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_除法(2)-优质公开课-北师大3下精品
《除法》数学三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精编讲义(思维导图-知识讲解-达标训练)北师大版-含解析

期中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第一单元《除法》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除法计算法则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是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3.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4.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的一位数除法: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被除前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知识点二: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知识点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去掉!知识点四:除法的估算和验算1.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2.除法的验算:①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②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知识点五: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知识点六: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集邮》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集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究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掌握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
2、正确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帅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邮票)你们见过吗?(见过)那你知道它是拿来干嘛的吗?(知道,学生说)虽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邮票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但每一种邮票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所以邮票是值得被收藏。
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就是个集邮爱好者,她把自己收集的邮票进行了整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整理邮票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板书:集邮)二、探究新知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说数学信息,注意隐藏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每页放5张,可以放多少页?1、估一估师:孩子们太棒了,提出了可以放多少页这个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需要先进行估算,那这285张邮票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页的集邮册呢?请你估一估。
(停)师(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汇报预设:方法一把285看成300,300张邮票能放60页,不到300张邮票,能放的页数肯定比60少。
方法二200张邮票需要40页,285张邮票能放的页数肯定比40多。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我们把285往大了估,又往小了估,确定笑笑需要准备的集邮册的页数在40——60之间。
2、算一算师:那究竟多少页呢?就需要我们进行精确的计算,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好吗?请你拿出导学单,先列式(停),该怎样列式呢?(285÷5)师:285÷5究竟等于多少呢?接下来请你用竖式的方法算一算。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一 除法 分橘子》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分橘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中相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首位大于除数的学习内容。
本节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除法计算。
与上节不同之处是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如:(48÷3)。
同上节一样,重点研究用竖式表达分物的过程和结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除法竖式计算。
对于48÷3这类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的除法,学生口算相对困难,竖式计算能够记录每步分的过程,减少记忆的负担。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在逐步由之前的直观概括水平(依靠实物、教具或手指,离开直观,思维则中断或发生困难)过渡到形象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8—10岁从具体形象概括向形象抽象概括过渡)。
是抽象思维形成的过渡阶段。
所以,他们对于算理的理解和解释、以及算法的掌握仍然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模型。
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解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过程,进一步协助学生构建除法竖式的模型;同时,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学习目标】1. 在“分橘子”的具体故事情境中,经历平均分物过程,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算式的联系。
2. 结合“分橘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学习重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能用竖式表达分物的过程和结果,探索并掌握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的竖式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
突破方法:1、结合分物过程,理解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除法竖式计算,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商是两位数的算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练习二》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练习二》教学设计1、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不计算,你是怎样比较的?用到了哪个知识点?问题2:1、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估的,用到了哪个知识点?问题3:1、圈出关键字词2、我会列式计算:3、这道题用到什么知识点?易错点是什么?4、说一说,如果你是出题人,你会设置怎样的陷阱?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2、指导学生倾听、交流,总结题目中运用到的知识点。
3、示范指导标记,引导学生规范作图。
4、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圈出关键字词,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5、指导学生回顾解决过程,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归纳相关知识点和易错点,思考相关变式为举一反三打下基础。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一题多解来拓宽思路;通过圈出关键字词帮助学生更加仔细审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以及规范作图的习惯;在倾听交流中总结题目中运用到的知识点,对知识进行再次巩固。
同时,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归纳相关知识点和易错点,思考相关变式为举一反三打下基础。
环节三:拓展提升(指向目标4)学生活动3 教师活动3问题4:1、我会列式计算2、全班交流(1)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的含义是?(2)有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问题5:1、我会列式计算2、说一说,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问题6: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小组讨论交流。
2、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明白每一步的含义。
并鼓励方法多样化,引导方法的优化,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打开思维。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总结出进一法和去尾法。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汇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在鼓励学生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方法的优化,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打开思维。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
