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WG000002_BICC协议介绍
交易网关Binary接口规格说明书(新债券技术开发稿)

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网关Binary接口规格说明书(新债券技术开发稿)2021年62月文档版本目录第一章前言 (6)1.1 目的 (6)1.2 术语和定义 (6)1.3 参考文档 (6)1.4 联系方式 (7)第二章系统简介 (8)2.1系统接入 (8)2.2业务范围 (8)第三章交互机制 (10)3.1会话机制 (10)3.1.1建立会话 (10)3.1.2关闭会话 (10)3.1.3维持会话 (11)3.1.4其他约定 (11)3.2申报与回报 (11)3.2.1业务类型 (12)3.2.2消息流图 (13)3.2.3平台状态 (14)3.2.4重复订单 (15)3.2.5执行报告 (16)3.3 恢复场景 (17)3.4 订阅机制 (18)第四章消息定义 (19)4.1消息结构与约定 (19)4.1.1消息序号 (19)4.1.2消息扩展 (19)4.1.3数据类型 (20)4.2会话消息 (20)4.2.1登录Logon (20)4.2.2注销Logout (21)4.2.3心跳Heartbeat (21)4.3应用消息 (22)4.3.1新订单申报New Order Single (22)4.3.2撤单申报Order Cancel (23)4.3.3执行报告Execution Report (24)4.3.4申报拒绝Order Reject (27)4.3.5平台状态PlatformState (28)4.3.6执行报告信息ExecRptInfo (28)4.3.7分区序号同步ExecRptSync (28)4.3.8分区序号同步响应ExecRptSyncRsp (29)4.3.9分区执行报告结束ExecRptEndOfStream (29)第五章附录 (31)5.1附一计算校验和 (31)5.2附二PBU及说明 (31)5.3附三错误代码说明 (32)5.4附四UserInfo说明 (32)第一章前言1.1 目的本接口规范描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称本所)交易网关与市场参与者系统之间进行交易数据交换时所采用的交互机制、消息格式、消息定义和数据内容。
hc05协议

hc05协议协议名称:HC-05协议一、背景介绍HC-05是一款经典蓝牙串口模块,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本协议旨在规范HC-05模块的通信规则,确保设备之间的稳定连接和数据传输。
二、协议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定义HC-05模块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以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的准确传输。
通过遵循本协议,各厂商和开辟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HC-05模块进行蓝牙通信。
三、通信方式HC-05模块支持基于串口的通信方式,使用AT指令进行配置和控制。
以下是HC-05模块的通信参数:1. 波特率:默认为9600bps,可通过AT指令进行设置。
2. 数据位:8位。
3. 住手位:1位。
4. 校验位:无。
四、数据格式HC-05模块支持透明传输模式和命令模式两种数据格式。
1. 透明传输模式在透明传输模式下,HC-05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原样传输给目标设备,不进行任何处理。
同时,模块也会将目标设备发送的数据原样传输回来。
透明传输模式的数据格式如下:[数据]2. 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下,HC-05模块通过AT指令进行配置和控制。
命令模式的数据格式如下:AT+指令[参数]五、常用指令以下是HC-05模块常用的AT指令及其功能:1. AT检测HC-05模块是否正常工作,模块将返回"OK"。
2. AT+NAME[设备名称]设置HC-05模块的蓝牙设备名称。
3. AT+ROLE[角色]设置HC-05模块的蓝牙角色,可以是主设备(Master)或者从设备(Slave)。
4. AT+UART[波特率, 数据位, 住手位, 校验位]设置HC-05模块的串口通信参数。
5. AT+RESET重置HC-05模块。
六、数据传输流程HC-05模块的数据传输流程如下:1. 配置HC-05模块的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设备名称等。
2. 将HC-05模块与目标设备进行配对。
3. 建立蓝牙连接。
4. 在透明传输模式下,将数据发送给HC-05模块,模块将数据传输给目标设备。
HDLC协议

HDLC协议协议名称: HDLC协议一、引言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可靠地传输数据。
本协议旨在规范数据传输的格式、控制和错误检测等方面,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本协议适用于各种数据通信场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通信等。
二、术语和定义1. HDLC帧(HDLC Frame): HDLC协议中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包括起始标志、控制字段、信息字段、校验序列和结束标志等。
2. 发送方(Sender): 数据传输的发起方。
3. 接收方(Receiver): 数据传输的接收方。
4. 确认帧(Acknowledgment Frame): 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的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接收到的数据帧。
5. 确认序列号(Acknowledgment Sequence Number): 用于标识已接收到的数据帧的序列号。
6. 窗口大小(Window Size): 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允许的未确认帧的最大数量。
三、协议规范1. 帧格式HDLC协议中的帧格式如下:- 起始标志(8 bits): 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固定为01111110。
- 控制字段(8 bits): 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各种操作,包括帧类型、流控制和错误检测等。
- 信息字段(0-65535 bits): 用于携带实际的数据。
