近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二、综合题
16.2005年l0月15日上午l0时,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仪式在拉萨火车站举行,并且于
2006年7月青藏铁路进入试运行。
这是人类铁路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其跨越“世界屋脊”,
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
阅读上述材料和
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与西藏地区原有的主要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是_________。
(2)建设青藏铁路克服的主要困难是______________。
(3)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出A、B两地基本自然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依据图文材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在讨论具体重点采用哪种运输方式(铁
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时,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哪些信息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根据图中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
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若A为港口,简述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对A、B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
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公路可以完成货物的“从门到门”,最为灵活;航空是最高效。
2.C解析:水运在长途运输中价格最便宜;长途运输,公路最贵。
3.D解析:读图可知。
4.A解析:水运适合对时间要求不高、运输量大的商品。
5.C 解析:它是以交通为主导因素发展起来的。
6.D
7.B
8.B
9.C解析:题干中说明是中等城市。
10.D 解析:国际石油运输采取油轮运输,它是运输量最大的。
11.B 解析:b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其选线应避开陡坡和沼泽地,也应尽量少通过农田。
12.D 解析:1990年后发展最快的是航空。
13.D 解析:③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
14.B
15.B 解析:越靠近城市,车流量越大,加油站就越多。
二、综合题
16.(1)运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
(2)多年冻土路段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3)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4)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是独特的高原气候;多湖泊、多大河源头;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灌丛;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冻土广布
17.(1)A地为沿海平原区,距海近,处于海湾内;B
为山区,距海远。
(2)见图按照甲或乙线路画均正确。
甲线路:连接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相对安全(乙经过峡谷地段,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可能性大)。
乙线路:连接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线路最短。
(3)①缺少比例尺,无法根据运输距离长短选择运输方式
②缺少运输货物(资源)的信息,不同的货物影响运输方式
③两地间的水文状况(有无河流、流量情况、水位变化情况、有无冰期)、气候条件等。
(4)见图中M点①离C城更近②处于大的海湾,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较好
(5)对A地:①扩大了A港口的经济腹地(扩大A城市的市场)②增加了资源的供应对B地:①加快B区域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加强本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④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对交通沿线地区: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