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尼伯学习的第二个月
赴芬兰学习,沉甸的收获

赴芬兰学习,沉甸的收获——芬兰学习生活的点滴时间:2010-1-6 11:20:50 来源:tl 点击次数:227(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06电气1班陈晓敏)4个月前,我独自一个人带着行李,登上飞往芬兰首都helsinki的飞机,穿越太平洋,开始了我的海外交流学习生活,从陌生到熟悉,从不适到不舍。
4个月后的今天学成归来,在芬兰的日子有太多的感慨与回忆,这短暂又漫长的日子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在异国学习生活的阅历也将让我受益终生。
启程·报到当得知自己获得芬兰坦佩雷大学交换生仅少的名额之一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地高兴。
能够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在校表现外,我还非常感谢学院唐蕾老师,裴九雄老师,吴书记,还有学校国际交流处蔡老师等老师的推荐。
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收到了坦佩雷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这一刻起,我就开始忙碌起自己的出国事宜。
全校去坦佩雷的交换生并没有去台湾的交换生那么多,仅有5名,因此所有出国前的准备工作和手续办理都需要我们自己独自去完成。
经过一个月的芬兰签证审批的漫长等待,我终于要离开自己的国家,跨越六个时区,到北欧去领略一番不同的生活。
由于领到签证的时间不同,只好跟原本一起去坦佩雷大学交换的另一名女生分开出发,独自远行了。
家人陪我到广州白云机场给我送行的时候,兴奋之余,内心还有一股莫名的恐惧,毕竟自己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在这之前也没有搭过飞机,现在一下子就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几乎去到地球的另一边,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告别了家人,登上飞机,意味着我将独立面对和处理接下来4个月遇到的所有难题。
刚到赫尔辛基机场的时候,穿梭在黄头发白皮肤的人群中,感觉自己真成了外国人,一股异国他乡的感觉特别强烈,在这里亚洲人都很少能看到,就更别提中国人了。
出了机场,搭上3个小时的大巴,到了坦佩雷市中心。
坦佩雷大学给我安排的导生热情地把我接到了市中心的学生公寓。
在芬兰,学校和学生公寓是独立分开的。
加拿大暑假实习报告

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为了拓宽视野,提升自我,我选择了在加拿大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加拿大的企业文化、工作氛围以及当地的生活习俗,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在加拿大实习期间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本次实习的单位是一家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知名科技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
我实习的岗位是软件测试工程师,负责协助团队完成软件测试工作。
三、实习过程1. 入职培训在实习的第一周,公司为我安排了入职培训。
通过培训,我了解了公司的历史、文化、组织架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同时,我还学习了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测试工具和测试流程。
2. 日常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参与了以下工作:(1)协助测试团队进行软件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2)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3)与开发团队沟通,跟踪缺陷修复进度。
(4)参与项目会议,了解项目进度和需求变更。
3. 团队协作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测试团队中,大家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对软件测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各种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同时,我还学习了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培养了抗压能力。
3. 人际交往通过与同事的相处,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我还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4. 生活体验在加拿大度过的一个月,我感受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品尝了地道的加拿大美食,参观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体验了加拿大人的生活方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加拿大特殊教育学习、见习感悟