- 校验序列(16 bits): 用于检测帧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 结束标志(8 bits): 用于标识帧的结束,固定为01111110。
2. 帧类型HDLC协议定义了以下几种帧类型:- 命令帧(Command Frame): 用于发送命令和请求。
- 响应帧(Response Frame): 用于发送响应和确认信息。
- 信息帧(Information Frame): 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
- 未编号帧(Unnumbered Frame): 用于特殊控制操作,如链路管理和错误处理等。
通信系统--BICC协议

HUAWEI GT800 GTSOFTX3000技术手册信令与协议分册目录目录13 BICC协议.................................................................................................................................13-113.1 概述..........................................................................................................................................................13-213.1.1 Nc接口定义及功能........................................................................................................................13-213.1.2 BICC协议的应用...........................................................................................................................13-213.1.3 协议栈结构.....................................................................................................................................13-313.2 BICC协议介绍........................................................................................................................................13-313.2.1 基本概念........................................................................................................................................13-413.2.2 消息结构......................................................................................................................................13-1313.3 信令流程................................................................................................................................................13-16插图目录HUAWEI GT800 GTSOFTX3000技术手册信令与协议分册插图目录图13-1 BICC协议的应用...............................................................................................................................13-2图13-2 BICC协议栈.......................................................................................................................................13-3图13-3 BICC的呼叫与承载分离示意图.......................................................................................................13-7图13-4 BICC网络模型示意图.......................................................................................................................13-7图13-5 BICC协议的通用模型示意图...........................................................................................................13-8图13-6 BICC消息格式.................................................................................................................................13-13图13-7 延迟前向承载建立,带通知流程...................................................................................................13-17图13-8 前向建立中带编码协商...................................................................................................................13-18图13-9 呼叫中包含w编码协商..................................................................................................................13-19图13-10 前向呼叫承载释放,前向承载建立方式.....................................................................................13-20技术手册信令与协议分册表格目录表格目录表13-1 BICC协议中的基本概念...................................................................................................................13-4表13-2 BICC基本呼叫的信令能力集...........................................................................................................13-9表13-3 BICC的通用信令过程、补充业务和附加功能/业务.....................................................................13-11表13-4 BICC消息类型编码.........................................................................................................................13-14技术手册信令与协议分册 13BICC协议13 BICC协议关于本章本章描述内容如下表所示。
