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二课时教案
最新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二认识多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并掌握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能用大数目描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获得良好的数感;能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思考和表达,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1)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
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指名学生读数,再集体读一读。
学生填空,交流是怎样填、怎样想的。
5.做练习二第3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内容。
要求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
提问: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写?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总结交流。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你能说说数位顺序吗?
你对整万数有了哪些认识?读写整万数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整万数先读万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加上“万”字;因为一个数末尾的0都不读,所以个级上的0,不读出来。
2.揭示课题。
引人:我们已经掌握了整万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整万数的个级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全是0。如果一个数的万级和个级上都有单位,那它的组成又是怎样的呢?这样的数又怎样写、怎样读呢?今天我们就以整万数的认识为基础,进一步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板书课题)
提问:几个一千是一万?一万、二万、三万……十万;万位上满10.要怎样拨珠?(说明向前一位进1,表示十万)
提问:10个一万是多少?(那这一位应该是什么数位?(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十万”位)
引导:接着一起十万十万地数,(数数、拨珠)十万、二十万·····一百万;十万位上满10要向前一位—(进1)0(拨珠进位)
2.阅读“你知道吗”。
让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交流知道了些什么,并说说我国从右边起按四位一级的分级,对正确写数和读数有什么作用。
备注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
(板书: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学生会出现不同分法,一般是分成四位一级的,也有分成三位一级和五位一级的)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万数的意义,掌握读、写方法。
理解读、写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以及了解多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多位数的组成和应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的基本知识,对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多位数的读写和组成,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写多位数。
2.让学生了解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比较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
3.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能够分析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代表的意义。
4.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多位数的组成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多位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位数的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多位数的练习题和应用题。
3.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多位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六单元运算律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八单元确定位置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5班,共有学生47人。
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
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并进行简单的多位数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
2.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多位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的理解。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3.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多位数的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多位数的知识。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位数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游戏等。
2.教学道具:准备多位数的卡片、计数器等教学道具。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位数图片,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等,引导学生对多位数产生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如“1000是一个四位数,它的位值分别是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意义,掌握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大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交流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多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和黑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位数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多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分享彼此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规律。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课题: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pptx教学课件苏教版

1.写出下面各数。
C、3500 3500 0000 3500 0000 0000
A、65 65 0000 65 0000 0000
六十五
六十五万
六十五亿
B、4070 4070 0000 4070 0000 0000
四千零七十
四千零七十万
四千零七十亿
三千五百
三千五百万
三千五百亿
基础练习
2.读数
A、十亿位的计数单位是( ),百亿位的计数单位是( )。B、一个数的亿位上是5,表示( ),一个数的千亿位上是7,表示( )。C、一个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一个十二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D、最大的八位数是( ),最小的九位数是( ),它们相差( )。
236 0509 0008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八
正确解答
探究新知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206 0580 0000四百八十亿 写作:480 0000 0000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写作:12 7600 0000三十亿零六十万 写作:30 0060 0000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1040 0500 0000
十万
百万
千万
10个十亿是一百亿
百亿
千亿
十亿
亿
探究新知
万
千
百
个
十
十万
百万
千万
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百亿
千亿
十亿
亿
探究新知
万
千
百
个
十
十万
百万
千万
二亿是2个亿
亿
百亿
十亿
千亿
2
0
0
0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读一读。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4、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课后改进
(4)读一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四百万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二、合作探究,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易混、易错点:
数错位,读错数。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学生认知基础:
认识了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知道每级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能读亿以内的数。
时间分配
学10讲8练22
教法与学法
学讲方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2)小组交流。
(3)写一写。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①2014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课
后
反
思
得:
失:
纠: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课题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亿以内数的认识(二)
课型
新授
课时
共9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