标准的工作 服,头戴工作帽,正有条不紊的为全校的师生准备 可口的 午餐。墙上贴着各种卫生 、 安全注意事项 ,时刻提醒着学生们 “ 食以 安为先”。老师从最开始的怎样消毒 、做好准备T作教起 , 再 到具体 每一步的操作都很细致耐心 , 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 ,对学生的每一点 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赞扬 。 见 习期间 ,指导老 ) I l l i Mr s . T o mp k i n s所带 的学生是全 校l e a r n i n g d i s bi a l i t y  ̄重的 , 这就需要老师更多的耐心,付出更多的爱。上课前 , 广播里 照例是奏 国歌 ,老师们 、学 生们 都要起立站好 ,但有个女孩 s e l f - c o n t r o l 的能力就很差 ,还没等国歌结束就坐下了,老师立刻就提醒 这个学生不要提前坐下 ,而且 神情十分严肃。在加拿大 ,从小学起 , 早上上课前就会在广播里播放国歌 ,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操 ,到现 在九年级了 ,有 的学生无法做好 ,老师还是会 一遍遍 的不厌其烦的去 提醒 。西西弗的神话 中,西西弗 每次把 巨石推到山顶上时 ,巨石便会 再次滚落下来 , 作 为诸神对西西弗 的惩罚 ,西西弗不得不再次把滚落 下 的巨石推到山顶 ,重复这同样 的毫无意义的劳作 。这里的老师每天 都会 向他们的学生们重复提醒 、 讲解很多遍 ,但他们 面对的不是冷硬 的巨石 ,而是有血有 肉的孩子们 , 他们相信教育的力量 ,相信 自己的 付 出,会对孩子们产生影响。第二天见 习时 ,昨天那个在 国歌未结束 提 前坐下 的孩子 表现的好 了许多 ,虽然仍有想提前 坐下的欲望 ,但 在 老师 的密切注视和提醒下仅是曲了一 下腿 。第三天奏国歌时 ,M r s - T o mp k i n s 依然关 注着那个小女孩 ,出乎意料 ,她在国歌奏放的过程中 没有丝毫不耐烦的表情 ,亦没有想提前坐下的举动 ,国歌奏毕 ,她很 高兴 的伸直胳膊 、举起笔 , 似乎在昭示着她成功的做到了! ‘ g o o d f o r y o u !’M r s . T o m p k i n s 于此 同时给她送去真心 的祝贺。我从她身上看到 了教育 的力量 ,教育不是万能的 , 无法解决学生的一切 问题 ,但教育 确实能在某些方面改变学生 , 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 位c e n t u r y 的毕业生 回到母校和我们交流时说他有 阅读障碍 ,痛 恨学习,欺负 同学 ,扰乱课堂秩序 ,在c e n t u r y l  ̄ 1 年 ,每个老师都不放 弃他 ,他发现 自己最喜欢建筑专业 ,于是毕业后从c o n s t mc t e r f  ̄ 。现 在他毕业两年 ,已经成 为5 o +人的领导了,明年他们还要到 中国,给 最贫困的地区建输水系统 ,让孩子们能够 喝上干净的水,并且这是慈 善事业 ,是完全免费的。特殊学生跟正常学生一样 ,同样是祖 国的未 来 ,明天 的希望 。花开本无痕 ,润物细无声 ,在你我大家的努力帮助 下, 在全社会的关 心支持下,他们 ,亦有属于 自己的精彩 。 这正是老师的神奇之处 ,他可以成就一个学生 ,亦能够毁 了一个 学生。所 以,未来的教育家们 ,请在你的心 中给所有孩子留个位置 , 他的一生可能会因你而变 !
纽约暑假纽约暑期实习报告范文

纽约暑假纽约暑期实习报告范文我做为IAESTE机构的见习生,这个夏天到坐落于纽约的BAM(法国我国产品检测与研究所)开展了历时2个月的见习。
IAESTE是一个推动国际性理工科专业学员沟通交流的机构,给予理工科学员到其他国家企业和科学研究组织开展见习,并掌握本地的文化艺术的机遇。
在这里2个月中我受益良多,提高了人生道路经验和工作经历。
我觉得我优异的完成了我的实习计划,另外实践活动了IAESTE的国际合作的服务宗旨。
我完全的运用了这两个月,在这里2个月里,我对工作中这一定义拥有真真正正的掌握,另外也学会了真真正正的独立生活。
在到达纽约后,本地的IAESTE将我分配在法国学员Martin的公寓里。
第二天,有些人将我送到了BAM的所在城市,并帮我详细介绍了BAM的手机联系人巴托麦女性。
在签定了一些协议书后把我送到了我所属的试验室。
我看到了我的责任人诺尔斯威特老先生,他是一个十分亲近的人。
他领着我参观考察了BAM的关键试验室,并给了我一些期刊论文,我的第一项工作中便是开展很多的阅读文章,`对工作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我的见习就在当日正式开始了。
我所属的单位是电焊焊接技术人员,该部的关键总体目标便是为工业生产和须优良电焊焊接密封技术的行业服务项目,找寻优质电焊焊接的性能参数,并处理电焊焊接脆化和细裂的难题。
我工作方案便是在2个月中进行六组不一样主要参数的IRC试验,在IRC的基本上开展Drilling-Hole的精确测量试验。
并对电焊焊接模型开展金相学显微照相。
另外对全部的精确测量数据信息开展数据图表化和统计分析,便于更进一步的剖析科学研究。
在第一周内,诺尔斯威特老先生会对我工作开展必需的具体指导。
从第二周逐渐,我也逐渐单独开展各类试验的提前准备和调节,直至准备工作的进行。
随后诺尔斯威特老先生会与我一起开展试验全过程,一般试验全过程是由计算机系统控制的,我们在边上开展监管。
实验进行后,大家把数据信息带到公司办公室开展解决。
2023最新留学生心得体会(合集)