从而总结出进一法和去尾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及练习一、练习二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除法及练习⼀、练习⼆教案(直接打印版)第⼀单元:除法分桃⼦(两位数除以⼀位数)学习⽬标:1.结合“分桃⼦”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位数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位数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1.复习。
12×3= 20×4= 24×4=36÷9= 48÷4= 72÷6=⼆、探究新知板书:分桃⼦.1.多媒体出⽰教材第2页情境图如下:(1)理解图⽰内容,让学⽣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启发学⽣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图中有多少个桃⼦?”“68中的6表⽰图中的那部分?8呢?”2.提出问题:6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每只分多少个?3.解决问题。
(1)6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每只分多少个?列算式:68÷2=(2)独⽴完成与⼩组合作,出⽰要求:运⽤前⾯学习过的知识,思考⼝算除法该如何计算?结合下图学⽣汇报、⼝算:竖式计算:请你根据刚才⼝算的过程,⿎励学⽣尝试⽤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不同的表⽰⽅法。
交流展⽰各⾃的竖式,结合前⾯分物的过程,说⼀说,竖式每步表⽰的意思是什么?(1)和(2):先把6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商34表⽰每只猴⼦各分到34个桃⼦。
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优化,并让学⽣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般⽅法:师书:从被除数的⾼位算起,先算⼗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2.⼜来了⼀只猴⼦,68个桃⼦平均分给3只猴⼦,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补充完上⾯的竖式,说⼀说竖式每⼀步的意思?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师:剩下的2个桃⼦,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除数⼩。
北师大版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数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数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1.各玩具价钱如下:娃娃8元,汽车9元,皮球6元,积木5元。
(1)妈妈给小红买一种玩具正好用去125元,买另一种玩具也正好用去114元。
妈妈买了哪两种玩具?各买了多少?(2)如果妈妈用这些钱只买娃娃,可以买多少个?2.希望小学各班开展“我爱读书”活动。
每班捐书16本,每个年级有5个班。
(1)6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2)把这些书平均放到3个书柜中,每个书柜放多少本?3.马小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二个乘数42个位上的2看成了5,结果比正确的积多114,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4.食堂运来同样多的大米和面粉,大米每天吃掉,面粉每天吃掉。
(1)哪种粮食先吃完?(2)大米几天吃完?(3)面粉几天吃完?5.李叔叔今天一共摘了125个西瓜,每箱装6个。
一共有18个纸箱,够装吗?6.李伯伯准备用44米长的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靠墙的一面不用围(如下图)。
(1)请计算围出的长方形鸡舍的面积。
(2)用这些篱笆你能围出面积更大的四边形吗?请说一说怎样围。
7.下面是三年级一班全班同学期中数学测评的成绩。
(单位:分)(1)根据上表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
分数段10090~9980~8970~7960~6960分以下画“正”字人数(3)三年级一班学号是01~06的学生,期中数学测评的平均分是多少?(4)60分以下的有几人?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8.小小家卫生间的地面是一个长3米、宽2米长方形,如果要给地面铺上方砖,怎样选择方砖比较便宜?9.课间操时,同学们正好站成长方形。
从前面和后面数笑笑都排在第6位,从左面数笑笑排在第10位,从右面数笑笑排在第12位。
做操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1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1.丁丁在计算42-□×5时,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得数是190。
正确的答案是多少?12.丹丹有20块糖,拿出其中送给乐乐,送给乐乐多少块?先圈一圈,再写算式。
1 除法-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1 除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的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A.735÷7B.845÷5C.460÷9D.909÷3 2.在下面各式中商中间有0的是()。
A.435÷6B.720÷6C.525÷5D.488÷8 3.试商时,如果余数正好和除数相等,应把商()。
A.加1B.减1C.不变D.无法确定4.商店卖出5箱皮鞋,每箱6双,一共卖了2550元,平均每双皮鞋()元。
A.85B.81C.75D.515.下列选项中。
用240÷8求单价的是()。
A.运动员8秒跑了240米,每秒跑多少米?B.用240元买8元/千克的大米,可以买多少千克?C.买8份同样的快餐,共花了240元,每份快餐多少元?6.8□6÷4中,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最大填()。
A.4B.8C.任何数D.3 ,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个不同的数。
7.5□55A..4B.5C.68.有630千克水果,平均分给幼儿园的5个班,每个班分到()千克水果。
A.126B.106C.120二、竖式计算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057⨯= 8653÷= ※4068÷=6725⨯= 3757÷= ※6073÷=三、填空题10.要使□27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6□53÷的商中间有0,□里最大填( )。
11.有117盆花,如果每3盆摆一排,可以摆( )排;如果每4盆摆一排,能摆( )排,还剩( )盆。
12.要使□61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它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
13.4台织布机6小时织布480米,1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 )米。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二)》优质教学课件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分饼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 领会到了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更为扎实地进行倒数的运用,准确 进行计算。】
4.计算法则的巩固教学。 出示一下题目 4÷( )=4×2 4÷ ( )=4×3 4÷ ( )=4×4 2÷ ( )=2×2 2÷ ( )=2×3 2÷ ( )=2×( ) 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然后提出问题,你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 能发现什么?
一、说教材
《分数除法(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 数除法》的课时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科书在编写中利用直观模型帮 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结合分饼的活动,借助分数的面积模型探索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除数是非0整数和分数两种情形)的 计算方法;借助长方形的面积模型,强化学生对一般的分数除法算 理理解;反思分数除法计算的注意事项。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讨论终于发现了“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 等于乘它的倒数”,也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2.填表格活动中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题目中蕴含的 规律。这一活动不仅是学生对前面问题思考过程的整理,而且是对 分数除法意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分数除法(二) 1.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
2.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3.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一个数(0 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时,商大于被除 数;一个数(0 除外)除以一个假分数时,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 1 时,商等于被除数。