WA330008 BICC协议分析 ISSUE3.0(中级 简化版)

Copyright © 2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SF-T (Call Service Transit Function) :
提供业务传送功能。通过转发CSF-N之间的信令,并调用BCF-T,用以建立 维护一个骨干网中的呼叫及其相关业务承载。
CSF-G (Call Service Gateway Function) :
提供业务网关功能。通过转发CSF-N之间的信令,并调用BCF-G,用以建 立和维护不同骨干网之间的呼叫及其相关业务承载。
Copyright © 2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4
CSF与BCF的对应关系
Serving Node ISN GSN TSN CMN SWN 对应CSF CSF-N (Nodal) CSF-G (Gateway) CSF-T (Transit) CSF-C (Coordination) 无 对应BCF BCF-N (Nodal) BCF-G (Gateway) BCF-T (Transit) 无 BCF-R (relay)
Page 12
BCF的五种类型
BCF-N (Bearer Control Nodal Function) :
提供承载交换控制功能、与相应CSF-N进行通信的能力、与对端BCF-N建立和释放骨干网 络连接的信令能力。
WTC-B-02

WTC-B-02通信协议WTC-B-02通信协议是我公司自行研制的一种异步串行节点网络化的通信协议,适用于WB系列智能传感器和控制模块。
WTC-B-02是WTC-B-01协议的升级版本,与WTC-B-01协议完全兼容,主要区别是增加了控制模块的有关命令。
该协议语法简练,具有通信效率高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已经在现场经过了长时间考验。
一、物理接口1、串行通信接口:RS485。
2、数据传输方式:异步10位,起始位1位,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无校验。
3、数据传输速率:1200BPS≤波特率≤115.2KBPS ;通常,产品上的拨码开关的位1、位2用于设置4种波特率:出厂缺省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若用户希望使用4种以外的其他波特率,定货时请声明。
二、通信方式主(HOST)从(SLA VE)方式,半双工,POLLING通信方式。
三、信息类型及协议的基本格式1、信息类型信息分两种:从HOST到SLA VE为命令信息。
从SLA VE到HOST为响应信息。
2、信息的基本格式3、校验对表1中的前2-5项逐字节作无符号加法,模256取反加1。
4、编码方式16进制码。
5、数据(DATA)在命令集中详细描述。
6、数据收、发处理当表1中2-6项数据中出现EOI(0DH)代码时,发送时将0DH拆分为05H和08H两个字节;当2-6项原始数据块出现05H时,发送时在05H之后增加00H字节。
接收时,若收到某字节数据为05H,则紧接其后收到的一个字节数据应与05H相加,合为一个字节。
四、主机命令集⒈读传感器数据命令:命令名称RDS说明该命令是主机读智能传感器数据命令,数据帧由同步码、地址信息、命令信息、校验信息和结束符组成,当传感器识别命令帧中的地址与本身的地址和数据帧格式相符合后,向主机发送响应信息;否则,传感器保持沉默,等待正确接收到主机命令。
命令信息语法①同步码(SOI):7EH②地址1(ADR1):传感器地址③地址2(ADR2):传感器地址的补码④命令码:50H⑤校验:B0H(2~4项的模256无符号和补码)⑥结束符(EOI):0DH响应信息语法①同步码(SOI):7EH②地址1(ADR1):传感器地址③地址2(ADR2):传感器地址的补码④命令码:50H⑤数据:DATA(见说明)⑥校验:XXH(2~5项的模256无符号和补码)⑦结束符(EOI):0DH传感器响应信息数据DATA说明:数据项组成如表3:表3中CID1为传感器描述符,组成如表4CID1的 D7位用于标识单元式智能传感器中是否有电度数据,如果ANS置为1,则帧号数据与后续的电度增量值数据表征某一时间段内的电度量,需要主机的确认命令。
HDLC协议解析数据链路层的基础协议

HDLC协议解析数据链路层的基础协议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分割成适合传输的帧,并在物理介质上进行可靠的传输。
在数据链路层中,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设备和系统中。
一、HDLC协议简介HDLC协议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并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网络设备和系统中。
该协议可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
HDLC协议定义了通信双方之间的帧格式、数据的编码解码规则、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重要功能。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帧格式:HDLC协议采用固定长度的比特帧来传输数据。
一个完整的帧由起始序列、数据字段、帧检验序列和结束标志组成。
起始序列指示了一个帧的开始,用于同步发送和接收方的通信时钟。
数据字段包含传输的实际数据,帧检验序列用于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结束标志表示一个帧的结束。
2. 数据的编码解码规则:HDLC协议使用比特转义技术来处理数据中可能出现的与帧标志相同的特殊比特。
具体来说,当数据中出现帧标志或特殊控制字符时,HDLC协议会在其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并在接收端进行解码还原。
通过比特转义技术,HDLC协议确保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解析。