2023最新留学生心得体会(合集) 2023最新留学生心得体会(合集)留学生心得体会篇1曾为新西兰留学生的我,出国留学可说是我一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现在的家长虽然舍不得小朋友离开自己,但仍然很想他们出外生活,让他们学会独立,全因现今的中国学生依赖性极高,事事依赖父母为他们打点及作决定。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肢不全,五谷不分。
试问一个欠缺独立性的人,又怎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士呢?另外,现在的国内学生,由小学至高中,无一不说压力大,总能看见新闻报道学生压力过大而轻生的悲剧。
这究竟是扭曲畸形的教育体制导致的,还是国内学生都有一颗脆弱的玻璃心,负荷不了高考的压力呢?我觉得两者都有。
然后一旦上了国内大学,就处于失控的状态。
疯狂的放纵自己玩四年,结果四年下来什么也没学到。
回想在新西兰读书时,无论事无大小都是自己处理。
遇到不快事及面对困难时,自己寻求解决方法及学习调节自己去适应当地文化。
久而久之,自己也习惯了当地的生活。
要增加抗逆力,真的要尝下苦头,方可锻练毅力。
在新西兰,政府批准学生做兼职(Part-time)。
这一来不但可减轻家人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可建立我们自己的人际网络及提升人与人的沟通技巧。
为了使学生更具竞争力,新西兰政府更推行三年的Post-studyworkvisa,目的是让留学生可在当地毕业后留下来找工作,从而丰富他们人生的阅历,既可给机会给留学生找工作为日后的移民做打算,也可在回国前探索他们自己的职业取向。
试问如果不是真正的到国外留学,人生那有这么丰富?最后,近期有很多国内的朋友对我说:“对将来感到困惑,再加上读书工作压力大,有时真的想逃离现在的环境”。
既然如此,为何不到外面走走,呼吸另类空气,为自己另开辟另一片天空呢?留学生心得体会篇2莫斯科国立大学作为俄罗斯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声誉,在国内两年的学习中,我对此已有了一定了解。
_年9月1日,我们在莫大国际交流中心办理了报到手续,那里的老师都很热心,感觉很亲切,一切都很顺利。
《森林报》读后感(精选15篇)

《森林报》读后感(精选15篇)《森林报》读后感1森林报的作者是前苏联的维。
比安基。
森林报分四册,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卷。
这四本书讲述了在森林里十二月中分别发生的事情:第一个月是冬眠初醒月,秃鼻乌鸦哇哇地叫着,把春天唤醒了;第二个月是候鸟回乡月,由于冬天的冰渐渐融化了,动物们的家被融化的水流冲垮了;第三个月是歌唱舞蹈月;第四个月是鸟儿做巢月,森林中的鸟儿下蛋了,很多动物都要当妈妈了,为宝宝准备一个温暖的窝是必不可少的;第五个月是雏鸟出生月,小鸟们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吱吱喳喳地叫着;第六个月是结对飞行月,第七个月是候鸟离乡月,天气渐渐变冷了,候鸟飞往南方了,小蜘蛛们都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了,于是它们用蛛丝制成降落伞,重新寻找居住地;第八个月是足储粮食月,有些昆虫的粮仓很特别,例如姬蜂,它的粮仓是活粮仓——蝴蝶幼虫;第九个月冬客临门月;第十个月是银路出现月,大雪铺满了路面,在这个月里,有很多动物脚印留在雪地上,比如,狼的蹄印,它小跑的时候后脚掌不偏不斜地踩到前脚掌印上;第十一个月是饥饿难熬月,在这个月里居然还有鸟儿在生蛋,就是交嘴鸟;第十二个月是忍受残冬月,这个月对动物而言是最难过的月份了。
从森林报的阅读中我感受到四季的美好:春天,春雨朦朦,小草抬起了头,树上生出了嫩芽;夏天,田野里绿绿葱葱,禾苗在茁壮成长,夏天的雨有时下得很大,连撑伞都挡不住,斜眼看去,天地连成了一片;秋天,果实飘香,葡萄、苹果、玉米都成熟了,田野里金灿灿的,好象金色的海洋;冬天,田野里一片萧条,树叶落了,雪花纷纷飘落,小动物们也销声匿迹了。
同时我们感受大自然带来丰富的资源,也感受到大自然的脆弱,所以让我们来珍惜它、爱护它吧。
《森林报》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了。
《森林报》读后感2我读过许许多多的好书,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森林报》。
《森林报》是前苏联的作家维比安.基写的,他采用新闻报导的形式来记录森林中的12个月发生的趣事。
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森林报》里面的一篇__——《兔子的阴谋》。
俄罗斯读博实习报告

一、前言2019年9月,我有幸获得了俄罗斯某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录取通知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读博生涯。
为了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我在读博期间申请了为期半年的实习机会。
以下是我在这半年的实习报告。
二、实习背景1. 实习单位:俄罗斯某知名大学物理系2. 实习时间: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3. 实习目的:了解俄罗斯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拓宽学术视野。
三、实习内容1. 学术交流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物理系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通过与导师、师兄师姐以及同门学友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俄罗斯物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领域。
此外,我还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学术讲座,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2. 实验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实验室的一项实验研究项目。
该项目主要研究新型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多种实验仪器,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材料的制备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文献阅读与综述撰写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研究,我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撰写了实验项目的综述。
在文献阅读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找、筛选和整理文献,提高了自己的文献检索和综述撰写能力。
4. 参加学术会议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俄罗斯物理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
在会议上,我聆听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报告,与同行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这次会议使我更加明确了研究方向,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实习收获1. 学术能力提升通过实习,我的学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实验研究、文献阅读和综述撰写等方面,我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 适应能力增强在实习期间,我逐渐适应了俄罗斯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在异国他乡,我学会了独立生活,提高了自己的适应能力。
3. 拓宽视野实习使我了解了俄罗斯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这次实习经历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在俄罗斯读博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颇丰。
我在荷兰读博士:如何与学业压力共存?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82024年03月05日·第5期2018年,我在本科毕业之后来到荷兰读书,念的是英语授课的一年制硕士项目,专业为政治社会学。
课程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lecture (大课),教授主讲,主要是知识输出;另一种是tutorial (小课),由助教带领进行分组讨论,以我所就读的专业为例,要求在3个小时之内讨论一个跟课程相关的议题,下课前每组进行10分钟左右的演讲。
我出国时,英语口语已达到可以流利对话的水平,甚至连口音都能以假乱真,但第一次全英文上课,仍面临无法同时听课和做笔记、很长时间才能读完一篇论文、小组讨论经常插不上话等问题。
因为在小组讨论时的贡献有限,我只能每堂课都上台做总结演讲。
在荷兰留学,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重要。
这里每一门课程的论文都我在荷兰读博士:如何与学业压力共存?文_张沛垚要求学生自己拟定题目,考试的要求是理解所有学过的理论,然后基于不同的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每场考试三个小时,我常常要写满好几张A3纸。
我在国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我比较幸运,在荷兰遇到了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在最开始的阶段没有经历太大的期望落差。
但我跟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也担心过挂科或者延迟毕业。
荷兰的非欧盟国际生要支付本地学生八倍左右的学费,万一挂科导致延毕,就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而我,为了避免延毕,在摸不清楚考试难度的时候付出了比过去多几倍的精力去学习。
我对压力不太敏感,很多压力反应都是后来才意识到的。
严重的时候,出现过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有一段时间甚至一直开灯睡觉)、心脏早搏、脱发……有意思的是,我那个时候没有把这些9症状跟压力或者焦虑联系起来,有一个原因是当时身边的好朋友都出现了类似的状况,让我们误以为这是大家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
我想,面对和处理压力,对每一个社会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生课题。
但压力确实又因人而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境况之中也会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在温尼伯学习的第二个月
作者:小牧
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09年第07期
在到温尼伯的第二个月里,繁重的作业和紧张的学习开始让我感到有些累了,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
我每天拼命地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回家再完成作业,对着镜子练习口语。
这样的日子让我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那些胡思乱想的时间基本都被推后到了睡觉的时候,然而真正到了睡觉时,一倒在床上我就进入无意识、无知觉的状态了,直到第二天睁开眼睛,发现窗外的阳光已经耀眼得仿佛要从窗帘中钻进来一样。
然后继续重复着前一天我做过的事情,周而复始,不断地学习。
学习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忙碌。
在妈妈看来,我算是一个很辛苦的学生了。
可是在我看来,这些苦对于一个在中国经历过高三的学生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当有韩国同学做演讲时,讲到他们国内的高中生早上7点半上课,晚上10点放学,全班同学还有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我只不过是在旁边笑笑罢了,因为我经历过同样疲惫不堪的日子。
所以,今天的一切,吃的苦、受的累,相比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甚至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幸运的孩子了。
在同学们难以置信的眼神里,我活得比他们更加坚强,我所经历和承受过的高强度学习让我现在对于这样的学习环境倍感轻松。
有同学向老师提议,要老师讲慢点,每天少布置点作业,每周少点演讲,我坚决反对这样做。
因为这样一来,这里将不再是我需要的课堂,我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率地获取我应该知道的知识和信息。
我具备这样的能力,也相信这会让我更快地成长。
尽管我又回到了曾经那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但我觉得现在过得更加充实。
我仿佛可以看到我人生中的一个个目标,它们都插着旗帜,迎风招展。
当我静下心来用心学习的时候,我就在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些旗帜迈进。
这一个月,没有太多的“花絮”可以诉说,因为我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新的环境。
我不再是一个新人,我可以在舞台上自由发挥,我能够做到最好。
也许最美丽的“花絮”就是我的父母、老师、同学们给予我的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