3. 错误检测:HDLC协议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来检测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发送方根据数据生成校验序列,在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计算校验序列,然后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认为数据传输没有错误。
4. 流量控制:HDLC协议支持两种流量控制方式,即基于字符的流量控制和基于比特的流量控制。
基于字符的流量控制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控制字符来实现,而基于比特的流量控制则通过发送方在每个帧中的信息字段中设置流量控制位来实现。
通过流量控制,HDLC协议可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从而避免了数据的溢出和丢失。
服务机器人通信协议说明文档

服务机器人通信协议说明文档1、概述服务机器人是定义设计为给餐厅,家庭,巡检,科研等应用场合的类人形服务机器人。
本文主要讲述机器人的控制过程中的协议指定。
本机器人控制部分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一、机器人上的Android界面控制二、机器人远程控制端APP协议三、机器人内部图形化编程动作录制四、机器人外置传感器协议定制(后续)其中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机器人上的Android界面以及远程控制APP协议两个部分,本文主要对这两个部分的协议做一个概述。
注:机器人上的Android程序除了要完成与远程APP的通信握手和TCP连接之外,在机器人控制上只需要完成数据的转发即可,即,收到远程控制端APP发过来的命令,会自动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在收到串口发送过来的数据的时候,也会自动的发送到远程控制端的APP上。
2、数据包格式所有的数据包分为数据头数,据内容,数据尾三部分组成,数据头的定义如下:数据尾的定义如下:其中,数据头为:0xff 0xaa 数据尾为0xff 0x55数据校验位尾数据内容的累加和校验。
设备序列号为设备的唯一标识(存储在设备内部):在此机器人的握手包中获取,获取之后所有的通信内容必须包含握手包之后的设备需要,否则无法控制机器人。
设备命令类型分为六大类,分别为应答式主机发送包,应答式数据应答包,发送式发送包,反馈式从机数据传输包,反馈应答式从机反馈包,反馈应答式主机应答包。
(应答式表示该命令为主机发送,从机收到主机发送命令之后必须应答。
发送式数据包表示主机发送数据包,从机收到数据包直接处理。
反馈式数据包表示从机主动反馈数据包,不需要主机回应。
反馈应答式数据包表示从机主动反馈数据,主机收到数据给出应答。
设备表示形式会在具体协议中给出范例。
数据长度为数据传输内容的数据长度值。
具体的数据包的格式件实际数据协议3、机器人端APP说明机器人端的APP最好做成开机自启动,开机之后自动进入软件界面。
软件启动之后自动进入软件界面,软件界面为一个笑脸,在笑脸界面,机器人需要主动开启UDP端口和串口:UDP:3456(用于和手机端控制软件通信)串口:TTY5,波特率:115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过去几年,语音业务的飞速增长特别是拨号接入WWW的大规
模应用,使得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对PSTN/ISDN加大投入,另 一方面,又不希望投入太多到旧的网络中,因为很显然,分组 网络将变成电信的主要收入。
有人提议分离PSTN/ISDN的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对已经存 在SS7的成分ISUP协议进行修改,作为呼叫控制协议。这个 修改的协议,就是BICC协议。
解答
BICC协议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 协议。它既可以承载在传统的TDM网络上, 也可以承载在包括ATM网络和IP网络在内的各 种数据网络上。它能够在ATM/IP宽带网络上 承载传统窄带ISDN信令。
本章小结
BICC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 BICC实现了核心网承载与控制的分离 BICC是应用于3G R4中MSCServer间或NGN控制层的软交换 设备间的中继侧协议
在对等CSF之间中继信令,调用BCF-T实现窄带业务的传送
呼叫业务功能—关口(CSF-G):建立和维护呼叫连接和承载连接, 在对等CSF之间中继信令,调用BCF-G实现窄带业务的传送
呼叫业务功能—协调(CSF-C):提供呼叫协调和中介功能,用于中
继信令和连接,不调用任何BCF功能
BICC简介
ATM网络和IP网络在内的各种数据网络,利用该信令协议就可以承载
全方位的PSTN/ISDN业务。因此,BICC被认为是传统电信网向多业 务综合平台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
BICC是一个控制与承载分离的信令协议,它不直接对媒体资源(ATM、 IP)进行控制,而是通过标准的承载控制协议(H.248协议)对这些资 源进行控制。
Call Service Function (CSF)
Outgoing procedures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ICC protocol or other signalling system)
Call Bearer Control (CBC) signalling
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
BICC协议使分组网络可以提供PSTN/ISDN业务。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将能够:
掌握BICC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
掌握BICC的各种承载建立方式与相关呼 叫流程
了解MSoftX3000中BICC的数据配置
参考资料
随机手册--技术手册--信令与协议分册 ITU Q1902.3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S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7 -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承载控制功能—节点(BCF-N)
承载控制功能—转接(BCF-T) 承载控制功能—关口(BCF-G)
对应CSF-N
对应CSF-T 对应CSF-G
承载控制功能—中继(BCF-R)
继,不对应CSF
承载控制和承载控制信令的中
BICC简介
Signalling Transport Layer : MTP3用于TDM信令承载网 SCTP over IP用于IP信令承载 网络 MTP3B/SSCOP用于ATM网络
Transport Specific Interface Generic Interface
BICC procedures
Generic Interface
Signalling Transport Converter
Mapping Function
Bearer Specific Interface
Pointer to parameter P Pointer to start of optional part Length indicator of parameter M Parameter M Mandatory variable part
在固定网NGN应用中,BICC协议处于分层体系结构中的呼叫 控制层,提供了不同SoftSwitch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一节 BICC简介
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第三节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 位置
第四节 BICC在NGN中的位置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位置
CIC - 呼叫实例码,用来标识两局之间属于同一呼叫的消息 Message type code - 消息类型,如: IAM/APM/ACM/ANM 等消息 Mandatory fixed part - 强制固定长度参数部分 Mandatory variable part -强制可变长度参数部分 Optional part - 可选参数部分
BICC协议应用在Nc接口,也即是 (G)MSCServer之间交互的信令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位置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一节 BICC简介
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第三节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 位置
第四节 BICC在NGN中的位置
BICC在NGN中的位置
思考题
为什么BICC被认为是传统电信网向多业务综合 平台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
BICC简介
BICC协议是在窄带ISUP协议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可以认为是将窄带
ISUP协议去掉具体的电路控制部分改编而成,但它不能与ISUP对等兼
容。
理论上,BICC协议可部署在各种各样的信号传输协议栈之上,提供与
具体业务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目前比较成熟的可承载BICC协议的传 输协议是:MTP3/M3UA/MTP3B和SCTP等。
BAT ASE ISUP CC 承载控制 信令 BCF 承载流 Bearer Bearer APM APM BICC信令 BICC BICC ASE ASE ASE ASE BAT ASE
TSN
BAT ASE CC APM ASE BICC ASE
BCF
BCF
Bearer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一节 BICC简介
BIWF BCF
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
Bearer
ISN : 提供了和非BICC网络或终端设备互通的接口,相当于端局 GSN : 提供了两个BICC网络之间关口的,相当于关口局 TSN : 提供ISN或GSN之间转接功能,相当于汇接局
BICC简介
接口业务节点(ISN=Interface Serving Node) 功能实体,位于SCN网和BICC网之间,其包含CSF-N和BIWF 转接业务节点(TSN=Transit Serving Node) 功能实体,位于BICC网内的两个SN之间,其包含CSF-T和 BIWF
BICC消息结构
Order of bit transmission 8 7 6 5 CIC 4 3 2 1 Order of octet transmission
Message type code Mandatory parameter A Mandatory fixed part Mandatory parameter F Pointer to parameter M
BCF-G (x)
BCF-G (y)
BCF-J
SWN-3 BCF-R
BCF-N (z)
ACN-w BCF-R
TE
BCF-A (a)
Bearer Inter-working Function (BIWF)
Backbone Network Connection Link
Joint Domain Bearer Inter-working Function (BIWF)
关口业务节点(GSN=Gateway Serving Node) 功能实体,位于两个网络主域之间,其包含CSF-G和BIWF
BICC简介
CALL MEDIATION NODE (CMN)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ICC protocol)
Incoming procedures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二章 消息结构
第三章 基本过程
第四章 数据配置
第一章 功能介绍
第一节 BICC简介
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第三节 BICC在3G R4网络中的
位置
第四节 BICC在NGN中的位置
BICC简介
BICC协议是在骨干网中使用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包括
BICC简介
Signalling Transport Network
TE
Other service supplier networks
Other service supplier networks
TE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
Call & Bear Control (CBC) Signalling
承 载 控 制 信 令 载 控 制 信 令 承 (F 承 载B 控 ) 制 功 能 C
承 载
BICC简介
SERVING NODE (SN)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ICC protocol or other signalling system)
Incoming proced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